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走向世界的海华,才是为了这个民族开拓更广阔生存空间的勇士 -- 海上金流彩云乱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我觉得在拓展空间这方面,海华做的连阿拉伯人都不如。
乾隆三十七年,即公元1772年十月间,罗芳伯因乡试不第,便“乃怀壮游之志”,与百余名亲戚朋友经虎门出海,来到加里曼丹岛。罗芳伯作《游金山赋》记其事。[1]
当时的加里曼丹已经有不少的华人在此居住。最早罗芳伯以教书为业,但是因为罗芳伯文化背景高、有胆识并懂武术,不但能够团结华人,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土著以及华侨的拥戴。罗芳伯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出众的组织才能,在坤甸一带华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所以被各地同乡会推举为领袖。但是当时婆罗洲岛上不但有七个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爪哇岛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罗芳伯便积极联络苏丹和当地土著头人,成立华人与当地民众相结合的军队,两次击退荷兰军队,取得了东万律的管辖权。罗芳伯曾与坤甸素檀联合出兵平乱。苏丹为此备酒设宴庆贺。温雄飞著《南洋华侨通史·罗芳伯传》对此事记有载如下:[2]
“越土人谋叛,苏丹筹备军费,遗罗芳伯征之。芳伯乃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设,果大捷,土人死伤甚众。苏丹得报大喜,及置酒作乐,为芳伯寿,席间举酌掀起而言曰:居有大动劳我族,顾约为兄弟,世世子孙,毋相忘也。芳伯唯之。”
罗芳伯这样的人才,如果考上科举,可能反而没有这样的成就了。
也许跪舔西方可以。
这些是独善其身了,可谈不上“开拓更广阔生存空间”。“教会孙子们写汉字说汉语”勉强可算,前提是这些孩子们可别忘了汉字汉语代表的是什么。
”新冠初期,海外华人把市场上能买到的口罩全买了寄到中国:“:然后痛心疾首,不绝于口:我们当初给你们寄了口罩,你们现在居然不让我们回去!
“等到国外疫情爆发,再从中国邮购口罩发送到所在国的有关部门”:然后呢?美加针对亚裔华裔的犯罪歧视日甚一日,你们有没有跟你们的议员警局质问过,我们给你捐了口罩,你们怎么这么恩将仇报呢?
海华对所在国的反华势力的正视和抗争精神有对天朝的监督和抱怨的精神的十分之一,生存空间早开拓出来了。
这个一体两面的事情。如果华人个个有组织而且好斗,大下岗期间早推翻政权了。下岗工人和解放军比例更悬殊。这种服从文化是对精英有利的,月入一万的白领已经能用得起家庭人工服务(保姆、小时工、外卖等),在其他文化很困难。
希望目的地现状,而不是变回自己国家的样子,包括华人。否则花那个路费干啥。比如我听说的华人买房,有钱的都买“好”区,不去华人街。
从孙中山时代起,海华就是革命的资助人。这种外部压力,对政府总体作用是正面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郑芝龙的实力得自李旦和颜思齐,虽有开创之功却非开创之主,手握二十万大军和三千艘船队的力量却甘心向满清投降,这就很让人不齿。
郑成功比他爹强些,但也没强到哪儿去,从南京兵败和困守台湾,就可见其颇小家子气,格局不大。三代人都私心甚重,没啥格局,指望不上的。
华人海外开拓,最重要的是依托国内,海外多的是资源,缺的则是人才。相反的是,国内的则是人才,缺的是资源。
能成功实现海外开拓的人才,也就能在国内乘势而起了,没必要去海外冒那个风险,毕竟国内的开发成熟度要高得多,容易得多。而在海外开拓的就因为人才太少,组织不起来或者因为后继乏人而崩溃,兰芳共和国就是先例。
反而是台湾,因为十分接近大陆,又因为颜思齐的正确开拓路线,才获得成功。
我一直记着“入乡随俗”,而不是改变此“乡”。
中国人只要负担得起,肯定去好区,离其他人种远些。
都给国内留下一个工作机会。这个事实很简单吧。
就没想过留着国内还可以为同胞创造工作机会?
强调一下: 没说出国错了,也没说出国一定不如留在国内。只是反对过于用力地往自个脸上贴过多的金。老老实实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还不够?
当然孩子们还要多读毛选,老毛井冈山延安的成功经验多加揣摩。
一条微信就可以颠覆国家了?动辄禁言封贴,哪怕是很正常的言论。
回国隔离夫妻两人为什么要分两个房间隔离?这是什么神操作?
海外飞上海最廉价的是到台北转机,这是什么神操作?哪怕是东京或韩国飞上海。
所有这些给人的印象是政府对人身的严格管控,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就可以把你的生活弄得寸步难行,你还没有地方可以申诉。
疫情前中国人每年上亿人出国旅游,上亿人都回国,那种自信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