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投票【原创】主业在国内,但在外上市,为什么?好事还是坏事? -- 铁手

共:💬44 🌺181 🌵1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1 / 0

    在外上市,好事暂时
    2/0
    在外上市,坏事反对
    9/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主业在国内,但在外上市,为什么?好事还是坏事? -- 有补充

在美国,只要是有工作或是有过工作的,甚至是从来没有工作过的,都和股市有着密切的联系。退休基金几乎每个人都有,而这些退休基金,基本上都会有一部分是放在股市里。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市是融资获得运作发展资金的一个渠道,对于个人而言,股市就是一个聚宝盆,期望经过若干年后,盆里能够出来一些元宝来获得增值回报。

美国股市从长期来看,总趋势是上升的。一方面是因为历年通货膨胀,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每年都有大量的退休基金自动进入股市(不管大涨大跌,工资的一部分总是在源源不断的进入股市)。

股市上升,个人财富也会跟着增加,个人消费能力也有提高,上市公司的收益因为这些消费也会相应增加,股价会因为公司收益上升而再上升。在这个正反馈过程中,股市、公司、个人都得以互相促进,共同受益,形成螺旋上升。

这里关键的一点是,这个循环不能脱节。脱节就不能形成正反馈。比如买 AMAZON 的股票,就会希望它能够上涨,也就会自觉的只用它的平台购物。比如买 TESLA 股票的,就会尽可能首先考虑买 TESLA 的车。也就是说,通过股市,个人(消费者兼受益人)和上市公司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绑定关系。这种关系,对特定上市公司而言,在盈利上就有了支持底线,更容易获得更好的收益。公司收益好,股票就容易涨,个人就容易有更多的钱去到这个特定的公司去消费。正反馈的循环也就形成了。通过其中的杠杆效应,会让整体财富迅速增加,大家的满意度也会迅速上升。

以 APPLE 为例。净利润 2017年9月年报为 483.5亿美元,2020年9月 为 574.1亿美元,增幅为~19%。同期,股票价格从 38.53 增加到 115.81,增幅为~200%。以它现在2万亿的市值估算,在这段时间内,社会总财富增值了1万5千亿。也就是说,不到1百亿美元的净利润增值,导致了1万5千亿的社会财富增值。

反过来,如果这种绑定关系没法形成,互惠正循环也就没法形成。

所以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些主业在中国国内,看上去比较有前途,也比较有知名度的公司,会选择在外上市?香港是个特殊例子,虽然是中国领土,但是大部分中国居民并不能直接投资香港股市,所以我这里也算作是在外上市。所有这些在外上市的公司,都自然的切断了前面我所提到的正循环。我这里不提名,但是我所能看到的,在美国股市也许可以投资的,如果不是所有,也是大部分的公司,它们的主业在内地,它们的利润来源是在内地消费者,但是股票增值的受益人却不是他们。同时,在外的股票持有者,也没法通过绑定消费来增加企业利润。像这种企业,发展前途到底有多大?上市选择是不是一种短期自私获利行为?

若干年前,有相当数量的太阳能相关的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一个个都活龙活现的。现在,它们中的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如果这些公司当初在国内上市,生存情况是不是会更好些?另外,其中的一些,财报可疑。

在美国,同一行业往往有很多竞争者。比如搜索,就有GOOGLE,BING,DUCKDUCKGO,还有一些其他新兴的。我现在对中国国内不熟悉,但是看上去中国国内的选择似乎就很有限。比如购物,AMAZON,EBAY,TARGET,WALMART,COSTCO,中国国内似乎也很有限。这种情况,也让我觉得很困惑。我本来想,不错,是有公司到外面上市,但是如果国内还有其他类似的竞争者在国内上市的话,消费者/投资人和公司的绑定关系,应该会很容易在竞争中占上风。目前看,各种行业似乎都很容易形成垄断,竞争者没法出现,有限的竞争也很快变成了合并。这又是为什么?也许这个帖七天:老爷子有几个学生,是掌握了核心技术且有能力独当一面的,能说明一些问题?

