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这个国家的实力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 北纬42度

共:💬167 🌺2749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座纽约城,半部美国造船史(17)

影响美国造船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美国人工成本太高,当时美国工人工资已经高到什么地步,换算一下绝对让大家目瞪口呆,前方高能警告:

宾夕法尼亚煤矿工人在1902年的日工资是1.7美元,按照每个月工作24天计算月工资大约是41美元。那时的美元跟今天美元的兑换率,为了保证准确,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第一种是按照美国官方公布的历年通货膨胀率折算,得出1902年1美元的价值是今天的29美元,第二个办法是先按照那时的银价兑换成银子,再按今天的银价换回来,这种方法最后的公式是,当时的1美元等于1.68乘以现在每盎司的银价。银价波动比较大,本文初稿时还在每盎司16美元,现在已经接近18美元了,分别带入公式等于今天的27-30美元。不过可以看出银价的计算结果和通胀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直接计算通胀率得出的数字还算靠谱,以下的计算都采用这种方法。因此1902年月工资41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2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月工资8500。

纽约曼哈顿的Greenwich Village是热门电视剧六人行(Friends)里面那个公寓所在,如今是特别小资的地方,但一百年前那里还是蓝领工业区。1911年当地的制衣厂大火,造成146死78伤,为纽约历史上最惨重的灾难之一。据记载这些工人的周工资在7-12美元,就是每月28-48美元,按照通货膨胀率计算那时的美元价值是今天的27倍,就是月工资750-1300美元,合人民币5000-9000。

最后一个例子,一战时美国造船业急缺人手,造船业工资飙升。1918年美国造船工人的小时工资高达80美分,东海岸比西海岸略高(前者80.5美分后者78.75美分),按照每天8小时每个月24天计算是154美元,按照通货膨胀率计算那时的美元价值是今天的17倍,月工资相当于今天的2600美元或者18000人民币!还可以看出美元已经比之前的十几年贬值很多,主要是因为一战期间美国通胀很厉害。

虽然当时美国工人的保障并不算理想,上面提到的大火就是例证,但工资水平的确非常高。一百年来有个理论,就是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美国只有工人运动却没有爆发工人革命,高工资被认为是一个主要原因。但美国这100年来工资提高很慢,2019年第4季度美国的平均周工资是936美元,就是3700美元或者26000人民币,并没比100年前的造船厂工人高出多少。当然100年前造船厂工作肯定算高收入产业,那时制衣厂工人的收入应该更有代表性,但也只是从750美元变成3700美元,算起来40年才翻一番。

跑个题,曾经为了研究1900年前后各国货币和白银的比价查了很多资料,后来很心酸的发现最全最靠谱的比价来自辛丑条约第六款,中方赔的是银子,而这个第六款列出当时主要货币和白银的换算,来计算该赔多少外币。更悲剧的还在后面,辛丑条约明明已经按照当时比价计算完毕要赔给英国多少英镑,美国多少美元,法国多少法郎,一战以后法国经济危机,法郎贬值到只有之前的1/3,等于说中国的赔款也变成之前的1/3,这个大便宜能让一个弱国来占有吗?法国开始赖账,硬说辛丑条约里的法郎是不随纸币贬值的金法郎(当时翻译成金佛郎),还得按照原来的法郎价值来赔偿,如果中方不同意就先扣下海关关余(海关关税收入扣掉各种赔款和借款后剩下的余款,由洋人控制),段祺瑞的北洋政府等着关余当军费,竟然屈辱的答应了。由于辛丑条约中意大利比利时两国赔款也是以法郎赔偿,援引此例后,中国总共损失了白银6000万两,相当于今天的12亿美元左右。

法国打完巴掌又扔来个甜枣,给了中国一张北极的门票:北冰洋有个斯瓦尔巴群岛,下图绿圈所示,当时各国在争这个岛的主权。最后签订条约,群岛的主权归挪威,但所有缔约国公民可以自由出入该群岛并进行工商业活动,法国把中国也给拉进来签字了。那时中国是个弱国,这个条约签了跟没签一样,现在就不一样了,经济意义重大。但是如今的媒体宣传要么说是法国的恩赐,要么说是段祺瑞的高瞻远瞩,全然忘记了这张门票其实是花大价钱买来的。

