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真要进阿富汗该怎么进? -- 夜如何其
地大物博,人口稀少,雨水多了,非常适合种地。我们早年割了一大块地,就在哈萨克斯坦,用某种方式搞回来,名正言顺。
毛子其实也不错,不过现在是盟友,不能这么做。
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汉。
弯弯和港港应该算“洋人”那一类吧。
去自己国家的土地还要护照,见了鬼了。
当然了,比起收复,这点只能算是小瑕疵,我也只是随口抱怨下,并不是多大事。
。
听说现在淘宝有“外国人代报案”的服务售卖。
比如你要是丢了钱包钥匙自行车电动车,就请个外国人报案。
=。。=
国内统战,外交,民宗领导带头搬到阿富汗,做世代不停往西迁的东干人。
这算是为国出力,记功,分山地沙漠灌木羊杂若干。
如果他们不去,也记功,国际伊斯兰社会表彰,为阿拉伯先祖开疆拓土。
美国要从中东抽身,中国就挺进去让他走的不爽。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是可以进阿富汗的,但必须明白自己的战略目标,知道为什么进而进
在秦代兼并四川后,四川在后面一千多年 都是中原王朝的边疆。但是在夜郎国覆灭后,四川周边一时没有强大的帝国威胁这才让四川得以长期休生养洗成为稳定支撑以长安洛阳为都城的中原王朝财政的天府之国。但是到唐初,吐蕃帝国崛起,在唐帝国全力征服高句丽的战略东移时期,先灭吐谷浑在吐蕃北路打开战略空间觊觎河西走廊,随后再武周交替阶段攻克石堡城正式控制经略大唐的制高点露出抓牙。后来因为吐蕃内乱,主持吐蕃扩张的禄东赞与论钦陵家族覆灭,加上唐玄宗前期名将辈出,吐蕃全面第一阶段扩张偃旗息鼓。而后,是安史之乱吐蕃内部整合也基本完成。这时候不但吐蕃北路屡屡攻陷河西走廊战略要地并控制优良盐池 获得驻扎河西走廊的经济支持。更在吐蕃南路策反蒙召重创四川唐军。至此吐蕃进入全盛阶段。这个战略劣势,直到吐蕃全盛时期赤松赞佩在继承人问题叠加宗教改革问题带来的内部隐患,被中唐名将韦睿抓住战机从今天乐山出兵(韦睿以修大佛名义囤积大量钱粮与兵器),再度策反蒙召重创吐蕃南路。同时因为,在吐蕃南路的负责人畏战导致吐蕃北路的主持人论结赞嫡子乞藏遮遮战死,因此吐蕃内乱全面爆发(论结赞支持的赤松赞普嫡长子支持赤松赞普推行的藏传佛教宗教改革,这里还有龙树传奇不展开。而赤松赞普之后的王后是蔡邦氏,出身就是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大祭祀,同时蔡邦氏主持吐蕃南路。当时吐蕃兵力,赞普四,吐蕃北路三,吐蕃南路二。吐蕃南路惨败后,赤松赞普骤然身故,继承赞普王位的不是赤松赞普嫡长子而是蔡邦氏出身的嫡次子。之后二年三赞普,吐蕃就此盛极而衰。就此,韦睿重创吐蕃南路之战不仅导致吐蕃对大唐威胁全面削弱,同时策反蒙召此后千年至今,中国南方再无能威胁中原腹地的大国,还有一个额外收获就是把夜郎国故地牢牢控制再亲中原的土司手里这就是后来在西南历史不能不写上一笔的播州杨氏。
注:赤松赞普继承问题的吐蕃内乱内容,多采自中国佛教史中记载。学界对此史料细节真实性有不少争议,因此史料出处为孤证没有中原史料记载对照。不过就本文主旨的边疆经营部分的历史结果是没有争议的这里多写一下,避免细节上争议。
(待续今天写完)
我继续四川话题
话说虽然,四川在韦睿奋力一搏之后,中国南方虽然再无有效威胁中原的大国。但是在唐之后,交州故地屡判屡降屡降屡叛,到宋神宗时期还有越南所谓的XX英雄李常杰经略广西邕钦廉 三州,攻克三州并尽屠军民五万八千多人(无一人投降),并掠夺三州之民后撤军。前后军民损失人口五十多万。而后宋与越南李朝互有胜负。这算是来自中国南方最大的一次威胁了。
到宋之后,虽然有蒙哥陨落钓鱼城之挫(钓鱼城为播州杨氏建造)。但是忽必烈的在中国历史大迂回战略,不仅最终完成了对南宋的合围,并且在第一次打通四川的战略过程中,从四川一路屠杀到襄阳外围,其战略影响在于襄阳在此役之后,再也无法有效获得四川的人力物力支援,而且周边地区也因为战争屠戮影响无法获得经济和战备的稳定支援。这之后,襄阳基本是战略上的绝地。
