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急需再次简化汉字改革读音 -- 无此人01

共:💬144 🌺473 🌵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改变口音需要一次性的大量移民

改变口音,需要两个条件:

1. 当地人口足够少

2. 一次性外来移民足够多

----------

在农业发展以后,很难再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和口音的改变。

--------

小规模的人口和口音改变,可以参考太平天国以后的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语言孤岛。

太平天国后,有些地区由于土著死亡过多,一次性迁移大量的移民,口音发生改变。形成方言的孤岛。

天津也类似,天津本来就是低洼的盐碱地,土地含盐量很高,古代粮食产量很低,人口也少。

明朝初期,一次性移入大量的人口,才带来口音的改变。

------

农业发达的地区,一次性改变大范围的人口,非常困难。

尤其游牧民族,本来人口就少。占领后也往往是聚集在城里,据城而居。满族非常典型,都住在城里。碰到改朝换代,很容易被一锅端。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回族。元朝的蒙古人很少,从中亚带来大量的穆斯林人口。中亚移民也是抱团居住,在山东,河南,河北,形成一个个的回族村。

这些回族村落,语言最终被周边的汉人所同化。在山东的回族讲山东话,河北的回族讲河北话。

-------

可以看百度的方言岛的介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9%E8%A8%80%E5%B2%9B/6632084?fr=aladdin

通宝推:桥上,
家园 老了以后口音重,主要是懒的原因

re: 母语是方言的大学老师,到了50多岁之后讲课方言很重,以前以为是普通话没学好,其实不论年轻时学的多好,说的多流利,随着年龄的老化,后天的控制能力下降,幼年时的本能就越来越突出的结果。

---------

个人体会,小时候讲方言的,讲普通话,发音的时候不能懒。

口型要大,发声的时候,中气要足,把每个音都发足了。

母语是方言的大学老师,有可能是年纪大了以后,中气不足,嘴部的肌肉萎缩了。

家园 满清对北方的影响很小

满清本身人数很少,包衣奴隶是满清的十倍以上。

满清最大的影响,就是造成了普通话浊辅音的清化。

满语本身辅音浊音很多。但是一次性裹挟了太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这群人讲方言,浊音多,相互听不清。

按照语言的进化规律,为了把音发清楚,浊音全部清化了。这是满清对普通话最大的影响。

语言的另一套进化路线,如果要保留浊音,进化的方向就是南美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方式,非常用力,唾沫横飞。

家园 语言我说不太好,但是,历来,包括南北朝,五代十国,等

草原民族南下都无法冲击中原人口。

总之,还是汉族人居大多数而保存了汉文化。

少民确实疯狂杀戮了。

家园 同意

这可能是很多海外华侨华人老了以后思乡的原因之一。人的各种发育有关键期的。

从普及普通话的角度,从学说话的年龄就给予大量的输入很必要,比如动画片,故事音频等等。

家园 去听听白彦虎的余部讲的一百年前的陕西话

读读中国史书就知道历史上经历了多少次战乱和十室九空。就以最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为例,西北回乱,几百万人丧生,最后作为陕西回民的白彦虎残部一千多人被赶到中亚落地生根,繁衍成十几万人口,网上有他们的视频,比较一下他们保留的一百年前的陕西话方言与现在的陕西话,就知道就方言而言,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道理了。多读历史对研究方言史是关键。

家园 语言和口音不要搞混

中国北方从五胡乱华到隋唐,从安史之乱到明军北伐都各自经历了几百年的胡汉战乱和大分裂,最终汉人因为数量大,作为生物基因的主体得以保留,语言主体汉语得以延续,但不代表口音和方言能几千年一成不变,而且别忘了五胡乱华以前的几千年,中国也不一直就是国家统一的太平盛世,汉末三国,新莽战争,楚汉相争,战国,春秋,周取代商,商取代夏,一路追溯回去,多少次战乱,政权更迭和文化变迁?人群只要一流动,一交流,口音就会改变。

家园 有位苏军烈士叫王阿訇,有段纪念的文字记录,几乎就是陕西话

还夹杂了甘肃口音。

当然也有一些苏联口音,挺有意思,但是,那里也有特殊性,就是全部民族聚集,这点和南方客家人融合了土著有不同。

北方是山里人出山,然后少民下华北西北,会有不同。

还有,土族的产生,是北方鲜卑族南下到青海,确实是一个部落,但是到了今天,已经被汉藏融化了。

家园 中亚东干人是方言岛

方言变化大的是词汇,反而是语调(元音辅音)变化不大。

家园 明朝初年明军打到西北发现

发现西北那里的多数汉人几乎都不说汉话了,能想象后来朱元璋强制要求当地人再说汉话,但他们还能回忆起汉唐时代的口音和方言吗?

