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的喀什, 我的南疆 -- 故乡在喀什
东干人,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人,前些年曾经过的很苦逼,被吉尔吉斯人各种欺压。他们见到中国人,就说,我们祖上不得已从中国逃到这里,我们现在想回去,中国还要我们吗。
TG搞的就是内部殖民主义,把汉族批量改为少数民族,把几个无关的民族合成一个民族,使之可以合力抗汉,在某族仅占少数的地方建立该族自治区、自治州县、民族乡、民族村(往汉区打钉子),并直拨经费予以扶持,靠政策把那里的汉人变成斯坦国的俄罗斯人。
回族是汉族伊教徒和外来血统的混合体,在汉族环境中会强调自己的清真性,在比他更清真的环境里,就会强调自己的汉成份了。但这和政治是两码事,维族暴乱讲“杀汉灭回赶哈萨克上山”,原因是以前维族建国被马仲英灭过,当然,马的动机不是维护国家统一,而是给自己打地盘,但即使如此,回族也不会放弃用宗教做纽带拿维族当枪使干汉人的念头,回族版主会回帖讥笑“这个富有汉语韵律的口号不是维族人能想得出来的”,在性风俗事件里两个临夏回回也曾把书翻译成维语秘密带到乌鲁木齐煽动维族暴乱。
对于东干人,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办好,看视频里他们说话,跳过听不懂的俄语词汇,剩下的完全是陕西乡音,还是偏僻点的农村里那种,很亲切,但另一方面来说,他们是回乱时最死硬那批暴徒的后代,且在此事上的立场与我们始终是冲突的,我们当然不会“虽百世其可也”跨国去灭了他们,但奉为上宾也不合适,他们不可能像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勃兰特年轻时还是反纳粹的,他自己对屠杀犹太人没有任何责任,只是基于德意志民族在此事上的责任下跪)一样承认祖先的罪责,只会说这是官逼民反,来往越多,这种隐痛越难以消解,再加上国内现在对洋人的优待,会不会造成国内回族又多了一把可用之枪呢?可能最好的方法还是相忘于江湖吧,等几百年后他们融入当地哈萨克族了,我们也多少能将此事淡忘,像研究黄巾贼一样不带情绪地研究回乱。
另外,舅系亲戚这词别人说说,我们听听也就可以了,自己说总感觉不太舒服,在看与回族相关的历史时,我常常想到印第安人,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没有多少纯男性后代遗留下来,他们被自己的舅系亲戚代替了,土著男人被殖民者杀掉或用矿井里的繁重劳动消灭掉了,殖民者和土著女人的后代在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回族就是麦士蒂索人,汉人或许只是单纯因为人口多才逃过了灭亡的命运。
所言极是。
东干是比较书面的说法, 指的就是各斯坦的回族。 回族在各斯坦, 抱团非常紧。一个旁人特别不能理解的现象就是近亲结婚。 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用常理解释的, 毕竟就那么多的人口。其他各民族的压力又是真真切切的就在家门口。 各斯坦独立, 其实就是一次权力的洗牌。 各东干村庄在政治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 从苏联脱离出来的各主体民族可没有什么温良恭俭让的传统, 更没有什么和谐的概念。 一言不合, 群体性暴力就出来了。 而且, 越是经济上处于落后地位的民族, 下手越狠。如, 吉尔吉斯族怼乌兹别克族。 更有甚者, 吉尔吉斯利用政治杠杆还特别精准, 求人, 告黑状, 都是先人几手。 东干族尽管内部紧密, 但外部诉求与关系也是非常低调, 闷声过日子是主体。对周围其他民族的蔑视和愤恨从日常用语中也可见一斑, 如, 称呼吉尔吉斯为"黑娃子"。
当然, 东干族和中国这个故国的关系, 更多层面上是经济利益的取索。 东干对中国来的同族和汉族更多的是一种榨取的关系。 礼貌和礼节上,吉尔吉斯和哈萨克族甚至做的更好些。 有一次, 一个东干族在口岸上遇到了夹带的大麻烦, 我尽全力想帮, 但我后来发现, 我越努力, 东干人给我的压力越大, 举止也约无理。我就把事情停下来了, 然后和司马义(见前文)等更有吉尔吉斯经验的人商量。 他们告诉我, 东干就是如此, 汉族人的好心在他们眼里更多的是因为东干人儿子娃娃(勇猛)。 换句话说, 东干认为你帮他, 不是因为你的好心, 而是因为你欠他, 你怕他。你这次帮了, 下次还得帮。而且越帮东干越看不起你, 越欺负你。 没有传播负能量的意思, 只是东干的特点就是这样。也许心理压抑就是这样的吧。
汉族去斯坦开展业务, 在东干身上吃亏的不少。 语言有的时候是沟通的桥, 有时也是招灾的幡。
斯坦的东干没有书面语言, 书面记录或表达也都是象吉尔吉斯族和哈萨克族一样用斯拉夫拼音。昌吉州后来专门派去教中文的志愿者。 也有甘肃的回族到纳伦等地做生意。 还有斯坦的东干到中国来留学的。不过, 后来的反馈让人非常无语。 在这些中国回族嘴里, 吉尔吉斯和哈萨克比东干靠谱的多。回族和东干能说到一起的, 也就是白彦虎了。 东干甚至连马仲英也没有听说过, 更不要提什么青甘宁的马氏了。
维吾尔族叫回族: 同干。 东干和同干其实已经非常非常遥远了, 如果说其实已经是互不相干了也不过分。东干如果继续封闭下去, 也许真的只能在历史中存在了。据说, 东干可是有过10万人啊!
