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民工身边的鬼子(5) -- 关中农民

共:💬411 🌺3369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家园 快去快回!
家园 如果没记错, 你是北医的, 顶校友。
家园 求问,如此严肃虔诚(上纲上线)的宗教信仰会影响他们的

科学精神吗?

比如学生物的,基本都接受过达尔文进化论和基因遗传理论的洗礼(洗脑)了,那么他们该如何对待圣经中上帝造人之类的故事呢?或者他们该如何回答人类从何而来的问题呢?

家园 她们把这个能分的很开,工作是工作,信仰是信仰。
家园 民工忆农活(1)前言

关了10多天的禁闭,发现工作效率也没啥提高。完成了一部分工作计划,可是又有新的任务,加一起,单子还是那么长。唉,这永远没完没了。俺也不折磨自己了,该下河就下河,该灌水就灌水。易水大妹子说了,活是干不完的,还不如灌灌水,没准还有人爱看。现在灌水的大牛们少了,咱也矮子里巴将军,冒充小牛扔砖头,希望招来一些玉石料子,可别回扔砖啊。

这一阵没逛西河,但在别的地方乱逛,看见有人批评俺们村里人,各种毛病。俺是正经村里人,说实话,有的话不好听,确实事实。小农确实有小农的局限性,要不俺经常喜欢反思,力争提高,咱啥时候也能变得高达上?其实市民也有很多局限性,比如算计啃老势利在很多市民身上很明显嘛,知识分子有些很假清高。人皆有缺陷,多学习多提高是王道啊。

俺不想讨论太多俺们农民的缺点,在这儿很想回忆一下自己以前干过的农活,种过的农作物,经历过的生产队,大包干,以及生产责任制。河里面的知识分子多,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经过这些,年轻人由于生产力提高,可能也没有见过这些原始的劳动方法。记下来,让大家开开眼。

计划写个十几篇,列个目录出来。下礼拜娃们就开学了,早上要5点半起床了,因为儿子的校车6点半就来了。媳妇还要给娃做早饭,所以俺们只能更早起床。农民这学期每个礼拜4堂棵,还要辛苦四处去申请银子做研究,也很辛苦,所以灌水不能太及时,尽量在圣诞节前完工。

目录:

1. 生产队的记忆

2. 大包干是个啥

3. 责任制来啦

4. 农家肥对化肥

5. 种小麦

6. 种玉米

7. 种棉花

8. 种黄豆

9. 种红薯

10. 种西瓜

11. 种苹果

12. 种小米

13. 种绿豆和红豆

14. 衰败的农村

15. 农民以后咋办

16. 梦中的故乡

另,暴一个这几天的糗事。跟媳妇干了一架,当然都是以媳妇喷俺为主。吵架,俺们老爷们还是不行啊,为啥总是己吃不记打呢?还总想试一试。起因是媳妇的电脑,想买一个显卡好的。可是现在人家都配好了。媳妇想买这么一台,然后自己买个显卡换了。当然她不懂,让俺弄。当年俺没事就去中关村,自己买个主板,声卡,显卡啥的,然后自己组装,估计男河友都干过这个。不过这都快20年了,谁还懂这个啊。现在别说硬件,就是word出个啥问题俺都让IT部门来帮忙。俺知道很多显卡和主板是不互配的,买回来插不进去还不是俺的事?所以反对老婆的建议。这下捅了篓子,被定义为不关心老婆,对老婆不耐心的负心汉。俺顶了两句,完了,被批斗了至少一个小时,从脚太臭到做饭呼隆,洗碗呼隆等等。最后还得俺低三下四认错,态度要诚恳。唉,一败涂地啊。

关键词(Tags): #农民系列通宝推:老老狐狸,故乡在喀什,小豆豆,西伊,PCB,脑袋,唐家山,年青是福,文化体制,dashanji,桥上,史文恭,SleepingBeauty,易水,踢细胞,旧时月色,
家园 美国黑人年轻人里面上进的那部分好像基本都是宗教狂
家园 这还真没研究过,俺们不能问宗教问题,要不然作个研究挺好。
家园 这个农民种地还得看看

