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货币与历史 -- 卢比扬卡
他们是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他们进厂之前掌握的知识、技术是在梦里面由睡梦罗汉传授的。
所以你的科研活动,知识文字的整理毫无意义,你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包括那些在学校里面传授你所谓的劳动成果的老师,他们也毫无存在价值,因为有睡梦罗汉。你这种所谓的教育科研人员就是不产生一丝价值的,只能消耗粮食的废物。
你最好的选择就是买块豆腐撞死。
为啥股份是分钱的依据?那是因为股份是产出的定价,并非产出本身。
资本论里讲的交换,应该是指产出的交换。
有道理讲清楚道理就是。
好吧,我承认他们确实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都是有父母的,但再想深一层,同理可推,他们的父母也不会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同样还有他们的祖父母。这么看,是不是应该把他们的祖父母都划分到家庭这个单位里面去?
你有没有发现,要界定家庭这个最小单位,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把个人界定为社会最小的单位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你是来听课的,不是上网闲扯淡的。
想知道这种高深内容,得加钱才可以。
居然这也想卖钱?左派河友是不是应该过来割资本主义尾巴?😎😎😎
古代(有多古一下子说不清)可能可以说是社会的最小构成单位,社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男的成丁后要单独计算税赋.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还是一亿个人。
只要他们劳动产品只是自产自用,那么他付出的这种劳动就是非社会性的。
鲁滨逊的例子只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理解自产自用劳动与社会的分离是多么明显。
事实上,封建时代(非雇佣)自耕农绝大多数就是这个状态,商品交换比重极低。
因此封建经济无论总量多高都不是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竞争面前不堪一击。
反之,当人们把自己产品同外界交换,即使只是两人间的交换,那么也是以劳动为媒介与社会产生了联系,具备了社会属性。
比如鲁滨逊与后来流放岛上的几个船员进行商品交易,这就体现了社会性。
当社会里越来越多地自产自用劳动产品转变为商品时,社会生产和消费就从分散孤立状态向社会化生产消费转变。
最终社会的一切,包括劳动者本身也从自己劳动的所有者商品化变为供给社会的劳动力商品本身,这就是资本主义化和社会化了。
但是我没有必要挑战工业化风险。
这就是地主阶级必须消灭的理论基础。
实践中也会有一部分一个人的家庭,另外,那些年轻人有些还可能在实际上、经济意义上仍属于原来的家庭。
我要强调的是,家庭这种界定方法,远不如另一种清晰容易:社会的最小单位是人,不可能再往细分,也不会出错,只要是个活的人就行。
一个理论,要研究起来,当然是越清晰越好,不容易引起歧义
甚至法律也是如此规定的,在生活中需养育子女时这样的单位更是有实际的需要,再加上经济独立的个人也可以定义为特定的家庭,也许从某种角度,只是某种角度,更方便。
之前想回复,想了想水平不足以讨论。现在觉得可以贴下:
这里不过是对生活、生产、消费单位的一种理想建构,虽然是把握和行动的逻辑基础,但是不可能等于现实。它们都需要一些前提才能实现客观。没有绝对性。
个人是现代资本社会的最小单位,马恩时期还无法做到。至少没有家庭是不足以构成社会生活,没办法进行阶级再生产的。但现在理论上已经可以做到。
虽然主流依然是家庭,但那种以家庭为基本共同体才能生存的社会成为过去式了。或者说已经退缩到有限领域。比如成年之前。然而即便是成年之前,也可能是公共机构完成的。
看得出来,以上完全没有讨论例外。比如古今都有孤寡一生的。比如现代只是破坏了传统家庭,是单亲家庭的增加和维持时间的缩短,而不是家庭共同体的普遍消亡。
但是对于资本体系的运行来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生产价值,承载价值,接受价值,消费价值的基本单位,已经是个体了。
所谓定义冲突,看上去反映的是分析立场的差异,比如某些行为是否该定义为交换?(交易,从而陷入资本主义将社会关系物化的这一判断)实际上是因为这里的概念是两个互相包含的集合,并不能完全对应。或者说,一个有限条件的的概念,其实不能把握所有的经验实在。
仅仅理解为价值等价物是很不够的。
理解了货币是信用是流动性载体才能明白三十年代大危机的根源以及战后西方对外的经济学欺骗。
为什么爆发大危机,一个重要原因是金本位制下货币量不足,而社会需要的交易越来越多,没有足够的货币,很多交易难以进行。
怎么定义劳动?
如果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可能是卖不出去的废品,所以没有价值,那么作为资本家是不是就要承担巨大的亏本乃至破产的风险呢?如果这个风险承担是成立的,那么作为资本家,占有一定的剩余价值以对冲风险呢?
看,马克思的理论甚至可以给资本家剥削创造理由了。当然,马克思本人可是驳斥了这个论调的。那么,根据马克思的对资本家风险论的驳斥,你还认为“废品”是没有价值的吗?资本家是不应当付工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