主题:【整理】长江上最后的外国军舰 -- 夏至欧锦
叶飞给江阴要塞地下党的指示:起义的基本任务是控制3-4个港口,保持60里的防区,见到我军不开枪、不打炮,迎接我军登陆,完成这个任务,就是渡江第一功。
另据《叶飞回忆录》545页:
【21日零时刚过,我渡江先头部队即在江阴要塞炮台火力范围内的长山北麓登陆,在接应同志的带领下,迅速击溃了敌21军一部,控制了长山。另一路先头部队也在肖山顺利登陆。二时,要塞地下党组织逮捕了国民党军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
那天晚上,我们从报话机里听到要塞炮台和八圩港驻敌二十一军争吵不休,八圩港之敌骂要塞炮兵不打"共军",反把他们打得鬼哭狼嚎,连联络的电话线杆都打断了。我一听,说道:"行了!"果然,我军渡江,江阴要塞在总台长唐秉琳、流动炮团团长王德容、守备总队长李云葵、吴广文率领下宣布起义,调转炮口,配合我军作战。
我军渡江这么顺利,与江阴要塞起义有很大关系。第二天,英国旗舰向我们报复,当时我们重炮还没有过江,怎么办?就是靠要塞的大炮打的,这里的炮射程远,威力大。】
这里,叶飞的回忆非常清晰,先是夜间炮火袭击国军江北阵地,午夜两路先头部队过江,与江阴要塞起义人员接头,连夜控制要塞,天亮时俘虏要塞司令,宣布起义。而且叶飞明确提到英国旗舰是在要塞起义之后(第二天)来的,要塞的大炮开了火。
叶飞在回忆录里还提到10兵团主力是21日下午过江的,如果21日夜先头部队才控制要塞,那主力过江就要到22日了。
南京党史网站有文,详细介绍了20日夜-21日凌晨江阴要塞起义全过程。
原文较长,此处贴一个简版:
此时在江北的三野十兵团叶飞司令员也从报话机内听得清楚,便高兴地一拍桌子命令说:“时机已到,全体登船出发!”
21日凌晨一时左右,解放军渡汀先头部队在肖山和长山北麓登陆。中共地下党员徐以逊在肖山脚下接到了解放军渡汀登陆部队,立即带领其往黄山与要塞起义部队会师。
凌晨两点以后,从各种情况判断,确认解放军渡汀部队前锋已抵达南岸,为不失战机,配合大军渡江,唐乘琳一面布置王刚和李勇有立即切断江阴要塞对外的通讯联系;另一方面布置了佣基炮台执行佯攻射击计划(即用不卸保险,不装引信的炮弹发射),借以继续迷惑蒋军。
此时,戴戎光在总台指挥所里。他舟乞警卫都已经被中共地下党员设法支开,他本人也受到了唐秉煜和李干、吴铭等同志的监视,但他仍然蒙在鼓里,直到唐秉琳命令发射不卸保险的炬弹时,戴戎光才发现情况不妙,气急败坏地叫嚷:“你们打的什么炮?这打的是欢迎的礼炮呀?!”但为时已晚,他身边一个卫士也没有了,心里虽有数嘴里却不吭声。
天蒙蒙亮,徐以逊带领解放军渡江先头部队到了黄山脚下,与要塞起义队伍会师,并在唐秉煜的布置下,在黄山各炮台换岗放哨,唐秉煜召集吴铭和李干等人,在总台指挥所门外商量后,3人便持枪冲进指挥所,枪口对准戴戎光,由吴铭向戴戎光宣布说:“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表,江阴要塞全体官兵宣布起义了,现在要你缴械投降!”戴戎光听了,顿时吓得脸无血色,急忙表白道:“我跟贵军从未作过战,我对贵军向来是友好的。”吴铭说:“你的情况我们了如指掌,不必多说了!”戴戎光见状便无可奈何地说:“既然事已如此,我就缴枪投降吧!”说着戴将所佩带的左轮手枪和子弹袋解下,交给身旁的唐秉煜,然后瘫坐在行军床上。
这时,唐秉琳立即命令江阴要塞各炮台和游动炮团全部调转炮口,举行战场起义。
偶尔一两回错了,就算了,如果每次错都是给果粉招魂,次数多了,河友就发现了。
于是老萨只能遁走西西河。
(1949年4月22日)
军委、总前委:
(一)江阴要塞已于上午11时为我占领,炮台均已为我控制,
并使特纵加派炮兵,封锁长江,不让敌舰东逃。泊于江阴江面之
“逸仙”等三只匪舰,经江阴炮台总台长(我党员)劝告,已先派代
表接洽投降。
(二)建议新华社,即对长江舰艇蒋匪,展开政治攻势。
粟、张
江苏省档案馆 安徽省档案馆.档案史料选编 渡江战役.档案出版社,1989年04月第1版.
解放军22日上午占领江阴要塞,倒推可知起义发生在21日夜至22日晨。
另有太祖雄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可证东集团渡江时间是21日:“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原载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江阴要塞60余华里,就在江边上,而且在我军正面,而且是我军选定的突破口(见叶飞回忆录544页)。
没错,东集团军21日下午渡江,你能想象主力渡江了,江阴要塞还没搞定?这个时候江阴要塞敢不开炮,地下党还不给一锅端了?然后21日午夜先头部队渡江,这先头部队还叫先头部队?22日晨搞定江阴要塞,大部队昨天就过江了,江阴要塞还能算起义?那只能叫投降。
江阴要塞起义主要亲历者唐秉煜在文史杂志2004年第二期发表文章《江阴要塞起义真相》,特意说明了起义过程,时间也是在21日凌晨。
粟裕和中央这个层面的来往电报,关注的主要是主力动向,先头部队小部队这种层面的行动,一般都是前线指挥官掌握的,他们肯定比最高层更清楚。
国军敢于向盟邦开火,一定是准备起义或者已经起义了。
其实历史只有一种情况,只不过被演绎了N种版本。
正面历史,大家都知道。旁门左道,自己发明的当然可以吸引读者了。
我就是一直没搞明白, 为什么伤亡那么大?
这个历史经验可不是历史发明家发明的历史。
贵伯父真的是在那里?!
当时的共军早就不是小米加步枪了,凯申先生作为运输大队长,可不是浪得虚名啊!
各位可以搜搜小山炮是个什么样子。如果当时的共军只有些小山炮,三大战役中美械国军的大炮哪去了。再说天津城可不是小山炮轰开的。
不管当时是什么炮,至少这些炮的目标是江的对岸,这一点终归可以肯定,而这些炮打打比对岸近一半的军舰可能有瞄准问题,但众炮齐发打打军舰何难之有呢?!
初看LS的发言我也有过送花的冲动,稍一想,不对呀。本来懒得写的,还是冲动了。
这完全是可以覆盖的,所以TG当然会摆在那里用
有重炮就不放小山炮了,这是你大手大脚的想法
事实也是打着了,没打沉,没看出人家的描述有啥不对的地方
不管是否瞄准,既然当时西方媒体要吵吵中共炮击英舰,以为大逆不道,TG就敢认这个功,不用几十年以后说TG不是要打,是瞄准问题,炮弹一不小心落在军舰上的。我不相信49年的时候TG就能操纵西方媒体,为几十年后往脸上贴金做铺垫。
你得出有重炮的结论是对的,这也正是我要说的,但我没有半句说或者暗指没有山炮的意思。我的意思1、不可能只有小山炮;2、还有就是即使只有山炮,也不会“被打得挺惨的”。更关键的是不管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个“亲历者”或者其描述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