点看全图

通宝推:尚儒,老老狐狸,神仙驴,r52097,kiyohide,jjian,epimetheus,白玉老虎,胖老猫,桥上,陈王奋起,心远地自偏,唐家山,领班军机,心有戚戚,
家园 原来如此,怪不得德国战列舰是独一份的三轴推进
家园 一座纽约城,半部美国造船史(18)

这么高的工资,很显然造船业如果失去政府订单很难活下去,必须产业升级才行,纽约在这方面继续引领潮流。值得一提的是大发明家埃尔默·斯佩里(Elmer Sperry,下图),因为后面还要提到他的儿子劳伦斯·斯佩里,为了方便区分这里把埃尔默叫做老斯佩里。

点看全图

老斯佩里生于纽约上州(纽约州不包括纽约和长岛的部分),十几岁就开始搞发明创造,年轻时主要研究各种电气设备,最开始是电弧灯,这时爱迪生白炽灯出现前的一种电灯,这种灯被用到煤矿后他又开始研究电动采煤设备。因为采煤的缘故开始研究电动运煤小火车,后来又把这技术用到了有轨电车上面,俄亥俄州很多城市的有轨电车都是他的公司制造的,这家公司他后来卖给了GE。研究有轨电车时老斯佩里又发明了电制动技术,于是又进入电动车领域,如今的电动车都用老先生发明的电制动技术。当时的电动车用铅酸电池驱动,他又开始研究铅酸电池小型化,所以如今普通汽车上用的12伏电池也有他的功劳,因为研究电池的缘故他又开始做电化学,最后被纽约的美国罐头公司(American Can Company)雇佣研究罐头马口铁加工的电化学工艺。

老斯佩里虽然前半辈子做出大量发明,开了好几家公司,名声不小,但却没能发大财,到了纽约之后全家搬到了布鲁克林。一次去欧洲出差的时候,遇到风浪严重晕船,老斯佩里在想,用什么办法能让船变得稳当呢?他的答案就是陀螺仪,根据角动量守恒,陀螺一旦开始旋转,即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向。老斯佩里在船用陀螺稳定器上花了十几年的功夫,不过这个项目不算成功,一台稳定器的重量高达几十上百吨,价格也极为昂贵,很少有船愿意安装,安装斯佩里稳定器最著名的船是日本的第一艘航母凤翔号,但据说这艘船上的稳定器并不是很可靠。

但是老斯佩里因此结识了很多海军高层,例如美国主持造舰工作的David Taylor,还有日本海军中将后来的三菱造船会长武田秀雄等人,可以推销他其他的发明,比如说老斯佩里继续改进了早年的电弧灯技术卖给军舰当探照灯,更幸运的是,他了解到了当时各国海军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在钢铁巨舰上面指南针不好用,因为到处都是容易磁化的铁,甚至于主炮塔转动的时候,舰桥(可以大致理解成驾驶室)的指南针会跟着转动几十度,这船还怎么开?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老斯佩里再简单不过了 – 既然陀螺仪能抗拒方向改变,自然就能当罗盘用,这种罗盘被称为陀螺罗盘,因为需要电维持陀螺仪的运转,所以又称为电罗盘。这是中国发明指南针以来导航仪表的一项革命性发明。1911年老斯佩里在一艘从纽约开往汉普顿锚地的客船上做了陀螺罗盘的导航试验,非常成功,各国海军和民用船只的订单纷至沓来。

接着美国海军又要求老斯佩里研究火控系统,老斯佩里想办法让军舰绘图室可以控制舰上所有火炮的动作,只要绘图室算好射击诸元,所有主炮可以自动指向该目标。然后他又把这套系统和陀螺仪连起来,保证无论军舰如何运动,主炮可以保持瞄准目标,就等着舰长说声开火按个电钮就能实现齐射。在随后的一战中,陀螺罗盘和火控系统销售火爆,老斯佩里成立了斯佩里陀螺仪公司(Sperry Gyroscope Company),并在布鲁克林大桥附近开了个大工厂,终于发了家。