只是, 在斯坦没有麦士蒂索(加拿大叫“梅蒂人”〔Metis〕,则是印第安人与法国人的混血儿)。 回族女的如果和别的民族通婚了, 娃娃就是别的民族的了。最多在第二代还说娘是东干。 这基本上就是融化了。
和吉尔吉斯人喝酒时, 他们经常说自己身上有汉族皇家的血脉呢。这与历史似乎有些合拍。说来说去, 吉尔吉斯人似乎有点在乎麦士蒂索。
好在斯坦是多饮为敬的规矩, 看着他们喝的连划脖子的力气都没有了, 大家都非常开心, 汉族, 吉尔吉斯族都一样。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们好了,别惯着。
我们和他们打交道的确需要比和纯外国人打交道更动脑筋。
因为双方对如何设定心理期望都有点不知所措。大家不是完全外人,但民族心理的确因为长期分离产生了不同。
所以我在国外大的唐人街(有世代居住的华人那种),感觉格格不入大于亲切。
曾经拗不过一个白人女孩带她去了纽约唐人街深处。离开后女孩问,他们怎么这么奇怪地看着我们呢?
我也不知道啊。这是白人占多数的国家啊。一个华人和一个白人在唐人街在一起为啥奇怪啊?我和金发女郎在北京走也没人好奇啊。
东干人又有一层宗教关系,更不容易处好可以想象。
最后,老祖宗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对世代居住中国的华人,早期移民国外的华人,以及走出非洲后就没有到过中国的人,都挺适用的。
为什么要逃出来
硬实力包括军事实力和建设能力,软实力除了信息,舆论话语权还得有金融制裁能力.美帝发展成今天的怪物,其实是在英帝直接殖民吃尽了苦头,越来越不划算的基础上建立的,如果不加思索的简单走出去,最终一定会是血本无归,一地鸡毛.中亚这个局,我认为如果中国能够顺利产业升级,放一批他们的人进来就业安居通婚,这样形成一个纽带,才有可能成功,这几个斯坦乌兹别克总体上跟我们比较友好,人多,其他几个人没有多少.中国是个超级人口大国,通过内部的积极变化完全能够促使外部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化.
流氓走到哪里都是流氓。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 中原的北面和西面消停的时候不多。 究其原因,多是粮食等物资惹的祸。
中原人追求的境界,概括起来就是: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但这种状态在中原的北部和西部的"蛮夷"来看则是万万不可以的。中原沃野千里,物资丰富,尤其是粮食作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蛮夷"们则根本不种粮食。在生存的当口,什么理论都是苍白的。"蛮夷"们必须获得粮食,这是刚需。而获得粮食的手段无非就是两种: 贸易或者战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 《哈姆雷特》和《李尔王》都是悲剧。 不过, 前者是王子的故事,后者是国王的演义。王子和国王, 二者之间可是有着质的区别的。
在中国的现实历史中,更可悲的事情天天都在上演: 李尔王遇见了哈姆雷特。
中国这个衣食无忧的大国,宫廷戏是有着足够的物资基础扯李尔王的蛋的。而"蛮夷"哈姆雷特们则要天天纠结于娘嫁人(粮食),娶媳妇,建房子(登基成王)这类低级的不能再低级的俗务上了。
但当哈姆雷特们的手段,意志,时机都成熟的时候, 吃亏的肯定是李尔王。
中原和西域的交往史就是这样的,直到今天。
中原和西域的交往在在中文的历史上是非常两极化得的,要不是"近犯,袭扰",就是"万国来朝"。 其实从"蛮夷"的眼光来看, 无非就是来中原整点粮食和布匹。动刀枪和撅屁股磕头没什么区别。
中原在手段上一直都是错误的。打不过"蛮夷"时候选择的"岁币"与"和亲", 打得过"蛮夷"时候选择的"磕头"和"来朝",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贸易。
中原和"蛮夷"搞贸易在"蛮夷"们眼中其实特别正常。但中原不这样认为。因为中原是"大一统",必须把皇上的戏演足, 演够,演的无与伦比。所以,一场场戏在中国的历史上演砸了。最惨的就是土木堡啊!
