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说说我最近看到的脑洞 -- 明心灵竹
Time is relative to observer, so Einstein's theory is also 唯心?
以人类的能级怕是只缘深在此山中。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4228868
Time is relative to observer, so Einstein's theory is also 唯心?
爱因斯坦说了时间是由观测者意志影响的吗?狭义相对论里面,时间变化由物体的运动速度决定。广义相对论里面,时空受质量影响而产生变形。哪里需要观测者的意志来起什么“决定性”作用?
我比较认可的一种假说是超距作用其实发生在另一个维度上。在我们的维度上观察,我们可能认为量子系统已经分开了。但在另一个维度上,系统仍然是一个整体。
纠缠态,意识参与物质的创造等等,都不太好说。我个人是相当看好这个世纪的物理学,会有些令人吃惊,象当初的相对论一样,现在还很难理解的进展。
你提到裸眼观测对双缝实验没有作用,相关文献链接能发一个吗。
如果单从解释角度,你说到测量仪器的影响其实就是哥本哈根学派说的意识的作用。你提的问题容易回答:
1。为什么“意志”总是起同样的作用,而不是不同的作用?光被“观测”后总是变为粒子态而不是别的什么形态。
回答:用意识一词更好,因为观察的意识是一样的,所以总是起同样作用。如果观察的意识有不同,比如扰动不同,观察结果也会有不同。
2。为什么“意志”必须通过某种特定的测量仪器才能起作用?如果观测者的“意志”起决定性作用,那么很显然裸眼观测和仪器观测是一回事。但是如果观测者只是裸眼观测,哪怕是全程观测,双缝实验总是表现出波动性而没有粒子性。
回答:意识并非一种固定的抽象的东西,它就是一个想法,想要弄清楚到底事物处于一种什么状态的想法,并没有意念控物的意思,跟辩证唯物主义说的意识对物质也有反作用的意思类似。裸眼观测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只是估计看不到什么,观测不到,所以就不起作用。
唯心主义世界观主要在理论创立过程中有作用。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组织整理实验结果并进行理论归纳,用唯物主义不太容易想问题,用唯心主义才容易想通。
爱因斯坦只是在量子力学开始创立时有一定贡献,进入深水区以后就只有哥本哈根学派才能继续走下去。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了哥本哈根学派,它也就成了主流学派,其他学派走不下去只好偃旗息鼓。
实际上在理论创立以后,那些唯心主义的描述方式的确也可以转换成唯物主义的方式,但是这种转换没有太大必要,因为量子力学还要继续发展,深层次的思考还是唯心主义更得力一些。
只要别把唯心主义妖魔化成意念控物,那么唯心唯物的争论也不是太大的事。
然而Heisenberg早就解释了:“Of cours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bserver must not be misunderstood to imply that some kind of subjective features are to be brought into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e.”
我想继续请教一下
就是后面的那个量子擦除实验,当然如果那个实验是假的一切休提。
该实验中并没有所谓的观察的,触发器2,3因为路径的原因不能分辨光子是从哪个缝出来的,所以显示干涉图案,触发器1一定是从上面 触发器2一定是从下面(作为观测者我们知道它从哪个缝出来),所以显示条纹状分布。请问楼主如何解释?
而且因为量子纠缠,触发器0里面的显示的也跟相应的一致,这又如何解释,很明显如果说观测对光子进行了扰动,那么的扰动是一样的,所以扰动量被擦除了,为何光子采用何种方式显示依旧与我们对它的了解程度相关?
但对物理学前沿也比较了解,难得。
有些人谈“唯心”色变,其实不必,实事求是就行了。
这个世界大部分是“唯物”的,但是我认为世界的本质很可能是“唯心“的;就像宏观世界是确定的,微观世界却是概率的。再进一步,我们谈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怎么改造呢?必须先有“想法“,有了这个“想法“,我们才能按照这个想法改造世界。这是不是先“唯心”,再“唯物”?
裸眼观测你自己就可以做啊。自己找个光源、不透明双缝屏、投影屏幕就行了。非要看文献的话请自己查物理教科书。任何一本将量子力学的入门教科书都有。实在不行可以看托马斯。杨两百多年前写的论文。
按你的说法,如果观测者要想要观测到光通过探测器后会显示波动图样就能观测到?或者至少不会看到粒子图样了?对不起,事实上没有这种事情发生。每次加了探测器后,只要扰动足够,总是看到粒子态而不是波动态。
哥本哈根解释不是说意念控物。而是说如果你如果不观测,则物质的特性不会显现,而不是物质的特性早已存在而导致被观察到。用爱因斯坦批驳玻尔的话来说“我认为当我不去看月亮的时候,月亮依然存在”。也就是说,物质和物质的特性是不依靠人类(或其他什么东西)的“观测”而始终存在的。
最根本的问题是,从哥本哈根解释可以得出,如果任何物质包括宏观状态都可以由波函数来描述(见薛定谔的猫),那么人类显然也不例外。那么谁“观测”了人类?这样一路推论下去必然就陷入了“第一推动力”的陷阱而得出必然有神或上帝之类的“观测者”存在。
所以说哥本哈根学派是主观唯心主义最终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译文:当然,观察者的介入,不应该被曲解为对自然的描述将会沾染到一些主观特色。观察者的职责只在对决定进行登记,也就是说,登记发生于空间和时间的事件。重点并不是观察者是否是仪器或是人,而是事件的登记,这对于从可能到真实这个变迁过程是绝对必要的,不能够从量子理论的诠释中被忽略。
问题就在这里。对于海森堡来说,如果没有“观测者”(不论是否是人类)则物质的特性是处于各种“可能性”之中的。而只有在“观测”后,物质的特性才显现出来。而爱因斯坦则认为物质的特性不依赖于任何观测者。你不去观测月球,月球照样存在,而不是“可能”存在。
而从必须要有“观测者”来说,哥本哈根学派及其从中产生的几个分支无法正面回答的问题是如果所有物质在被“观测”前都是以波函数形式存在的,那么谁观测了人类?人类诞生前又是谁观测了宇宙?而最终能推导出的“合理”解释只能是有神论。
你不是自己已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吗?
答案是:
量子纠缠的原理说当量子系统中的一方改变时,另一方相应改变。那么,当其中的一方触及触发器0的时候,你认为这还是一个量子系统吗?
如果把触发器0看作“观测者”(根据海森堡的原话),那么很显然当光子触及触发器0的时候其波函数就坍塌了,特性就固定了。也就不能再认为其是一个量子纠缠系统的一部分了。那么相应的,另一个光子会在第一个光子击中触发器0做出相应改变,而不是相反。
这样,如果你要承认量子纠缠成立,唯一的解释就是当头一个光子触及触发器0的时候量子纠缠状态并未解除。量子纠缠状态必须等到另一个光子也触及触发器的时候才会解除。这时超距作用才会发生。
也就是说,从我们的主观来看,似乎第一光子在等第二个光子,或者玄乎一点,第二个光子“穿越”回去改变了第一个光子。
实际上呢,我认为就是量子纠缠必须“同时”打破。所谓的“延时”其实是不存在的。虽然光子通过的路程不同,但实际上由于其处于一个量子系统内,其系统内的时间流速应当是一致的,和各部分经过的路程无关,同时也和观测者所处的时间无关。
如果引入相对论的话,可以理解为高速运动的一个量子系统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是分散的个体,但各个部分其实以同样的系统速度在运动,从而其内部时间与外在观测者时间不一致。由于光子以光速前进,内部时间膨胀接近停止。所以在外界看来是分了前后的步骤,在量子系统内部是不存在的。
程朱理学的那个理学?现在还有这种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