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禹治水行迹考(0)引子 -- 汉服
实质上与阿富汗塔利班差异不大,塔利班能依靠这样的组织程度与最先进的美帝对抗二十年,可见氏族部落的组织力并不差。
北美印第安人各个部落联盟各自为战,尚且与白人曾经也打得有来有回,最后虽然失败于后劲不足,但是也说明干上个几十年是没大问题的。
奇怪的地貌
在探寻大禹遗迹的过程中,地图上有一片区域以其非常特别的形状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片区域以庆阳为中心,从卫星照片上看就像一片树叶一样,也有密密麻麻的纹理结构。后来发现这就是著名的黄土高原!这片区域中所有河流最终都汇聚到了泾河,并从右下角的出口泄出高原汇入渭河(泾渭分明的成语就出自这里)。
靠近了看看:
现在就能看出奇怪的地方了。这些地区整体上看起来像山脉,但顶部平坦,侧面沟壑纵横,像是流水冲刷出来的。这很奇怪。正常来说,泥沙应该淤积在山谷中才是。上图中,山谷中也确实有泥沙淤积的平坦区域。但山顶上怎么会有平原呢?再回头看看上一张高空的图片,感觉是有一个平面,将这片区域的山脉的山尖尖都给削去了一般。
拉一个剖面图看一下:
从这样图上看,前面以为的“一个平面截去了山头”的看法是不对的。因为两侧的地形比中间有平原山头的还要高。
再看一下高程图:
高程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这片区域周围一圈高山,中间一片较低的山头,山头上都是平原。整体地势西北略高东南略低,所以水线向东南方向汇集。周围一圈高山,中间……平原……你是不是想起了什么?怎么感觉这个区域与我们的泄湖成原理论有点相似呢???
抬升一下水位看看效果:
从这张效果图上看,假如右下角位置的缺口也被山脉堵上,这片区域确实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湖面,从而湖底也有了形成平原的条件。这个湖泊的上游位置有一些平原露出了水面,那是因为上游的水位实际要高一些,我们的软件无法模拟——这一点我们在前面说过的。那么右下角的区域有没有可能原来是山脉,后来被大禹掘开的呢?
我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意外搜寻到这样一则传说,也是关于“错开河”的: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一个“错开河”的传说,但那条错开河离正式的禹门口相差不过几里地,只能算局部的路径修正。我们看看这则传说中,预定的黄河河道位置“黄龙山的下川”在哪里:
图中可以看到,目前陕西共有3个黄龙山,其中有两个位于汾渭平原南侧,是黄河不可能抵达的地方(大禹再怎么疏通黄河都不可能疏通到汾渭平原南部山区),所以上面的传说中只有可能指汾渭平原北侧的黄龙山。而这个黄龙山,恰恰位于庆阳所属黄土高原水系总出口位置!也就是我们猜测可能被大禹掘开的位置!
