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整理】两会记事 -- 神仙驴
我们二战胜利者的成色不够,严格地说跟法国差不多,不能算是二战货真价实的胜利者。我们也不是冷战的胜利者,因为在冷战分出胜负之前,我们从前苏联阵营脱离出走到了美国阵营,所以我们也不是冷战的胜利者,是冷战其中一个阵营的背叛者。二战胜利者的成色不够,给我们留下了台湾问题,要解决只要跟美国人谈,是打是和,或者是买回来,都不能撇开美国人。台湾问题的产生,是清政府甲午战败割让给了日本,但收回又是美国人,所以真是准备解决台湾问题,那就得给全国人民说清楚真相。我们要跟美国人较量,我们要彻底打败日本,这两个作业是必须要完成的,如果不做这个作业,而是一味地骂台湾人,或者是骂日本人,抱怨美国干涉我们,都是自己底气不足,没有真下决心收复台湾,而只是通过台湾问题来投机取巧,忽悠老百姓罢了。
早就传了一段时间了,美其名曰大部制改革
不但是塞给他,而且就是安排给他,他的一切都是安排,别人安排,或者是那个背后的势力安排。唯一是他不能安排。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避过60-70年代出生的人在今后的15年做一把手的机会。不为什么,就为了把这个年龄段能成为领导人的可能给掐了。再往后最少是73年以后的人,避开了那个背后势力说的,60-70后的人做了一把手,可能会诞生希特勒那样的人。
就跟蒋介石抗日一样,泽连斯基利益根本在本国。和美国是互相利用关系:美国可以利用它树立锄强扶弱的形象;他可以利用美国得到资源。双方都是手段。
泽连斯基如果打赢,是立的民族英雄牌坊,以后几乎随便贪,别人也很难把他扳倒了。
还是没打出去,反攻回日本?
2023年2月16日,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工作部署会议,国家安全部副部长袁亦鲲出席会议
袁鹏,1967年生于湖北省宜昌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 现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如果啥时间打到日本杀了7000万,才算是完成了来而有往,把欠日本人的礼给还上了。
5年前,2018.2.24 十九届政治局会议提出:
http://www.gov.cn/xinwen/2018-02/24/content_5268455.htm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讨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稿,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
会议指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会议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全党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会议讨论了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建议人选和向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建议人选。
会议确定将以上内容作为十九届三中全会的议题。
二十届这次的机构改革,是上届改革的延续和深化,而并非是说上次改革是一次性的工程。
之前几个帖子里,陆续发了几个我的感觉和看法。比如审计这里是否会从政府系统里拿出来。比如政法委、国安委、公安部的去向——有可能就是把公安部的功能也从政府里拿出来,有传说要成立新的国家机构统一管理内务事务。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这在之前也帖过,成立时媒体上轰轰烈烈,多有评论将其称为人大、政协、两高之后的又一国家级机构,但后来太过神秘。但这个机构是否有可能由党的机构真正拥有国家级地位?而政法委感觉可以将许多功能让出给国安委和内务委,之后可以跟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整合。如此,则民政部相应职能是可以化给内务委和人社部。陈文清、王小洪形成的中央政法委有两个书记处书记的离奇局面应会在两会时解决。二十届这次强调了人大政协,有可能是要进一步强化中央与人大政协的相近职能的整合力度。比如人大,上面提到的审计、依法治国等都可以考虑。比如政协与统战,石泰峰是历来党内地位最高的中央统战部部长,那么统战部在政协中的代表也许不只是他,还可以看陈小江等人的可能性。
巴以双方那么多次停火是因为以灭了巴还是巴灭了以?既然出现了僵持那就有停火的可能,为什么不给和平一个机会呢?
另外对中立一词也有误解,中立并不是不卖武器,中立国当然可以卖武器,只要对双方一视同仁即可,抗战前期美国一边卖给中国飞机(寇蒂斯),一边卖给日本飞机(38年引进生产DC-3)就是个例子,两伊战争同一车间同时给双方生产也是个例子。至于说一方穷出不起钱,对不起,怎么付账请自己想办法,实在不行金主爸爸出。所以想支持一方并不是一定要公开站队,在中立的大旗下面可选项多着呢,而且连续可调,比如可以先开放轻武器再开放重武器,甚至只卖某一口径的产品,而且这比起对台军售可“中立”无数倍,毕竟只是单方面对台而不是同时向双方提供F16。有军火产能在手,调停还是很有底气的。。。
他姓袁名鹏,字亦鲲,字面上挺通的。
刘邦是天子,但知道自己搞行政后勤,比不过萧何,带兵打仗,比不过韩信,智计奇谋,比不过张良。韩信不过小军官的时候,要提拔的时候解衣推食。蒯通劝韩信在齐背乃帝王之相的时候,韩信说当年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怎可背叛。感情是一方面,但更关键我看韩信也明白,汉王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解衣推食的,他手下的大将都是刘邦沛县老班底。他靠什么能劝说或者吸引这些沛县老班底跟他造反,怎么给自己背弃解衣推食找出合法性?
魏征是东宫李建成系统的,一直跟着李建成。妥妥的团团伙伙,然而终李世民魏征一生,君臣和谐,百世佳话。李世民对才貌双全的郑丽婉动心了,迎娶诏书都发出去了,结果市井婚约流言一出,魏征立马劝谏,必须把发出去的圣旨吃回来。哪怕无论郑家,还是流言涉及的另一家都否认有所谓婚约。几句市井八卦流言,就让天可汗在魏征面前毫无办法。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从诸葛丞相出师表里,我们也看到诸葛丞相也知道要开张圣听,不可塞忠谏之路。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白居易当着大唐的公务员,在唐明皇子孙当皇帝,距离当初只有几十年的时候就可以写 汉皇重色思倾国。你要是体制内的人,你写个汉皇重色思倾国试试?
