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原文】?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段话的翻译是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统治者要以慎重的态度处理国家各方面事务,制定的政策法令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具有延续性,在使用财物的时候要想着要用“礼”来约束自己,对待下属要“君使臣以礼”,要爱护下属,尊重下属,役使百姓应注意把握时间”。?
孔子的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国家的统治者而言的,是统治者治理国家时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句话讲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是制定政策层面。统治者要以慎重的态度处理国家各方面事务,制定的政策法令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具有延续性;这是在强调统治者要守“信”,守信才能取信于民。
第二个层面是约束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层面。统治者在使用财物的时候要想着要用“礼”来约束自己。比如祭祀也不能大肆铺张,享乐也不能酒池肉林毫无节制。在使用下属的时候也要“君使臣以礼”,要爱护下属,尊重下属,不能像烽火戏诸侯一样拿下属开玩笑;。这是在强调统治者要守“礼”。节用,是以礼节之。
第三各层面是执行政策层面。役使百姓应注意把握时间。这个“时”字可以做两方面的解读,一个是时间节奏,一个是时间节点。
反正古文里的字就是这样,你可以自己意会,人家确实也没说的像现代汉语这么明晰,也没那么多字去解释,看书的人“你懂的”就行了。那时候写书,不像现在电脑一敲、打印命令,一篇文章完成了。那时候每个字都是用刀刻在竹简上,再用绳子穿起来成书的。所以刻字越少越好,字的含义越多越好。孔子著《春秋》,微言大义,就是一个字就让你读懂很多。《论语》也一样,能读出来的意思越多越好,只要你愿意接受。
我猜汉字之所以是方块字跟写字要刀刻在竹简上有很大关系。
再回来说“使民以时”。在统治阶级的眼里,民,也就是老百姓,作为被统治阶级,就是给统治阶级用的,让老百姓干活天经地义。但是,这里孔子忠告统治者,役使老百姓也不能毫无章法。使民以时,一要注意时间节点,比如春种秋收的时候不能广泛征召老百姓干活,因为那要耽误农业生产。二要注意时间节奏,不能年年征召不给老百姓一点休息的时间,也不能可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征召,要注意各个地方轮换的节奏。
秦始皇和隋炀帝用自身的下场诠释了什么叫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秦修长城,隋修大运河,这都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千秋基业,放到历史的时间长度上是绝对的好事情。秦修长城以御匈奴才有汉代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后才有汉武帝开疆拓土。隋修大运河打通南北运输线,才有唐朝贞观之治和唐版图的剧烈扩张。但是秦朝和隋朝的下场呢?都是二世而亡。二世而亡固然有多种原因,但为了修长城修大运河过分使用了民力也是不争的事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身死国灭,倒让汉朝和唐朝捡了个大馅饼!
这里大家再一次看到孔子的仁,爱人,指的是爱自己统治阶层的人,底层的人不算人,是民。针对这段话鲁迅曾经特意解说:“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为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孔子为统治者们提出忠告,对现在的企业领导者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比如孔子说统治者要敬事而信,那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高层,在出台一项政策之前,一定要“敬事”,拿这当回事儿,然后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出台的企业规章制度才能具有可行性和持续性。
企业出台政策最要不得的是朝令夕改。今天发布一个制度,一执行起来发现不行,很多细节都有待商榷,于是马上废止。一次两次大家还都能接受,经常这样,颁布的命令就没有“令行禁止”的效力了。效力减弱最后变成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对企业文化来说,绝对是个坏词儿,一项制度要三令五申,那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一定出了问题。
孔子忠告君上要节用而爱人,那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高层,在公司的经费支出上,就要以身作则,不能带头铺张浪费然后又宣传勤俭节约。现在都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领导者自己就要按照预算的要求进行各项费用支出。但,节用也不是说少用就好。同样的节用,如果下级的经费预算已经做掉了,执行的时候因为企业经费紧张就把下级的某些预算砍掉了,那算不得节用,节用是以预算控制。不是人为的随心所欲。当然私企怎么花钱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但上下最好宣传一致,也算是一种礼。
爱人就是爱护下属。企业领导这首先要尊重下属的人格,该给下属的包括基层员工的待遇说了就要兑点,除非想要开人或者企业遇到了大家都能了解的经营困难员工也愿意与企业共度难关。如果能在下属的工作和生活上给与关心帮助那就更好了。
至于使民以时,因现代企业有《劳动法》规范,不至于出现企业员工因为劳动时间过长以至于造反的事情了。但是,基层的管理者还是需要有这方面的管理情商。比如在企业规章的许可范围内,在安排工作时间和轮班上岗的时候,怎样尽量方便大家的生产生活。据说有的企业会根据员工的月生理情绪周期来安排各项工作,这大概是“使民以时”的极致了吧。
低情商的基层领导者往往会做出以下领导行为。比如召集非紧急会议却要求大家早出晚归;随意中止员工正常工作开非必要的会议;开会效率不高,内容云山雾罩,气氛冗余沉闷,迟迟达不到开会目的;对集体活动无故迟到的员工不加约束浪费大家的时间;可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非要临到下班才布置然后要求大家加班,这些情况都是“不使民以时”。这样的基层领导,就是再表现得忠诚积极,因“不使民以时”,员工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其工作结果也可以想见。
再有“不使民以时”就是对特殊情况人员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不加以考虑。比如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的女员工不给予适当的关照,婚假丧假前后安排不适当的工作等。这样的基层领导者如果不是情商低那就是蓄意整人,其结果就是要么员工以公开的方式与领导者起冲突,要么员工以隐蔽的方式报复企业。无论是哪种情况,后果都不和谐。
是否“使民以时”对于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能力。
而基层领导者的选拔有时比中高层管理者还要重要。兵头将尾,殊为不易。不但要有“使民以时”的能力,还要“使民以信”的思想高度。
有些企业的员工积极性不高,我看不是上级政策有问题,是基层经理领会政策执行政策的思路有问题。他们为了不承担领导责任,在政策执行的模糊地带,当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冲突的时候,一切以企业利益为重。这其实是错的,按照我的经验,在没有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利益归属于企业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为我们的社会伦理有一个潜规则,双方出现利益争执的时候,如无明确归属,利益归于弱者。因为强者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损失得起。
比如《合同法》规定,签订格式合同的双方,如果双方对合同文本的文字理解不一致,那么法院不支持出具格式文本方的解释,反而支持另外一方对格式文本文字的解释。为毛呢?就是因为出具格式合同文本的一方在经济地位上通常都比较强势。如果文字有歧义,应当自己承担后果。
基层领导者以强势的姿态判定利益归属于企业,企业看似没有损失,那只是暂时的。因员工对基层领导者不满进而对企业不满最后失去对企业的忠诚度而导致的损失,往往无法度量。
比如基层员工因为政策理解的歧义认为自己少拿了2000元提成奖。那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很有可能是该员工上班积极性不高因而出现工作疏忽或者服务有瑕疵从而导致一个未来几年内能给提供2万元净利润的客户流失。并且,最可怕的是,这种客户不会投诉,他只是不再接受企业的服务罢了。
悲剧继续上演------
【原文】?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段话的文字翻译比较简单:孔子说:“作为我的学生,在父母跟前,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做事,要顺从师长,言语谨慎,说话要诚实可信,以友爱的心态对待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把这些都做到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按照我的理解,文,指的是文字,这里指代文章典籍等书本知识。在孔家学校当学生之前,要先学做人,最起码把孝悌做好了,才有资格到这里来学习书本知识。?
稍微学过国学的人都应对这段话很熟悉,因为这段话正是《弟子规》的开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前面有子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这里孔子又强调了孝悌的重要性。孔子的意思,跟着我先要做到孝和悌,做不到就不要当我的学生了。
做他的合格的学生,不仅要做到孝和悌,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言语谨慎,尽量少说话。如果非说不可,就一定是实话实说,做过的承诺一定要兑现。第二:以友爱的态度对待众人。这里的众人泛指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所有的和自己一样的统治阶层的人。现在几乎所有的解释都说这个众人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这个,看个人愿意接受哪一个说法,无可无不可。第三,亲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亲近这里是动词,指的是积极主动地在时间空间和情感上接近。第四,以上这些都做到了,那再来跟我学些诗书礼乐吧!
这段话是孔子解说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是最主要的,其他的文化知识反而没那么重要。
这也正是说命了为什么古人学习以立德为主。因为没有德行,能力无足轻重。
前面几小节说了职场上的忠与孝,这一小节说说职场上“悌”用在什么地方。
我看各种求职简历的样本上,都会有一条“具团队合作精神”。细究这个团队合作精神,不就是“悌”的精神嘛!
