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有没有懂汽车聊聊比亚迪? -- qdst2008
康明斯在中国布局很早,耕耘很深。90年代就组建了合资公司。现在更是大大小小各种康明斯发动机公司,有跟东风合作的,有跟北汽合作的,产品覆盖中等排量7升左右到大排量的15升左右,可以适配中等负荷到大负荷的各种车型,而且放开了跟国内分享技术,挣点钱也是应该的。同时各种材料和工艺落地以及附件配套的过程对国内的相关产业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跟同样在90年代开始在中国试水的另一个美国公司,卡特皮勒,相比明显厚道得多。当年卡特皮勒跟上柴组建合资公司的时候,产品确实比国产优越得多。但是太贪了,只搞散件组装,既没有技术分享价格又死贵,于是早早就歇菜了。
另一方面,这也是得益于国内动力机械厂家众多不利于外企一口吃掉的局面。反面例子就是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作为国内少有的喷油器专门研发企业,在共轨高压喷油器研制取得进展后被博世收购,不得不为博世在喷油器行业一家独大添砖加瓦。
坐进口豪车从他开始的吧。
高速公路上可没多少按照限速跑的。更是没有密集的监控和测速装备。所以我一个哥们从大庆到哈尔滨的记录,现在我们弟兄群里也没有人破得了。当然,他也肇过一次不小的事。
那个年代,不知道多少有钱有权的社会精英把命扔在了高速公路上。这种命运,天天蹬自行车的想有都难。
天津夏利在日本的原装车型是大发Charade,有高性能版本,而且因为车轻,加速性能在当年非常好看。
我有一次坐宝马开到120,被一辆奔驰甩在后面,总不能说宝马在奔驰前面不够看的。夏利嘛,论速度其实够用了,高速上怎么也跑的起来,不至于说追得上桑塔纳是个荣耀。至于什么日本原装啥的真不知道,都是天津生产的还有区别?原装的不应该叫大发吗?难不成天津产的只能跑60?我觉得不可能,满大街跑的好好的夏利总不会都是日本出的。
卡特彼勒技术似乎不错啊?
国内做的也分用日本产的零件组装的,和国产化率比较高的。国内做的零件就是不如日本的。
还有一点,国产夏利跑到90迈时速时候,会产生共振,不清楚日本原装的有没有这个问题。
还自己生产Igbt
你非要说开的没问题的不是国产的,我觉得不对,不过也不打算跟你争论了。
国产的用没问题,但是油耗 寿命这些指标都比当时日本原装的要差不少,这个也是事实。
跑到90迈会产生共振这个我是听别人说的,那人还是大学里汽车专业的老师,应该不会错。
当时黄色大发是很多城市的出租车,有个司机说发动机如果用日本原装的化油器,那个油耗是比较低的,用了国产的油耗马上就上来了,日本的化油器国内买就是太贵。
还不只一辆。你要说不是什么好车没问题,可是皮实耐用,没什么大毛病不用操心,维修便宜,还想要什么自行车?共振什么的没遇到过,从零开到一百,没感觉到哪个区段有什么问题。油耗没留意,三缸小车又那么轻,怎么也不可能是油老虎,不过当时没特别留意油耗,不打算争论。
比亚迪最初造车,主打方向是价格,所以确实有很多抄袭的地方。
后来比亚迪利用自身的电池优势开始造电动车,深圳市政府给了很多支持,深圳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都大量采用比亚迪电动车。比亚迪的电动公交车逐渐占领了欧美的一部分市场,加州的朋友应该都看过路边大大的那个比亚迪标牌。
比亚迪从03年就开始研究插混技术,近年来还聘请了国外做车型设计的几个大佬。真正引起大众注目的是2021年推出的宋 plus DM-i这款车型。刀片电池保证安全,DM-i解决里程焦虑(以110KM 旗舰型号为例,满电可以跑110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里程1100公里,基本没有虚标),用料和配置极具性价比,车型设计也非常时尚。这款车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订单量远高于销量,以至于B站的相关视频下面经常有下了订单的车主用“rnm,交车”刷屏。2022年比亚迪停产燃油车,同年比亚迪销量超过18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的销售冠军。
短短3年内,比亚迪先后推出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和“DM-p王者混动”等技术。
今年1月比亚迪旗下仰望品牌发布了“易四方”这一核心技术,发布会上仰望U8横着出场让所有人为之震撼。这几天上海车展引起轰动的就是仰望的首次亮相,虽然仰望价格高达109万元,正式交付也要等到9月份,但据说订单已经过万。
4月10日比亚迪的云辇系统发布,王传福自信地表示:“云辇的诞生,改写了车身控制技术依靠国外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云辇’超越国外技术水平,一登场就站上了行业领先位置,完成了从1到2的提升。”发布会上,搭载云辇-X技术的仰望U9舞动出场,现场演示了全主动车身控制技术。
比亚迪实现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以其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的特点有效地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
电器,电子把路都趟过了,没什么区别。
电机,电池,电控,机械等就是造壳子搭架子。
欧美日韩满脸无奈,国内的大部分厂商也很灰心,着急变现跑路的大把。此时往里挤,有的是骗,有的是盲,有的是眼光高,最后剩不下几个,投入千亿,销量千万起。
手机行业的苹果,华为,小米,OV,三星都挺有意思的。
不过总体上讲,我感觉康明斯在中国的布局还是很清晰的。不同的合资公司针对不同细分市场,从而有效避免了内部互相竞争。
卡特皮勒作为世界第一的工程机械公司自然有独到之处。但是也因为他专注于工程机械领域,而不是道路运输领域,随着技术规范的发展卡特皮勒的发动机产品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就目前而言,康明斯在北美是无可置疑的柴油机统治者,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北美几个重型卡车玩家,无论是否拥有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其车辆产品必然全线配套康明斯发动机,否则就有流失客户之虞。
如果放眼世界,则又有所不同。北美的技术进步速度近些年是慢于欧洲和中国的。特别是近几年潍柴为首的中国厂家连续发布先进产品,说明研发和制造能力起码是达到了并驾齐驱的水平。唯一略显尴尬的是,如今偏偏是车辆动力系统从传统柴油机转型新能源的阶段。政府补贴和政策导向的影响大大超越了技术研发的推动,不知道会不会造成中国超越之际就是过气之时。不过国内厂家在新能源领域的活跃程度也堪称全球之冠,未来可期。
发动机,轴承,芯片都是大头啊。
卡特彼勒机器整机确实好,比小松强。现在好多单位还是认他们,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布局的好处吧。
三一若想超过卡特彼勒,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