收花能力超强,哈哈。

---------------------------------------------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以前我在德国的学生宿舍,来了个美国妞(黑人)

这个妹妹是南方人,模样不错,人也挺好,经常做东西请大家吃(比如她们家乡风味的卤鸡翅,跟中国味道好像!)。但就是吃了之后会给大家讲点东东,发点小册子什么的,非常热忱。搞得那些堕落的北德新教徒同学们有点腻歪……

家园 民工忆农活(2)生产队的回忆(上)

生产队是社会主义道路上在农村的一个探索。当年的成功样本大寨很多人都参观过。农民不想讨论生产队的优势和不足,只想给大家描写一下当年农民心中的景象。

农民的记忆不错,最早的记忆可以追溯到两岁多,当然很模糊,只是几个瞬间回忆,还跟生产队有关系。俺的祖爷爷给生产队在黄河岸边看花生地,结果黄河发水,淹死在生产队的花生地里了。当时俺在外婆家,祖爷爷去黄河滩路上路过,专门到外婆家看俺,还给了俺两个核桃。他赶了两头牛,牛车上有自己的铺盖。这是俺两岁多很少的几个残存记忆,还是跟自己的祖爷爷相关。俺是他第四代的第一个男孩,据说当年祖爷爷很爱抱俺。

回到生产队,大家共同劳动,然后记工分,所以当时生产队有记帐员。每天下工后,大家都去记工员家记帐,所以记帐员也是生产队的知识分子,还必须是队长认可的知识分子,红差啊。根据不同的劳动强度,大家获得不同的工分。最终生产队分红,既要看工分,也要看人口。俺记忆中,分粮食的时候,在打谷场上,一堆一堆的粮食,上面写着各家的姓名。

农民当时还小,所以记忆都是些残缺的片段。俺记得那时候队长敲钟,然后大家拿着家具到那个挂着钟的大槐树下集合,然后分派活,由小组头目领着去不同的田地干活。小的时候总是少吃的,俺记得自己跟着大孩子偷过生产队的苜蓿,其实这是种来喂牲口的东西,不过春天嫩叶子可以蒸菜疙瘩。俺们躲在一道水渠后面,看见队长领着大队人马出了村走远了,就飞快去掳叶子。速度要快,因为看苜蓿的人随后就来了。初夏俺们还偷过生产队的豌豆荚,其实豌豆也是种来在冬季给牲口增肥。那时候可能是70年代末,总是吃的不足,当然比三年自然灾害年代好多了。

农民俺是个早产儿,因为母亲在红薯地里劳作时动了胎气,所以早产。生下俺后第三天,生产队分新收的玉米棒子,俺家多分了300斤,因为多了口人嘛。邻居都说这娃来的是时候。玉米比小麦产量高,所以俺记忆中总是吃各种玉米面的食物。现在窝窝头很多人爱吃,反正俺是没兴趣。玉米面不象小麦面粉,很黏糊,蒸的馒头黏糊,面条也黏糊。不过玉米秆是小孩子的一个零食。那时候很少能吃到甘蔗,玉米秆就是俺们的甘蔗,不过经常被划破手。

生产队其实生产力还是比较低下的,牲口还是干活主力。所以有牲口棚,饲养员。牲口棚还可以积肥,这也是重要的生产物资。那时候犁地,漠地,把收割下来的粮食从地理运到打谷场,都是牛车,骡车马车。碾打粮食也是牲口拉着石磙,所以牲口真是很珍贵的东西。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课文,饲养员赵大叔。

生产队还有猪场,就是集中的猪饲养,俺记得俺们生产队有二三十头猪的样子。年末生产队会杀猪,每家会分到一些猪肉,这也跟工分和人口相关。俺家劳动力不行,记忆中分不到多少肉,几斤的样子,或者更少。因为俺真没有多少小时候吃肉的记忆。生产队也有果园和菜园,可是俺没有任何怎么分菜和果子的记忆了。