悌,弟善事兄长,后来为了责任义务相匹配,又把悌解释成兄友弟恭。职场如战场,战场同袍,兄弟也,所以,职场上,你的同事便是你的兄弟。具团队合作精神,便是要以“悌”的态度去对待职场上同事,要是再加以通俗的解释,便是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当年的“悌”,本身就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一个大家族、大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大家长算作董事长,其他长辈可以是顾问团,可以是理事,监视,其他高管,作为同辈的兄弟也好,叔伯兄弟也好,各领差事,就是一个单位里面的同事关系。按《红楼梦》的说法,四大家族因姻亲关系都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更何况是宗族内部呢?做好了自然大家都好,做坏了那是要连坐的。所以要互相帮助,也要互相督促。
职场上,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这个目标即便说得小一点,是为了赚钱谋生,那也是同一个目标。往大里说,我们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那更是一个共同的目标。目标相同,方向一致,那就需要大家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朝前走。当年说同志,现在说同事,这些都没错。当年说我们是为了共同的志向走到一起来,现在说我们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来的。
同事做的好,要善意地赞美。同事做的不好,要善意地提出建议帮助他改进。如果与同事相处不融洽,先要三省自身:是真的想要和同事好好相处吗?和同事相处时自己做的足够好吗?不足的地方自己想要改进了吗?
这些都想明白也都改好了,那就基本做到了“悌”!你一定是办公室乃至整个工作单位最受欢迎的人。真要是关系还不好,走人的一定是别人!
我曾给学生们讲为什么一个公司要强调团队合作,为什么要强调个人职业素养。
我跟学生说,一个人可以本事不大,这个是个人能力的问题,有时候确实力所不逮,但是一定不能脾气不小。因为脾气这个东西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就好比说,我让你做什么你做不来也就算了,我让你不做什么你还做不到吗?
要是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别在职场混了,这样的人还没长大,回家找妈妈去吧!
企业用人就跟买件产品使用一样。同样买工具,贵的好用还有好多附加功能,便宜的因为价钱便宜,功能简单但是能用,这两种产品都能卖得出去。但是如果价钱又贵用起来又不方便,谁还买你?如果不好使,除非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了,否则贵贱都没人买。本事不大没关系,好用也行,乱发脾气谁能受得了?
我跟学生说学校总提职业素质养成,为毛?什么叫职业化?职业化的深层意思就是你们的劳动力是要出卖的。职业素质养成就是把你们打扮成标准产品的样子,即为了将来好卖,也为了企业将来好用。
职业化程度低,职业素质差,说白了就是人作为社会劳动力产品,即不好卖也不好用。
企业强调团队合作意识,是说企业说我们要雇用一个人,我们愿意要通用件和标准件,用在哪里都合用。团队合作意识差的人就好比掉链子,影响机器整体运行。强调个人职业素质,是说企业强调我们雇佣的人要用着顺手,不能增加使用成本。
一个人在职场的价值等于自己给企业提供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为零或者为负数,就会找不到工作。
也许有的人说我不会为零或者负数呀,我怎么找不到工作?那是你的个人的想法,企业的经营者拿不准你有没有剩余价值,所以不敢雇用你。这也就是咱学校为什么总是强调职业素质养成的理由。那就是为了让大家至少看起来像有剩余价值的样子啊!
咱们学会计的,可以用算术表达式算算自己在职场上到底值多少钱。
剩余价值=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企业使用成本-工资价值
工资价值是你能拿到的工资数额。
剩余价值都与什么相关呢?
首先和你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正相关。
然后就是和企业使用你的成本负相关。
企业使用成本,这里不包括工资,是工资以外的甚至可以说是五险一金等等以外的为你个人所耗费的成本。那这个成本包括什么呢?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的考量中,这个成本更多的是风险成本,即使用你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成本。假定财务人员水平低,工作过程中给企业多交了税或者错付了应付款。这个损失实际上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财务人员不好找工作,但一但工作稳定也不容易被赶走就是这个原因。
再就包括一个人和同事合作过程中产生摩擦给上级领导者带来的额外管理成本了,可能是多花钱,也可以是多操心。
我们用这个数学公式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提高自己的剩余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企业使用自己的成本。
这个成本减少了,剩余价值确定的时候可以增加工资,工资确定的时候可以给企业增加剩余价值。或者可以即增加工资也增加剩余价值,达到双赢。
显然,忠臣和社稷之臣不是一个层次的。
我自己的理解写出来,错了有人指出来是好事情。
所以我不在乎被人批,又不是专业做这个的,错了就错了呗!我来写,大家来批,河友跟着一起涨知识,这多和谐!
只拒绝谩骂!
【原文】?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段话的译文应当是这样的。子夏说:“跟着贤德的人学习就会提高自己的内心修为从而自己的面部表情也会发生变化;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勇于献身;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便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文化知识,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道”了”。?
子夏也是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子夏虽然急脾气,但孔子比较看重他,也肯定他文化知识学得比较好。
把子夏说的话放这里是为了解读上文孔子的话,先做孝悌忠信,后学文化知识。子夏因为这方面学的够好了,所以他有资格这么说。这段话里的学,第一个学,是学文的学,后一个学,是学道的学。子夏的意思是“老师说的对呀,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学习文化知识,但我也要说他已经学习过“道”了”。
“贤贤易色”,明朱理学解释为“一个人看重贤德就该远离女色”我只能说这么解释还要大张旗鼓对外宣扬的人格调也是太低了。早年我就曾写过一篇小文《孔子根本不好色》来批驳这种“只顾下三路”的翻译思路。
这里的“贤贤易色”,只要思无邪,就根本想不到女色上去。前面“巧言令色”的色,已经被解释成“面色,面容”了,推而广之还可以是仪容仪表。那这里的色也是一样的么。贤贤,前一个贤,动词,学习,模仿。后一个贤,名词,有贤德的人,易,变化,改变。贤贤易色,就是我们东北俗话说的,守啥人学啥人。再文雅一点的说法,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贤人去学,提高自己内在的修养,相由心生,自然容貌就变得要么谦恭有礼,要么平易近人,哪里用得着“巧言令色”取悦于人呢?子夏这话,正与前文呼应。
这段话在职场上也非常值得借鉴。
首先,在单位里要先带眼识人,谁是贤者,谁是闲着。
跟热爱公司工作积极的人多交往多学习,一定也会热爱公司努力上进。友爱同事,就要友爱这样的人。跟正能量满满的人在一起,总能分上一杯美酒!
要是跟总说单位不好总挑剔同事毛病的人在一起呢,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也会习惯性地看到公司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至于公司的好呢?近视眼,看不见。人家满满的负能量也分给你了,不过这回是一杯毒药。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经常挑剔刻薄同事的人,一定不是个好同事。不幸碰到这种人,敬而远之是最好的选择。
我的朋友权华曾经跟我说,怎么我就看不到人家的缺点呢?某某总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我就只能看出来谁比我强。
她和我说这话的时候我笑了:这种能力还是没有的好。看别人比你强,是除了那些强的方面你都不比人家差。反过来一个人总盯着人家的不足,说明这人没啥自信,再说了,总拿自己优点和人家的缺点比来寻找心理平衡,你说这人能有多大出息?
【原文】?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按照我的理解应当是这样:
孔子说:“君子,内心不重视学到的“道”,就不会使自己敬服因而内心畏惧自我约束,内心不重视“道”就不能够坚持;“重”就要以忠信为主要处事原则。没有哪个方面是朋友完全不如自己的,(对照朋友的行为)发现自己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此处的“重”,是态度重视,是内心郑重对待自己学到的“道”。“不威”,就不会产生使自己敬服或内心畏惧的约束力。不重视“道”,学到的“道”就不会坚定不移地去践行。
这里的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是说自己管自己,不是装b 吓唬人的。
主忠信,这三个字还出现过好几次,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忠和信的重要性。此处的“主忠信”是补充前面“重”的内容。“重”道要以重什么为主?以忠信为主。因为前面说过,“道”包含全部能够让万事万物有序运行的行为指导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是“道”所包含的内容,都是要学要做的。那么这里确定了一个优先原则,你要出仕为统治阶级服务,忠与信是最重要的。孝悌不重要吗?重要,但那是在家里。
至于“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实在是应当另起一行,因为这儿和前文没啥联系。
如果硬要联系,那也就按照朱文正公的解法才解得通。前面说“你要做君子就得一本正经地装,装出来吓唬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嘛!后面再说“小子们我要告诉你们,千万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否则你会让人看不起”。
呵呵,他就不怕高攀不上人家!你都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了,人家为啥搭理你呢?