通宝推:袁大头,老老狐狸,蓝蚊子,kiyohide,伏波将军,唐家山,道可道,心有戚戚,桥上,
家园 一座纽约城,半部美国造船史(19)

1936年,海军条约作废,美国迅速开始了造舰高潮,到1940年,美国已经订购了17艘战列舰,加上原来的16艘,全部完工的话一共33艘,航母则一下子订购了13艘。日本的造舰计划只有4艘大和级战列舰,希望以质取胜,即使加上原来的10艘战列舰,仍不到美国的一半。换句话说,美国这时完全是阳谋,明目张胆的玩军备竞赛,日本根本不是对手,越拖下去差差距越大,等于变相逼着日本动手。布鲁克林造船厂在这期间一下子建造了5艘战列舰,其中3艘完工,其中就有举行日本投降仪式的密苏里号,另外两艘因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战列舰被发现不堪大用而停止建造。

密苏里号有9门16英寸主炮,四台GE的齿轮传动蒸汽轮机,总功率已经达到了21万马力,能够开出33节的航速,可以跟航母联合作战。下图是日本投降当天,美军一千架飞机飞越密苏里号上空,当时东京大部分地区已经被炸平,就是这么简单直白的示威,日本服了没有?

点看全图

战列舰的时代已经结束,各大船厂开始迅速转产航空母舰,二战中正经的舰队航母,美国一共规划了38艘,造出了27艘,剩下的11艘因为战争结束而取消。布鲁克林造船厂在二战期间拿到8艘航母的订单,完成5艘,在1945年初出现了同时建造4艘航母的壮观景象,最高峰时船厂员工数量高达75000人,被称为The Can-Do Shipyard,直译就是能干船厂,跟奥巴马那个Yes We Can比起来,有图有真相:

点看全图

美国在二战期间造船工人从业人数猛升到了165万人,除了航母还建造了331艘驱逐舰和507艘护航驱逐舰(Destroyer escort),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后者航速低,在25节左右,前者可以达到35节。当时的驱逐舰普遍采用齿轮汽轮机动力,因为减速齿轮产能有限,护航驱逐舰采用蒸汽电推或者柴油机电推。伯利恒纽约斯塔腾岛船厂建造了47艘驱逐舰,新泽西纽瓦克的Federal 船厂建造了69艘驱逐舰、52艘护航驱逐舰、还有89艘货轮。

自由轮是专门设计方便战时生产的标准化货船,排水量14350吨,美国二战时18个船厂同时开工一共造了2710艘自由轮,另外还有自由轮的改进型号胜利级534艘,总计就是4700万吨!平均每天造出来1.5艘,一艘船从开工到完工平均只需要42天,下图显示的是24天建好一艘轮船的过程,但最快的生产纪录是4天15个半小时。伯利恒Fairfield造船厂是建造自由轮的主力船厂,一共造了385艘自由轮,日本二战期间全部货船一共只造出600艘,美国一家造船厂赶上日本一半。在自由轮等货船的基础上,美国还建造了124艘护航航母,跟舰队航母比起来排水量少航速低,不能跟敌方舰队航母硬抗,但可以在护航或者登陆时提供掩护。正如山本五十六开战前就预测到的那样,美国的工业机器一旦全速运转,日本很快会被美国的工业能力所压倒,二战期间日本钢产量还不到美国的1/10。

点看全图

通宝推:老老狐狸,stamilo,ziyun2015,kiyohide,不会游泳的鲨鱼,唐家山,心远地自偏,领班军机,桥上,大山猫,mobilesaga,
家园 发现得花数量和图的多少成正比

斯佩里陀螺罗盘

点看全图

斯佩里M2火控系统

点看全图

通宝推:唐家山,北纬42度,
家园 万分感谢

第一图应该是该公司的另一项重大发明飞机地平仪,斯佩里父子三人在导航仪表的发展上前仆后继,每次飞机起落,都应该感谢斯佩里父子。而且预告一下花边新闻,斯佩里的儿子是否完成了第一次飞机震。。。

通宝推:心有戚戚,
家园 好看,一个国家的成长伴随着一个个平民英雄的诞生
家园 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的5G

