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于现在国内疫情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感想 -- 红尘无极

共:💬142 🌺555 🌵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每万人六个方舱床位?

这个还是少了一点,这最严重的第一波来袭的时候只能放下在家里实在难受需要医生盯着的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了。达到千分之二才好,千分之五更佳。另外一个方舱最重要的就是卫生间蹲位够不够。大致按照十张床一个蹲位的比例就行了。

家园 应该是

我记错了

家园 还有一个是方舱冬季采暖问题

这个现在也是很重要的。

家园 去国已久就别评论了

中国的情况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不足,没有西方那种遍布社区和街道的医生诊所和药房体系,大家一有病就都往医院跑。

不知道你这个是那个位面的上西方世界,遍布街区的和街道的医生诊所和药房体系。国内药店比米店都多,社区医疗中心也是街道标配。为什么有事情还是去大医院,因为国内阶级固化还不够,没有按照依据财富等级进行分级医疗。虽然矮帝折腾40年,但是,医院前面还有人民两字,不需要等两个月才能进去。

通宝推:真理,
家园 太好了,那就赶紧放开吧
家园 我曾经很奇怪

国内药店比米店都多,社区医疗中心也是街道标配。

我家附近,1000米范围内,有10家药店。张仲景大药房就有4家。我有次跟张仲景大药房那个店长聊天,问,为啥这么近距离搞好几家张仲景大药房?这不浪费么?他说他也不知道。

当然,对老百姓也有好处。被封控在家32天,药店的人建了一个群,奶牛奶鸡蛋的建一个群,菜市场卖菜的也建了一个群,反正各种群,各种接龙买东西,写上户号送到小区门口,自己下楼拿。现在的人,素质也高,各种物品放在门口,也没人偷没人乱拿。更不要提零元购了。

有些海外华人,明明去国日久,不了解国内社会实际情况,却喜欢想当然的评论,评论就评论吧,根据还都是BBC、CNN、福克斯、华盛顿邮报………,然后得出结论:这国怎,定体问。

跟国内某些河友(如我)一样,也喜欢看国内新闻评论欧美社会。

评论就评论吧,有些人吧,一个防疫的事儿,天天说,次次说,跟祥林嫂一样。还自我觉得自己是鲁迅,要唤醒铁屋子里的人。

还是那句话,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家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您懂什么意思么?

家园 人家要的就是效果
家园 你有,你得过新冠吗?
家园 自相矛盾

那就更应该放开了不是吗?

家园 我说的是“得新冠”么?
家园 关于新冠是黄种人得的是麻生太郎说的

你可以自己搜下

家园 我不认同你的看法

如果你说的是刘红英书记,和她学历、年龄等硬指标匹配的人,想去坐她的位置的人,在郑州起码上千。你不知道现在一个铁饭碗有多贵。她再辛苦没有快递员、矿工辛苦吧。你可以看看当初流调爆出来一个北京打工人的轨迹。

点看全图

家园 国家很大,情况很多

仅仅是你有钱住在好地方了而已。一个品牌一千米内四家店,只能是非常繁华的市中心,否则就是拉面馆都活不下去何况药店。在一个城市里,这种服务设施的差别都很大,何况不同地域。

我妈买药需要3-5公里(为了保证正确,范围有点宽)。因为住的是下岗工人小区,其他银行、超市等等都很远。医疗点确实有一个,是【南方某出名沿海地区】人承包的原来厂保健站,很黑,一般不是不得已不敢去。我住的小区算是体制内为主的地方,最近的药店也在一公里外,那里确实扎堆好几个。

国内医疗资源有现成的统计数字,有些“高级人”故意不看,非要从自己身边出发。你挣的工资给别人分么?

通宝推:麦喀士,
家园 缺的不是人,是钱

只要拿出正常医生的收入,不愁招不到正常医生水平的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经济水平不足以支撑这个密度层次的医疗体系。新冠是传染病,有钱有权的人才有动机出公共的钱“临时”投入抗疫。如果长期化,谁肯出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