以现代的眼光看上面的传说,就是大禹派出的空中勘探小队报告说:西边的路径不行,东边的路径更好。
东边的路径真的更好吗?实际上,就黄河本身而言,从可能的路径1或者路径2走,都远比东侧路径更简单,要劈开的山脉会少很多。但是,如果选择了西侧的路径,那么当前黄河穿越的几个平原现在还仍然是湖泊(可能水少一点),晋陕峡谷中的几个大湖还在,那里的治水工作并没有完成。选择向东的路线,可以同时将东边的湖泊一起解决掉。
传说再一次得到了证实。而我们,甚至还同时发现了黄土高原的成因:
泾河水系所属区域周围都是高山,今天泾河泄入汾渭平原的出口在大禹到来之前也是高山,所以泾河水系所属广大区域渐渐就变成了一片巨大的湖泊。山石和泥沙从山上冲下来就渐渐沉淀在湖区的底部。时间久了,湖底的高山也被渐渐增高的湖底平原淹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底平原。然后,大禹来了。大禹凿开了黄龙山位置的山脉,泾河有了汇入汾渭平原的出口,整个大湖中的湖水泄干了,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平原。
那么现在的黄土高原为什么不是一个平原,反而千沟万壑呢?那显然是长时间的流水侵蚀造成的。毕竟大禹治水距离也已经有几千年了。
我去查了一下当前主流学术界对黄土高原成因的解释,找到下面这篇文章:
代表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的黄土高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历为炎黄子孙所关心,更牵动着无数中外科学家的心,因破解黄土高原形成之迷被公认为世界上特大难题,捧为传统经典的“残积学说”认为,在长期的地质历史年代,岩石经水和热的作用就地崩解风化而成,但黄土直接沉积在没有当地基岩风化剥蚀物的基岩上,矿物种类又与所沉积地方的基础成分极不相同,这是残积说所无法解释的,也因之排除了黄土高原形成的残积之说。
长期弥漫笼罩着科学界的“风成学说”认为,大西北荒漠地带的反旋风带刮起地面黄尘,经高空运送,长年累月堆积而成黄土高原。但人们在黄土高原挖窑洞时碰到大卵石从窑顶掉下来砸人,开隧道时又碰到沙石层塌方压人,这血淋淋的事实使人们对黄土高原的风成说产生怀疑。
笔者历尽艰辛、历尽磨难近30年,对大西北,对几乎囊括北中国的黄土高原,及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等进行实地考察探险,掌握大量第一手地质证据,并翻检了数千种重大文献资料,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后提出否认黄土高原风成说,其理由和依据如下:
①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的排列及黄土高原上砂黄土细黄土粘黄土的排列,自西北而东南呈扇面形叠瓦鱼鳞阶梯并有条块状的带性分布规律,这只有突发性的大面积长距离的滚滚漫溢的特大灾变洪水才能形成。而风吹黄土,只能平面模糊过渡。并且,戈壁沙漠黄土中均有代表水成的伊利石、蒙脱石等的存在,对风成黄土高原是持反对态度的。
②黄土高原有条自西北而东南逐渐降低,并被黄土连续覆盖的最高限线,叫黄土线,在线之上,只有裸岩、在线之下,才有黄土,这是灾变洪水遗留下来的标识。风成说从来没有解释也从来不敢碰这条水成佐证的黄土线。
③黄土高原先秦时产荔枝,唐时产桔子毛竹,地质时期有大象犀牛的热带动物活动,古气候比现在更湿热,降水量更大更丰富,这对风成黄土是投不支持票的。
④现黄土高原年均500mm的降水量即将年均5次尘暴雨土降落共1mm的尘土冲刷得没半点存留。现黄土高原每年被雨水冲刷削低1cm,有16亿t沙东流大海中。按此计算,容重约10万亿t的黄土高原,即按目前干燥寒冷期的气候环境一万年后亦已不复存在。
⑤在甘肃合水和陕西延安、西安、旬邑均发掘出黄河象骨架化石,决非风吹黄土慢慢掩盖,只有灾变大洪水才能泥封深埋,并预言今后还有单只或象群化石出土。
③黄河上的龙羊峡、刘家峡、红山峡、青铜峡及秦晋间黄河上的峡谷两岸山峰的地层都是平行的,这只能解释为先有黄土高原,后有黄河,黄土高原是灾变大洪水冲积而成。黄河是切割了黄土高原再形成。