看这段我就想起网上的段子。网友说某人胡说古人:“我把他的棺材板按住了,你接着说。”
这么胡解《论语》还能大行其道,真不知有多少人才能按住孔夫子的棺材板!
无友不如己者,“无”是“没有什么,没有哪个方面”,“不如己者”,“是不如自己的”。礼记中“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的“无人为大”就翻译成没有什么东西是比人更重要的。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样的。是朋友就有比自己强的地方,跟人家比发现自己哪里做错了就去改,不要不好意思。
照原来的解释,孔子哪里是圣人,分明是势利小人嘛!
这段话人们最该记住的是“主忠信”。职场立身,忠信为主。
现在人们因为普京而更加认同了一个道理“没有忠诚,能力无足轻重!”
在企业里,能力怎么样姑且不论,要是没有一个效忠企业的态度,上升的空间绝对有限。首先按照吸引力法则来说,一个人如果不全心全意想要企业好,企业就不会有大发展;再有,即便企业发展得很好,没有表现出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人,企业的所有者也不会把这样的人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
员工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效忠行为呢?最基本要端谁碗,服谁管吧?吃着谁就得向着谁,咋也不能干一边吃饭一边砸锅的事情 !
正面举例子就比如我自己,我的QQ签名就是“我爱云工商!”。这就是一种宣誓效忠。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总是跟别人说自己单位部门不是这个不好就是那个不好,那就是不忠。说自己服务的企业不好,不好就是在砸吃饭的锅。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不少,抱怨来抱怨去,最后恨不能单位黄了一拍两散。
我曾经给学生说过这种现象:你找工作,人家给了你一份工作。不满意走就是了,恨工作进而盼人家赔钱当不成老板,那就是农夫和蛇。不感恩人家曾经给了你一份工作,反而诅咒人家破产,不是蛇是什么。这么做的人大多数结局就是没砸成人家的锅却砸了自己的碗。
再说“信”。
人无信不立,想在职场上立足,更是要讲诚信。职场上的诚信不是针对谁的,是360°的诚信,对谁都不要态度敷衍,假话两篇,也不能言而无信,说了不做。
跟“主忠信”一样,关于职场上的信也是要着重强调两点:一是绝对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说假话。二是答应完成的工作一定保质保量完成。是在因特殊情况完不成要提前跟上级沟通,给补救工作留出时间量。
“过则勿惮改”也适用于职场人。出来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立身的本事儿,谁都有自己的优势。职场上最忌把人看扁,这样的人自己就没了进步的空间。能发现别人的优点,才能反省自己的缺点或者弱点,才能给自己改过的机会。
发现自己做错了就去改,不要不好意思。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一针不缝缝十针,有错不改,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后可能追悔莫及!
职场五字真经
【原文】?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一说是孔子的学生,一说不是,这个姑且不论。反正子禽这个菜鸟问子贡大佬:“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有人来给他说这个国家的政事(咨询他意见)。(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回答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古文用字之精准令人叹为观止。比如“问”和“闻”。一个是用口,一个是用耳。必闻其政,这里是说孔子去别的国家,不是自己主动去问,人家才会把国事说给他听,而是别人主动说给他听的。这里的“闻其政”如果换作是“问其政”,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孔子自己也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到了人家的国家乱打听,岂不是自己打脸?
子禽问子贡这话,反面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孔子学问之高以及名声之显。如果多人有这待遇,子禽不当有此一问。就因为当时普天之下没有第二个人有这个待遇,子禽这才好奇孔子这个“泛春秋诸国参政咨事”的身份是怎么谋来的。
子贡怎么答的呢?子贡这里用五个字给老师画了一幅素描。子贡不说老师学问多深道德多高,只说老师日常给人留下的印象“温、良、恭、俭、让”。做到了这五个字,别人自然就会找山门来。正所谓“你若花开,蝴蝶自来”。
“温”是温和,面色平易近人。“良”是良善,发自内心的和蔼可亲。恭是恭敬,对人谦恭有礼,不以身份傲人。俭是简朴,不以貌取人,不以势取人。让是不争,不以言词夺人。
子贡用这外显的五个字,给老师画了一幅素描人像,至于老师内在的高深修养,画不出来,自己去体会好了。
手持这幅画像,子贡就教训子禽了:你看老师这样的人,他还用去求什么?即便算是求,他的求法也和别人不一样啊!
下面的意思还可以这样补足:小子,你要是羡慕老师的身份地位,就先照这五个字去学,怕是只学了皮毛,就足以让你小子安身立命了。
这段话给人的启示就是“不管要求啥,先修练自己”!
修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需要时间,“温良恭俭让”可是表面功夫!装也要先装得像!
可能有人会说,这就不是“巧言令色”了吗?这当然不是,这是“贤贤易色”。虽然都是指脸色如何的,但二者的动机不一样。“易色”是因为“贤贤”,“巧言令色”,则是为了去蒙蔽别人。
许多时候人们可能分辨不清,但这确实是两回事儿。“贤贤易色”的动机很简单,易色本身就是目的;而“巧言令色”的令色呢,目的是为了取悦于人进而达到某种目的。
所以职场上的修炼一定是发自内心地就是想要做到“温良恭俭让”本身,决不能是有目的地地去装作温良恭俭让的样子给别人看。那样子也装不像,也装不久。
比如你在办公室对谁说话都温和有礼,不为什么,你就是这个样子的。那就做到了“温”。“温”的反面就是脾气暴躁。一个乱发脾气的人在职场上没前途,前面我举过例子了,这样的人使用成本太高,谁也不欢迎。
有些人自认为自己是“恃才傲物”,那就更危险了。一次我给学生举恃才傲物没有好下场的例子,我举到了李白。李白才大不大?这个毫无疑问,论作诗的水平,当可睥睨天下,靠山硬不硬?没有比皇帝更硬的靠山了。但是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了吧!
设若一个人没有李白的才,没有李白的运,还想要做职场风云人物,那结局只有一个:风消云散。
良,是发自内心的最原始的“良善”,善良还可能是后天教化的,良善是先天的。职场上做到“良”很简单,都不用处处与人为善,只要不心存恶意就可以了。没有恶意,就不会口出恶言。
刻薄嘲讽,在同事遇到困难的时候看人笑话的人,都是心有恶意而有意为之。这样的人,早晚呆不下去。
恭,是敬而有礼。这里先强调内心要“敬”。内心尊敬自已遇到的每一个人,态度上自然就会“恭”,所以现代汉语教做恭恭敬敬。内心不敬,说话语气和动作情态就会傲慢或者轻佻。比如一个人若是没有发自内心的对上级或者前辈的尊敬,那做出来的“有礼”就不会是恭,那会是什么呢?有现成的词,叫做谄媚。之所以不叫恭敬叫谄媚,就是谁看着都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对待上级、前辈要恭,对待同事也要恭,对待清洁工阿姨和倒茶水的小妹也要恭,只是这些“恭”具体做起来可能不完全一致,但内心的敬是一样。具体行为上要符合“礼”,也就是现在通行的礼仪规范。
如果不符合现代通行礼仪规范会是什么呢?过与不及。过分的“恭”是谄媚,达不到标准的“恭”就是“粗俗”。
这里要讲讲常见的明明“不恭”大家却习以为常的现象。首先的一个不恭,就是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身体乱动,交头接耳。升国旗奏国歌,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条件许可,都该身体起立行注目礼,或者至少要行注目礼。内心恭敬才能做到外在有礼。没有做到,说明内心缺乏应有的恭敬。
再有一个就是现在每次开会之前组织者都要强调手机关闭或者调整为静音状态,即便如此,会场上仍然可以听见电话铃声或者有人接打电话。这是对会议组织者和发言人的不恭。办公室领导训话或者同事讲话拿着手机不停地刷微信微博,更有甚者玩手机游戏,这也是对讲话者的不尊重。
再比如一个人爱在办公室讲黄段子,你能说他对女同事敬而有礼?
