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el -- 删ID走人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门阀选拔以外也远不止科举,他只开列两样可能是经历的缘故
如果他接受过系统的高中教育并且考上大学(他不上中专应该是97或98,考上的不是委培的),逻辑性和底线不会这么低
洒落你劝我支持世家不是支持门阀还是反对门阀吗
另外你自己无赖把江淮区域同乡一块拉上不好吧,自己投机失败不敢明着骂小强就拐弯抹角算不算妄议?符不符合共产党员标准?
陇西李算不算“高门望族”?李唐公主作风问题想维护血统的都心里排斥
不管打天下还是坐天下,你眼中所谓“高门望族”在唐代有多大作为?还“荣光”?狗屁
跟外戚还有武将能比吗?
选拔人才方式很多,出身是最恶劣一种
自己翻吧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4%90%E4%BB%A3%E8%BF%9B%E5%A3%AB%E5%BD%95
我劝你支持世家了吗?这个论坛谁都知道你迷途笨狼最想投机,指望体制看上你的文章一飞冲天。你那点小心思谁不知道啊。
我的人品比你迷途笨狼那还是强很多的,因为我光明正大,坦坦荡荡。
我说门阀政治和科举政治都是王八蛋,只是科举制度更王八蛋,这是给门阀制度唱赞歌?
能不能不要这么不要脸!
明朝境内地方少数民族造反成功算是亡天下?敢情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就只能是汉人的天下?还说你不是大汉族主义。
满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然而不像蒙元,满清全盘接受了汉族文化。科举是其中一部分。所以从文治武功来说,科举政治的上限是清朝。就跟你所谓的门阀政治的上限是盛唐比较,清朝的版图要大两倍,人口要多五倍。
首先,你故意把先秦到汉末的察举制度和两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混淆起来。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察举制度任人唯德唯贤,门阀制度任人唯亲唯血缘。秦汉的荣光恰恰是在搞门阀制度的两晋南北朝被丢得一干二净。中国陷入了几百年的乱世。
门阀政治是分裂的基础。当官只靠血缘,不靠才德,阶层严重固化。作为既得利益的门阀当然是希望强枝弱干,皇权越衰落越好,地方越分裂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千秋万代得传承下去。所以好不容易统一,隋朝就要开始搞科举,打破这个贵族对统治对知识的垄断。
这当然是进步的表现。而相对于察举制度,科举更为公平,其标准是看应试者的才华,而不是看他的人际关系。同时为了配合科举,朝廷开始在地方上设立学校,做到了某种程度的教育普及。这打开了政治的上升通道。
你读书少,不明白这个道理也就罢了。你明明应该学过这个初中知识,却还颠倒黑白,就是别有用心了。不过奉劝你一句,世家门阀也不是千年不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候景一来,管你什么世家,统统都付一炬。
隋唐的文治武功当然没有一样是科举带来的。即使是其他朝代的文治武功也没有一样是科举带来的。科举只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要让国家强盛,更重要的是经济基础。隋唐实行均田府兵的时候,财政良好,军事强大。等到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府兵实行不下去了,就盛极而衰。到后来改为两税募兵就成了夕阳残照了。
同样的道理,秦汉也不是光靠察举征辟才强大的。但是反过来,门阀世家强大的两晋南北朝是几百年的乱世。门阀世家是事实上的类似欧洲的封建庄园制度。这种情况下国家军阀林立,一盘散沙,当然不会有什么强大可言。
所以你自称共产党员,却连最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不知道。
此外,唐朝80%的宰相是科举出身。出名的如狄仁杰、张柬之、宋璟、张九龄等等。这些人是盛唐造就者的一部分。你不知道的话自请百度。
最后说说你所谓的“秦汉隋唐时代边关的士兵多数粗通文墨”。的确有出土的士兵书信。但这可不代表“秦汉隋唐时代边关的士兵多数粗通文墨”。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文盲,书信是别人代写的。代人写信读信这个职业到解放初期都还存在呢。
假设从秦汉到明清边疆士兵书信都是别人代写,那为何秦汉时期却有普通士兵书信出土,明清离的那么近,反而却没有留存呢?所以代写之说是说不通的,只有秦汉识字率大幅高于明清才说得通。
至于唐代科举宰相,你再仔细查查,狄仁杰张九龄这些人哪个不是官宦世家出身?隋唐的官宦世家,除了门阀还能是什么?
秦汉是军功爵制度,不要扭曲别人观点呐。
看看明末遗民怎么说,多读点书不是坏事。
罗友枝(Evelyn Rawski,著名汉学家,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清代中国的教育和大众识字率》一书中估计清代中国的识字率,男子为30-45%,女子则为2-10%。在地域分布上江南地区比之北方有更高的识字率。
不过她这个统计的水分不小。按她的标准,所谓识字是能计算数目,写简单的信函,不受人欺蒙。但按照毛泽东在1930年5月的《寻乌调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对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寻乌县做的调查。他认为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
女子可以说全部不识字,全县女子识字的不过三百人。男子文化程度并不很低,南半县文化因交通与广东的影响比北半县更加发达。依全县人口说,约计如下:
不识字 百分之六十
识字 百分之四十
识字二百 百分之二十
能记账 百分之十五
能看三国 百分之五
能写信 百分之三点五
能做文章 百分之一
初小学生 百分之五(五千人)
高小学生 百分之八(八千人)
中学生 五百人
大学生 三十人
出洋学生 六人
秀才 四百人
举人 一人
(上列的百分数是每一项对于人口总数的比例。)
可以看出所谓“识字”百分之四十的标准是识字二百以下。识字二百以上的就只有“识字”的一半了。等看《三国演义》之类白话小说的就只有百分之五。而能写信的也就百分之三点五。
这个百分之三点五还是素有读书传统的闽粤赣三省数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在清末“送字下乡”运动后并经过建立各种学校近四十年后的结果。
以此反推,先秦的识字率不会比清末民初更高。要普及识字率,一是要有课本、二要有教具,三要有老师。先秦没有纸张和印刷术。书写工具是笨重昂贵的竹简木牍。课本基本没有。书籍传播主要靠抄写。而老师更少,基本都是贵族或官吏。认字是成本昂贵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读不起书的。写信就更不会普及。所以只能靠别人代写。
至于为何秦汉时期却有普通士兵书信出土,其实也就睡虎地的两封信罢了。这两封信都是写在木牍上然后封存在基本密封的棺材里深埋地下。这才能历经两千年不腐。东汉以后纸张开始普及。到唐代纸张都已经普及到用来做卫生纸了。而中国传统纸张不易保存。家书反而不如竹简木牍更容易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