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美科技差距究竟有多大 -- 回车
我们当时就没有。这么好的信息,要举例说明。
强盛如斯,不过隋唐,关陇集团,世家的最后辉煌。然因世家内卷 ,前有五胡乱华 后有五代十国,卖出幽云十六州。此后世家走入历史,武士走下前台。
历史已隐入深空,当时我们的科技、科研水平远超其他文明,只能禁锢,只能造王,否则只能迎接自我灭亡。
坑儒焚书,远没有董仲舒后、特别朱熹后的儒家杀的人和焚的书多。为什么选朱熹,其实也是中华文明深层思考后的自律。
这儿是楼上第一段,前天回复的是第三段。可以凑一块 也可分论。想啥说啥,就是不能结论太早。我们还在追赶阶段,集中力量好办事。虽然和他竟争、斗争,但基本是瞄着他在干活。马列主义到中国,也是麦其林式的。哈哈。
西方的大学入学考试,大一大二本科生的考试,难度都是在降低。
而且是几十年来持之以恒,坚定不移。
你拿一张七十年代的微积分卷子,给同样年龄层做,成绩缩水两成以上。
纳米河友你这个说法,不就是四十年的要求党政干部滚蛋的那个专家治XX的讲法吗?四十年了,没变化?“改开”真是失败。
而且距离甚至还在加大。
奇怪的是,美国人并不这么认为。
语言对于思想的影响非常大。
英语和其他的西方语言,在历代西方聪明人的改造之下,可以准确地描述科技方面的事物。因此,科技的进步可以在西方国家自发产生。
汉语在描述科技事物方面过于模糊。而且学校里面学的语文,根本不是为了准确地描述事物,而是把写作文变得如同画画一样,需要“润色”。遣词造句的优美,完全与准确描述事物无关。而能够准确描述事物恰恰是科技进步最需要的。
呼吁高级科学家多写科普文章,或者科幻小说,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造中文。
可惜你晚生了100年,赶不上那次汉字改革的大讨论。
但这不代表国家的创新体制。
国家层面的创新体制,简言之,就是创新主体是企业,不再是科研院所这些科研单位。
为了鼓励企业搞创新,国家主要是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比如实际研发投入100万,算增值税扣成本时,按175万算,这样就少交税了。
对于国有企业,国资委还要求每年的研发投入不低于一定的比例,并进行考核。
企业如果研发课题获奖,或者搞出地方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还发钱奖励。
华为喜欢说自己一年砸下去多少钱搞研发,其实明的暗的,国家应该补贴不少。
至于科研经费的使用问题,只要钱管够,怎么用都不会有矛盾,以前主要是没钱
,咋分都分不匀,就容易有矛盾,与科研体制啥的没太大关系。
描述知识的文字严谨程度,与个人态度有关,与语言关系不大。
别的不说,美国人IT产业,按说应该就是高科技、高知识吧,而且是世界一流水平吧?但行业内前10年左右,的那些垃圾词汇,几乎全是在美国IT行业产生并传播开来的。
如果说,“云计算”(以前叫主机-终端)、“大数据”(统计学)这种二次发明的词汇还算勉强能说得过去。那么,“下一代防火墙”、甚至“下一代战机”,这尼玛“下一代防火墙”的下一代要叫什么名字?“下一代的下一代防火墙”?这是要把未来产品命名路线全部堵死吗?还是自认为自己就是时代终结者了?
说实话,当时听到这些垃圾词汇后,感觉就是“米国佬不过如此”,最近的,“元宇宙”,听上去就妥妥的智商羞辱词汇。
=================================
然后呢,多说几句,决定一个社会组织科技水平的,是社会组织对待知识的态度。
换成最通俗的说法,一个社会组织水平,与“知识值不值钱”有很大关系,
知识值钱,高阶技术工作者能与管理岗位待遇相当甚至超过,大家自然就会认真严谨的对待“知识”,前30年乃至毛主席带领下的中国共产党,对“知识”的求知若渴,万难中建学校,造工厂,才是中国共产党决胜的关健,并不是完全靠“人民战争”。
若社会组织者轻视知识,天天吹捧“情商管理”就是好就是高,认为靠管理者“压榨人力”、“砸钱”和“堆人日”,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技术人材的日子不好过,想让大家重视“知识”自然就难了------既这么辛苦读书学“知识”还所得这么少,还不如去低技术含量管理赛道独木桥上碰运气。
很早就有些类似的感觉了。特别是在校学外语的时候,很多时要翻结合专业的外文选段,感觉就较明显。
这个已经被苟仲文显圣真君证伪了୧( ⁼̴̶̤̀ω⁼̴̶̤́ )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