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商榷】杨世光说,我们已经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了 -- 哎哟
高中时,为了生活,帮着父亲和别人干过一架,那段日子老是担心打击报复,提心吊胆了老长一段时间。
人啊,活得都不容易。
大概十几二十年前,大家分析中国的“成功经验”,说是因为居民储蓄率高,所以国家就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大概五年八年前,大家分析中国必将崩溃的理由是居民杠杆率过高。
最近一年社会呼吁居民把钱拿出来消费而不是存起来专家建议年轻人不要提前还贷,想各种办法刺激消费,生怕储蓄率上去了杠杆率下来了。
————第二部分————
在凛冬将至即将到来之际,一年比一年差,我看官方不会真正地下大力气去刺激居民消费,太损。
我看应该使劲去“刺激”的是企业,“把寒气传递到每个人”这句话有问题,人可以有各种追求,而公司的唯一使命就是利润,正确的是“把寒气传递到每个企业!”,想一些办法出台一些政策让企业折腾起来,躁动起来,像热锅上的蚂蚁,没有利润就去死,当下没有远期也没有的话。不必同情,打工人躺平还基本上是躺在自己的钱上面,躺平的企业用的可是银行的钱。
一,节后这一波反腐很好,很多利益被打乱重组推翻再来,如果效果不明显,就继续,让局面更乱一些。
二,注册制也属于其中之一,快速落实,兑现退出机制。
三,末尾淘汰,拿一两家城投公司出来杀鸡儆猴,震慑一下地方政府。
总之让企业界命悬一线战栗起来,内需就起来了,居民消费有几个钱?
来自“华尔街见闻”,1月份环比又下跌了8%,同比下跌17%,和2022年3月的峰值来比较,10个月内,这些地方的房价累计下跌了35%
————
这个新闻属实么,不合常理啊,美国应该一片大好啊,有同学受点物业公司的小气就果断润了,欧洲那边都打仗了,轰鸣声就在千里之外啊,欧洲人怎么还没开始大规模润呢?若如此美国房价怎么可能暴跌呢?
难道欧洲去年的怂是装的后面还藏着有绝招?
本届要是知道优化结构、提升效率、把钱用在刀刃上,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所谓的芯片大基金,本质上做的事情就是你下面说的东西的反义词,即广泛撒钱给一些不知道能不能出成果的公司。
半年前我根本想不到芯片大基金的事情都能搞成一地鸡毛,总想着上面得有专业人士在把持,结果嘛……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大环境的下滑,企业本身就在倒闭,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现在更加不可能搞什么让企业“像热锅上的蚂蚁”、“没有利润就去死”,反而可能会像日本人当年一样,在经济进一步恶化的时候搞出一系列僵尸企业。
你没搞明白这一波下行的趋势有多大,根本不是什么企业能解决的问题。国内经济有问题,国外经济也有问题;国内企业业绩差,国外企业业绩也差。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你没完全理解经济的大循环是怎样的。企业只是大循环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就像一个解构复杂一点的水管,问题出在上下游。你不可能通过猛击水管来搞出更多水来。
所以你说的“太损”的刺激居民消费才是他们会做的事,而且如果老百姓消费意愿不够高,想着存个仨瓜俩枣应对不确定性,他们还会用更“损”的手段逼老百姓把钱拿出来,比如高通胀、房地产、医疗养老等。
一,芯片的问题,当我听到大家一聊芯片就从几个台湾高管的恩怨情仇聊起时我就很愕然,心想这可不靠谱啊,后面果不其然。
二,市场主体太多,需要加速新陈代谢加速淘汰。
市场监管总局: 截至2023年1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企业52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1.14亿户。规模庞大的市场主体承载了7亿多人就业的基本盘。
三,基本面,大环境。
就业严峻这事,总是令人投鼠忌器束缚手脚,例如强盛集团也解决了很多就业啊。我看不要妇人之仁,长痛不如短痛,一鲸落,万物生,打掉高启强的强盛集团,当地数百家中小企业有了做大的机会。大树造成土壤板结,其他植物长不起来,反腐或者干脆叫削藩相当于松土,让种子发芽🌱。
四,习总
如果习总要为芯片问题承担责任,那么他还要为种子问题承担责任。(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毕竟天上地下所有事情都归他管。最近人工智能技术也落后了,也得怪他。
由上可知,很多锅不一定该他背。本月上旬有个央企谄媚事件,按你的观点那就是他营造了跪舔文化氛围呗,昨天该董事长被免职了。。。所以我看让子弹飞一会,拭目以待吧。
现在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生产效率过高导致的分配不均。
生产效率高,则只需要很少的人就可以满足全部的供给,一个棉纺厂如果裁掉90%的人还能有同样的产出,那90%的人就失业了,棉纺厂赚的钱也没有合理的方式“分配”给他们。这样世界上生产的东西多了,却也多了很多穷人。
既然如此,那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咯:为什么不降低生产效率,或者根据人口规模调整生产效率?
因为公司与公司、国与国之间还要互相竞争。
如果一家棉纺厂裁掉90%的员工还能有同样的产出,那他的生产成本就降低了,价格也更具竞争力,所以另一家棉纺厂如果不裁员,还用老技术搞生产,产品就失去了竞争力,就会被市场搞死。
同样的道理,如果中国人不能用更低的成本、更大的产能去生产东西,那供应链就不会来到中国,而是还会待在欧美,那中国人就只能贫穷、饿肚子。
你提到的所谓“一鲸落,万物生”,和上面这个例子也有类似的地方。
大企业,尤其是自然形成的垄断企业,一般情况下也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这种生产效率一般来说和是和外界竞争所必须的,一旦把大企业真的搞死了,可能整个领域的竞争力就废了,这个生态位不是很多的小企业可以取而代之的。
经济问题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先以“存在即有合理性”的角度看待之,无论是大量的市场主体还是垄断规模的大企业,存在都有客观的原因,是生态环境决定的,不要觉得顶层大手一挥,就能对结构来一个乾坤大挪移,无中生有地搞出什么新东西——这是顶级能力之人才能做出来的,比如黄市长在重庆通过产业链集群搞出了世界第一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一尊可能是反面例子,搞不懂情况、不尊重规律,但觉得大手一挥就能解决问题,这几年浪费了天文数字的钱,却没搞出能与投入有丝毫匹配的产出。
百分之三十,只是把2020年的吐了出来,也就是说2020年买的房子,到了2022年底翻了三分之一,这东西能正常吗?疫情把大家弄在家里,高科技公司股票又狂涨。大家换房积极性高涨,市场虚火旺盛的很。2022年前后差了三个月房子就能涨20多万,到很多别的地方都买一个了。
但你要看比如5年价格变化,还是很惊人的。
当然我只说房价,别的我就不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