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7) -- daharry

共:💬37 🌺69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战前红军的军事战略教育就是进攻教育

《莫斯科保卫战》里,科涅夫批评伏罗希洛夫:我们没有接受过关于撤退的训练,因为我们是准备在敌人的国土上战斗的,顺便说一句,这是你的理论.......

很难想象反攻的最先提出者不是斯大林;当年保卫察里津时,正是斯大林否决了托洛斯基倚重的军事专家继续撤退的意见,提出反攻,才取得了保卫察里津的胜利。在伟大卫国战争初期,一系列失败的对德军反攻都是在斯大林的督导下进行的,怎么可能导致胜利的反攻反而不是在他的力主下进行的?1948年苏联拍摄的电影《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统帅部里有一段只有两个人的对话,斯大林:你注意到没有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敌人的侧翼拉得很长?华西列夫斯基:完全正确斯大林同志!........这部电影如果是早于1947年拍摄,很有可能这段对话就要加上朱可夫同志了。

也很难想象反攻计划的提出者不是朱可夫,虽然有人能找出朱可夫回忆的错误:他声称提出反攻建议的那一天没有会见过斯大林。但是,杰出的军事天才,一些列反败为胜战例的创造者,斯大林的救火队员,怎么会偏偏错过这一次战机的转换?

我觉得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斯大林一直关注着战局,要求朱、华等人一定要通过反攻扭转战局。朱可夫作为前线最高统帅部的代表也紧盯着局势发展,制定了初步的计划构想:突破点、满足发起攻击的条件、大致需要动用的兵力和技术兵器。华西列夫斯基则在总参谋部负责制定了更为详细的战役计划:弹药、兵力的调配、攻击发起后局势的推演.......

看看对保卢斯集团合围完成乃至歼灭后的表彰就能证明上述推测;1943年1月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不到一个月,华西列夫斯基也获得苏联元帅军衔。1943年3月,斯大林给自己颁发了苏联元帅军衔,并佩戴了苏联英雄的勋章,而在此之前,他一直佩戴的是劳动模范的奖章。

通宝推:唐家山,
家园 看到你最后这段,想起了一首苏联歌曲

《太阳落山》

太阳落在山的后面

在河滩上已经升起薄雾炊烟

沿着道路沿着草原

苏维埃战士正从战场返回家园

沿着道路沿着草原

苏维埃战士正从战场返回家园

因为日晒风吹雨打

战士们的军装已经褪了颜色

英勇战斗打击敌人

战士们用自己的胸膛保卫战旗

英勇战斗打击敌人

战士们用自己的胸膛保卫战旗

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用生命来保卫边疆保卫家乡

为了我们神圣的祖国

他们在战斗中战胜一切敌人

为了我们神圣的祖国

他们在战斗中战胜一切敌人

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用生命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

为了斯大林,英明的领袖,

他们都能重上战场再建功勋。

家园 朱世巍的东线也提到了反攻的计划产生的过程,值得参考

其中引用了除了格兰茨的书,还有《什捷缅科回忆录》,《斯大林格勒终局.附卷》,《华西列夫斯基回忆录》,《回忆与思考》(即朱可夫回忆录),《叶廖缅科回忆录》,《朱可夫外传》等。

历史背景是:1942年年底,真理报说战役的指挥者为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沃罗诺夫;战后朱可夫失宠,计划被归功于斯大林和华西列夫斯基;赫鲁晓夫时代,反攻计划的提出变成了10月6日他和叶廖缅科;勃列日涅夫时代,在官方想恢复斯大林和朱可夫名誉,打压赫鲁晓夫的背景下,《回忆与思考》应运而生。

过程是:9月27-29日,斯大林数次单独和一起召见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提出的机会是两次包围,大包围就是组建西南方面军,类似后面的“土星计划”,小包围就是合围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德军。