家园 只有方言岛才能长期保留过去的方言

现在的陕西能说这种老方言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而这个渐变的过程几千年都存在。

家园 文章在内,很有意思啊

在距离小阿尔汉格尔斯克8公里的波尔塔索沃村,有一座纪念碑,纪念这里埋葬着的大约3500名苏联红军烈士,而这里还竖立着一块铭牌,其铭文内容是:

“1943年7月5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炮兵第12师迫击炮第232团炮长满素孜·王阿訇在此地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

1882年,一支东干人来到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郊外,1907年,满素孜·王阿訇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东干人家庭。王阿訇的早年经历平淡无奇,由于家庭贫困,他早早辍学。十月革命之后,王阿訇和他的兄弟一起迁居到比什凯克郊外不远的东干人聚居地米粮川,并在1932年加入了这里的伏龙芝集体农庄。他在这里过着平静的生活,下地劳作,生儿育女,王阿訇和所有的普通农民一样,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和“英雄”联系到一起。

卫国战争爆发后,1942年12月,时年34岁的王阿訇应征入伍,出征之际的王阿訇兴高采烈,他信心满满告诉妻子,我们要去解放沦陷敌手的国土,等着我胜利回来。入伍之后,他先后接受了120毫米迫击炮手和基层指挥员的培训,并且被授予中士军衔,还在1943年入了党。

此后王阿訇进入在车里雅宾斯克组建的苏军炮兵第12师,在该师的迫击炮第11旅第232团服役。1943年1月,该师转隶布良斯克方面军,尔后配属第48集团军部署在奥廖尔的小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

满素孜·王阿訇

1943年年初,炮兵第12师跟随第48集团军进入库尔斯克地域,隶属中央方面军,位于库尔斯克突出部北翼,在战役准备阶段,罗科索夫斯基判断这里将是德军的主攻方向。果不其然,在战役爆发之后,北线德军向第13集团军和第48集团军阵地发起了猛攻。7月5日4点30,德军第9集团军开始了长达80分钟的炮火准备,德国飞机也开始轰炸苏军阵地和库尔斯克附近的苏军机场。5:30,德军地面部队开始投入进攻。

德军的进攻方向放在苏军第13集团军和第48集团军薄弱的结合部,试图一举夺取公路枢纽小阿尔汉格尔斯克。如果这一企图得逞,那么德军可以借此向东、西两个方向乃至向南边的库尔斯克迅速推进。德军第78师、第216师和第36师所部在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部分坦克的支援下,突入苏军第13集团军第148师和第8步兵师(一线防御阵地以及毗邻的第48集团军第16师阵地。整个7月5日上午,苏军第29军阵地上到处都爆发了激烈的战斗。苏军先后四次挫败了德军的进攻,然而此时锐气正盛的德军却屡败屡战,更进迭退,终于在第五次进攻时得手。由于友邻部队阵地动摇,位于小阿尔汉格尔斯克西北的步兵第148师也不得不后撤。

而在步兵第148师的波尔塔索沃村阻击阵地背后,就是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炮兵第12师迫击炮第11旅第232团的阵地。迫击炮第232团在奥布拉谢内村南侧外围的高地上开设了阵地,在此前的战斗中,他们的猛烈炮火给德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然而随着第148师撤退,德军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下仍然步步逼近,炮兵阵地终于开始遭到敌军的火力射击。库尔斯克地区苏军迫击炮阵地

激战中该团第4连前方的步兵部队被德军坦克击溃,结果该连被敌军包围,并遭到火力压制。德军士兵很快逼近到了迫击炮射程之内,炮手们被迫拿起步枪和手榴弹抵御敌人的进攻。德军以优势兵力切断了炮兵连左翼阵地,而这正是王阿訇所在的阵地。坚守在阵地上的炮手们在绝望中不顾一切的浴血奋战,在枪林弹雨中先后牺牲。最后只剩下王阿訇一个人了。在远处观战的炮兵连指导员记录下了他的最后时刻:

“王阿訇在打光了子弹之后,抓起一颗手榴弹扔了出去,可却没有爆炸。几十个德国士兵冲进堑壕想要缴获迫击炮和散落的其他武器,还想抓活的。王阿訇藏在暗处,瞅准机会,抱起一颗迫击炮弹,拔掉了引信帽,砸向了座钣,炮弹爆炸了,他和周围的五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为了褒奖王阿訇他的英勇行为,1943年9月8日,他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而在他的家乡米粮川,人民为了纪念王阿訇的英勇事迹,为他树起了纪念碑,把他的故居改造成了纪念馆。在小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及吉尔吉斯斯坦,还有以王阿訇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和学校。

