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第三次庐山会议看历史,林彪的检查确实没法写 -- 真离
不像林彪彭总总有自己的小思路。当然,张春桥认识清楚,天才论其实意思不大,没有太多的必要。
就说毛主席经常正确就好了。
不算太过分。很多是造假的谣言。
她是比较直率,但是,有些领导夫人比她过分多了。可算有点不近人情而已。
历史加上人性弱点,对抗起来当然很难。
这些本来就会浸泡年轻的官员的初心。
陈伯达随毛主席出访苏联的时候就表现出小资作风,当时还被毛主席批评教育,接着认错写了检讨。
看他关于“天才“的认识。断章取义地从马恩列著作中找几个“天才”字样,作为马恩列对于“天才”的认识和支持。
想起他被隔离审查的那段时间里埋头苦读《资本论》了,哈哈。
还得用改开解读当年,真费力啊。
被关禁闭的王效禹要向“北京”讨说法。他在九月四日凌晨“2时”的“禁闭室”发出致北京的信。
他在信中说:青岛市崂山县“四清”工作团党委,犯有逃跑主义错误,不是号召工农兵坚决支持学生的革命行动,而是多方阻挠,这是和中央对立的。
我提出过不同意见,作过争论,没有解决。我在干部当中揭发这些错误,准备开始斗争,他们就把我关起来了,说我搞反革命暴动,组织大会斗争。我不管几万人大会斗,也要誓死批判这些错误。
青岛的问题,我认为学生批判张敬焘(时任市委书记)同志方向是对的,应该支持,打人是错误的,应正面教育。组织工人、农民支援张敬焘同志,这是方向的错误,违背中央精神和“十六条”的,势必把事情推得更为复杂。
九月七日,毛就给了王效禹一个说法。他在信上批示说:“青岛、长沙、西安等地的情况都是一样,都是组织工农反对学生”,“似应由中央发一指示,不准各地这样做”。批示还说:“谭启龙和这个市长的意见,我看是正确的。”
毛说“这个市长”,显然,不知道王效禹这一号。但是,山东籍的康生早知道这一号;同样,当时炙手可热的王力、关锋也熟悉这一号。想到年,康生在渤海地区土改时,“左”得厉害,区党委有人反对,但王力、关锋和王效禹都支持。更何况,此时,康生的儿子张子石(康本姓张)在青岛任教育局长。王效禹拿着“尚方宝剑”,张子石就响应号召,两人就联合起来了,开启了山东和北京的热线联络。
一九六六年十月中央工作会议时,北京点名要他参加的。谭启龙对周恩来说:“这个人恐怕有些问题。”周也只好说:“只要不是反革命,就叫他参加吧。”
在全军各大单位政治部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
张春桥
1975年3月1日
下面我说一点意见。都已经差不多了。我看了简报,大家讨论也差不多了。我还是说一些关于学习的问题。
刚才我已经讲了,主席对这次学习抓得很紧。语录中特别选了马克思的一段话:“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我们在选这段语录的时候觉得,除了上面这句话以外,马克思的这段话本来用不着选入了,就是为了这一句。因为那段话当中,别的意思在其它选入的语录中已经有了,比如要把生产资料转为劳动者所有,以消灭现存的压迫条件等等,别的地方已经说了。" 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 " 这句话,我们特别要选入。因为在讨论中同志们说,以前光想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是国内反动派和国外的敌人。当然,这两条是主要的。主席说,中国资产阶级难于造反,就是因为我们强大的军队。帝国主义现在不敢动手,也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军队。所以,把我们军队的工作搞好,这仍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最重要的条件。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要动摇。而过去我们在部队在任何运动里面,都是走在前面的。马克思也说过,过去新的生产方式,许多新事物,都是从军队里面出现的。不管地主阶级的武装,或者资产阶级的武装,不是讲儒法斗争史吗?奴隶社会新兴地主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军队,资产阶级也是这样。无产阶级革命,我们中国今天有强大的无产阶级的武装。因为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就没有办法夺取政权。我们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是在什么条件下改造的呢?是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以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产生,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才能出现。这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面不能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道理一样。今天我不讲社会发展史,同志们可以翻一翻《国家的起源》一书,从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没得出社会主义社会,而且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不能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非要夺取政权,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我们打碎了蒋介石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从没收官僚资本开始所有制的改造。这里我为什么要多说几句呀?因为就要把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这个问题讲清楚。其实,这个问题,主席曾多次发表过指示。这是第一。第二,我们军队的学习,过去走在前面,我们军队工作非常重要,现在这次学习,我希望还走在前面。按学习的条件,比工厂、农村都好。工厂,八个小时,机器开动,工人就要管机器。而我们的时间安排就容易得多。其实,现在也不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不用占训练和其它工作的时间。我觉得还是屁股坐得住坐不住的问题。认真读书不要搞很多时间。还是主席说的, " 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现在有的人把那股劲用在打扑克和跳舞上了。现在我觉得这股劲要用在多花时间学习。我们主席这样高龄,《参考资料》两大本,天天都要读,文件批得很多。
如果要说张春桥具备领袖潜质的最开始,我个人觉得甚至可以追溯到1958年(这里推荐一下《张春桥文集》,可以看到他对内政外交的认识是深入浅出到深刻醒人的。在这一点上姚文元也好、王洪文也罢都不如他)。
作祟。设计师更不用说了,根本就道不同不相为谋。
在主席一言九鼎的年代,四人在崇明搞的改革开放试点和模式一直指导到1992年,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在三来一补基础上迅猛发展,直到猪棺材的大下岗和私有化政策出现戛然而止。
如果中国政局不发生76政变,经济基础会是这样的:对外开放,以社会主义集体形式参与世界经济循环,集体所有制跟国营企业竞争,不同区域的乡镇企业相互竞争,然后基于真正全民参与的人民体制,会实现真正的“先富带后富”。————这条路,比虚伪的扶贫什么的效率比是根本的差别。
若张的超卓才华有舞台施展,毫无疑问是国家之福。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中国出现了主席这样千年一遇的领袖而扭转乾坤,不可能什么便宜你都占了不是?
张春桥是见证了改开时代的,既是他的幸运,也是其坦荡的胸襟造成的,从他受审时一言不发、宁死不屈就能看出张早置生死于度外了,这种人反而寿命特别长。从他长寿的心态和后来的言谈看,张对改开也不是十分深恶痛绝,主要的不同意见还是先富论对共富论。
林彪就算了,一介武夫,后来为自己掌权研究的无非是儒家治国路线,批林批孔没冤枉他。
毛主席本来应该用的,这也是一个有谱趣的地方。
看来没错了。
至于改开的问题,我估计张春桥是不太认的,尤其是九零年那段。
创造自己的威望也不够,这也是需要时间,也是毛主席太强,限制住了张春桥的能力成长吧。
在威望上,他们被老干部包括许世友这样的怼得够呛。
而同林派,林确实没有获得更多的契合。军头确实可怕,也许罗大将还可以,可惜罗瑞卿在文革开始就被收拾了,谢富治级别不够,走的也早。
其他人就不太行了,丁盛级别,威望太低了。
陈锡联是个叛徒。难搞。
军头系统被维持,有自然的因素,也有周总的力保。很可惜冲击不够。自身也够坚强。
更是文革主将。把大内总管和新君都惹毛了,实在是直率过头了,没一点城府,不失败就奇怪了。
自我否定,转向小平同志以及背后的好总理可能从实力上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在可控的状态下,结束文革。同时给自己的追随者一个好出路。 但是那就不是主席了。
华国锋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