更等而下之就是行为粗鲁言语无状,不过这种情况基本很少见了,毕竟现在的教育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
俭是简朴。孔子家里穷,所以他崇尚简朴。后面还有赞美简单生活的言论,这里暂且不提。
职场里的人经常会攀比,怕自己的穿衣戴帽手机电脑赶不上潮流被人耻笑。这个怎么说呢?如果业务能力够强,内心足够强大,怎么可能怕被人看不起?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许多学生的手机比我好多了,为啥呢?有同学说,不拿好手机怕被同学看不起。我说,不是同学看不起你,是你们自己看不起自己,为了骗自己,骗别人,就买个贵点的手机撑门面。
以物来抬自己的身价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其实职场上,越是怕被别人看不起,越会被人看不起。吸引力法则,怕什么肯定来什么。
职场上怎样才算简朴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简朴要有个下限,简朴到“破帽遮颜过闹市”你愿意公司还不愿意呢。简朴的底线是要“守礼”,遵守单位规定活约定俗成的上班的规矩。工人就要穿工作服,服务人员就要穿制服。其他办公人员也要着装得体。贵贱放一边,反正不能因为上班衣冠不整影响单位形象,更不能因为着装问题被单位开除。
那么简朴的上限是什么呢?是不能因为你的着装让大家反感,或者着装太过奢华影响上司和同事的心情。更不能因为着装过于奢华让客户有压迫感,除非你的行业特殊,就是靠装的。
在职场着装高调,除非有其他原因,否则不是个好选择。举个反面例子,《欢乐颂》里樊胜美的高调精致是为了钓个金龟婿,但就职场来说,她其实是个失败者。如果把自己带入她的上司或者同事的身份你会发现,你不会对她的遭遇报以同情。恶意的,甚至希望她倒霉的人大有人在。恶趣味也是职场的流行病!
再说一个我的心得:孔子的简朴让他更叫平易近人,他再简朴也不会怕被人小瞧,也不会有人小瞧他!所以职场上的简朴,要实力来支撑!
让是谦让。谦同欠,后退一步为让。孔子提倡谦让,他认为除了射箭比赛,其他的事情都没必要去争。
职场里的谦让,最应该表现在言语上。话少说几句没关系,要是多说了几句那就一定有关系。这个关系发展到最后,很可能就是个坏结果。
我们在办公室里,最讨厌的人是谁呢?是最笨的的吗?不是。是最丑的吗?不是。要是投票来选,大家一定选说话最讨人厌的那个人。也许这个人能力还行,也许这个人品质也没那么坏,但是他最令人讨厌。
这个说话讨厌,其实就是在言语上不知道谦让。什么话都要说在头里,什么话都要把意思说尽。俩人有些摩擦,他非要把人逼得哑口无言。
说以职场上的谦让就是少说话,不说话。非要说话也要退一步,留有余地。
温良恭俭让说了这么多,大家也许会觉得做起来好难吧。其实一点也不难。温良恭俭让,说白了就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只要自己不起幺蛾子,心存基本的仁义道德,不给同事脸色看,不在工作中乱发脾气,对同事不起坏心眼,不说刻薄话,不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乱动,不在开会的时候玩手机,不与人攀比,不穿着过于奢华,不在言语上非要压倒别人,那也就做到了。
职场上的温良恭俭让,做是不做,不做是做。
比如大家看《欢乐颂》,最受欢迎的职业人是谁呢?不是别人,是关雎尔。大家看小说和电视剧自己揣摩一下,小关宝贝是不是“温良恭俭让”做得最好?看她与邻居的相处模式便可以知道她在单位是怎么做的了。
答案小说里也给了,曲筱绡跟关雎尔说,你要来我这里职位随便选。作为职场人,雇主只看自己雇不雇得起,雇不雇得到,不再怀疑你人品能力的时候,才绝不会有失业之虞,才算是职场的大赢家。
一个人在职场如果干了10年还需要自己去找工作的话,我觉得是一种失败。除非移居其他城市或者换了所从事的行业。如果一个人做的好,在行业内有口碑,正常的情况下应当是雇主排队才是。人才哪里不缺呢?各企业知识不缺人而已。
无论何时都有人高价排队等你辞职是职业人的最高追求。
职业人不要以为自己有随心所欲的自由。不但职业人,恐怕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这种自由。
我跟同学说,你固然有怎么做的自由,但是人家也有怎么评价你的自由。职业人是要出来出卖劳动力的。雇主更有是否选择你的自由。
我说大家都没想过你们的日常行为会和今后的就业有关系吧?咱们现在做个试验。假定你是一个企业的财务总监,现在招聘三个员工。来应聘的员工假定就限定在你们班的同学的范围内,你真心地认真地想,你会选哪三个同学呢?尤其是男同学,你会选和你玩的最好的人吗?还是选班级里平时做事认真学习优秀的人呢?你们不用给我答案,因为大家的真实结论都差不多。
被选中的同学我要恭喜你们,你们未来的工作会很顺利。因为你的同学已经给了你恰当的评价。绝不会被选中的同学估计自己心里也有数:“自己要选会计都不选自己这样的”。这样的同学我只能说,自求多福吧!有自知之明,还不算无药可医。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我又来了
1 讲点逻辑,远离下三路与只顾下三路可是相差太远了。
棉妈说:
“贤贤易色”,明朱理学解释为“一个人看重贤德就该远离女色”我只能说这么解释还要大张旗鼓对外宣扬的人格调也是太低了。早年我就曾写过一篇小文《孔子根本不好色》来批驳这种“只顾下三路”的翻译思路。
这里的“贤贤易色”,只要思无邪,就根本想不到女色上去。前面“巧言令色”的色,已经被解释成“面色,面容”了,推而广之还可以是仪容仪表。那这里的色也是一样的么。
我说: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里的色没有歧义吧。
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孔子所悲叹的现状,是他所反对的。
那么他倡导的自然是这个现状的反面,即好德而不好色。
那么贤贤对应好好德,易色对应不好色,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其实,贤贤易色的解释根本不需要大作文章,色,解作面容也好,解作女色也好,
要倡导的都是接近贤人。假如没有这句话,孔子的这一思想也不会有所缺失,因为,前者可证于 见贤思齐,后者可证于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到底怎么讲,那就是个人偏好的问题了,你喜欢前者,又何必给后者加个只顾下三路的罪名,人家明明是说要远
离下三路好不好。你要这样说的话,又把后面孔子那句感叹置于何地呢。
对了,前面有个明朱理学,应为笔误,要么程朱,要么宋明。
2 讲点语法 之乎者也,实有所助
棉妈说:
呵呵,他就不怕高攀不上人家!你都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了,人家为啥搭理你呢?