生产队的田地有很多等级,一等地容易灌溉,相对肥一些,产量好一点。也有差的地,无法灌溉,靠天吃饭。根据地的特点,不同的农作物被种到这些田地里。一般小麦总被种到较好的地理,因为俺们关中人最喜欢小麦面粉,馒头面条是俺们的主食啊。

生产队后来也有了手扶拖拉机,一个生产队最多能有两台。能被队里派去学驾驶的也是红差啊,一般都是年轻小伙子。连找对象这些小伙子都沾光啊。碾打粮食时,手扶拖拉机经常把大石碾子挂上,转圈跑。拖拉机手用一只脚把机头歪向一边,这样拖拉机自己就转圈了。小孩子很羡慕地看着,俺当时觉得能当个拖拉机手该多牛啊。

春节时,俺每年都给村里的老邻居拜个年,其中一个老邻居就是当年的一个拖拉机手,俺们还共同回忆一下他当年的峥嵘岁月,俺说当年您老可是俺的偶像啊。把老头乐的,忙说可别寒蝉俺了,幸亏你们都考学出去了,看看我们一辈子多苦。他儿子比俺小三岁,后来也考大学出来了。

喝水抗牛

关键词(Tags): #农民系列通宝推:故乡在喀什,小豆豆,脑袋,桥上,SleepingBeauty,
家园 这二十年电脑也没有啥大的变化么

倒是机箱的开启方式越来越多,以前明明就是拧几个螺丝的事,现在每次都跟摆弄魔方似的。主板有几个插槽,每种几个,都是参数上面写明白的,凭你这脑袋,弄清楚这个是分分钟的事情,就是懒的。。。你老婆是给你省钱,不然难道她不会直接买个配置高的?。。。被骂一点都不冤。

家园 咳咳,关中兄不算太冤枉

我来吐吐我的苦水吧。

上周六,出去逛街,回家快天黑了,我一入门开灯,啪的一声,灯泡烧了,然后我就倒霉了,老婆就是一顿臭骂,她骂我开灯的手法不对,所以灯泡才烧!

我家门入口有一盏灯,厅有一盏灯,开关是在一起的,我一般都是手一拨,两个开关同时开,老婆认为这个手法不对,应该先开一个,再开另一个,这样才不会烧灯泡!

她的霸道逻辑是这样的:平常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开的灯,从来没烧过,为什么我这臭手一碰就烧呢?!肯定是手法有问题!

你说,如果我跟老婆讲逻辑,还有胜算没有?

既然讲不赢,唯有动手,不要误会,是动手把灯泡拆下来,一看,是一种很特殊的长条型的Halogen灯泡,赶紧上网查,附近有商店开到7:30,马上赶过去买,特意买了同一个牌子,同一瓦数的,一看说明,原来使用寿命也就是2000小时,回来换好,然后告诉老婆,跟她算算我们上次换吊灯的时间,算下来也远超2000小时了,是时候烧了,确实与我的手法无关。

老婆笑得挺尴尬,不用说啥话,我也知道我赢了。

最后,不得不批评一下关中兄,你也在西西河泡了很久了,怎么西西河求真的精髓你就没学到家呢?好歹也应该先上网研究一番再拒绝夫人的要求嘛!

拿数据说话,不只是在学术上,在西西河有用,有时家事也可以用用嘛!

通宝推:关中农民,
家园 嗯,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让媳妇挑不出刺来。

以后要多指导啊

家园 嗯,就是懒了,不想动手动脑,活该被老婆修理啊,

三天不学习,跟不上刘少奇,还要继续修炼,啥时候咱就变成黑山老妖啦

家园 农民大哥我要批评你了

这么好的文章你藏在这儿到底想不想我们看呀。就算你不想再开新帖,起码应该都回你的主贴吧。想在文章埋在一大堆回帖里,找起来太费劲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