一个伟大的国家可以让各方摆事实讲道理,择优录取,现在再看美国,真是退步的太多了。。。

家园 应和一张1945年38特混舰队的海上巡礼

这张太经典了

点看全图

通宝推:北纬42度,桥上,
家园 一座纽约城,半部美国造船史(20)

美国造船业的根本问题是人工成本太高,战时的繁荣完全是打鸡血打出来的,跟一战后一样,二战后美国造船业再次开始迅速衰落,在50年代中期受冷战刺激有一波小反弹,但最后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德日虽然没有打败美国,却成功联手毁掉了美国造船工业:一战时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给美国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让美国下定决心大力培育本国商船队。正好距今100年前,1920年6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影响巨大的琼斯法案,该法案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保护主义法案,规定在美国境内提供航运服务的船舶必须是完全在美国境内组装,主要部件必须由美国本土制造,必须悬挂美国船旗,船舶的所有权至少有75%是美国公民拥有,船员中至少有75%为美国公民,高级船员必须全部为美国公民。用三句话总结就是:国内航线只用国人,国人只开国船,国船只能国造。到了1936年美国一战期间建造的商船队老化问题日益突出,美国又开始对造船和海运业实行全面补贴的全面法律,鼓励船厂多造船和航运公司买国产船。到了50年代,日本造船业凭借低廉的价格,一跃而起成为世界第一大商船制造国,而这时美国造船业因为琼斯法案的保护,在国际上已经失去竞争力。

以纽约地区来说,1948年纽瓦克Federal 船厂在拆完包括新墨西哥号的三艘战列舰后就关门了,伯利恒斯塔腾岛船厂勉强维持到1959年也完蛋了。50年代中产阶级开始从布鲁克林迁到更东的长岛拿骚县(Nassau),布鲁克林造船厂开始盛极而衰,设备也变得落后,虽然又造了三艘航母 -- 新的萨拉托加号、独立号和星座号 – 但在星座号建造期间发生了大火,造成49人死,323人伤,这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1964年,美国政府正式做出关闭船厂的决定,当时还有大约1万雇员,该厂最后一批建造的是6艘船坞登陆舰,最后一艘在1965年底交付。布鲁克林船厂在关门后有私营企业试图租借该厂的船坞建民船,造了4艘10万吨级的油轮,结果在商业上严重失败,1981年彻底关门。船厂原址改作写字楼,下图为现在的样子,纽约造船业基本划上句号,虽然仍有少量游艇制造业,但大船已经不会建了。

点看全图

跟布鲁克林船厂命运类似的还有其他的国有海军船厂,1801年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通过赎买建立了五个海军船厂,除了布鲁克林,还有费城,波士顿,诺福克,和缅因州的朴次茅斯海军船厂。后来随着美国国土的扩张海军船厂增加到15个。从60年代开始美国的国有海军船厂彻底退出了船舶建造,到目前为止有10家已经关门,还存活的5家只负责修理,造船业务全部交给私营船厂。私营船厂也在不断的凋零,费城的纽约造船厂在1967年关门,旧金山Union Iron Works坚持到了1979年,伯利恒Fore River船厂在1986年关门。美国如今只剩下了5大私营船厂,各负责一摊:纽波特造航母,英格尔斯和巴斯钢铁造驱逐舰,电船造潜艇、国家钢铁造船公司建造后勤船(国内资料是六大船厂但其实阿冯达尔造船厂已经关门),前两者为亨廷顿·英格尔斯公司旗下企业,后三者是通用动力旗下。

二战以后,美国造船业越来越垄断:首先琼斯法案消灭了国际竞争,然后从60年代开始的国营船厂退出造船,消灭了公私竞争,随后的私企重组和破产又消灭了私企之间的竞争。最后里根总统上台后全力保军弃民,彻底取消了对商业造船的补贴,这下又消灭了军民竞争。之前美国民船工业还能苟且偷生,80年代以后美国造船业完全依赖军事订货,在冷战时尚且可以维持,最高潮是1994年美国一年下水5艘伯克级驱逐舰,但之后订单大幅度减少,造价飙升,如今的美国造船业已经成为一个畸形的垄断怪兽。1920年代美国民用造船成本是其他国家的120%,二战时变成150%,50年代变成200%,90年代变成300%,近些年据说是400-500%,但如果看下这个例子:费城船厂2019年交付了该国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货船Kaimana Hila号,可装载3653个标准箱,造价2.09亿美元,平均每标准箱造价5.7万美元。三星重工同年交付了世界最大集装箱货船MSC Gülsün号,可装载23756个标准箱,造价1.38亿美元,平均每标准箱造价0.58万美元 ,只有前者的1/10!