再之后,就是元朝全取青藏,兼并云贵,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这些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直属管辖。而此后,明清两代 的改土归流持续不懈的努力与征战,直到清乾隆中期十全武功之后才基本把县这一层级的中央事权牢牢的控制在中央政府手里。个钟曲折,我说一个事例可窥一斑。这事情就是贵阳城的建立,这里曲折有个不大不小的乌龙,大致过程是,贵阳原本为明代设立的军州治所,周围大多数是臣服的土司,而中央因此推行改土归流,但是事不周密引起土司哗变。但是,这些哗变的土司安定久了,和中原又有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最后平息哗变的妥协就是,暂缓改土归流,而土司承认贵阳建立中央政府直辖的治所而不是军队治所。而湖南与广西的改土归流基本在清初就征战不休,知道清中期才底定今天格局。这里对应乾隆十全武功的大小金川之战,持续二十多年消耗军费两千万两白银。这还是成都家门口的事情。到平定大小金川之后,四川周边再无边患,因为清朝一口气把中国边疆推到喜马拉雅山麓与横断山脉一侧。并控制所有制高点至今。不管你怎么评价明朝与清朝,没有明朝与清朝持续不断的经营改土归流,中国南方的中央直辖地域会小的在两宋格局之内(改土归流后遗症,湖广百万匪患直到新中国才基本肃清,治理格局就此为之一新,这是后话,本文展开),而没有清朝经营我们在东北西北乃至喜马拉雅山脉山麓所有今天控制的制高点,是否在今天还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用这都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这里更不要说,汉家自古经营西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还没有持续稳定控制七十年以上的历史。说那么多,无非在说,秦朝定大一统,到汉武帝才补了东南沿海福建广东的直辖控制,并第一次在夜郎国故地开拓经营。而四川云贵一线,直到清中期才实现稳定有效的控制,其中拉锯虽然史书不见大书特书,但是也是二千年不断征战经营并持续分化瓦解当地土著才有了今天的规模。这还是我们屡有胜迹的 南方边疆经营。对应北方边疆,无论东北西北还是今天蒙古地区,为患中国两千年,其中拉锯不仅有五胡乱华之祸还有辽金时期的南北格局,再有后来的元蒙满清入主中原。值得玩味或者令人讽刺的是,突破汉唐奠定我们今天边疆格局恰恰是入主中原的外族王朝蒙元及满清。这里原因,有志于开边拓土的各位,哪怕键盘开疆的时候不妨三思前人的艰辛。
(待续今天写完)
对中华文明的领土贡献为净负数。
说出“虽远必诛”的汉朝的陈汤,没少被朝堂上的儒臣们排挤。
儒家学说的知识结构有严重缺陷,这些人掌权,放在今天看,相当于整个国家全部由大学里的法学教授来统治。不仅仅是歧视武人,而是打仗、经济、科技那是全部都不懂。如果有人比他们懂,那就一定要用政治正确排挤出去。所以宋明以来,朝廷里的正国级大学士往往不如边疆的县乡级少数民族酋长更懂治国之道。这么玩那显然得亡国呗
结尾部分 要写多少,其实费了一番踌躇的,主要是写多了即使身边的人也吸收不了多少,更不要说一些内容是是基于多年考虑讨论甚至争论的总结。对这里,看到一个话题就拍脑洞的河有来说,一些斟酌是对他们的为难。思前想后,不由想起 有个小朋友起了援疆的念头,我给她留言,要写点东西考考她甚至为难她,所以这里基于实用主义的各种艰涩不是考验河友的耐心,实际另为难其人。
下面夹叙夹议,时间线会非常交叉对照
