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纪念朝鲜战争70周年 -- 种植园土
而十三兵团打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38军参加了第1-4次战役。汉江阻击战伤亡很大,于是第五次战役负责守备海岸。
九兵团后来补充了大量新兵才参见第五次战役,是对阵韩军为主,且加强了12军这样的王牌部队才出征,可见骨干损失有多大。
九兵团冻死的就有4000人。你可以想象冻伤的有多少。很多人都截肢了。
首先看介绍: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真实情况:金城战役是纯韩国人守备的一个突出部,大概25公里长,纯山区,没大河,唯一一条小河是南北走向的,没听说什么重要的大桥,即使有桥,也不重要,因为两侧都有志愿军大部队,都是南北向进攻。为什么纯韩国人守备呢?李承晚不同意和谈,搞了很多恶心名堂,把美军恶心坏了。于是把美军全从突出部撤走了,只剩下韩军四个师。志愿军心照不宣,集中打这个地区。这是一场物资准备非常充分的战争,炮火密度超过联合国军,比例达到1.7:1,朝鲜战争唯一的一次。这个战役有一个奇袭白虎团,13人的侦察班,无伤亡,干掉美军一个团指挥部70多人。韩首都副师长逃走,被后续部队俘获。韩军4个师在打响第21个小时全线溃崩,在金城区域韩军损失5.3万人,后续防御美军反击作战,志愿军歼敌2.5万人,共7.8万人,缴获坦克45辆,飞机一架,炮423门。这基本上是韩军在此区域的全部重武器。收复土地192平方公里,战争结束也没夺回来。
该片从8月初开拍,9月20日正式杀青,全片拍摄时间不到2个月。可想而知质量。莫名其妙杜撰出来一个关系生死的桥,还是木桥。志愿军20万大军参见了此战役,临时砍树十个木桥也搭得起来。完全把志愿军当弱智。
预告片中,志愿军密集得象养鸡场的鸡,无非影射人海战术罢了。实际上志愿军潜伏穿插,把韩军高度要塞化的阵地穿插得象筛子,有杨育才这样的小部队,也有成师的穿插部队。韩军还是老习惯,武器弹药全仍,部队卷席大散,撒腿就跑,连步枪都缴获了7400枝。韩军4个师,总共也就20000支步枪吧,40%给缴了。机枪迫击炮就不用再说了。重武器更是全数损失。几天之后,朝鲜停战协议就签署了。
三次战役到底是打了好还是不打好是有过争论,四次战役是防守反击,联合国军主动进攻志愿军。
五次战役是我们主动打的,对于苏械期望太高,目标订得太大了,对于美军战术的改变明显准备不足。国内新调上来的部队对美军的经验不够,吃了不小的亏。
五次战役后期就很考验部队素养了。比如15军,63军,国内外线作战经验丰富,看到情况不妙直接就撤退了。
同属60军的31师还是从朝鲜人民军那边知道北撤的事,也全须全尾回来了。
180师这方面经验就太少了。更倒霉的是,如果一直联系不上,也全师撤退回来了。偏偏兵团的电台被炸了以后过了3天又联系上了,结果那个“第一八○师以两个团扼守驾德山阻击敌人为宜”的命令被师长不打折扣地执行了。。。
突围的命令又因为各种原因耽搁了。。。总得来说,180师大部分被围还是志司这边的责任更大一点。
志愿军不弱智,美军也不弱智
转个解放军报的介绍:
当三连赶到岩里时,距离上级要求通车的日子仅有8天。5月20日下午张振智带着大家察看地形,金刚川上原先的大桥和一座人行便桥被炸得找不到影子。在平均每天落弹三百多枚的情况下,8天内要在这60米宽的江面上架起一座载重桥,任务是多么艰巨!