⑦黄土高原剖面有斜交混交和水平的沙土卵石层。并且,西宁北山寺山顶、宝鸡干阳岭顶、黄陵子午岭顶、陕西延川县、宜川县,山西保德县、离石县等山项均有大沙滩、石证如山,风成说根本无法解释山顶上的大沙滩,因之完全彻底根本排除黄土高原的风成之说。
笔者在1988年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地学专著《喜马拉雅山的崛起和黄土高原的形成》一书中创立的黄土高原灾变水成学说,及山西太原1993年9期《科技之友》杂志刊登的科学文章《黄土高原究意是怎样形成的》一文中认为:板块碰撞,大地呈网络性嵌镶形的破裂及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在隆升的激烈过程中能量释放而产生的大量灾变洪水和泥石流。向当时尚是草原湖泊低地内海的黄土高原滚滚漫溢,泥封深埋一切动植物,留下黄土线,多次灾变洪水间断沉积了黄土,后经地壳抬升,形成今日壮观的黄土高原。在笔者的论著和文章中,更用大量雄辩事实证明黄土高原是灾变水成最确切最明朗最形象最壮观的实体展示,又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大最厚最完整最有发言权最有说服力的第四纪沉积地层,研究最后,最后研究,只有灾变水成,才能科学合理全面完整圆满地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并满足于各个细节的解释和回答。
李明光的考证比较有力地反驳了残积说和风成说,他的理论也能更好地解释公认的事实。实际上李明光的说法与我的说法都属于“水成说”,都认为现在的高原是曾经的水底,所以在解释黄土高原时理论上基本一致。譬如:
1. 黄土线 按“泄湖成原”学说,湖底沉积的泥沙是不可能高过湖面的,而湖面又不可能高过周围群山的最低的隘口(再高就泄出去了)。所以高原有个黄土线,线上再无黄土;
2. 山顶上的卵石 当年的湖底是高过这些山顶的,所以现在这些山顶上是平原。如果卵石与泥沙同时抵达湖区,显然卵石会先沉降在下面。但是如果有一场暴雨将卵石从山上冲下来,这些卵石就会沉降在从前形成的泥沙上。
3. 黄土由西北而东南逐渐变细,西北多重矿石,东南多轻矿石。这些都是因为西北地势较高,处于水流的上游的缘故。
区别在于他的说法认为黄土是“板块碰撞,大地呈网络性嵌镶形的破裂及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在隆升的激烈过程中能量释放而产生的大量灾变洪水和泥石流”带来的,这个需要亿万年的时间跨度。
根据公开的资料:
而根据“泄湖成原”理论,这个湖区本来就是高于地面的,只是出口被山挡住了,是一个较大的堰塞湖。大禹过来将山口凿开,平原就出来了。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跨度亿万年的宏大叙事了。湖底的卵石应该是周边的高山上被洪水冲下来的,湖底的细沙可能一部分是山上冲下来的风化的泥沙,也不排除“风成说”里面的说法,是从西北方的沙漠里吹来的。风吹过来的沙子落在湖区,自然也会慢慢沉降到湖底。所以在“泄湖成原”理论中,大概只需要数万年的跨度就可以了。
事实上,我们对照地形图,还有更多发现:
上图中,从右至左分别是黄河晋陕峡谷流域、北洛河水系流域和泾河水系流域。地形特征几乎完全相同。但从卫星照片上看,目前泾河水系流域还有较多的黄土,北洛河流域略少,黄河晋陕峡谷流域就更少了(但还是有一点)。
会是什么原因呢?我分析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越往西离西北的沙漠更近,如果确实有黄沙是被从西北的沙漠刮过来的,那么西部的流域会落下更多的黄沙,东部则较少;二是东部的降雨较多而西部较少:
大禹治水之后,东部的黄土高原被雨水冲刷得更厉害一些,所以越往东部能看到的高原就越少。
对了,我们在考察黄河晋陕峡谷区段的时候,曾经留下两个“尾巴”:
其一、“定湖”泄干之后,留下的平原哪里去了?答案就在这里:东部黄沙少而降雨多,在大禹治水后的几千年时间里已经被雨水基本上冲刷干净了;
其二、在“吕梁”的那一节,曾经说过我有证据证明蛟龙壁下方的山脊是被劈开的。现在可以公布证据了:
山顶上的平原有个正式的名称“塬”。我们可以看到蛟龙壁上也有“塬”,就说明像蛟龙壁这样高的山脉也曾经长时间居于湖面之下。这只能是因为下游方向的中间山脊高度高过了蛟龙壁。
将黄土高原改造成鱼米之乡
将黄土高原改造成鱼米之乡?看了这个标题,你会不会觉得我是在痴人说梦?