琼斯法案对美国航运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国内平均运价高达国际水平的2.7倍,夏威夷的一位货主自述,从夏威夷运一个集装箱去悉尼,要先花5900美元运费运到洛杉矶,再花1900美元从洛杉矶运去悉尼。一家炼油厂的报告是,从美国墨西哥湾运一桶油去美国东北部要花5-6美元,从沙特运一桶油过去只要1.9美元。而且靠国内市场养着的船队规模做不大,虽然现在琼斯法案的货轮总量高达4万艘,其实绝大多数是内河船只,2018年符合琼斯法案的远洋货轮只有99艘,而且在这个美国页岩气暴涨的时代,竟然没有一艘可以运输天然气的船。这暴露出琼斯法案早已过时,不但起不到和平时维持商船队的作用,甚至对国内经济发展起到了反作用。

美国国内反对琼斯法案的声音并不小,最近一个反对琼斯法案的干将是麦凯恩参议员,当年竞选总统时就把废除琼斯法案作为一大目标,而且在他去世前连续三年提案废除。但因为美国靠琼斯法案吃饭的利益集团太强大,该法案一直安然无恙。最新的发展是,因为最近的低油价,美国油气生产者又在大力呼吁特朗普废除琼斯法案,但琼斯法案一定确定以及肯定会平平安安度过百岁生日,穿越小说窃明里那句精彩评论用在琼斯法案上很合适:“奈何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通宝推:五藤高庆,老老狐狸,不会游泳的鲨鱼,心有戚戚,桥上,领班军机,
家园 一座纽约城,半部美国造船史(21)

听说这里有人讨论恐龙?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世界最大恐龙跑过来看一眼……

点看全图

100年前,美国制造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的成分股大部分是制造业,本文提到了其中的5个,现在都已经被道琼斯踢出来了,分别是美国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美国罐头公司,西屋电气,GE。

二战刚结束时,因为日本德国的去产能很成功,美国钢铁企业的日子过得十分惬意,1945年美国钢产量占了全世界的64%。1950年代美国钢铁公司达到历史最高年产量3500万吨,伯利恒钢铁也达到了顶峰2300万吨,1953年美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年产量突破1亿吨的国家。另外4个钢产量突破亿吨的国家分别是苏联在1967年,日本在1973年,中国在1996年,印度在2017年。另外中国在2019年钢产量达到9.96亿吨,离10亿吨就差一点点,占全世界的比例刚过50%,离美国在1945年创下的巅峰还有一段距离。

进入60年代美国钢铁和伯利恒的日子就越来越难了,他们都是用铁矿石炼钢的传统企业,二战后美国废钢变多了,小企业纷纷采用成本更低的电炉炼废钢,挤占了这两家大企业的市场。再往后日德钢铁也开始大量出口美国,美国钢产量在1973年达到了1.3亿吨,之后开始走下坡路。里根上台后开始给予美国本土钢铁公司税收优惠,希望能挽救钢铁产业。对于伯利恒钢铁来说,这个救济来得太晚,已经是积重难返,设备老化退休金高企,到了2001年彻底破产,剩下的一点残骸如今在米塔尔旗下。1982年美国钢铁公司用救济款买下了马拉松石油公司,相比之下还是采油来钱容易,2001年干脆彻底转型,把钢铁业踢出去,改名为马拉松石油公司,被剥离的钢铁部门还叫美国钢铁公司,只剩下一千多万吨的年产量,还要靠特朗普的保护,即使如此,美国如今的钢产量不到1亿吨。