第二天一早架桥战斗展开,负责伐木的三排便被敌侦察机发现。一群敌机扑过来,只见山上尽是烟火,黑压压的把天地连成一片。
那段时间,敌人对这里很有"感情",日夜不停地打炮,炸得那一带弹坑连着弹坑,分不清公路和平地,泥土已变得焦黑,连个隐蔽的地方也没有。他们给木排披着伪装,通过水路运到桥点。经过7天7夜的奋战,提前一天架起了一座中水位重桥。
但次日一早,敌人的炮弹密密麻麻地飞了过来,幸运的是一颗也没有碰到桥。下午4点左右,四架"黑寡妇"飞机又哭叫着飞了过来,第二批炮弹又落到那座比生命还重要的桥上。
烟雾中,7孔桥被炸掉了5孔,剩下的2孔在水中颤悠悠的。此时,敌人正向我前沿883.7高地反扑,枪炮声震动了山谷。
前线急需弹药。当参谋长问张振智6点40分能不能完成修桥时,他看了看手表,时针已指向了5点,他坚决地点了点头。战士们在张振智的指挥下,开始了第二次架桥。敌机在空中盘旋,炸弹在附近爆炸,可是没有人理睬它。平时十几个人抬的材料,当时六个人抬起来就跑。全连上下憋着劲干,最后提前一刻钟完成了任务。
张老激动地告诉记者,从金城反击战开始到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为止,桥周围的200米内,敌人共投下炸弹350多枚,炮弹2400多发,树被打光了,石头被炸碎了,大桥却巍然屹立着。
至于电影里面的人员密度问题嘛,无论啥战争片,人员的密度都是远超实际战场的。。。视觉效果要求。
对于这个赶工出来的电影,先看看到底拍成啥样吧。主线其实很简单,炸桥——修桥——炸桥——再修桥。别的电影如果被疫情耽搁了,还真没这个题材容易赶工,能赶在10月25号之前赶出来。
东集团几只部队伤亡都不小,进展也低于最初计划的预计。
一直到侧后阵地被志愿军迂回部队攻克才全线动摇。
金城战役那么辉煌的战果主要还是志愿军比起刚入朝时候,装备,后勤,步泡协同都改善太多了。之前从连到团级的攻坚战也锻炼了部队。
韩军虽然比刚开打一触即溃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承认对手不差并没否认志愿军的功劳。
如果韩军还是一点战斗力都没,美军在后方也不会见到金城打完,就立马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了。美军自己也很清楚,以志愿军在金城体现出来的攻坚能力,即使美军自己上也不见得比韩军能扛更久。
不厚道地说, 一个分裂的朝鲜半岛是有利于中国的。
The Bridges at Toko-Ri。奥斯卡奖都拿过,没拿过的就更多了。
是你误会这话的主语了。
政治语言,最重要的是主语。“跟着美国混的都富裕了”非常正确。看看宋美龄的老年生活,再看看江青的。李讷患病别说换肾,透析都拮据,不就是没跟着美国混么。所以邓朴方就要跟美国混,远的看人家的康华,近的看稀土,赚不完的钱。这话的主语是前三排的,不是你们P民。将来共产党就算也退到小岛子上,前三排跟美国混的也一样是精致的贵族。所谓国家民族,对他们来说一份工作而已,只有工资是自己的。
保持大的牌局赢了即可
论指挥谟略和情报分析以及大局观那些人甩理论家十万八千里
从战役势态讲,当然是砥平里重要。所以彭总的第一方案是打砥平里。
但是美军一个整团加上坦克和法国部队六千多人处于防御状态,我军装备要么打不动,要么伤亡会很大。长津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邓华提出先打横城韩军,威胁砥平里侧后,迫砥平里之敌撤退,在运动中歼灭这支美军。
横城胜利后,美十军请求砥平里部队撤退,被李奇微拒绝,邓华的如意算盘没成。砥平里反倒成志愿军侧后的楔子,再组织兵力打砥平里机会就更小了。
第一时间打,机会比后来打,但得手的机会也是不高的。
而打横城收获不小,大概是抗美援朝最大的一次歼灭战。
比如这次国庆,我儿子的班主任让他们看爱国电影,推荐的是建国大业和建军大业两个烂片,且不说这个班主任怎么样,你有更好的选择吗?看地雷战地道战这种黑白片孩子根本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