1.我这里说的实用主义是英美主流的实用主义哲学角度,既承认现实的不完美,退而求其次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而非解决现实问题的黑猫白猫叙事。这里我不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假设。
2.这里我讨论的各种问题及其有效顺序,是基于中国在后新冠治理的时代获得治理的先发优势,甚至是在部分领域获得决定性的话语权的假设展开。对此不认同的看到这里可以大笑走开,哪怕我身边多年好友对此也是非常不认同的,他们中坚持我们今天的路已经走死了再无挽回者有之,有认为新冠中国获得再多优势依旧会败于西方有之,还有就是 今天中国治理已经在错误的路上走了太久诸如此类。持有类似观点的不用和我争论看,彼此擦肩而过没有互相问候一声对方家人已经是相当克制的,网络上没必要彼此找不自在。
3.我提过我身边还留下来一起讨论的朋友,对比15年基本是去掉两次三分之二的。即使如此,我今年才基于一个博学有术但是还勤奋钻研的朋友的劝说,开始基于博弈各方的现实实力考虑各种问题,因此对新冠格局的世界我们身处这个有点魔幻的快速变局中,我的观点必然是离经叛道甚至是在违背战后经典学说的道路上狂奔的,如果看到这里秉持学院派经典的河友可以离开,因为看到后面你不喷下面的内容是违背常识的跳大神已经是一种最大的礼貌。
4.我所有的起点都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新冠什么时候结束。从以色列到今天的南京,如果不能说今天的所有疫苗路线都失败,但是遇到重大挑战和挫折是无法回避的。甚至某种角度,在现有所有疫苗路线有关数据,在控制医疗挤兑对应的死亡率和重症率大尺度下降,无论重症率和死亡率一切回到去年疫情起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西方各国对新冠治理会这么调整这对我要叙述的内容是决定性的。并且,在瑞士和日本完成实验室逆向合成新冠病毒后,现在任何变异都是可以从实验室人为干预的。这几天我对前不久在文字里困惑的变异方向,既什么方向防护率提高,变异就朝着攻克防护率高的免疫变异,如果明年还出现这种变异。我完全有理由怀疑变异是大国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以及俄罗斯这样站在生物技术前沿的大国在人为干预变异的方向。而基于这种假设,任何现有疫苗都最终会因人为干预而失败。也因此中国要求在新冠朔源过程中不能排除美方实验室态度坚决而鲜明,这次中美会晤我方对美方的陈述包含了坏事做尽,也必事出有因。
5.基于4,我实际在说,在以色列疫苗免疫路线遇到重大挑战的时候,基于疫苗免疫路线的问题。以及,我们自己推论的,基于新冠后遗症各种后续开支对欧美日本的长期财政挤兑。我实际在说,可能陷入长期泥潭的欧美都基于自身利益的本能尽可能把各大国拖入泥潭。这是符合包括俄罗斯与日本在内的欧美利益,尤其美国利益必然选择。不考虑这些,无论大到后新冠时代的架构,小到新冠现有治理面对新变局的必然调整,再到各位键盘开疆(包括我自己)河有在本楼的主题。绕开新冠这个绝对主角,宽严皆误。
(待续今天写完)
先搁置新冠因子,夹叙夹议
1.今年有关伊朗的长期合作协议,美国在阿富汗骤然撤军带来所谓战略真空,乃至必然与之密切联系巴基斯坦恐怖袭击背后的我方坚决态度。我们需要认知这样的一个阿富汗,这是一个在苏联入侵之后饱经战乱,受困欧亚大陆腹地却坐拥三万亿美元矿产资源的国家。哪怕没有这笔财富,只要打通中国到伊朗乃至巴基斯坦的商路尤其是打通到伊朗和巴基斯坦的港口的商路,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三国繁荣甚至对中亚地区包括中国新疆地区的辐射效应可期。不说伊朗油气资源,就说巴基斯坦那2700亿吨煤炭资源对于能源有接近无限饥渴的中国来说,阿富汗的稳定与繁荣,是中国打开西域海路的所有前提的保证。