无友不如己者,“无”是“没有什么,没有哪个方面”,“不如己者”,“是不如自己的”。礼记中“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的“无人为大”就翻译成没有什么东西是比人更重要的。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样的。是朋友就有比自己强的地方,跟人家比发现自己哪里做错了就去改,不要不好意思。
我说:
要澄清一下逻辑矛盾,说话不是写论文,口语论事不能求全责备。
先举个例子,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又曰君子贞而不谅。
到底咋办。
看他要说的主旨就行了。
无友不如己者,就是强调要和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以便学习。
类似的意思,如华罗庚先倡导的下棋找高手,也是长棋的不二法门,如果
有人说,你不肯和低手下,高手自然也不肯和你下,逻辑是对的,但显然
没弄明白人家在说什么。人家不过是说要多找高手而已。
现在来说语法,不妨请个老熟人出来。
太祖皇帝将展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着‘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湘山野录》
半部论语定天下的赵普,面对之乎者也助得甚事的诘问无言以对,如果真是水平使然,那论语他一定是读不好的。这里就是一个上好的例子。
“者”是是助词,助得甚事呢。这里是个名词化标记,其语法功能是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我们看到这个者字,就知道这里的谓词性成分已经变性了,变成名词。
无友不如己者,这里的者也是这个功能。
这个句子的结构,
要么是:
无 友 不如己者
不要 与---交友 不如自己的人
不如己本身是谓词性的,加了者之后,变为名词性的。
要么是:
无友不如己 者
没有朋友不如自己 的
者 使得 无友不如己 这一整个语段 变成名词性的
要让这种可能性成立,后面就必须对这个名词性成分进行描述,如
无友不如己者,世间之至理也,
无友不如己者,人皆有所长也等等。
然而在这里的上下文中,没有这样的成分,——过则勿惮改接不上,明显是另一句。
所以只有前面那一种可能。
棉妈为了衔接两句,硬把 过则勿惮改 解释成
跟人家比发现自己哪里做错了就去改
过是做错事,并不需要跟人相比。
跟人相比,比出来的也不是对错,而是高下,强弱。
如不如也是高下强弱之比,不能跳跃到对错上面。
当然,这里的关系容易被搅浑水,那么就抓住语法这个中心点好了。
有了者字的存在,无友不如己者,如果要跟下文衔接,下文应该是
对者前的部分进行说明,解释,描述,而不能是一个祈使句。
最后准能成一大篇好文。
前些日子去香港,没回复不是怠慢。
【原文】?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一小节还是在谈论“孝”的问题,开始把孝具体化了。这回孔子说,“一个人孝不孝,他父亲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是不是向父亲学习),他父亲去世以后,要看他具体怎么做。如果(居丧)三年都保持他父亲原来处理政务的方法,那就算孝了。”
对于这段话的理解个人有个人的道理。我认为,这段话得放到历史的背景下去解读。孔子教学对象主要是士大夫子弟,世袭制度是讲这个话的大前提。
先秦时代,中国是世卿世禄的制。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士大夫子弟将来要承袭父亲的管职。他们的家庭构成,还包括臣下门人等等,一个大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
这样家庭的儿子,父亲在的时候,看看他们是不是学习父亲处理政务的方式方法,父亲不在了,要看他们是不是先维持原状,等到三年守丧结束以后,全面了解了自家的情况以后,再决定是否加以改变。
不是不能改“父之道”,是说要全面了解情况之后再决定改与不改。你不能一上来就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在其位,不知其政。看人挑但是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
没摸清情况就“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结果多半不妙。
再一个,守丧三年讲究的是心丧三年,这三年最重要的任务是感念父母的恩德,你天天琢磨着怎么推翻父亲以前的做法,也不符合“礼”的要求嘛!若是再胡作非为,气得父亲在地底下不得安生,哪能算“孝”。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精深。一个“孝”字,还还可以约束家庭的继承者先度过三年见习期。三年考察期间,继承者坐到父亲的位置上也许就会发现,原来认为父亲做得不对反而是自己错了,父亲的做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自己三年沿袭旧制也没怎么样嘛,那就还是不要改了吧。
孔子不赞同改变,他老人家本质上就是个右倾主义者。他赞美冉有,就是因为冉有仍袭旧例。
当然,这种事现在是行不通的。当年社会生产技术进步缓慢,社会生活环境几年,十几年甚至上百年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不瞎折腾对大家都有好处。
虽然名义上说的是孝,实际上这一小节我们该把它看成是一个“新官上任怎么办”的问题。从古到今,一般说新官上任最好的选择是“仍袭旧制”。
职场上若是升了职,假定不是原来的领导搞得乌烟瘴气,那顶好也是“仍袭旧制”。过渡一段时间,熟悉了本部门的情况,如有必要再“兴利除弊”。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下车伊始,指手画脚,在哪里都是要不得的。
网上有个段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领导上任并没有什么作为,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就都暴露了个人的职业常态。再过一段时间,该留的留,该辞的辞,因为已经分辨出哪些是珍贵的花卉,哪些是杂草了,不会错杀。
和谐最美
【原文】?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段话又是有子说的。现在论语翻译的版本,每一小节都是自己译自己的。比如这一句,通行本翻译都不联系上下文。就我看来,古人把这些小节编再在一起,还是上下文有联系的居多。这一小节前面说的是什么?是孔子说士、大夫,诸侯等继承人的“孝”所要遵从的“礼”,即父丧三年,不改旧制。这段话紧接上文可以这样的解读:有子说,“老师说的对呀,礼的用处,就是贵在让大家和谐相处嘛!“和”就是以前君王们制定“礼”的依据,这一点真是太好了。现在大事小事,有些方面不能够和谐有序,(是因为什么呢?)。为了和谐而妥协,不用先王制定的“礼” 来节制,是做不到“和谐”的啦!”
前面说了,三年不改旧制,是“礼”。如果接了班就把自家老子的套路推翻,那还和谐个鬼呀,肯定鸡飞狗跳的。现实中肯定有人违反这个“礼”,于是有子这里发挥一下,继续解释说,老师说的就是对呀,“礼”就是用来维护和谐秩序的。古代先王就是为了社会和谐才制定了“礼”的嘛!现在有些地方乱来,为了和谐而把“礼”丢在了一边,那哪行得通呢?
前一个“和”是和谐的和,是为了让大家都各安其位,后一个“和”,是“和稀泥”的和,为了不让大家有意见而妥协退让。和稀泥也是为了和,就是方法不对,没有坚持以“礼”节之。
职场上说团队合作,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讲团队合作,归根结底是为了工作气氛和谐,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中不能为了和谐而和谐。底层员工不能因为怕某人不高兴就大家都忍气吞声,部门领导也不能因为怕影响团队的工作进程就对某些人的不当行为视而不见。问题就摆在那里,退让是不会解决的。解决的方法就是以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家的行为,坚决同影响团队和谐的现象作斗争。
矛盾无处不在,只有在斗争中才能求得真正的和谐。妥协只是掩盖了矛盾,并不是真正解决了矛盾。表面的一团和气不是真正的和谐,大家都睁一眼闭一眼,最终还是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毛主席说的斗争中求团结,斗争来的团结才是真真当个团结。和稀泥靠妥协反而达不到真正的团结的目的。
?【原文】?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又说了,对于君子来说,“信”要符合义的的标准,说话才必须践诺。内心对别人恭敬,外在的行为要符合“礼”才能远离耻和辱。因为人的本性不会不爱自己的亲人,所以(孝悌)才是(君子)可以遵从效法的。
有子不但长得像孔子,其思想也深得孔子思想精髓,这一点,他比曾子还要强。礼记记载,有子问老师对于“离职后该干什么”怎么说?曾子转述孔子的话,有子说这肯定不是老师的原话。后来曾子仔细询问,果然如此。
有子这段话是《学而》一章前面所阐述理论思想的补充。本章前面的内容强调君子要“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主忠信”,所以这里赶紧补充一点说,“信近于义”才“言可复也”。虽然话是说过了,但要如果履行承诺的时候发现违背了“义”,也就是与自己坚守的其他道德信条相悖,也是可以说话不算数的。不能为信而信,而是首先要遵守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比如答应了人一件事,做的时候发现违背了“忠”或者“孝”的行为原则,那就不能再去做了。
孔子后面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小人才会为了虚名或者利益,追求极端的“言而有信”。君子的“言而无信”,是为了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道理也是一样的。君子要对人心存恭敬。但是,内心的恭敬行显于外时要符合“礼”的要求。不符合“礼”的要求,比如恭敬过度会会招致别人的言语或者态度的侮辱。比如后文就有人说孔子对国君的礼仪太恭敬了,是谄媚。礼仪有所欠缺也是一样的,即便别人不说,自己也会因为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恭敬而内心羞耻。
耻和辱在古汉语里是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耻,是自己对自己行为不满意的自我反省,辱是别人对自己行为不满意的而表现出来的恶劣态度。辱是批评,而耻是自我批评。
最后一句的翻译,各版本都好像说不清楚。勉强翻译成现代汉语了,也词不达意,搞不清楚要说的到底是什么。比如有的版本翻译成“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有的版本翻译成“所依靠的,应当是亲近自己的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儒学通典》里的直译更恐怖“所依靠的不失掉亲属,也可靠了”。
我理解这句话是给前面“孝悌”做补充的。应当翻译为“因为人的本性不会不爱自己的亲人,所以(孝悌)才是(君子)可以遵从效法的”。宗,翻译为遵从,效法。
人道亲亲也,所以孝悌是不违背人性的。君子可以孝悌为“宗”。这话也有现在人道主义的意思在里面。一个人如果自己的亲人都不爱,是很恐怖的,可以说这样的人没下限。易牙蒸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齐桓公以为爱我,而管仲就凭此认定易牙会行非常之事。后来果然应验。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话告诉我们,完全说话算数是有条件的。身在职场中,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履行一项承诺的外部客观条件也许会发生重大变故。“信”是我们完成一定目标所应具备的优良品德,但“信”本身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应当为了“信”去践行与我们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承诺。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这个前面解释过了,对别人表达恭敬的心意要符合一般礼节,否则就会因自己的行为有瑕疵而招致不必要的---。比如我们敬爱某人,要用合理的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过分的话会被看成是骚扰,如果完全没有表达出来,自己内心又会鄙视自己胆小鬼。或者是被人看作是架子大,傲慢,不懂规矩。
最后的这句话对职场人也算有用。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家亲人完全没有仁爱之心,那么这个人即便看起来再好也是假的。这种人怎么说呢?不能说是坏人,但至少人格是有缺陷的。他从小没有被家里人爱过,所以不爱家里人,或者是家里溺爱太过,完全没有教会他感恩别人。跟这样的人走得近,早晚会被虐的遍体鳞伤。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小节说明孔子认为一个人怎样才是真正的好学。
夫子说,作为真正的君子,对于食物和居住环境没有过多的要求。做事敏捷说话谨慎,时刻根据学习的大道修正自己的言行,这也就算是好学了。
论语的所谓好学,就跟现在说的追求真理一样。要想窥知天道,学会如何顺应天道,就得不挑吃,不挑住,多干活少说话,发现自己的行为有偏差便主动修正。
我们早就知道一些科学家的名人轶事,比如有人是忘记了吃饭,有人忘记了家在哪里,甚至有人不认得自家的孩子。这都说明了一个人真正钻研什么不会顾得上吃饭睡觉这样的小事儿。一个想要吃好睡好的人,也就这么点子出息了。
君子之行,俭以养德。所以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职场上的好学就有道而正焉。一个人在职场上,就要看谁好跟谁学。人家职业心态好就跟人家学职业心态,人家业务能力强就跟人家学怎么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时刻修正自己,总会修成正果。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里再说说大佬子贡。前面子禽问于子贡,子贡把老师直接抬上神坛。那他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在哪里呢?这里就是了,子贡在孔子面前,永远把自己定位在学生的位置上,永远不打算出师。
子贡这个人照现在的标准来看,那就是一个巨星级企业家,比孔子的其他学生名气要甩出去几条街。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但却不是现代人追求的成功典范。一个人一箪食一瓢饮,他可以不改其乐,老婆孩子可受不了。
这一段是进一步说明“学”要怎样做。
子贡问老师:“一个人贫穷而不谄媚别人,富有也不对别人骄纵,怎么样(算得上有修养了吧)?”