这也是今天的"一带一路"需要警醒的!
贸易就是贸易,经济就是经济,政治就是政治。搅在一起,迟早搅出麻烦。
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 但要想发展就必须有分工。政治和经济不仅要分,还要分好。分的既要泾渭分明, 又要协作配合。要解决这一历史性的难题关键是: 规则。
在政治中, 规则也许有时是不重要的。 但在贸易中,规则是至高无上的。当代中国这种规则上的改变与探索是在广东实现的。
今天的美国就是在拿规则给"褒姒"们上演一场"烽火戏诸侯"的活报剧。越是这种时候,中国越是需要在贸易规则上下大功夫,作为"一带一路"最前沿的南疆就可以是这场战役最好的练兵场,尤其斯坦的电力市场。
首先是市场巨大。以独联体和中国边界划分,独联体和中国一线以内都是电力有保障或过剩的。此线以西,以南都是缺电的。
其次是规则缺乏。"狗皮袜子没有反正"基本上就是今天斯坦电力经营的现状。没有规则, 所以经得起反复。这对中国"一带一路"规则的制定非常有意义。
再次,斯坦区的地缘政治也需要中国来破局。到江湖上行走许多债早晚是要还的。看得到市场,看得见自己的利益,看不到麻烦也是要不得的。斯坦不规整好, 中国也没法踏实。毕竟2千多年的历史在那里呢!
中国人可以做好斯坦规则化开发的这篇文章吗?
毕竟,斯坦们是不按常理是古已有之的, 如印度。印度到底应该有多大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 如果信马由缰, 世界都装不下印度的雄心。 如果引经据典, 印度人大抵就会马上停杯逐客。 至于印度已北的各斯坦, 谈起历史, 也都是喜欢选择性的聊, 但有几样东西是不变的, 首先是自己是比较牛的, 不容忽视, 历史上曾经要不是收拾过印度(乌兹别克斯坦), 就是和中国有过关系(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哈萨克斯坦 )。在苏联解体后,各斯坦也是向美欧一次次的大送秋天的菠菜。把俄罗斯撩拨的不要不要的。
经略斯坦似乎不易,但也不是绝无可能之事。起码有两种套路比较有效。
首先是伊斯兰。 在各斯坦(包括巴基斯坦) , 伊斯兰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话题。因为如果没有伊斯兰教, 各个斯坦的的文化和历史就全部都是口头传唱了。 另外一个就是苏联。如果伊斯兰教是一座入云的高山, 苏联就是能把高山都可以融化的火山。 如果聊伊斯兰让斯坦的朋友手发抖, 那么聊苏联就是让斯坦的朋友腿发软。
换言之, 伊斯兰教和苏联的套路是可以管的住斯坦的。
所以当"一带一路"遇见斯坦, 中国经略好斯坦也是绝对可行的。对此, 我不怀疑。
只是这需要国家真正的把这专注的盯住。没有国家在经略的基础上的稳固, 那么"一带一路"的一切都是浮云。
有了政治上的保障, 有了运行的规则,有了运营的分工,就好像杠杆有了支点,经济运作就有了方向。
把分工和规则的意义讲清楚,"沙场秋点兵"就刻不容缓了。
好像伊斯兰化不厉害。不过我的观察很有限,不一定有代表性。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乌兹别克斯坦的知识分子,用阿拉伯语和他打招呼。他笑脸相迎,过许久说他更喜欢说俄语。
五斯坦视"三恶"如洪水猛兽。
阿富汗是伊斯兰教扩张的最前沿。
巴基斯坦是伊斯兰教各教派的大卖场。
印度是印度尼西亚之后的第二穆斯林人口国家。
孟加拉是伊斯兰教国家, 但边缘化很多。
缅甸的穆斯林是亚洲的悲情。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则世俗化了很多。
至于文莱, 则是乐的远离是非的伊斯兰教国家。
在地图上划一下, 南疆和云南的位置特别有意思: 都是在大一统的中国和边缘化的伊斯兰势力之间。
很少有人谈论鞑靼斯坦共和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鞑靼斯坦很高的,高于土耳其,高于沙特。
所以鞑靼斯坦很可以是穆斯林国家/地区的一个范例。
或许鞑靼斯坦很少有值得上新闻的事情。除了治理相对好。
钱可以辛苦地挣,也可以轻松地挣,甚至可以轻轻松松地骗来!一个在心里厌恶你的,而且他还有一个也厌恶你的恶老板,你个生意人愿意与他做吗?放心与他做吗?
当然你的钱来得容易就另说啦,散了就算了,反正他总是要说你是个瓜娃子!
拿斯坦们忽一虎毛子和米帝,凑乎算是一虚招!真的是犯傻上杆子,赔钱事小,大大们的面子可丢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