2.今天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战略地位,我的叙述如下,我们处于欧亚大陆一隅之地,我们在今天在所有陆地制高点都持有居高零下的战略优势以及我们今天的综合国力积累,无论海陆在东风半径内自保有余确定无疑。但是,也因为海路被封死在马六甲以东,尽管我们防御区突破第一岛链已无疑问,但是突破第一岛链后,除非学习日本有独霸太平洋的野心,并下决心打到本土迫使美国求和,不然我们的综合国力全力经营决战第二岛链是一种疯狂的构想。因此,在东风半径内,把美国基础亚太是唯一的可选目标,这也是中国和欧美反复在南海博弈的核心没有之一。
3.早在五年前,我们自己讨论就在南下的方向要确认一个核心问题,既要不要和唐代那样设置播州杨氏那样的亲华藩镇,作为我们南下的桥头堡以及拉锯中的壁垒。最后我们的结论是,不可置藩。有个朋友最近的总结,不能用注定失败的西方殖民主义视角经营一带一路,对南方如此,对西向亦如此。哪怕以百年的尺度这一政策受益匪浅,但是依旧结论是不可置藩。这里更不要说,世界上80%人口过亿国家集中在中国周边,无论从人口对比乃至,骤然全取南路带来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必然南移必然代来中国南北失衡问题的雪上加霜。(当年香港资本全盛时期构想就是,香港兼并两广海南与福建,以香港为中国首府【香港到北京和香港到雅加达几乎等距】在臣服五眼联盟的前提下全取南洋)
4.数字时代必然的数字社会及其治理必然加速真正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因此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我们基于生产力条件的深层发展,无论基于阿富汗的真空区域乃至南下的东南亚各国,我们都可以基于我们扶贫攻坚中的各种经验与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优势在一带一路构建各国的共同把繁荣。这种共同繁荣绝对不是中国单方面的输出与攫取利益,你看来自印尼的快公司极兔结合拼多多打开的互联网销售新格局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例子。打通商路共同繁荣的基础是,技术迭代释放生产力约束前提下的 各取所需。港台经验告诉我们,一味的单方向援助与补贴只会出现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只有基于真正的利益互换下形成的经济一体化之上政治利益联系才可能有长期的稳定发展前景。而恰恰是这个,就是西方各国尤其美国以及竭力抗拒大陆统一与融合港台上层竭力破坏的。面对他们的挑战与破坏,必然贯穿一带一路经营本身。甚至随着一带一路各国崛起本身,有关国家也必然为自己的利益寻求中国利益之外的新利益纽带,对于这种我们传统治理的理念提出的挑战,一句话总结。真正的信仰必须要建立在信仰的崩塌后的献祭及其重建中(比如对新冠肆虐的一带一路国家面对的人为干预导致的疫苗免疫挫折)。
5.其实早在一带一路之前的讨论中的争论,有人就提醒我向南就是向西,向西就是向南,两者互为表里并互为援奥。而南亚次大陆各国,尤其是以印度占据的地缘优势,因其处于向西和向南的结合部对我们开拓海外与边疆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当印度选择把欧美打压中国作为崛起的战略机遇,而不是和中国一起打破西方霸权对全世界剥削的现有格局的时候,中印的战略摩擦实际已经不可避免。
