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纪念朝鲜战争70周年 -- 种植园土
金城开打两天就下暴雨,金刚川水量暴涨,志愿军之前准备的简易浮桥,冲锋舟等设备面对暴涨的河水就不够用了。不把桥架好,21军和60军背水面临美军反扑就危险了。
但是粟裕这时候重病在青岛修养。粟裕脑袋里面有三块弹片导致他头痛头晕。50年时候粟裕病情最严重,不仅难以坚持工作,甚至不能左右环视,吃饭时只能把饭菜摆在正面一条线上。
后来到莫斯科治疗以后也只能稍稍缓解。
这三个弹片一直到粟裕去世以后才从骨灰里面捡出来。
至于攻台,做方案和指挥作战对指挥官的负荷完全不同。
按当年的方案,攻台也没那么容易。
1950年1月,粟裕在一次报告中计算,攻台作战以50万人计,所有人员及车马、武器、粮弹等一切准备,重约13.54万吨,以每人0.6平方米计,约需船只载重量76万吨,需吨位千吨以上的船只575艘。第一梯队如以6万人(突击队)计,另需登陆艇2000只。”
这时候海军总共就只有几艘美制登陆艇,光是别的啥都不干,凑齐这些船只至少就要两三年功夫。
这个团长还是有水平。
粟裕从1949年六月开始,就受命积极筹备对台作战,多次进京和到部队考察,汇报,身体状况并不是渡江南下时就基本担架了。
对台作战是49年后责任重大,局势复杂的作战,如果粟裕是基本担架的状态,中央不会把任务交给他,陈毅饶漱石也会反映情况。我们不需要为了辨白粟裕入朝前生病,就把他说成一直卧病不起。
粟裕并不如你所说,是在青岛卧病期间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的。
主席7月6日致电粟裕,请他从华东军区司令部到北京接受任务,粟裕回电说身体不好,请求任命其他同志。
主席回电说,可以八月初到京接受任务。
粟裕7月14日回电说,高血压,美尼尔氏症要求去青岛养病,主席复电同意。
8月初粟裕带信给主席要求继续休养。
此后主席决定东北边防军由高岗负责。
沈志华对此的分析虽然只是一种可能,但仍可参考:
笔者(沈)认为并非粟裕畏战–进攻台湾的战役未必就比出兵朝鲜轻松,而是作为第三野战军的指挥员,粟裕不想或觉得无法指挥第四野战军的部队。这一问题,在准备台湾战役时已经显露出来。早在1950年6月上旬出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期间,粟裕在汇报解放台湾的准备情况和作战方案时就提出,解放台湾已经成为全国全军的重大战略行动,请求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台湾战役。但毛泽东宣布,攻台作战仍由粟裕负责。6月23日,粟裕在给毛泽东并中央军委的报告中再次请辞,并暗示了请辞的理由。粟裕报告说:目前攻台作战可集中三野和华东部队约50万人,其中战斗部队不过30~38万人,与敌对比还不能算占优势。故考虑从其他野战军抽调3~4个军作为预备队,并“请求军委直接主持此一战役或请刘伯承、林彪两同志中来一个主持亦可”。其理由是“能力有限不堪负此重责,另许多具体实际问题非军委统筹而不能行”。试想,粟裕对于把其他野战军部队作为预备队统辖都感到不便,怎么会只带“随身秘书和参谋人员”去直接指挥别的部队?
13兵团当时在广东,是攻台的预备队,所以沈志华引用粟裕因13兵团为攻台预备队推辞攻台主帅,来推测粟不愿单枪匹马去东北指挥13兵团并非不相干的联想。攻台是华野加13兵团,粟裕有顾虑,向彭总一样只身去指挥13兵团,粟裕有顾虑并不奇怪。
13兵团北调,是主席采用的林彪的意见,北调前,用邓华取代黄永胜,也是林彪的建议。林彪和13兵团领导谈话,也说中央可能派他去朝鲜。
在山东连神仙仗都打不好,指挥大军出国多半丧师辱国
再说当年对他稍有了解的将领几个服他的气?
1950年攻台需要50万登陆?当国军个个是整11师水平吗
别说四野,三野不服粟裕气的将领多了
即使宠他,老毛还没糊涂到要他左右志愿军生死地步
他夫人当时上网IP是247
写《团》,249写作时几台电脑笔记本全开,方便查资料,间中边玩游戏边与伙伴们抬杠互怼研讨剧情 网友架秧子,听暗黑音乐找情绪。编剧史航私底下掉书袋时口若悬河 损人不带脏字 记忆力超好但说不过249,网友称9是妖孽,论打字 手比口快 脑比手快,同时回复7、8位网友不会乱。9曾笑张译太瘦负重超野成绩不如他。
袁朗身上有249影子。
爱心捐助小组坚持了十多年
李奇微真是骂人不带脏字,引用:”他们对中国人有非常强的畏惧心理,把他们视为天兵天将,一旦听到中国人的胶鞋声,许多人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
真是闻风而逃,连见个面都不敢。一听到中国人的胶鞋声,那就赶紧开溜,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这才保得首领,直至今日。
韩国军队在历史上一贯表现如何? 碰到日军,基本上也是报销。朝鲜战争开打,美国人大部队还没到,那就被金日成一路平推,背朝大海,春暖花开。
哪怕是面对苏东剧变以后极其困难的朝鲜,号称自己研发的世界顶尖水平火炮 K9,一动手就被人砸了个稀巴烂。
所谓 “皇帝用金锄头种地” 的现实版,那就是《太阳的后裔》。到底 “打胜仗” 是怎么回事,韩国人是想象不出来的。
早在淮海战役时候,就躺担架上指挥作战了,南下时候也是时不时躺担架。很多老电影和回忆文章都提过这事。
现在有人一看,粟裕还在工作,那肯定是没病。。。
一将时不时会犯头痛病,特别是在战事剧烈,压力空前的时候,并不是新闻。
一将头痛,就会交出作战指挥,比如宿北战役后期,交给陈士榘。淮海战役打黄百韬,交给王健安,打杜聿明交给陈士榘。
所谓粟裕躺担架上指挥打黄维基本上吹牛,打黄维是刘伯承指挥的,陈士榘率华野部队和中野部队合作完成任务,也是在刘陈邓的指挥之下。
解放军当时的条件,在司令部远程指挥都有困难,别说一将躺担架上去指挥在现场的刘陈邓。
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中宣部毫无表示、毫无准备。尤其是在中美关系恶化、摊牌在即的时刻,上面说要拍一部抗美援朝的片子,献礼,中宣部就说好,然后端上来一大盘牛粪,说请大家慢用。
“象朝鲜战场,上级让部队打阻击,部队经常死守不退。彭总为此还专门发布命令提出,要机动防御,不要损失太大。上级爱护部队,部队坚决执行命令,这才是真实的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