呵呵,当然不是。这就是我的“泄湖成原”理论的妙处。
李明光的“黄土高原灾变论水成说”和我的“泄湖成原学说”中,黄土高原都曾经是湖泊。可是在前者的理论中,黄土高原是经过亿年的造山运动才变成今天的高原的。如果想将黄土高原恢复成湖泊,人力不可能做到。
但是按我的学说,大禹凿开了泄水口将湖泊的水泄了,就有了现在的高原。如果我们将泄水口堵上,不就还原了原来的湖泊了吗?
我们再看一下前面模拟水位的图:
如图所示,我们在泾河的泄水口位置造一座大坝,这座坝高约550米,长约22Km,就可以将泾河水截留在黄土高原。精确控制水位高度,让库区水位比塬面略低一点点。那么黄土高原就会变成水乡。贫瘠的高原从此堪比富饶的江南。Oh yeah!
当然,不仅仅是泾河。东边的两个相似的区域,都可以考虑进行类似的改造。
几点猜想:
1.湖区的水泄掉之后,剩下的原本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特大平原。古人完全有可能在这个平原上建立城市。只是后面水土不断流失,会被迫迁移。所以如果古人的确这样做过,我们可能在几条河流泄入汾渭平原的入口处找到古代的文物。
2.因为现在的山顶上还有“塬”,可见当时湖底平原是高过山顶的。如果能够查证出当前黄土高原的黄土流失的速度,我们甚至能够倒推出这个平原露出水面的时间。
我们再看一下汾渭平原的地形图,关注注入汾渭平原的河流名称:渭河,干河,泾河,北洛河,洛河,黄河,汾河,沁河。
这几条河的名称引起了我的注意。很显然,“渭”这个字只用于此河之名(“渭”字虽然也出现在一些地名中,如“渭源县”,显然是由河名衍生而来,因渭河源头就在此县)。而这个字的构成,是由三点水作为偏旁,加上人体器官“胃”字组成。再看“沁”这个字,也是三点水加上作为人体器官的“心”构成。莫非古人在给河流命名的时候,直接拿人体器官来给河流命名了?(考虑到河流是大禹治水完成之后才定型,所以这个命名多半还是大禹负责的。)
说一个典故:
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台湾回归中国。彼时的台北市和街道名称多是日本人命名的,充斥着日本文化的气息。国民党政府接管了台北之后,给道路重新命名就成为一项比较急迫的任务。
国民政府从上海派遣了建筑师郑定邦前往台北负责此事。
其实,在1945年——即郑定邦到台北的前一年,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即公布了《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发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重新命名的最高原则。原则可谓简洁明了,如何将抽象的“民族精神”具化为一目了然的路标,是摆在郑定邦面前的一道难题。
郑定邦苦思冥想,终于在某一瞬间开悟了,并且十分潇洒地一气呵成。
“他拿出一张中国地图来,浮贴在台北街道图上,然后趴在上面把中国地图上的地名依照东西南北的方位一条一条画在台北街道上。”
于是乎,假如你今天把台北地图摊开,以中山路为纵轴,以忠孝路为横轴,画出一个十字坐标,一幅鲜活的中国地图便神奇地铺展在眼前——在左下角即西南面,躺着成都路、贵阳路、柳州街,而东北角则藏着吉林路、辽宁路、长春路,哈密街自然在西北角,宁波街、绍兴路必相邻不远。
因此,到台北旅游,只要你熟悉中国地图,根据街名,往往就能判断方位。在一座古城串街走巷,恍若穿梭于大江南北的名城,脚下是陌生的土地,眼前是熟悉的路标,现实牵系历史,此岸映照彼岸,多么奇妙的穿越之旅。
这个典故说明,在给大地命名的时候,用其他东西来比附一下是非常便捷的方法(一则可以避免创造需要的苦思冥想,二则可以有效避免重复)。那么洛河、泾河又是如何命名的呢?我们把偏旁换一下,“泾”换个偏旁可构成的与人体有关的字只有“胫”,“胫”是小腿,“胫骨”是小腿骨。“洛”换个偏旁构成的与人体有关的字有“胳”和“骼”,“胳”是“腋下”,“骼”则有“牲畜的后胫骨”之意,看起来还是取此意与“胫”字可以保持一致的风格。
我们推理一下,如果大禹取“胫”给泾河命名,取“骼”给南北洛河命名,那么,现在的黄河的晋陕段,应该叫什么名字呢?胫骨是人体第二大的骨头,第一大的骨头是股骨。所以,黄河的晋陕段如果曾经有过自己的名字的话,应该将“股”字的月旁换成三点水,对,就是“没河”(按古代的叫法,应该叫“没水”)。
考虑到黄河是大禹凿开了河套东南角上的山梁后才注入现今晋陕段的,那么在大禹凿开这段山梁之前,这条河流基本上是独立存在的,有个名字也很正常。而大禹凿开山梁之后,这段河道就彻底成为黄河的一部分了,从前的名字,如果曾经有过的话,就再也不会使用了,没了。
“没”了。
这突然又回答了另一个疑问:现代汉语中,“没”这个字是“消失”的意思。但这个字为什么会是这个意思呢?这个字左边是水,右边是“殳”,“殳”的本意是“竹或木做的兵器”,加上水旁也推不出“消失”之意。那么“消失”这一层意思是怎么来的呢?