子贡问这话是有些小得意的,因为这是他自己理解的做人的道理。子贡这么问,潜台词就是“您老人家总说君子应当如何如何,我这么理解也算可以了吧?”
结果子贡没想到老师不仅给了“肯定”,又给了“但是”后面的一长串。
夫子说:“也还可以,但是与你所说的相比,还不如贫穷却内心安乐学道,富有却愿意内心守礼”。
问这话时候的子贡看问题还只是流于表面。贫而无谄,富而无骄,都是外在的表象。子贡只看到了这些外在的东西,因而他会说这种话。一个人即使“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些做好了,也可能只是做的表面功夫。所以孔子他老人家教育子贡,你说的这个也对,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一个人真正的修为在于内心。如果贫穷,要内心安于自己的贫穷,如果富有,要内心守住礼法,约束自己不以富骄人,一个人就得这样才行啊!
听了老师的“但是”,子贡便知道自己的小感悟跟老师的境界比还是差的太远了。于是就发出感慨说,老师啊,我受教了。
怎么受教了呢?以下这段话是注解。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贡说:(老师)您教我们,用《诗经》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来比喻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里子贡把自己比作一块玉石,或者也可以说是象牙珊瑚什么什么的,这都不需要确定,总之是一块需要切削打磨的原材料,把孔子比作了打磨的匠人,任何玉石都需要在匠人的打磨下才能幻化出璀璨的光彩。用这句诗打比方,是说老师教育我们就跟匠人打磨玉石一样,没有老师我们不会进步。
这马屁拍得太赤果果了,于是孔夫子可爱的一面显现出来:还能不能好好上课了,嗯?
孔夫子只好歪楼。
子曰:赐啊,可以跟你讨论《诗经》啦!跟你说以前发生的事情你都能推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事了。
子贡得到的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孔夫子是个严格的老师,轻易不表扬人,这里吃了子贡一拍,只好回敬这样一个评语。不过子贡确也当得起这样的评语,论世事通达这方面,七十二贤人里也没人比子贡更厉害了,子贡除了是商业巨擘,还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这个《史记》里有记载。
职场两种人,自己给自己先对号入个座。
先说职场新人。职场新人就是职场小虾米。职场里同样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塘泥。
作为新人小虾米就要有小虾米的思想觉悟。内心里要承认这就是职场的现实状况。接受也这样不接受也这样,所以内心就愉快地接受了吧。贫而乐就是这个意思。
再说你不乐也不关富人什么事儿,接受现实是最好的选择。别人吃肉自己啃骨头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只能期望自己慢慢变成小鱼再变成大鱼。抱怨小鱼大鱼不讲理于事无补,只会让自己更受伤。舔伤口只会让伤口更疼,愈合得更慢!
所以职场新人的最佳选择就是假装自己没有受伤,装到后来伤口愈合再后来羽化为鲲。
已经化为老鸟的职场人,在职场上自然是呼风唤雨。但是,也不好为所欲为地凌虐其他人。放纵自己到头来只是给自己种祸。要想富贵长久,还是要自我约束。富而好礼,归根结底受益的还是自己!
再有如果职场上行有余力,就学学子贡拍马屁的本领。
首先不要把赞美别人说别人好话,尤其是说上司的好话跟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夫子那么反对谄媚小人,子贡这话他也照单全收了。人性如此。
谄媚如果非要把它解释成坏话,那就是违背自己的心意去逢迎。为了不当个谄媚小人,我们不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真心实意去逢迎上司好了。今天夸他精神好,明天夸他有品位,只要有心,总能找到上司得意的某个方面去赞美。
舍不得用溢美之词浇灌上司的人,常想想自己即将枯萎的工资卡。
当然还有,如果自己被别人赞美,记得一定要善意地接受并给与友好的回复。就比如我家棉被人夸奖衣服漂亮的时候一般都会说“谢谢您,您的衣服也很美丽!”
【原文】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最后这句话是学而篇的一个结语。这句话恰好照应了本小节的第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进一步阐述孔子的处世态度。作为君子,不应该忧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倒是要忧心自己是不是了解了别人。
如果自己了解了别人,就会判别其他人是否是自己的同道。如果是“朋”,可以互相交流求得“不亦乐乎”,如果不是,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做我的君子就好了,其他人自便!
有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的表达,我觉得这是想当然。孔子自己可不是这么想的。连叛军召唤他他都想要去治国平天下,怎么可能安于贫而乐?孔子教学生也是“学而优则仕”,孔子和老子最大的区别就是积极入世而不是消极遁世。
职场人也经常有人抱怨说别人不理解自己。这种人应当把这句话写下来当座右铭!
首先说职场上谁也没有理解谁的义务,大家都只看结果。
其次,如果一个人抱怨上司同事不理解自己,那他又了解别人多少呢?
他知道人家都不理解他的原因吗?
他能分辨出办公室里谁是能够理解他的人谁又是“说了也不会懂”的人?
能够深度思考这些问题的人,大概就不会发出“谁知我心”的抱怨了。
找出自己希望对方理解自己并且判断对方会接纳自己的人主动去沟通就好了。
抱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掌握主动要瞄准对象迅速出击。
除非全不在意,干活就看得到结果,否则,不要让“不被理解”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原文】?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表述都是一样的。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统治者)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上位而群星(其他诸侯百官)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那么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我认为这句话的重心在后半句,也就是“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讲的是有序,是各安其位。
一般书上都会解释说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告诉统治者,如果实行以德治国,群臣和老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我倒觉得这句话是孔子告诉统治者,要想做到统治秩序和谐有序,就需要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指的是要教化民众,多做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到有点群众路线的意思。只不过,孔子是士大夫,受时代的局限,还不知道什么叫走群众路线。
提倡“为政以德”就跟咱们现在天天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似。百官和百姓如果思想境界提高了,就不会再去违法乱纪,那社会秩序自然就和谐了。
孔子为什么要特别提倡从做思想工作入手呢?因为从老子开始的圣人先贤就发现,做思想工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里我举个例子。话说建校初期我们学校后门非周末假期不开放,而学校对面就是其他院校还有超市影院什么的,学生跳墙钻围栏屡禁不止。
一次,我们校长问我,王老师你说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不跳围墙?