美国罐头公司是美国制造业衰落的另一个典型,这个公司以生产罐头用的马口铁罐起家,罐子说起来简单,上下两个盖子加一个铁皮卷起来的罐身,19世纪的时候生产全部靠焊接,手工焊接生产速度很慢。世纪之交的时候,美国罐头公司做出了两个革命性的发明,一个是罐身焊接自动化,另一个是罐身和罐盖的连接不用焊接,而是用卷边机通过机械的办法使罐身和罐盖相互卷合。这样一来整个铁罐的生产过程全部自动化,可以大批量生产。美国罐头公司迅速成长为垄断该行业的公司,还进入了道琼斯指数。当时塑料还在襁褓中,所以各种食物、油漆、汽油等包装全靠马口铁罐,现在的人很难感受到铁罐的重要意义。二战时美国罐头公司更是立下汗马功劳,蔬菜水果午餐肉奶粉油漆汽油等等,各种罐头管够,甚至血浆也是用该公司专门设计的罐子运输的。

到了60年代,铝罐和塑料包装开始逐渐替代铁罐,该公司的利润率逐渐下滑,虽然也在努力转型,但终归是不如当年勇。1982年,该公司痛定思痛,请了华尔街传奇人物蔡至勇做副总。蔡至勇是上海人,60年代华尔街的股神,34岁就成为华尔街著名投资管理公司Fidelity的二号人物,巴菲特比蔡至勇小一岁半,算是同龄人,60年代管理的基金只有蔡至勇的1/10而已,但60年代末经济危机时巴菲特完爆了蔡至勇,成为新的股神。美国罐头公司董事会雇佣蔡至勇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大手笔彻底转型,该关门的关门该卖的卖,然后买买买买入金融业务。到了1986年制造业彻底卖光,终于成功变成了一家金融公司,1987年蔡至勇接任总裁,成为道琼斯成分股的第一位华人总裁,但马上就遇到了黑色星期一股价暴跌(美国股市因此设置了熔断机制)造成巨额亏损,蔡至勇卷铺盖走人,1991年该公司被道琼斯指数踢出来,在几次并购后成为花旗银行的一部分。

西屋电气在早些年为了销售收音机,办了一批广播电台,后来为了卖电视又进军电视台,但长期以来媒体一直是副业。1980年以后西屋开始全力押注媒体业,疯狂甩卖主业,在买下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之后,西屋干脆把自己改名为CBS,百年制造业巨头如今就剩下一堆卖出去的零碎。

西屋解体前核心部门之一是核电部门,美国航母的核反应堆就是它制造的,法国中国日本的压水堆都有西屋血统(出事的福岛反倒是GE的沸水堆),西屋手里有号称世界最先进的压水堆技术AP1000,后来被中国引进。如今这个部门落在东芝手里,亏得一塌糊涂,连带把东芝弄得半死不活。西屋的雷达部门也极为厉害,偷袭珍珠港时美国雷达站探测到大批飞机来袭结果警报被忽视,这个雷达就是西屋制造的,F-4/F-16/F-22/F-35战斗机的雷达全部出自该部门,最后被甩卖给了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西屋的铁路部门是机场小火车专业户,卖给了庞巴迪,旧金山机场/丹佛机场/奥兰多机场/首都机场还有广州APM都是这个部门的产品。西屋的发电部门和铁路信号部门卖给了西门子,家用电器只剩个牌子贴牌生产。总而言之,跟前面几个公司不一样,西屋很多子公司在各自的领域至今仍是行业顶尖,解体绝对不是因为技术落后,但就是莫名其妙的解体了。

西屋的老对手,爱迪生参与创建的巨头GE公司也在80年代以后开始脱实向虚的快乐进程,金融业务一度成为集团最赚钱的业务,好日子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结束了,如今的GE举步为艰,还在2018年被踢出了道琼斯指数。

随着美国制造业的衰落,传统重工业城市也跟着完蛋了,汽车城底特律,美国钢铁公司重镇加里,伯利恒钢铁公司重镇巴尔的摩都成了极端危险的城市。美国这些制造业巨头80年代以后就集体读起了葵花宝典,自宫的过程真是让工业党们叹息不已,冷战结束和中国崛起应该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上面提到的一些公司从80年代初就开始折腾,真是想不明白到底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新自由主义开始流行,可为什么就偏偏在这时候流行起来了呢,到底有什么深层原因,请大家指教。