就楼下阿里兄两帖提供点外交关系顺序上的线索,或许看出重点发展方向的变和不变。
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思想,就是力推“总体外交”,“大国外交”。
长期以来,即便是在特朗普搅浑水阶段,中美关系也是一直放在中国外交方向的首位。
2019.6,确定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9月,杨洁篪文章中已经将中俄关系前置。
杨洁篪: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奋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902/c64094-31331718.html
(四)深化拓展对外战略全方位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大趋势,带领我们协调推进与不同类型国家关系全面发展,扩大我国同各方利益交汇点,完善了我国的对外战略布局。我们着力运筹同主要大国关系,深入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坚定主张按照中美两国元首共识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积极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我们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深化同东盟等地区组织的合作。
而有趣的是,2019.12,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秦刚,在外交协会发言中的大国顺序仍是美国、俄罗斯、欧盟。
http://www.cpifa.org/cms/book/167
三是夯实新型国际关系的民意基础,营造有利外部环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外交学会要继续坚持“为国交友”的宗旨,广交深交朋友、增进理解互信、推动务实合作。要配合总体外交,积极促进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主要大国关系的全面均衡发展;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深化睦邻友好合作;巩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谊,夯实对外工作根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形象;搭建合作平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拜登上台,相关背景在“外交部系列”里提过。杨洁篪发文喊话,美方没太当回事。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8/07/c_1126339837.htm
杨洁篪署名文章:尊重历史 面向未来 坚定不移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
杨洁篪在建党百年(2021.10)发文,系统回顾了中国外交历程和外交发展方向的变化,对于近期,则多次将中俄关系作为大国外交首位,置于中美关系之前。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5/16/c_1127447088.htm
第四,深化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式对外工作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深入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中俄战略协作高水平。强调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致力于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对美方损害我国利益言行进行坚决斗争反制,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强同欧洲国家和欧盟沟通合作,积极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深化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同东北亚、南亚、中亚、中东、南太国家关系稳步增强,同东盟等地区组织合作不断拓展。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持续深化,同非盟、拉共体等关系更加紧密。
(三)坚持系统观念,深化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以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为契机,强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敦促美方根据两国元首通话精神,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深入开展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加强中欧协调合作,深化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做好周边国家工作,推进互利合作,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以中非、中阿、中拉论坛等机制为引领,全方位拓展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妥善处理朝鲜半岛、伊朗核、阿富汗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此后,不论是王毅、秦刚,在论及中国大国外交关系时,就一律是美国、俄罗斯、欧盟、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顺序。
其中,有一次,王毅在2022.11.8 学习二十大报告发文,称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11/08/c_1129109527.htm
(三)外交布局全面拓展。习近平主席42次出访成果丰硕,足迹遍及五大洲69个国家,在国内接待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精彩纷呈的元首外交为外交全局提供战略引领。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伙伴关系网络覆盖全球,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铁杆朋友和战略支点更加巩固。构建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成熟坚韧,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建设稳步推进,为中美关系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方向。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澜湄等次区域合作加速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生效,中亚成为我国周边首个战略伙伴集群。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持续深化,中非高质量落实“八大行动”、推进“九项工程”,中非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中阿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
将中欧关系又提到中美之前。这个提法后来没再注意到出现。
到2023年元旦,王毅作为中央外办主任发文,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1/01/c_1129247001.htm
反对阵营对抗,为稳定大国关系砥柱中流。面对重重挑战,世界要好起来,大国要作表率。一年来,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和普京总统在北京实现“冬奥之约”,在撒马尔罕举行重要会晤,为中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前行提供战略引领。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友好民意基础持续巩固。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之上,更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俄双方都将保持战略定力,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探索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2022年,中美元首3次会晤通话,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应约同拜登总统在巴厘岛举行面对面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以及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战略性沟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21世纪的世界必须避免重蹈“冷战”覆辙。两国应该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习近平总书记为中美关系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强调中美关系发展历史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应该建立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正轨。一年来,中欧关系稳中有进。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接待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分别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领导人面对面会晤。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中欧关系走向关乎全球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盟战略自主,希望欧洲稳定繁荣,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实践证明,中欧关系保持向前向上势头,坚持互利共赢,符合中欧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这应该就是最终确定的说法。
但是,其他一些官方机构组织,对大国关系的摆放顺序似乎还有疑问。比如
http://cn.chinadiplomacy.org.cn/node_8020218.shtml
而这是真官方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承建的官方平台。
“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专题网站是全面系统宣介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权威官方平台,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联合承建。
这其中体现的是什么情况就不知道了。
最后,我个人的看法,中俄关系置顶表示力所能及情况下的最大成果项,中美关系仍占据最大篇幅说明还是最大问题和优先发展项。此前外交界多用“相向而行”,近期好像已说得不多——这个说法本身就有不太合适的地方,相向之后就是相遇,相遇后不改方向不就是背道而驰了吗。同向而行的说法难道不更合适一些么。
此后,不论是王毅、秦刚,在论及中国大国外交关系时,就一律是美国、俄罗斯、欧盟、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顺序。
应是俄罗斯😅、美国、欧盟、周边、发展中国家的顺序。
杨振武,有栗战书和王晨双重作用的影子。他有可能升任副委员长,但我感觉还是出任一届全国人大专委会主任的可能更大。
何椿霖,九届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委员长李鹏)。他是李鹏任总理时的国务院副秘书长,总理主要经济助手之一。但十届人大时,李鹏退休,何椿霖也就是改任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而已。
配合二十大报告,2月的政治局会议、集体学习,以及这两年的大环境来看,党管科技势在必行。
这个也是写在报告里明确的要求,强化党对央行主导的金融货币政策的领导,党的央行,国家的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