我回答说,不让学生跳围栏无外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动机,过程和结果。
从动机方面入手,一是开放后门有门走自然就没人愿意跳墙走了。如果不能开放后门,那就让辅导员做学生思想工作,强调一下跳墙是不文明行为,违反学校规定还有危险,这样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过程方面没入手,就是加高围墙,焊紧围栏,加装铁蒺藜,让学生想跳也跳不出去。
最后就是让学生承担后果。比如说加装录像装置,抓住跳围栏的学生口操行分,甚至给处分。这样害怕承担后果的学生也就不敢跳围栏了。
我说了什么新鲜的东西了吗?没有。这些我们学校都做过。但是除此无它法,我只是用心理学的公式把这些做法总结了一遍。
很久以后,学校后门开放,再少有人跳墙走了。
孔子等先贤早就发现,不见可欲,不使人心发狂。上不贵物,下面的人也就没有偷东西的欲望了。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好法子,加锁只是增加偷东西的难度。事后处罚,只会让惧怕的人却步。从心理动机上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省钱的法子。
孔子的这种思想与老子是一致的。老子认为法律越繁复,犯罪的人也会越多。当然我们知道这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应当是先有侵害别人的犯罪行为,才会有法律来规定这种应到受到惩处。所以我们现在提倡法治社会,倒是希望法律越健全越好,否则就会有人干了坏事却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
但以道德教化为主的治国原则,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多做思想工作。比如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各种公序良俗,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社会全体成员的违法犯罪欲望,告诉人们犯罪是不好的,大家都不要去做。对于做了的人,政府会给与他们相应的惩罚。
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水平提高了,自然就不去作奸犯科。不去作奸犯科就不需要严刑酷法了。严刑酷法是为了禁绝犯罪,进行道德教育同样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段话是孔子为政思想的核心。
现代企业强调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种做思想工作。只不过器小罢了。因为绝大多数企业文化强调的都是“以利诱之”,也就是靠的是给驴子眼前挂胡萝卜的方法诱使驴子往前走。以利驱人,最后能够为企业所用的多是小人。
我们国家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根本上做人的思想工作。说国外的抑制腐败是靠制度,我是不大信的。如果成功了,那一定在制度之外还有点别的,单靠制度约束,只不过是过程控制,增加了腐败的难度而已,甚至抓住杀头,也只能吓唬住怕死的人而已。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做思想工作。
【原文】?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段话译文很简单:孔子说:“《诗经》(我选择的)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现在的学生要是处在孔夫子时代,一定乐坏了,那时候上学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上学只有语文一个学科。其他要学的礼呀,射呀,乐呀,都是副科么,学还不是玩?哪里像现在语数外先压你,压不死再上物理化学生物,再压不死还有历史地理生理,总之,不把学生榨干不罢休。
那时候学语文学什么呢?孔老师编撰的《诗三百》时一定要学的吧。
孔子深入研究,他用“思无邪”的标准来整理加工编订《诗经》。
《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直译即可,不用引申,更不能往歪里想。?
思无邪,思想纯正。便是该怎么便怎样。该怎么说便怎么说,不遮不掩,不枝不蔓。说实话不丢人,用语言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目的那是“便佞”,那才可耻。
所以古人讲道德,讲的就是简单真实。
那么这一段讲“为政”的—为什么要加这一段呢?我认为这就像领导讲话中的另起一行插话“这个我讲句题外话哈,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要讲求一点说话的艺术,但我们说话的艺术不是说要讲求文艺腔,反而是要放下文艺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该怎样就怎样,说话不能拐弯抹角让人家去猜。----”。
这段话,加在这里是在提醒统治阶级,包括他的学生们,为政以德具体实施的时候要怎么向下表达自己的统治思想。这么解释,才能与下文顺利衔接。
将职场,也是一样。谨言慎行。少说话不是不说话。话还是要说的,那么在讲话的时候便要实事求是,言简意赅。该怎么样就怎么说,不能拐弯抹角云山雾罩,也不能在讲话的内容里藏私货。
现在说要讲究说话的艺术,那是“曲从”“便佞”。说话最高境界便是实话实说,言简意赅。若说实话实说会得罪人,那是另外两个问题:要么你讲话的出发点是错的,要么你说话的对象是错的。
研究这个话要怎么说那个话要怎么讲的人,统统是以利益作为出发点的。研究的再好也不过是小人的行当。
【原文】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夫子说,用官府的政策命令去规范百姓的行为,用刑罚去处罚违反法令的人,即便是百姓免于刑罚,内心却没有建立起自我约束的道德信念,即没有对违反法律法令的羞耻之心,只是害怕惩罚罢了。如果用道德(社会舆论、民间监督)去引导百姓的行为,用礼仪形式去约束和惩处违反道德的人,老百姓自己内心会自我反省(内于心)和约束自己不去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形于外),(这样一来,统治秩序自然就有序了)。
这里再强调一下,耻是个好词儿,知耻近乎勇!知耻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内心的自我反省,过能改,归于无。
无耻才是个坏词儿,说明一个人三观不正,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而可耻,是外人看一个人不知道自我反省只好大家来帮吐吐吐沫的意思。
这段话我最初看起来也和大家一样。再看再看,忽然发现孔夫子也是讲群众路线的么!
你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这些事是官府或者说是统治阶级要做的事情。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呢,是发动群众,利用群众的口口相传宣讲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利用群众舆论监督道德的实行。再引导群众重视各种礼仪规范,比如婚丧嫁娶的礼仪,接人待物的礼仪等等,这些事要是都做好了,岂不是天下大同?
这个也不算是空想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休养生息的政策达到文景之治,岂不是正是孔子当年的“为政以德”的现实推演?
只要没有外部军事压力,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只可惜,当年的外部环境不允许。所以孔子的失败,并不是他理论的失败,也不是他个人的失败,是他的理论太超前了,超前几百年,甚至超前几千年。
本小节进一步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为政以德。并且利用了反证法。孙子兵法讲“上将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这里孔子也用了这种论证方法。上治“以德”,其下“以政”。也就是“攻心为上,刑罚次之”。
治理老百姓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惩罚犯罪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个是根本。不教而诛谓之虐也是这个意思。
你不能说制定法令不是为了惩罚犯法的人,但是惩罚不是最终目的,法律是告诉人们做事的底线在哪里,能起到威慑的作用就好了。主席曾说原子弹在发射架上的威力是最大的,也是这个道理。
天下大治是没有人犯法,而想要没有人犯法,就要加强事前的思想教育工作,这就是德政。如果等人犯罪了抓起来,已经是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强调预防犯罪比打击犯罪更重要。
在我看来,企业文件的建设就要从人的思想工作入手,要普遍提高人们的敬业精神才是正途。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人是需要的,但是能不动用尽量不要动用。不是人愿意遵守规章制度,而是人们压根就没有违背企业利益的意愿,那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才算合格。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先把大家当成好人,利用吸引力法则,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领导者如果把员工想成思想境界高,那绝大多数员工便不好意思低给领导者看。
据说有的企业从不规范员工迟到早退这些事,据说也办的挺好的!
不过当然,大多数企业是不能比的,这和员工的整体素质有关。
我们国家治国向来是儒道法三管齐下。用前面那个心理学公式来讲解就是既在动机上做思想工作,也在过程中设置制度管理障碍,同时也一定要让违法的人承担后果。
单独侧重于哪一个方面,都失之偏颇。不过从投入产出比来说,还是思想教育最省钱,性价比最好。
如果侧重于严刑酷法,在企业就表现在用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员工,这么做的企业老板出发点是什么呢?就是觉得自己手下都是一群歪货,不狠管狠罚是不行的。最后,当然结果大家都预见到了:员工会用行动证明给你看,我们确实是一群歪货!
越管越麻烦!