6.其实早在美国治理伊拉克与阿富汗的重大挫折面前,无论美国撤藩如何艰难。美国撤离阿富汗在战略上是一种时间上的必然。而我们应对美国撤离的时间表加速,我们对内针对新疆和国内伊斯兰问题做了重大治理调整。甚至为此不惜和西方产生直接的冲突。同时,在微操上,我们在洞郎冲突中不仅打破此前格局的承诺在青藏高原不仅加速部署,并且把以铁路为核心的基建延伸到了林芝一线。其时间线现在复盘看就是,在洞郎破局后,利用印度国内持续扩张永不后撤的氛围,迫使印度从中印边界东线移兵二十万导致西线兵力空虚。而在去年的冲突,我们形成对印度毫无争议的优势后,印度周边国家从尼泊尔到孟加拉等国家都打破对印度的畏惧主动和我国建立更积极的政治经济联系。尼泊尔更因此一举收复所有印度占领的尼泊尔领土,这导致印度毫不犹豫的倒向欧美。但是也因此,在引入欧美尤其英美情报网络的时候,给印度国内颜色革命埋下了注定发芽的种子。那时候我一个观点你们参考,印度站在英美阵营对英美的消耗远大于站在我们这一边。这次印度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基本验证了我的观点。既今天的印度已经成为持续威胁欧美尤其美国在印度和东南亚产业链持续输出新冠变异的威胁而非助力。并且因此衍生出,在印度和东南亚重建去中国供应链失败后,欧盟已经开始把重建供应链重心放在欧洲周边地区尤其中东欧地区。这一新变化,必然导致美国全球布局的重大调整,也是美国加速撤离阿富汗与伊拉克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单靠中国现在守有余而进取受限的当下格局,没有印度的助攻我们是无论如何做不到今天这一波的。
7.有人总结老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管外部变化如何,都坚定不移的推动既定的优先事项。尽管在川普崛起对西方盟友的冲击乃至新冠治理对 世界格局的加速度演变,没有我们尽可能的消化改开以来的一系列问题,更有早前对欧美市场开拓增长迟滞的关口,不惜代价开拓一带一路。我们要应对从贸易战到新冠带来的变数,会比我们的曾经艰难的多。也就不会我们不会在美国撤离阿富汗的当口,恰好把高铁推进到林芝段而无视印度的任何反对。天助者必先自助而已。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好基础工作在所有看起来可以走捷径的快速通道有关选项之前,这是我们今天可以讨论某个点要不要经营的原因。
8.人口,水线北移给我们带来的战略机遇,如果没有先辈持续几十年的植树造林。没有本届坚持不懈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引导,我今天说的也不过是几十年后的憧憬而不是今天几十年对应的规划。回到说古部分。吐蕃对唐德威胁是建立在人口比例1比7的全民皆兵基础上的。但是到明清时代,吐蕃对比全盛时期人口减半,而中国有效控制地区人口对比唐朝增长近八倍。此消彼长才有,乾隆对大小金川持续近二十年的经营。我们今天的开拓格局,在新疆和对南洋各国潜在经营地区,人口比例大致在一比一的范围。因此注定我们只能走共同繁荣中注定反复拉锯甚至我们输出利益的地区反复无常投奔西方以及任何霸权的坎坷之路。但是打开困于世界一隅之地困境的格局的战略机遇,哪怕明知道必然存在战略陷阱也要去刀山火海走一遭。好比当年,我们不去朝鲜走一遭,就没有苏联对我们的156,更不会有此后中国初步完成工业化准备下的基星格主动打破中美坚冰之后的种种。古人有云,势如破竹,破其节而其下自开。去年由班公湖至于尼泊尔收复故土,小试牛刀尔。还记得当年西西河张七那句,天与否取,非吉也。
(待续今天写完)
一条理,这穷山恶水刁民,能杀其人而据其地乎。苏联试之,杀百万,仍不能。故苟则全。
再说了,这地儿就是有利益,什么利益?什么生意?是地的生意?矿的生意?还是人的生意?既然不能杀其人据其地,那就是做不了地的生意。现在看乱事,烂人太多,矿的生意也难做。我看非要做,那就只能做人的生意。既然是做人的生意,不必百万大军掩至。更不必去改造什么。人的生意让CIA做,没有CIA自己搞个AIC出来就是。何况现在可以无人飞机飞进去,就是群情汹汹,一架无人机两发导弹,视频一上网,舆情不足畏。