大致查了一下。根据股票发行数量的不同,在纽约证券上市,看上去大概每年需缴费10万到15万美元(https://www.nyse.com/publicdocs/nyse/markets/nyse-arca/NYSE_Arca_Listing_Fee_Schedule.pdf),折合大概60万到90万人民币。NASDAQ则首付15万到29万5千美元,年费4万7千到16万3千不等(https://listingcenter.nasdaq.com/assets/initialguide.pdf),折合大概 24万到96万人民币。香港交易所为14万5千到1百1十8万8千港币 (https://www.hkex.com.hk/Listing/Listed-Issuers/Continuing-Obligations-and-Annual-Listing-Fees/Annual-Listing-Fees?sc_lang=en),折合大概11万到80万人民币。上海证券交易所年费为2万5千到7万5千,暂免。科创版更低。(http://www.sse.com.cn/services/tradingservice/charge/ssecharge/)(顺便吐槽一句,交易所的网站居然还只能通过 http 来访问,而不能通过 https 访问。这安全性不可理解。)深交所5万到15万。同样吐槽,虽然 https 能访问,但是只有 http 的正常显示。现在的网络阶段,这样的做法不能想象,无法接受。顺便看了一下,国内一些大网站中,百度居然还可以 http 的访问。

有点跑偏了。纯粹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这些上市公司在国内上市的话,证交所年费明显低很多,而且主营业务在国内,和消费者也容易建立起良好互动互惠关系,对双方都有好处,而且从股市杠杆的作用来看,对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也有巨大作用。从国内实际情况看,对于高启的房价也因为资金可以有更多去除而减轻压力。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也比较富裕,完全有资金能力进入到股市。但是,为什么,我所知道的大部分新兴有名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的公司选择在外上市?作为个人消费者,国内和国外上市,是否会影响你选择在哪个公司进行消费么?

关键词(Tags): #国内公司#在外上市#股市#财富通宝推:史文恭,mezhan,方恨少,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主题帖中APPLE的例子有误。

确切的说,应该是 2017-2020 年净利润总和 483.5+595.3+552.6+574.1 = 2205.5 亿的情况下,而不是“不到1百亿美元的净利润增值”,导致了1万5千亿的社会财富增值。

虽然不如前文那么夸张,也有7倍的放大效应。

家园 对TG不信任呗

如果是薄熙来这样的,视部下为家奴,估计没人敢相信。

家园 看标题还以为说的是西西河呢

主要说的是中国的事,但却是个美国网站

很多国内公司不在国内上市是因为大陆上市必须连续三年盈利,很多公司,像蔚来,理想,小鹏,BILIBILI。。。都不满足,香港也有类似的规定,近两年才取消的,要不BILIBILI也回不了香港上市。

家园 主要是被搞怕了

最早是被太阳能公司搞的。我现在不确定这些在外上市的公司,特别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里,有多少是靠谱的。是碰还是不碰。

那你认为它们在外上市,是因为中国国内证交所的上市要求限制了它不能在国内上市?对于一些新公司,我觉得也许可以解释的过去,但是对于一些老牌公司,比如最近被纽约证交所摘牌(非经营因素)的中移动,盈利标准上应该没问题吧?而且主要用户,收入来源都在中国,似乎也没有在中国国内证交所上市。

大致看了一下NASDAQ上市公司的要求。看上去满足4个条件之一就可以达标。三年盈利是其中之一。没有盈利则可以走其他路子。新公司有潜力但没有盈利,的确应该给予机会上市筹资来促进发展,以期尽早盈利。

见前补充 4624367
家园 很多问题值得重新审视

如香港去殖民化一样,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大不寻常。内地公司海外上市问题以前可能是内地资金短缺要融资,而美国风投平台完善;资本发展阶段不一样,当年国内还没有到看到PPT就考虑出钱的资本;“创汇”的需要等等。今天两岸基本没有代差了,也不缺美元了,都面临“项目荒”而不是“资金荒”,题述的问题就得重新审视,明辨利弊了。

弊的方面除了分外资一大杯羹利润流失之外可能还有金融战争问题,去年南非资本要套现一千亿腾讯股票,我还担心是否会影响股价,后来看是多虑了,一朵小浪花。如果他们串联挤兑呢?

四个通宝玩这么大,我路过。

通宝推:铁手,
家园 最早的中国股市称为猪市。。。

是朱镕基为国企脱困设立的。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四大银行技术性破产,重整后需要融资,国内根本融不到,而西方看得很清楚,以极低价格参股海外上市,还满足了国企私有化的改制要求。。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海外上市也差不多。