最有意思的是这一段,我看着看着就笑着呢。希望陕甘河套一代的河友体会着呢。

以下是东干(回)族作家尔里·尔布杜的小说《英雄》里对王阿訇牺牲场面的描述,摘自马永俊(ismailma)译《一条心》。

王阿訇诺夫趴到梁梁子上往前一望撒,对头的士兵就连黑云一样,往前扑的呢。把看见的紧赶给排指挥官报知道,自己把冲锋枪瞄上打脱哩。打哩一阵子,王阿訇诺夫捅下来,把炮击跑的测角器往左往右拧的,一个炮弹跟一个炮弹放脱哩。一个炮子儿跌倒克拉荷马廖夫的阵地上哩,把中尉阿法那斯耶夫连克拉荷马廖夫炮手一下炸掉哩。看到迫击炮炮弹放不跌哩,王阿訇诺夫给炮手给的吩咐,叫拿冲锋枪折榨往前、往阵地扑的对头呢。猛猛的,王阿訇诺夫往左半个一望撒,六个法西斯就连贼一样,往他们跟前爬的呢。王阿訇诺夫打哩两梭子,冲锋枪的子儿也没哩。他捅下来,到哩迫击炮跟前哩。就这个节空儿里,得道打哪一下里,连住攒地来的手榴弹,他的炮手的两个人当窝儿没声气哩。光剩下一个大个子瓦西里·赫拉木曹夫哩。猛猛的瓦西里喊哩一声:“指挥官同志,我的冲锋枪空掉哩,没子儿哩!”王阿訇诺夫喊地,叫给手榴弹呢,自己连住把五个手榴弹,攒到对头趴的窝儿上哩。看的赫拉木曹夫没行动哩,王阿訇诺夫爬起来,往前头看哩下,他的左半个一窝子草动弹的呢,把临尾儿的三个手榴弹可撂地去哩。这会儿他没指望哩,手里啥都没哩。他把两个炮击炮炮弹的盖盖子拧掉,一个手里捏哩一个,等下哩。也没用他等,六个连骆驼一样的法西斯,喊哩一声“汗德豪克”!跳到王阿訇诺夫的阵地里头哩,共产党员王阿訇诺夫把两个手里的迫击炮炮弹,攥得紧紧地掖唤,朝着迫击炮的铁板放下去,两个迫击炮炮弹一下炸掉哩,六个‘骆驼’就连钐镰翻倒哩的一样,血淌红窝的,一个跌倒一个的身上死掉哩。共产党员王阿訇诺夫的两个胳臂,打阵地上飞出去,跌到帮间十米远的窝儿上哩。他没命哩也吧,他的眼睛朝着旁跟里的法西斯,迸的只个谋地喝血呢。

迫击炮师指挥官1943年的7月16日,给共产党员曼素子·王阿訇诺夫给下的评价上,把这个小说上说下的一切军务功劳都写上的呢,这个评价如今在苏联莫斯科的保护部,执掌干部的总委员会里头搁的呢.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3年的九月初八出的法令,给中士曼素子·王阿訇诺夫,把苏维埃联邦的英雄名堂安给哩.仗打罢的之后,才研究明白哩:苏维埃联邦的英雄曼素子·王阿訇诺夫的迫击炮,保护哩撒搁拉斯纳亚乡庄哩。这个乡庄在库尔斯克胳臂弯子的西北拐子上呢,当当儿就在这儿,苏联连法西斯打哩硬仗哩,把对头的腰杆子在这儿打坏哩,一期儿到柏林,法西斯再没拾起腰。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都是汉人,只要人口一移动了,生活一混杂,口音就会随之改变,子女与父母口音都会不同,一代一代积攒下来,就越来越不同了,除非是几百年以上都封闭的方言岛,但这在平原是不存在的。比如张学良的祖辈是河北农民闯关东到的辽宁,而少帅在会议录音和录像里大家都可以听到,已经是一口东北大茬子味的口音了,都是汉人在说汉语,但口音却已经不同了,所以不要一讨论口音变化就是乳滑或者叫乳汗了。

家园 东南地区方言分布 -- 补充帖

网载)图片:

点看全图

通宝推:桥上,
家园 中国方言消失是因为推广普通话

中国陕西的方言大量消失,是因为改开以后,中国人的流动性太大,叠加推广普通话,造成方言的消失。

东干人还能保留老的陕西方言,只能说明他们的人口流动性很小。

不能证明方言岛可以保留更原始的方言。

在知乎搜索”方言岛“,可以看到,方言岛最终会被周边的方言所同化。

老的杭州话,因为做过南宋的首都,曾经是江南最大的方言岛。最终也是在被不断的同化之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