至于人的生意怎么做,之前三家进去,谁发财,谁赔钱。写得明明白白。弄个AIC,照办煮碗,只发财不赔钱,就是做了人的生意。更何况还已经有ISI,也许连AIC都不用。所以我看方法早就说明白了。而且就是做生意有些不好效果,自己赚这个钱,总比别人赚这个钱来的好。
就我个人认为能在现有疫苗下逃脱的变异毒株才能活下来。活下来才能广泛传播。
美印之间很难说清到底是谁坑谁
文章自说古起,还是以说古为全文结束 这部分的结尾
这几天看完大决战电视剧,其中几次重温电影版大决战。我最喜欢还是电影版的辽沈战役,电影中卫立煌回复顾祝同有这样一段话:兵家有云,勿以军重而轻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这是引用六韬中龙韬。立将的一段话。
话说,康熙功业,能说道的是这样几项,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签订尼布楚条约和平定准格尔蒙古。而我要说的古,就是说的就是康雍乾三代平定准格尔蒙古经营新疆的艰难。要说这个的起因,是看到网络评价康雍乾经营西域,乾隆完全是捡了祖父和父亲的便宜,这我大不以为然。
话说,康熙为平定准格尔帝国,其实有个战略安排我们史书不怎么宣传。就是在尼布楚条约中虽然作为战胜一方但是基于对准格尔方向的考虑,康熙给了俄罗斯非常优厚的条件签订和平条约。(制高点控制之说由此肇始)在尼布楚条约签署第二年,康熙开始对准格尔用兵。同步,俄罗斯先策反哈萨克独立,彻底断了准格尔对清帝国战略迂回的大后方,并且依托俄罗斯提供的比准格尔先进的火器,哈萨克不仅实现了对准格尔的独立,而且还配合俄罗斯与清朝会攻准格尔帝国。其结果不想而知,准格尔大汗噶尔丹败亡,在准格尔败亡之时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判出准格尔加速噶尔丹败亡,因此在结束准格尔战役后的康熙册封了策妄阿拉布坦,安抚准格尔各部。因为康熙连年用兵,加上为了安抚持续征收重税的江南地区康熙多次下江南巡视。这期间,策妄阿拉布坦重新统一准格尔各部后,开始逐步对外扩张,首先他以青藏地区为突破口。不仅攻占了拉萨,还导致诗人达赖被迫下野,最后青海湖畔不知去向。在察觉策妄阿拉布坦野心后,康熙才被迫开始得罪人的清理国库运动为必然发生的再次征服准格尔的战争筹措军饷。这才有了电视剧康熙王朝中,雍正下江南查亏空的一幕。也拉开了,康熙雍正再到乾隆时期的全面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的序幕。这期间,有一件对蒙古影响深远的事情。依托满蒙联姻同盟起家的蒙古在那时候分 科尔沁蒙古喀尔喀蒙古与准格尔蒙古三部分。其中科尔沁蒙古与满清皇族时代联姻,关系紧密。而喀尔喀蒙古各部,因策妄阿拉布坦重新崛起而骚动,对应这微妙格局,亲满清的喀尔喀蒙古大喇嘛带所有喀尔喀蒙古王公尤其是年轻王公进北京觐见康熙,一个目的是让年轻的王公门认识到满清的强盛也在这次觐见中重新与满清缔结盟友防范策妄阿拉布坦的游说与策反。并且在大喇嘛去世后,直到清末大喇嘛都不是喀尔喀蒙古出身,这些约束对延迟外蒙德独立客观起到了一定作用。到康熙两次罢黜 太子,最终选择了雍正为继承人有着深层次考虑,因为当时除了太子和四阿哥,其他有条件争夺帝位的基本都是济尔哈朗系的姻亲。甚至宗室将领,也大多与济尔哈朗系有姻亲。某种角度,作为康熙亲信的曹寅最终为雍正忌惮,也与曹寅和当时大宗正联姻有关,因为大宗正公开倾向济尔哈朗系皇族。这样,到雍正清理宗室重整财政乃至配套的军政改革问题如麻。一个操作失误,就是雍正九年满清以举国之力和策妄阿拉布坦决战,当时全国二十个总兵官去了十三个全部战死,近四万大军仅以统帅傅尔丹带着不到二十个亲位逃出生天。这次战败引发了后面雍正加速清洗宗室的全面危机。其余波到乾隆逐步为诸王平反才结束。而后,在雍正休养生息后,乾隆才再次发起对准格尔的决战,其准备甚至在最后决战阶段,仅仅神机营为齐射准备的药子就多达2500万发。简单说,完成对准格尔的最好征服,不仅历经康雍乾三代,而且依托当时中国四亿农耕人口的国力,并在完成政治经济军事全面改革后才最终在一次次挫折中,矢志不渝持续不断的打击下最终把准格尔帝国活生生耗死。可见自古开边,没有综合国力的支持,没有配套的全面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乃至,几代人不计成败矢志不渝的决心与努力不可能成功。对比满清平定准格尔的努力,汉家王朝都缺了什么,不妨细品。