这个计划胃口大了点,想把高加索地域的德军也合围;此外主力过于集中在北翼,南翼力量不足;还有就是合围消灭第六集团军的兵力不足。

虽然计划还不完善,但是朱可夫却趁机建议把叶廖缅科指挥的部队一分为二,由他的亲信罗科索夫斯基指挥。

但是斯大林还对上述方案不满意,在10月5日要求叶廖缅科和罗科索夫斯基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不甘心反攻主导权被夺走的叶廖缅科和赫鲁晓夫与10月6日和9日提出方案并且强调:重点是进攻克列茨卡亚处的敌军,因为该处最为虚弱(实际是罗马尼亚军防守),二是在交通枢纽卡拉奇会和完成合围,炸毁渡口,这样就把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德军围困在顿河东岸。以上就是他计划的亮点,缺点是计算不够精确,大大低估了轴心国军队的力量,认为在10月20-22日之间的某个月圆之夜,用24个小时就能冲到卡拉奇,为此需要斯大林补充15,000名精兵,108辆坦克,100架飞机。如果要照他的计划执行,估计就是突破罗军力量虚弱后,被德军调来的装甲预备队击败。

苏联解体后公布的材料证明,10月12日,斯大林,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还在研讨反攻计划,融入了叶廖缅科计划的两个亮点,在10月13日得到斯大林批准,但是朱可夫完善计划直到了10月20日。

总结,叶廖缅科的计划在合围斯大林格勒地域的保卢斯集团(天王星战役)有很大贡献,虽然不是最早提出的,但是两个核心亮点非常重要。但是在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阶段大的计划,包括数个战役(土星,天王星,还有沃罗涅日方面军进攻顿河上游,消灭匈牙利意大利军队的战役)。credit还是主要是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包括计划的完善,还有不能分散的投入兵力,要隐蔽反攻的意图,尽可能集结预备队准备反攻。

通宝推:桥上,唐家山,
家园 根据TIK补充几个有意思的事情

YouTube频道TIK今年出专门系列讲斯大林格勒战役,逐日讲、每个战斗讲。非常详细。之前他也评论蓝色方案和斯大林格勒,批评了多个欧美、苏、俄历史学者。蛮有意思。

一,戈林当面答应希特勒,能够实施对斯大林格勒包围圈的空运补给。很多人的印象里,戈林是拍胸脯夸海口。其实戈林相当谨慎,他答应的仅仅是纳粹空军达到早前对迪米扬斯克包围圈里十万人马的补给水平,而不是对保卢斯的三十万人马保证供应,需要多少就给多少。但是呢,纳粹空军对斯大林格勒包围圈补给强度最高的时候,也没有达到迪米扬斯克的标准!究其原因是,苏联空军力量此时恢复了很多,给纳粹空中和地面压力都非常地大。

二,保卢斯在被围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主要请求的是弹药补给,其次是油料,粮草是最次的。所以看起来保卢斯并没有做长期坚守的打算,固守待援、迅速解围是唯一计划。保卢斯开始要求空运大量粮草,是曼斯坦因救援不成缩回去之后了,但此时纳粹空军损失很大压力更大,已无力满足包围圈里的基本需求。

三,斯大林格勒战役被俘德军八万余人,战后从战俘营释放的仅有八千多人,死亡率高达90%。西方长期的主流观点是,看看,俄国人从来就不知何为人道主义!二战中苏联战俘营里德军战俘死亡率的确比西线盟军高很多,大概接近30%。这是除去斯大林格勒战役战俘的数字。那么即使按“很不人道”的苏联标准,斯大林格勒战役战俘死亡率还是异乎寻常地高。那么说,“俄国人对待那部分战俘特别恶劣”?也不是。苏联从意识形态到实践,不专门区分战俘从哪儿来,都是纳粹坏蛋,并不特意要整死谁,当然了,也不特意地想救谁。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绝大部分战俘经过长时间的围困,身体素质完全崩溃。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本大在这里也点出了“台海问题”的画龙之睛:

台独的基础票仓,是它心目里的保卫台湾的青年一代,但是却是连”港独废青”都不如的废材,这次表现了”反对接纳港独避台”的“自私自利”嘴脸。

要面对那朱日和训练场上,风吹雨打,同仇敌忾,杀气腾腾的钢铁洪流,是绝对没有胜算的。

现在虽然好像还存在着一些五六十年出生的“贬中”派,但是更有无数的立志要为中国崛起而建功立业的“新一代”涌现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大势已来,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的了。

家园 哈哈哈哈

点评到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