如果黄河晋陕段曾经被叫作“没水”,那么似乎我们就可以理解了:黄河取道“没水”之后,“没水”就淹没在黄河带来的滚滚洪水中了,“没水”本身就消失了。
这以后,如果有什么东西消失了,古人就可以用“没水”的命运比喻一下说:这东西“没”了。
我们突然就能理解今天“没”字的字意是怎么来的了。
我忽然又想探究一下“河”这个字的来历。我们知道,“河”在古代其实专指黄河,只是到了后世才开始变成通用名称。将“河”换个偏旁,有“胢”、“䯊”二字,这两字是异体字,最终又发展为“髂”字。”髂骨“是这个:
你看,从面积上讲,它比股骨还大。
所以,“河”这个字也完全可能是比附人体器官命名的。
完美地将远古的天人合一和未来科技融合在一起。
应该都是冰川在地质时期切削形成的。
黄河本身大大的几字形每年冬季还会形成冰凌,春天化开时顺流而下,加上黄河所带的砂石泥浆,相当于每年大自然都在精心雕琢细加研磨这份动态艺术品。何须大地之子大禹费如此大力到处搞那么大工程?上天和大地自己携手愉快地就帮大禹完成了,省下他的时间心思精力用在更需要的地方,这样不更香?
大洪水时期肯定是有过的,大禹也一定存在,并且一定有组织团队做过不少大的项目,比如大小孟门山。中间挖开分流是非常智慧的做法,可以分流并且减缓水流速度,在发洪水时期这样做法就非常见成效。
四川盆地水利的真正改变应该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父子干出来的。都江堰工程中的鱼嘴和宝瓶口就类似大小孟门山的做法,而且更精巧了。
四川盆地真正的农业大发展,成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就是都江堰完工以后。
河南这边,伊河,洛(雒)河,汝河,颍河,济河、淇河……
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古代长江自四川省泸州市往上游皆称泸水;现在指金沙江在中国四川省宜宾市以上、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处的一段。
泸-->颅
金沙江古称泸水。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三国时该地还不是汉人居住区。上古时代要从金沙江到华夏文化地区,中间至少还隔着个纵目的蜀人,可以确定金沙江沿岸上古不说华夏语,“泸”字八成和“不毛”一样是当地语言的音译,和汉字卢没什么关系。可能你的大禹脑洞比较大,专门从关中跑到云南找脑袋,而且还是个语言天才。
岷江就在四川盆地的西侧,距离泸水不远。
学术界倾向于认为大禹是今汶川县人,羌人。其实大家都是女娲造出来的,是哪个族并不重要,只是很细微的区别。
大禹有一匹日行三万里的飞菟,活动范围其实是非常大的。
长江上游河道也有明显的切削痕迹,后面我会陆续发上来。
脑洞大开,灌了一脑子水
提醒一下:你被重罚不是因为这里,是因为你其他帖子被罚以后合并处罚。你盯着我举报个七次八次的毫无意义,只会显得你气急败坏。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