通宝推:尚儒,李根,朴石,ziyun2015,心有戚戚,领班军机,桥上,jhjdylj,mezhan,宝特勤,
家园 尾声

时间回到1914年6月,虽然事后诸葛亮的看,两个月后一战的绞肉机就要开始全速运转,莫非这时候欧洲在紧张备战?完全相反,那时仍然是一副和平景象:英国皇帝乔治五世亲自率领海军舰队访问德国基尔军港,表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带领满朝文武前来迎接,这位表哥在1901年亲姥姥维多利亚女皇去世时主动和乔治五世抬棺赢得了英国人的极大好感。两国水兵还进行了足球友谊赛,令英国人最不可接受的事情是英国水兵竟然输了比赛,要知道那年头英国足球可是如日中天般存在,世界杯都不屑于参加,输了足球相当于中国输了乒乓球。

虽然那时的英国报纸的确也在耸人听闻的表示“大战一触即发”,但其实是指的是爱尔兰人要起义,英皇访德归来后的一个多月都在忙着调停爱尔兰的紧张局势,相比之下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储事件好像完全微不足道,这倒是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奥匈帝国八十四岁的老皇帝命运多舛,弟弟被枪决,皇后茜茜公主被刺杀,唯一的儿子自杀,找个侄子接班又被刺杀,宣战显然是大概率事件。相比之下那场英爱“大战”的最终结果是,爱尔兰人终于在1916年复活节起义,英国派了不到两个师的兵力轻松平息该事件。

英国媒体忙着报道海军访德和爱尔兰紧张局势的时候,海峡这边的法国在巴黎塞纳河畔举办了飞行安全大赛,巴黎人民热烈围观。这次比赛中很多发明第一次出现,比如发动机的化油器和发动机的电启动机,发明家老斯佩里也应邀观摩了飞行表演。飞行表演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一架寇蒂斯的双翼双人水上飞机C-2(Model F),飞机第一次通场,两位飞行员举起双手,停止操纵飞机,而飞机仍然保持平飞。第二次通场,前座飞行员举起双手,后座飞行员却站到了一侧机翼上(下图),看起来飞机应该会失去平衡,但飞机仍然继续保持平飞。第三次通场,两位飞行员干脆全部站到了机翼上,而飞机仍然正常飞行。这种杂技表演一般的飞行让底下的法国观众沸腾了,开始高唱马赛曲(莫非法国人激动就唱马赛曲?)。而这位前座飞行员正是老斯佩里22岁的儿子劳伦斯,他把他父亲发明的陀螺稳定器成功改造为飞机的自动驾驶仪 -- 一个新兴产业已经出现在天际线上,虽然纽约的造船业即将没落,但这个新兴产业中,纽约再次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工业中心……

点看全图

通宝推:李根,山景城,牧云郎,尚儒,听松,老老狐狸,不会游泳的鲨鱼,kiyohide,一介书生,ziyun2015,心有戚戚,五藤高庆,陈王奋起,领班军机,桥上,唐家山,
尾声
家园 100年前的纽约

是当之无愧的工业中心,金融中心。上海的工业地位现在都没有那时纽约的工业地位高。

不过100年过去了,美国自废武功,纽约已经没什么工业了。

家园 精彩!可否在微信转发?当然署上您的大名。
家园 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啊

一战二战期间的许多军事推动生成的技术成果不断民用化造成技术进步不断加速,办企业后发优势明显。老的大企业要改造手中庞大的系统和设备, 就要投入巨资。 但是不改造的话长期利润率处于劣势,等于等死。

那么既然要投入要改造, 当然要往高产出的方向改,那么在当下的产业结构里, 还有比一台电脑一个人脑就能赚钱的金融产业利润率更高的买卖吗? 后来的全球化更是明确了产业的国际分工, 再也没有轻资产重资本的金融业更适合美国这样以三产为主业的资本格局了。 还有悬念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