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注意安全 -- didae

共:💬88 🌺722 🌵4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福建人表示很愤怒
家园 不要生气啵,爱你我才恰了你。

家园 无语了

一帮子“高华” 拼命宣传是性瘾,和种族仇杀无关。

不趁着案子热度赶紧把"Asian Lives Matter" 或者类似的保护亚裔东西加到政治正确里面,一帮子高华做题家却钻研半天到底是不是性瘾,还要提防别让墙里的小粉红借机攻击伟大的美国。某些"高华" 实在是蠢不可及,无药可救了。

通宝推:瀚海黄沙,潜望镜,白玉老虎,
家园 提醒海华高华注意安全都是闲的

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安全不安全只有海华高华知道

通宝推:潜望镜,玉米菜,
家园 这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在美国改变种族歧视的现状,那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否认呗。这个很容易理解,但是这种心理创伤表现的像这么极端,就让人同情了。

家园 我不能理解的是

对他们来说,面子重要,还是自己的安全重要。

连拜登都发声了,与其花时间研究是不是性瘾,和"小粉红"对线,还不如赶紧趁热度去炒作Asian Lives Matter或者whatever口号,争取把保护亚裔也加入政治正确来。

家园 就是一小部分人吧

大部分还是实事求是的。

如今又不是上世纪末,买菜大妈都可以当一回旅游党,地球哪儿哪儿就那么回事。大家同文同种的关心,在人家看来或许是多余的,但是反应的如此激烈,不知说什么好。

家园 不好说

不算是多数,但是绝对不是不可忽略的少数,有相当的数量和比例,而且声音很大

家园 香港从来没有什么

8倍10倍的爱国群众。爱国群众就是那么十几万铁盘,大部分就是过日子的老百姓,这个从回归以来没有变过,变的是被策反了一代人。

如果爱国要跟政府执政水平挂钩,经过常凯申那么折腾几十年,按说新中国成立后就不该有那么多归国的人才。所以,爱不爱国是个很私人的东西,跟文化教养有关,是一个单向的感情投射,没有什么交换条件。

家园 网上吵吵声音大的都不是过日子的

单拿西溪河的样本,我看除了水军,大部分还是承认事实的。

家园 算了,说再多也没用,各有各的认知

就社会撕裂这一话题,我们认知相同。以前我不怎么相信特朗普说消毒水能新冠会有人相信,还真买了喝死。现在我相信,这是真的,社会在分化成对立的两大类人,这个是目前的大趋势,中国外国概莫能外。比如河里就有人说本网友不怎么崇拜忙总,而忙总是做过央企CEO的人,竟然本大对忙总不以为然。如果忙总做过中国的总理,估计忙总说喝了消毒水能考上北大清华,肯定也有人会一试。如果再说多了,不是招来谩骂,就是各种骚扰举报。全世界的媒体走同样的道路也是可预见的一件事。

家园 哪里的高华,墙内?

美国社会倒是很多往种族方向引,包括主流煤体,还有抨击警方的说法是侮辱死者和女性。企图和谐的是警方官方,这是美国公式,丑闻级别从高到低是,社会全民丑闻,警方官方丑闻,种族丑闻,老恐丑闻,个人丑闻,尽量往低级引导,煤体有时配合,有时不配合。

没细研究,但比较肯定警方/官方隐了不少细节。

通宝推:燕人,
家园 早就该对此人无语了

你以为他是蠢,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今天
家园 其实就是拿中国没办法只能拿华裔出气呗。
家园 对于多数一代海华来说,外语是不可能达到母语水平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边开车边听收音机,听中文不需要集中精力,听英文,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话题,不集中精力是听不懂的。社交也是同样的道理,和中国人聊天非常轻松,和鬼子聊天则常常需要集中精力,听说都经常需要在脑子里翻译一遍。

上班用非母语工作是为了糊口,下了班用非母语社交,图啥?因此除非必要的应酬,多数生活稳定的一代海华不那么愿意跟鬼子交往。

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个人行为在不违反公德的基础上,无需考虑别人的看法(别人也没看法)。我们按自己的生活文化习惯、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我们也是主流。因为主流不止一种。

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成分,比如勤奋努力、量入为出、孩子基础教育抓得比较紧等,因此很多鬼子也希望跟我们靠近。对此我们表示欢迎。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我们就是主流

故而,所谓“融入主流”、“融入当地社会”是伪命题。即便有人一门心思跟鬼子混,也是少数现象。

然而,西河不知从何时起,“融入当地社会”被当成很多海华言行的动机,成了指摘海华的有力大棒之一,要不然,就不会出现对美华这么无厘头的指控了:

把被白人极端分子干掉,视为融入美国社会的捷径,是一种光荣

为了融入而被干掉,这么没逻辑的话脱口而出、而且鲜花朵朵,为啥?习惯了呗。

--------

反过来看,熟悉才敢走,正说明有风险

不用反过来看,风险一直都有,不是今天才有的。以前不敢去的地方,现在也不会去,反之亦然。

我在化工行业混饭吃,在工作中建立的安全意识,深深地影响了生活,并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遇到不熟悉的事情先做LPSA(Loss Prevention Safety Analysis)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今天的风险未必比2年前、5年前高,这是我的认识。

------------

是不是恨中国华人华侨才是海华主流?我是有怀疑的

先引用一下听松姐姐1年前的两个帖子:

听松:谢谢你,说得非常好!

满版的路线讨论看不懂也不想看,也很怕看到对海华有敌意的言论,在其他地方看到无所谓,但在西河这个本来就是海华发起的地方看到,不太能接受

听松:赞心态很好!自己平和,也安慰了旁人

满版政治,时不时看到谩骂,都想离开,但又没有其他地方可去,毕竟十几年前很早就到了河里,凭什么是老人走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一个陆华如果是真的关心海华,那么他的这种担忧,在一段时间内表达一次、两次就够了

但是如果“表达关心”的目的是盼着华人华侨出事,那么他会反复不停地表达这种“关心”。海华越是告诉他“一切都好”,他越要告诉你“你很危险”,“你就承认了吧”,就算不能说服海华,说服自己也好。最后以至于连

良言难劝恶死鬼

都出来了,这不是画圈圈诅咒海华又是什么呢?

所以呢,如果数人头,关心海华的多;但是如果数帖子,则是恶意诅咒海华的多。

======

前几天发了一个实战买房的主贴:七天:【原创】逆向思维在实战中的应用

发这个贴的原因有两个:1. 这是我第一次在竞价的情况下买房,我觉得自己的战术运用比较得当,值得分享;2. 我想看看,现在的西河,还有几个人关心和普通人相关的话题。

结果就是这样。

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生活是饭、工作(饭碗)是菜,其他的都是调料或甜点。如果一个人普通人的生活中只剩下了调料和甜点,原因是什么?

或者真如陈王所说:西河的国内河友要么身居高位、要么财务自由?

通宝推:方恨少,高三三班,审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