说古到这里,给上面的内容收尾就是。乾隆的时代,中国是无可争议的火器帝国。但是到周边国家基本战略威胁消除后,乾隆因为盐商 盐政 与盐务的彻底腐败,断然结束了作为中央财政调节手段起自两宋在明清发扬光大的盐引制度。其直接后果是在没有配套措施下,到嘉庆道光时代,综合问题开始慢性病一样侵蚀满清财政。到白莲教大起义后,道光给年轻的咸丰留下的是一个国库只有25万两白银的空空的诺大帝国,史称嘉道中落,而彼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整个帝国的危机已经不可避免了。
曾经和朋友讨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拿破仑式的会战那样辉煌的胜利,还是小威廉皮特那样兢兢业业甚至扣扣索索的 全面改革后。在持续不断地削弱拿破仑的全面优势下,最终登顶大英帝国的辉煌。而那是,因为奥茨特里茨会战的反法同盟一方的惨败,小威廉皮特已经抑郁而终。此外,拿破仑只讲霸道的辉煌。一个小小的欧洲国家葡萄牙,在王太子毅然在巴西独立后,巴西在拿破仑战争的剩余时间中平均以每天两万英镑的速度给屡屡受挫在拿破仑会战辉煌下的伦敦金融市场尤其伦敦债券市场注入 黄金储备。到拿破仑战争结束,巴西几乎把国内所有金矿消耗殆尽。这种对拿破仑的强横,不惜代价付出支持英国的效果乃至失败国家又又多少。这是支撑英国组织七次反法同盟战争最终成功的一个助力。不靠天才们的伟力,也不是单纯靠英国广阔的殖民地腹地,是哪些拿破仑看不起的孜孜于蝇头小利的人们,用债券用走私和其他尽其所有的方式写下了拿破仑的墓志铭。
说那么多,我不由想起一带一路之初一个朋友给我的一个忠告。他说,不要急于获得什么突破性的成就。要知道大航海五百年,其中三百年欧洲列强在各大洲都不过只获得了一个港口无法深入内陆获取利益。说中国开拓的古,是讲我们开拓的艰难。也说,我们失去开拓世界的最佳机遇期后,我们在今天好不容易在技术革命前夜和列强们在三百年中同处一个起跑线。并且加入新冠因子带来的复杂甚至不可避免被后人称为魔幻格局里,我们获得了实际与我们地位不相称的优势。一边打破被锁死在欧亚大陆一隅之地的百年机遇,所谓天予否取,非吉,不过如是。同样,我们对开拓做好了庞大投入全军覆没,甚至军事开拓全军覆没的准备了么,我们会不会在获得拿破仑式的辉煌后,被那些我们看不起的弱小最终写下墓志铭。帝国之路走不通,殖民思路不可取。那又如何进取。
于今,不妨做好自己的事情。而自己的事情首要的就是补上人口老龄化这个短板。配套扩张人口的措施下,不要婆婆妈妈更不要顾及太多坛坛罐罐。水线北移给我们带来的气运就是,水资源的丰沛可以明确缓解经济上北方人口尤其西部人口单向流入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带来了东西失衡南北失衡的困境。先北后南,经营大号的关中。对外拓展见缝插针的把握飞地的同时,有序经营对外空间。对应新冠魔幻,补短板以人为本,强化既有优势制造为本。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结硬寨打呆仗。打通对外商路的同时,要让当地人在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时候,只要他们能独立自主不轻易被列强吸血。同时加强反帝反霸权教育,他们虽弱就必然会书写一切拿破仑们的墓志铭。
无非,引而不发,跃如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