人群什么时候都分三六九等。对绝大多数人,用做思想工作的方式让他们不想违反公司的纪律。对于觉悟较低的人,用制度去规范他们的行为,为违规设置障碍。对于不能教育的一群人,利用制度和规章惩处他们。这些都可以有,但是要做好思想工作争取工作和改造工作。须知惩罚不是最终目的。改造才是。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夫子自述的自我成长之路。这个成长不是成功,是思想上的成长和各种反思。通常的翻译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这种翻译怎么说呢?话是说了,但是并没有把孔夫子阐述的思想变化的路径说清楚。或者说,这种解释的格局太小了。
首先说15岁立志于学。上述的翻译说是学习。好吧,就算是学习,那么学与习的内容又是什么?现代人一下子就能联想到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可那时候还没有这些科目嘛!这里的学,就是开篇的那个学。是学道,是探究世界普遍运行的规律,是研究社会人群和谐有序共存共荣的发展途径。并且要边学边习,才能有得,也就是要在实践中获得检验。
三十而立,不是成家立业的立,不是自立的立,而是立志的立,站稳立场的立。三十岁了,通过自己的学与习,算是把志立住了。十五那年,是有志于学,能不能立住志,还是个未知数。这里有句俗话可以表达有志于学与立住志的区别: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常立志。三十而立,把志立住了,不漂移,不动摇,坚持到底不放弃。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的信仰。应该说这时的孔子已经享受到了探求真理的乐趣。因为这时候做什么怎么做,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给别人看。
四十不惑,便是三十以后立志守志,到了四十岁,不会被任何与自己追求志向不一致的言语或行为所迷惑。四十岁,已经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和金刚不坏之身。不惑,便是直接用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去判断别人的话,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不惑,便看得更真,不会被别人的语言行为干扰自己的价值判断。比如我自己,三十岁开始真正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那时候只是信仰,还不能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和判断社会上的各色行为和各种舆论为什么对为什么错。真正是到了四十岁以后,读得懂毛选了,这时候再有人说各样的理论就不会再说:“也挺有道理的呀!” 。尤其是再看西方经济学理论书籍,马上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去批判。
所以说做到不惑其实是非常难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人如果没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价值观,便会觉得,人家说的这个也很有道理呀,哎呀,那个说法也不能说全错。我是不是太偏激了?我是不是要修正一下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迷惑。立场一旦坚定,对便是对,错便是错,在价值判断上不会摇摆不定,不会再有模棱两可的结论。网上似是而非的结论,有些人还同情某些坏蛋,这些大多是用人性去批判革命性。这就是立场不坚定,还没有达到不惑的境界。
五十知天命。四十岁不会被人所迷惑,但对于道德的作用还有些没参透。到了五十岁才明白,有些事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了。不是人做得好就一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所以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其余的,都交给老天爷去安排。知天命,便是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既要自己努力,还得承认个人努力的结果受制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那么六十而耳顺呢,便是心态平和了。听人说什么话都能会心一笑。为什么要笑呢?因为就是很好笑啊。要么笑小朋友天真幼稚,要么笑学生错得可爱,再笑哎呀,这种蠢话蠢念头原来我也有过呀,如果学生说的甚合我心,那更是要开怀大笑的么。所以,六十耳顺,听什么都不在意了。不会跳起来撸起袖子跟人吵跟人辨。60岁以后明白了,有些道理就是得到了一定的年纪有了相当的阅历才能明白。所以60岁以后,别人怎么说,说什么都是对的。
七十岁以后么。人生七十古来稀。自己到了七十岁以后,思想与言行高度融合,已经不需要提醒自己遵守什么礼仪规范了,怎么做都是合乎规矩的。甚至可以说,已经不会做不合乎礼仪的事情了。这便是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大道无形,大德无疆,我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在遵从。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也是告诉学生们提高思想修养是一过程。人的思想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科学地面对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再有,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高度融合,内化成信条自觉去遵守,甚至不需要自己提醒自己。孔子拿自己举例子,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一个人职场的成长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同样不能一下子完成。说一个人看了几本书听了几场讲座就成为职场高手,那是不现实的。既不唯物,也不辨证。积极努力地学与习只能说缩短这个时间,但不会速成。
父与子
【原文】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是鲁国三大家之一的家长。据说其爸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既然是向孔子学礼,孔子的这个答案也是从礼的角度来回答的。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孝要怎么做,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那又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孔子极其重视孝,因为孝父子关系或者说家庭关系是当时社会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要想社会有序,就要人们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父子之间,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就是“孝行”。而“孝”本身,是一种原则,与此对应的具体行为规范便由“礼”来规范。所以后世以经代法,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甚至到了“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该上“绞刑架”的高度。
但从最初来说,比如孔子这里讲孝,就说孝只要符合礼就好了,不要对儿女要求太高。
看到这里大家会发现我这里的解释,讲孝的立场变了。前面讲孝,包括后面讲孝,都是说子女应当对父母怎么样。而到了孟懿子问孝,孔子调门变了:你的子孙对你尽到了礼便是孝了,意即也不要要求太多。
这里可以看出来什么叫因材施教了。孔子绝不是个老学究,他为人处世非常通达。因为通达所以幽默,论语中常有调侃的言语。
这里孟懿子问孝,显然不是问对父母如何能够做到孝,而是从父亲的角度问我儿子对我怎样才算是孝。于是孔子这里给了答案。孟懿子明白了,也就不再问了。到是后面孔子跟要学种地的那个范小子显摆自己,范小子太笨,孔子自己就又解释了两句:“做儿子的对父亲,生前以礼事之,死后以礼葬之,过后以礼祭之”能做到这些,当爹的也就该知足了。”
大家该知道,古代的礼,包含的内容繁杂,别说去做了,看着礼记就让人头晕,倘是参加个那个时代的葬礼祭礼,估计现代人十有八九都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因为,反正那时候也没什么大事儿,隆重的仪式代表着内心的重视,所以,周礼繁复,果然郁郁乎!
我所以要这么解释这一段,是因为这一段和下文只有这么解释才解得通。为毛?因为下面那个儿子也来问孝了。
【原文】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武是他的谥号。史记有载这个儿子还是能干的呢。(没准儿想要提前夺权),否则他爹来找孔子问我儿子怎么对我才算孝顺,孔子也不会答“无违” 。那话也是在告诉孟懿子要用礼来约束儿子,自己先要做个守礼的模范。再说按礼制,继承人也是孟武伯,孟懿子自己守礼,也就意味着孟武伯的继承权不会受到侵害,这样一来,孟武伯也就没有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前夺权了。
好了,这回儿子亲自上门来问什么是孝了。孔子看看这个儿子,也还蛮好的么,是个讲“礼”的好孩子,要不怎么也来问什么是“孝”呢。于是就告诫他:“父母唯其疾之忧”。
对于“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据说历来有三个翻译版本“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要我看,这三个版本都是瞎解。孔子在这里耍了个滑头,没直说你要怎么做,而是说“你呀,只要好好忧心(想想)你父母害怕担心的事情就好了。”这里的疾,并不是疾病的意思,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疾,这里以动词代指名词。
一个权倾天下的大家长,一个是未来的继承人,他爹的保健医生一大群,哪里用的着煞有介事地去担心他爹的疾病?或者他爹健康着呢。假设有病,也是心病。至于是啥病,那做儿子的应该心知肚明。于是孔子就说,你自己看着办吧,你爹担心啥你还不知道吗?让你爹省省心,就是你的“孝”了。
或者退一步说,这样的世家公子是要继承家业的。人家是政治人物,未来是要治国平天下的,所以孔子的话也可以理解为你关心下你爹都忧心些什么看能不能帮助解决解决也算是孝顺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里的疾绝不是疾病的意思。
到底谁在做犬马
【原文】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孝,孔子用恰当的比喻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子游来问如何做是“孝”。孔子说,现在人所说的孝,以为做到能奉养父母就算做到了呢。那么,犬和马一样有给这些人父母干活呀,心里没有恭敬的态度和孝的自觉性,那么做人子女的和那些给人干活的犬和马有什么区别呢?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翻译历来有分歧。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和儿女奉养父母有相似之处;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把父母比作了被饲养的犬和马。
我个人更认同第一种解释。因为孝讲的是对待父母要有“事”的态度。下对上为事,奉养是下对上。所以孔子这里说的现在的所谓孝,立场虽然不错,也是下对上,但心态还不够恭敬。没有感恩的心去奉养,爹妈养了你还不是跟养了小狗子一样?
我们要明白,马牛羊,鸡犬豸,此六畜,人所饲。那时候养狗养马都是用来干活的,不是当宠物的。如果理解成上对下的“养”,那是把父母当牲口养?就是当宠物养也不合适啊。宠为下,得之则辱。所以孔子不能这么举例子,这就好比如果非要把人比作犬马,那也得儿子当,不能老子当。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会儿咱假定孔子的学生排队凑热闹。子游问完了子夏问。从这个对答里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子夏是个急脾气。所以孔夫子没客气地回他:先把你那难看的脸收起来就是孝了。
这段译文其实是一段责备子夏的话,语气比跟子游说话难听得多。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高高兴兴为父母做事最难。仅仅是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先吃,这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为政的第5、6、7、8小节,都是孔子回答有关孝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因人而异,各层次甚至是具体到人的孝都是不一样的。但孝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愿意尊敬和奉养父母。也就是现在所提倡的,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态。没有内心的情感作支撑,单纯形式上的孝不是真正的孝。
职场上也一样,要想表现的得对人尊重,内心就得有真正的尊重别人的情感。否则,自己再想表现好,别人也“看着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