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革时期的文艺包括电影政策,不是“放”或“收”可以概括的 -- gzdcl

共:💬76 🌺509 🌵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精神面貌

如果从电影来看,文革前,人物形象普遍是这样:气色健旺,眉目舒展,声音洪亮,对白朴实。到了文革则是这样:舞台妆的红脸蛋(源于样板戏的推广),拧眉怒目,台词基本靠吼,动不动就来上一段语录。

概括起来,文革前的电影,精神面貌虽然不无夸张,但是积极健康,近乎于人性的自然流露。文革时则处处都是人工的痕迹,把人性拔高到虚假,并且戾气很重。从观众来说,前者能够打动人,后者看了很想打人。

至于你说的“电影里没有谈恋爱,女角色引不起男观众遐想”,好像也和我个人的感受并不符合。我记得,英雄虎胆里的女特务,王晓棠,那时的大众点评叫做“蛇蝎美人”,潜台词则是隐隐约约的“诱人犯罪”。当然,我那阵还小,犯罪是不懂的,但是看到漂亮姐姐还是很喜欢的。话说人性成分里面,最不可能抑制的就是性,不要说文革,天崩地裂肯定也挡不住男男女女卿卿我我。

所以对于你说的“(文革对于)精神面貌的改造”,或者不如说“人性改造”,对其成效抱有过高的期待,原本就是不太现实的。归根结底,人之为人,定义我们的就是“人性”,不管这个人性有哪些缺陷,完整的人性组合起来,才是真实的人。极端一点说,即使人性本身是堕落的,我们能做的恐怕也只能是任其堕落。

不过我始终还是相信,人性的某些缺陷虽然令人失望,但是既然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人类总是能够跌跌撞撞,穿越那些漫长的黑暗时代,我想我们至少可以轻松一点,宽容一点。

通宝推:朴石,
家园 理解

你不大认同人为改造人性。

从历史来看,人类精神文明是进步了的,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结果,也有先锋努力的功劳,毛泽东时代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人民肯定比旧社会人精神多了,比如爱劳动美德得到长足提升,否则现在大城市里应该游手好闲二溜子泛滥了。

家园 韩国娱乐界那些财阀可比江青厉害多了

对比一下看来,江这个还真算不上什么一手遮天。中国现在当然没韩国那么严重,可是大家对此也不是全无概念的,而且谁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什么普通人不知道的内幕隐藏着。

理解
家园 前面的帖子

对于文革电影其实有点太苛刻了。文革电影虽然因为政治原因,质量不是太好,至少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不像现在的电影,除了圈钱还是圈钱,基本没有质量可谈。

家园 当年就有笑话讽刺正面人物打不死的现象了。

笑话一:为什么战争片里我方战士不容易死,因为我们都是”钢铁战士“。

笑话二:伪军要当八路的三大好处,第一,伪军一枪就死,八路百枪不死;第二,伪军中枪而死只是啊的一声,八路死前还能说好多话;第三,八路死时都是脸朝天,伪军死了全是嘴啃泥。

出自八十年代早期的《大众电影》

家园 《矿山风云》只出了上部,还有续集好像没出。

《万山红遍》是讲什么故事?我怎么没有印象了?《向阳院的故事》电影和小说都不错。

家园 打击侵略者是中国拍的

张良、张勇手等主演,朝鲜拍的叫《战友》,电影里面志愿军班长叫姚志刚,人民军班长叫金龙。

家园 文革的电影质量不是太好?你的参照物是啥呢?

比较的标准是啥呢?

家园 你说的这部电影叫《天山行》

小说名《天山深处的大兵》,主人公叫郑志桐,北京下乡知青,参军七年成为修公路的基建工程兵副营长。由颜世魁饰演。他的未婚妻与郑志桐是中学同学,原来是红卫兵干部,下乡时改名叫李耕耘,下乡后幻灭了革命理想,成为一个逍遥派。由赵娜饰演,她这次赴新疆的目的是决定要与郑志桐结婚还是分手。牺牲的指导员是由李雪健饰演的,这也是李雪健第一个荧幕形象。指导员妻子由斯琴高娃饰演。电影是八零年拍的,小说是七九年全国获奖短篇小说。

家园 如果是讲一战的,可能是《西线无战事》

讲二战的,就不知道了。

家园 文革翻拍电影也有好的一面

比如52年版的《南征北战》的大沙河阻击战,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我军一个营在桃村阻击住了国民党一个军。但七四版的不同,我军师长高喊了一声:把二营拉上去。就让人明白这是一场战役。

七四版的《渡江侦察记》也有比53版精彩的地方,53版电影中,侦察队和游击队被敌情报处长包围在山上,孙道临派吴老贵和小马单独突围出去向江北送情报,然后自己和刘四姐率大队突围。他就没考虑如果突围中吴老贵和小马没突出去牺牲了怎么办。而74版则不同,队长安排吴老贵小马随大队一起突围,突围后,队长和机枪手杨威等人陪同护送吴老贵小马到江边,开枪吸引江边的敌人追击自己,让吴老贵小马有机会偷渡成功。这样安排情节更加合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