再后来国内上市,有经营业绩要求,新兴产业国内上不了,都去了美国,美国资本家有经验,通过运作国内企业美国上市赚翻了。

家园 筹资、资源有效配置、变现

一开始国内公司,尤其是像中移动这样的暴利公司去美国上市,是打着筹资的旗号给美国人分红去的,确实如你所说:业务在国内,赢利靠国内客户,然后分红给美国人。这个朱前总理任上推行的事,那些去不了美国上市的银行,比如四大行,也都以发行价打折的方式以极低的价格半买半送给美国投行,美其名曰引进战略投资者,而国内的股民连发行价去买都中不了签。之于为什么这样做,别说现在,在2005年初我在国内论坛上就写过一篇长贴,我认为政府中的决策者已经被美国人控制,或者就是美国间谍了,不然咋能做出这样令人发指的卖国行径呢。拟或是当年跟美国有什么秘密协议也不可知,但是具体的行为摆在那,真是没有办法解释。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公司去美国上市,大都是些满足不了国内交易所要求的创新公司,这类公司一些人总以为去美国骗钱去吧,其实在我看来,能把公司运转下去,即使暂时的亏损,也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融资,毕竟那是一部分有能力的人在做事,应该得到支持。比如马云,当年政府和国内金融机构没有投资支持,那么今天想获得阿里的大数据,即使强势如中国政府,也没有多少正当的理由吧?回过头来继续说上市的事,本来公司上市就是筹资、资源有效配置,变现。筹资是为了能顺利经营,尽早与投资者分享获利。资源有效配置,是个提升效率,最终也是分享获利。变现就是公司经营的很不错,然后把经营的获利分享给购买股票的投资者。

那么国内的一些公司为啥热衷到美国上市呢?恐怕不仅仅是国内的政策问题,因为美国是美元这个特殊商品的生产者,这是全世界认可的硬通货,这是其一,其二,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6.5左右,这是明显的剪刀差,即使喊得震天响的华为,不也是靠着国外市场价格跟国内的剪刀差过得很滋润的吗?就像有网友说的,不是中国商品有多么被世界必须,而是中国商品的价格同等质量下确实太低太低了,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搞到1:1,中国商品如果还跟现在一样的销量年年增长,那才是华夏民族真正的牛逼哄哄了。

最后,也有一部分经营者对国内官员的那副嘴脸受不了的。比如有个股票叫海联讯,证监会查处的通知下发一次,这股票就下跌一阵子,有股民投诉公司,最终证监会还是处罚,还是要求公司怎么赔偿股民,这家公司的业务是给电网做技术服务的,上市的初衷也就是想去美国纳斯达克,结果赶上08年金融危机,改为到国内上市了,筹资不到2亿,是个靠技术服务运营的小公司,背靠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赢利还是很轻松的,但是上市后三番五次被证监会折腾,最后公司决定赔偿股民,开了中国证券交易行业的先例。公司承诺凡是因为证监会处罚通知引起的股价在某一时间段下跌,公司把差价补偿给股民,这一时间段股价上涨公司不做处理。该公司筹资不到2亿,那次赔偿股民用了8000多万。我之所以对这个事了解,是因为我买了这个股票,我买也是因为当时从事的业务跟这个公司相同,想不通这样的公司上市干屌啊,不稀罕去股市筹资,不需要配置什么资源,不需要跟谁分享变现,想来想去,就是为了图个名吧。但是运气不好,被证监会的老爷们折腾来折腾去的,索性不屌那一群人,要赔也是给股民,结果开了中国证券业的先河,因为公司受到处罚通知引起股价波动,股民受损失上市公司赔偿差额。

借着这个地方说点题外话。

上世纪90年代,很多地方国营企业都搞了MBO,也就是让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控股企业经营,具体操作是:这个企业有净资产100万,贷款100万,为了能让厂长经理控股,就指定贷款100万中的51万算是厂长经理贷的,然后这个厂长经理就有了这个企业51%的股权,以后他在经营中把这个51万还上,他就真正拥有这个企业51%的股权了。这样的神操作后,大本部分企业都被厂长经理以各种理由幕后折腾成自己全部股权,然后再走搞垮亏损破产的路子,把企业里的职工全都撵到社会上,最终霸占企业。还有极少一部分企业厂长经理们,真正呕心沥血经营,把企业越做越大,结果是这些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最近几年都该退休了,然后政府出来做工作了,某某老总,你的股份原来获得的就有不怎么正规,您现在是不是把这些股份捐献给国有?嗯?你不情愿?还是考虑一下吧,这些年来您经营中有不少违规的地方呢,这些查一下,您可能退休到老都要在牢里吃饭了。哈哈哈哈,还是捐了吧。我认为捐了是应该的,经营中间是很辛苦,但终归本就是不你的。可是这很不公平啊,那种不是靠辛苦经营,而是靠卑鄙无耻丧尽天良搞垮企业,赶工人到社会上,给政府制造了大包袱的坏人们,它们现在在背后奸笑呢。这相比股市那一点不公,是不是更大的不公?

