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长征5号遥三刚刚发射成功,火星探测和载人登月有望顺利推进 -- 逍遥蜀客
倒数第二段未必,其他的倒有可能。
战略和搞欧亚大陆利益共同体,不得不建立全球军事投放能力。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几百吨的火箭发射,开始缓缓离开地面的时候,倒了怎么办?估计许多人都有我这种外行的担心,因此我觉得坐在火箭顶端的宇航员都得有点大无畏气魄才行。
最近看了本写二战时英国和德国就V-2火箭发展的情报战的书,才知道,原来当时丘吉尔的首席科学家(Cherwell)也有类似的疑惑。因为火箭发射升空,在获得一定速度前的阶段,火箭的空气舵不能发挥任何稳定或导向作用,火箭失去平衡倒地的可能性很大。
于是英国军方的专家就猜测发射几十吨火箭,必须有200多吨的发射管道,或导轨,这样火箭脱离导轨后,已经获得高速度,方向舵就能发挥作用。(当然事后他们才整明白,布劳恩的火箭只有十几吨。)于是军方科学家让皇家空军侦察机去法国比利时搜索这种发射架/管,以确定火箭发射基地的位置,再进行轰炸。
英国专家没有想到德国V-2火箭发射方式是和现在的火箭一样从平地缓缓升空,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布劳恩团队在火箭发动机喷嘴下面安装了三个燃气舵,可以调整喷流的方向,在低速升空阶段保持火箭稳定。
我猜测现在可能都没有这种燃气舵了,可能是用调整喷流,就像喷气战斗机那种矢量喷尾一样的东西。不过从V-2发展到现在火箭起飞重量从十几吨,已经到了几千吨了,但基本原理都没有超越布劳恩那一套。
中国1960年发射成功的东方一号火箭,就是仿苏联,而苏联的导弹又是仿布劳恩的V-2。在二战结束前,布劳恩团队的V-7还不知是几,一种利用“打水漂”原理能够攻击英格兰北部的火箭已经处于图纸阶段了。估计现在的东方-17,大概就是相同的原理。
按我的外行估计,中美俄在战略导弹上的发展都处于你追我赶,水平相差不大的状态。用弹道导弹投送核弹头似乎是核威慑的主要方式,彼此都心中有数。
我感觉美国最怕的可能是在信息革命,人工智能发展的当口,中国可能会把一些高新科技在军事方面的一些“黑应用”,在未来战场彻底让敌人SB的“黑武器”,就像当初布劳恩的弹道导弹那样具有革命性。
我完全没有根据地估计,这种针对特定敌手的“黑武器”可能不少。中国军工科技的一个优势就是追赶目标明确,敌人武器的技术指标也很明确。这就像跑马拉松,美国跑了几十圈,一直领跑,后面两个紧跟的就是俄罗斯和中国,谁先撞线,真不好说。
比较羡慕。
我住的地方离安德鲁斯基地比较近,原来每年春天一次三军联合开放日,大概从11/12年开始,经费原因,改为两年一次,参展的东西和原来差不多,甚至越来越少。现在已经是不定期举行一次。
200吨氢氧机目前还基本没什么进展。
现在长九的方案恰恰逼迫氢氧机要一步到位搞出最高水平,为了实现运力目标,2017年改方案要搞分级燃烧循环,难度极高,搞氢氧机的京11所研发实力和保障条件都很薄弱,搞个50吨级开式循环的YF-77都磕磕绊绊归零三次,想搞出一款除了推重比以外全面对标SSME的发动机,实在很难想象。
这两天爬了航空航天港的几座高楼,充分认识到了航天和美国的巨大差距,比起航发只大不小。30年前的F119,我们的WS15已经快要赶上了;40年前的SSME,对我们还是完全无法企及的天顶星技术(现有方案的200吨氢氧机即使搞出来了,推重比也只有48,SSME是62),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猛禽更是像科幻一般的存在。
现在长九是否要立项还是很有争议的事情,SpaceX的Starship如果真能实现全箭多次复用,那SLS和长九这种极其昂贵的一次性超重型火箭会变得极其尴尬。
别重蹈美帝的覆辙。中国并不需要人民币霸权。
赞👍军工人高境界!惭愧我自己没能为祖国军工航天事业做更多贡献。看到听到以前同学同事参与的军工和航天项目,心中只有羡慕和敬仰。
都9012年了,就别老抱着美国技术就一定极难追赶的老观念了。美国人当年那种技术条件和理论基础下都能搞出来,没道理中国现在就一定极难才能搞出来。话说航天航空领域很多看起来难,实际上是难在大量反复的试验上,那些配方啊,结构设计啊,都是造出来进行大量的试验才能确定能不能用或者好不好用的,说白了这种就是拿钱去堆出来的。
这一代的中国人干事情非常小心谨慎,所以做出了的东西质量保证比国外强。俺也关心长五了很久,经常上9ifly,对大家的贡献真是敬佩至极。
国际大宗物资的航线、重要节点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将来会被美国的反噬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