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跟风聊聊骑车 -- 黄序
鬼子女大多就一件运动胸罩。
哈哈哈哈
不论中外,妹子的运动胸罩总是要的。不论男女,外面再套一件jersey,兜里还可以放点车钥匙之类的零碎,骑行时间长的话还得装上手机、能量胶、零钱/信用卡。
所以以前一直骑山地和折叠,今年终于上了国产碳架铝圈的公路车,单论骑车跟你的配速差不多,但是还是觉得公路竞速太枯燥,而且浪费了沿途的风景。
还是喜欢年轻的时候骑个破山地环台湾,还有澳洲大洋路一路看风景慢慢骑的感觉。
但是看起来绝不超过35岁。非常能运动,夏天爱骑车。
这位朋友骑车,要么是bibshorts里面一件sports bra,要么在外面套一件define jacket,从来没见她穿过jersey😁
------
文艺界的人去芝加哥的似乎不少,黄兄有没有八卦?
还有上周末的芝🐎,以黄河友的脾性,应该参加过吧?
JK😉。
穿着合身的骑行服,主要的好处有利于排汗散热,更舒适安全,减少风阻等等,当然还有一点是逼格比较高🤭。
我还真不知道有哪些文艺界名人在芝加哥,大概平时关注的比较少。
自己倒是常看芝交的演出,团里亚裔演奏员比例很高,大陆出来的也不少,不过基本上是来美念书以后开启职业生涯的,在国内好像缺少知名度,本身这个圈里的人八卦性也不太强😁。
实际上芝交的助理首席和我一个朋友在国内是父母那一辈就熟悉的朋友,我在朋友家的聚会上见过一次。那天是想跟人聊一聊乐团里面那些事的,结果怎么说呢,有些职业音乐家似乎只是把演出和排练当成一份工作,下了班就没什么兴趣多谈了。
我家娃有个家在南加的小朋友,其父是洛杉矶爱乐的小提琴手,我们是在俄罗斯的一个活动上认识的,当时还挺聊得来的。后来小朋友重逢,我跟加州孩子说你爸挺好吧,我还想什么时候再跟他见面聊聊杜大妹儿的八卦呢,结果孩子说我爸貌似有中年危机,从乐团辞职去做房地产经纪了😨。
说到芝马,那是我10年前参加的首马。自那以后除了两年做志愿者,我一直都跑的,直到去年因为疫情停办一届(我名都报了)。我还报了去年的柏林马(就是听跑过的人说赛后常有欧洲小姐姐当场换衣服😅😜),也停赛了。本来两项赛事组织者都统一把参赛名额顺延到今年,我一来这一年多训练拉跨,二来目前的疫情下也还是不太放心聚众参赛,就又都申请顺延到明年了,希望明年能够相对正常一点。
今年的比赛,组织者也是有意缩减赛事规模,所以我的延期申请都批准了,一般情况没有这么容易。
我是今年一个比赛也没跑,但很多朋友这几周很忙,前天波马,大前天芝马,一周前伦敦马,两周前柏林马,所以最近朋友圈都是久未谋面的跑友在刷屏。有意思的是多数人疫情期间都胖了不少,脸圆了,肚子也出来了(我也一样🤭),成绩也多有下滑,疫情的影响还是很明显。
不久前开始比较认真地恢复训练了,希望明年不再拉跨。
因此夏天骑车不穿define jacket的情况比较多😁😁😁,尤其是鬼妹。考虑再三,照片就不上了。
以前认识一个人艺的在芝加哥。还有一个朋友原来在地方电台、曾经被借调到中央台工作过数年。据她讲,阳春白雪(话剧之类的)去芝加哥比较多,下里巴人(影视明星)洛杉矶比较多。
我领导原来有个同事,老公是央视英语节目主持人李茂奇。李曾经在芝加哥的中文电视台工作过几年,应该是公派过来的,然后把家属接过来,找工作,办身份,买房,养娃,再后来老公两国来回跑,听说这种情况还不少。
说到洛杉矶我也想起来,我所在的一个铁三群里有两位洛杉矶的电影人,都是参加过马拉松或铁三比赛的。
一位大姐叫陈焱,曾在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工作。她刚进群时自我介绍是北京电影学院78级摄影专业毕业的,我们掐指一算,她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学啊,后来她本人确认确实是老谋子一个班的。
陈大姐应该60多了,看照片比实际年龄年轻多了。这是她出的一本书:
另一位是年轻的纪录片导演张燕峰。几年前他执导了一部片子叫We are Triathletes:
这部片子以德国的Challenge Roth三项赛(和全程铁人赛相同距离,但因为版权原因不能称铁人三项)为背景,讲述了几位参赛运动员的训练和生活。其中包括海报上的这位澳洲传奇女将Mirinda Carfrae,她在Kona世锦赛上获得过三次冠军和三次亚军。
影片里另一位主角是国内的铁三一哥党琦:
党琦在国内比赛经常夺冠,但像我前面说的,他所在的30+年龄组KQ竞争非常激烈,至今还没能通过比赛KQ。但因为他是中国三项运动的标杆人物,Kona主办方曾经特邀他参加过世锦赛。
党琦也在我们那个群里😏。
这部片子是个小成本制作,发行方式比较独特,公映前张导在群里号召大家帮忙支持宣传,反响还挺热烈。正好我家门口的影院有放,自然要去捧场。去了一看观众绝大多数都穿着各类比赛的完赛服,居然有人还挂着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