我在这说过房地产高价的事,房价中的地价高,被政府用来搞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了,目的好,但是手段邪恶无比。从朱前总理到现在,房地产这个事,都是各种欺骗老百姓,都是说着房价要控制了,结果从朱总理到李总理,房价涨了20倍。我记得2005年,同学做了一个泡沫的展览用牌子,以机关事务管理局落款,上面说给大家建新小区,房价是800元,摆到机关门口,结果老干部们直接用脚把牌子跺个稀巴烂,大骂:一平方800元,想把人卖买你的房。因为当时房价刚刚600多元往上走。也许是嫌老百姓觉悟低,只能是用邪恶的欺骗的手段对付,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是那个说着永不翻案的带头欺骗的吗?说这么多,还是老百姓们觉悟不行,害得领导只能用欺骗的办法落下骂名来做事,实在是老百姓们活该如此。

通宝推:铁手,阳春白雪,迷途笨狼,青青的蓝,布隆施泰因,海峰,
家园 楚王爱细腰

在美帝上市和在创业板上市都有一大批企业,两者的时间差不多是一致的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美帝上市的都是一些资本密集型项目,就是很容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项目,这就是美帝发出的很清晰的信号,热烈欢迎中国吹牛不打草稿的公司来美帝上市,然后形成楚王爱细腰的效应,中国想上市的高科技企业都必须要资本密集,急功近利,瞬间起高楼,一遇到制裁就跪下喊美帝爸爸;而当时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虽然都叫高科技企业,其实大多是什么制造管道啊,铝材啊,结头啊这些和实体制造业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都不是资本密集型的,都是制造业的下游企业

当然高科技企业到美帝上市,到香港上市也是被政府故意逼出去的,大概也就是投名状之类的做法,因为在科创板之前,证监会对在中国大陆上市的企业连续几年盈利有硬性要求,而什么京东啊,快手啊这些著名企业在形成规模效应被人口杠杆翘起之前,年年都是亏的底朝天,它们实际也达不到在中国内地上市的硬性指标

通宝推:高地,
家园 历史遗留问题, 有利有弊

早期的中国股市主要服务于国企脱困, 对民企上市并不友好, 这是历史原因.

政府以大包大揽的姿态管理股市, 虽然实际上管理不了, 但也留下了审批制和业绩要求较高的上市门槛, 这个门槛带来两个后果, 一是审批制认为操作的空间多, 市场一不好就暂缓发行, 大家排队, 而且容易寻租腐败; 二是高科技企业因为盈利限制一般早期上不了市.

中国早期缺乏资本, 承受不了太多上市企业也是客观原因.

国内对上市企业大股东的减持和全球资金调配管制较严, 令一部分企业选择到更自由的境外上市.

所以, 境外上市的原因很多, 近年才慢慢希望优质企业多在内地上市, 慢慢来吧.

通宝推:外俗内正,
家园 国内融不到资?

这是谁说的?同样的发行价,股民们买不着,要抽签,为啥要给打折给外国人,到现在还在说国内融不到?看来是把那个时间参与过股市的人都当成是傻屌了。

家园 那个时间段参与的股民本来就是傻子

那个时候的银行一片崩溃声,刚剥离了巨额坏账,财政部按巴塞尔要求用外汇储备补足银行资本金,在国内根本卖不上价。

当然了,对国内的傻子们也还是准备了一款大餐,不然怎么为国企脱困呢?哈哈😄

wxmang干得就是这活。

大批国企一直是财政拨款,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拨改贷,加上国企持续经营困难,发放了大量的安定团结贷款,国企还不上,银行只好债转股,忙总就是银行的敢死队,接下企业的经营,包装好了以后,国内上市,银行把手里的股票卖给股民,把钱套回银行,银行和国企解困,股民有了一个合法的“赌场”嗨飞起来,各得其所。

哈哈哈哈。。。。

家园 赴美上市融回来的是美元

在国内上市套出来的还是人民币,天朝爱美金,人民币是自己印的。

虽然国内资本投资渠道少得可怜,但天朝还是大力引进外企,想得也是美金。

只要能搞来1美元,就能印出来6.5元勾兑出去。所以赴美上市的都是姿色好的企业,才好吸引到美金

家园 看起来你根本就不了解中国股市

仅仅是听听别人人云亦云。

家园 我是不懂,也是听来的。。。

但我也不相信你比WXMANG更懂,

好歹他参与过海航的融资,也近身旁观了中国建设银行的改制和海外上市,还亲手操盘了东北某国企的改制和国内上市。

当然了,关于银行的改制,温铁军的看法也差不多

这个问题,你的看法不过是网络上常见的不着边际的俗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