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各位国内河友有认真参与了自己小区居委会选举的吗? -- 胡一刀
不能说他们不对,尤其是北京,但是他们的有些行为,哎,不可言说啊。
按照新的党史,支持党领导有啥毛病,确实很合理,然而,唉。
同意基层被选举人每年至少一次接受述职和质询。
扯到房价上面,你这可太贪心了啊!
中国人有时候麻木的事不关己的心态确实很强。
作为大多数小区居民,都是他吗接受居委会领导的主。哎!!!!
社区党支部书记并不是有决定权,理论上决定权在居民会议,落实下来是居民代表会议,小区一般三十来个代表,开会来一半会议就有效,来人的一半就能做决定。这就是双过半
一般上层希望社区党支书兼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党领导一切和小区自治无缝对接,实际情况完全取决于支书个人水平
正如高干大、高大全、梁生宝这样的人在农村是少数一样,真正有能力的住社区的人还愿在社区里工作的相对也少……
怎么说街道是既得利益者呢,居民是既得利益者吧。
我觉得,“民主”这个问题,大多数人有几个想法:
1,民主始于选票,终于选票。
2,主子思想,我选你出来,你得搞得我爽,怎么搞,不关我事。
3,怨妇思想。我不爽,肯是你不对。
3,民主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你定规矩?
目前来看,鞍钢宪法,应该是目前世界已实践的民主行为中,最能充分体现和保障某个人群中绝大多数权利。
民主,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场景。
最后还是归结到人治。民主法律等一系列制度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监督管理部门,否则就是浮于表面内部还是官僚。主席时期把人民监督发挥到极致,与之相匹配就是人民监督反映问题有部门管理,也就是我们小时候所听到“八分钱邮票恶心你半年”的段子。这个真是官员深恶痛绝,也就是江湖传言邓复出在高级干部务虚会讲话:在也不用看群众颜色
到底谁对谁错,各位河友应该提高警惕,别被我的表述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呀
我这就是提供一个课题一个麻雀
你说的这些场景,具体到本小区的实践,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要说是占据了主要地位,我个人至少是不同意的。等到“左倾盲动“一节一起总结讨论吧
民主重在实践,奢谈过去,就跟言必三代以上的腐儒差不多了。望国内河友多多实践多多总结
写到这里真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感脚呀~~~
1966年之前不说了,WG毛主席发动人民起来造反,是觉得人民参与少了;
到西单民主墙,已经觉得人民参与多了
到1986年反自由化直到3年后,明显最后认为是人民参与太多了
......
如果说江湖时期有点放松,这一朝其实也并没有希望人民多参与
反腐也都是自上而下的
这一直是我担心的,习总有走的那天,没有人民参与,官僚们迟早会走上老路
只能是相信人民会逐渐觉醒,去争取自己的权利......
这也是我掺乎居委会选举的初衷:这是基层人民民主的初步实践
本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街道不过一过手而已
但街道却有一种我是你老子的感觉看待社区:我说啥你听着就行了,让干啥你就干啥,别给我添麻烦!
这个实在不服不行
人民是在正确的人领导下干正确的事才能成为人民,否则就是一群跟自打着小算盘的乌合之众。农村村民自治选举城市业委会选举大部分最后都沦为人性恶的比拼
对你的仰慕如滔滔江水永不休啊!!!!!
当家作主,不是那么容易的。香港回归多少年了?台湾搞“民主”多少年了?印度,南非,拉美,全世界“民主”多少年了?有几个搞得好的?
哎,我还搞错了,它们,包括欧美,“民主”的历史也没那么长,苏联倒后才搞,之前是搞“自由”。
专门为大家的利益服务,一心为公毫无私心杂念的活雷锋。
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就算刚开始人们自发推举的,信誓旦旦的宣称只为大家办好事儿的候选人,上任了之后也难以做到自己的竞选宣言。
理论上,民主选举是可以达到能者上,贤者上的目的的。
事实上,却往往得到相反的结果。
记得有一次跟朋友们说笑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大家都笑言:你以为这是毛主席在的时候?改开后整个社会都是一切向钱看,利字当头一心为自己的人民群众,却想通过选举选出来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心为公的活雷锋,这不是挺荒谬的悖论吗?
是挺一心为公的,不敢说是焦裕禄级别的,最起码也是公心大于私心,这样的村干部在村子里威信都很高,村子里的风气也明显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