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雪夜妖谈-引子 -- 夜如何其
目前的看法,大概率跟鬼方对应的上。
不过时代太晚了,跟青铜技术起源扯不上关系。
可能也属于商人商路上的据点
而且现在的特定机制哪怕局中人也不清楚同阶层横向的变化(过去二十年的横向联系被切断了)所以除了特定的几个人基本都困在信息茧房里各自闭环。比如这波下跌,就是特定那几个知道开始的那会也不知道现在的结果。今年太特别了。都放松点。我们最糟糕的时候过去了。
现阶段中文互联网上的信息污染太严重,中国人自己都分不清哪些信息能信,哪些不能信。
不过,这样也有正面效果,中国人自己都两眼一抹黑,外国人就更别提了。如果你是一个外国人,想从公开渠道搞到有关中国的有用信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党管金融。看新闻是拥有强大的货币,拥有强大的央行,拥有强大的金融机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监管。把央行纳入党的管理。基本上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金融体系。卢麒元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个。国家资本主义。
这个多的多,我就无法理解了。我认识里面要么是战争,要么是税政改革。
怕以后自己忘记找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搞清楚在大跃进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正在进行什么,将要发生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
先进制程设备和材料不会因为群体的爱国主义高涨而自然到来,一个成熟的投资者理解这一点不难。
看看这个数字,也许可以让人冷静一点,华为23年出货量确实增加了,但是幅度有点小,什么原因呢?
再看看国内制程龙头中芯国际,为什么将建厂重点放在28nm呢?
从情感上愿意相信国内已经解决了7nm工业的国产化,逻辑上我更相信以下的可能:
华为/中芯解决了7nm国产化有无的问题,但是至少2-3年解决不了量产/成本问题;
7nm制程关键设备国产化问题没有解决,28nm应该问题不大;
关键工艺材料7nm少部分,28nm应该问题不大了。
当初歼20出来到形成战斗力差不多花了10年吧,半导体快一些,恐怕也要四五年。
作为反证,看看美股应用材料,科磊,拉姆研究的走势,再想想为什么ASML禁售有升级,大致可以印证国产设备的情况
谨慎一点,至少投资上不会吃大亏
我个人还是支持至少倾向联储的中美默契论。 美国现在必须给中国一个不下场给美国添乱的理由或者足够的利益的。至少我看到的今年新消息,台积电被美国打压我们开始蚕食台积电的市场份额,已经通过台积电今年降价 40%确定了。
个人要谨慎,同时保持必要乐观两者之间不矛盾。
伤害。美欧日韩台的制造业要想恢复对中国大陆的竞争力,至少需要人民币兑美元欧元等一揽子货币升值100%。但是美国现在主打的是金融战,制造业实际上已经躺平了。美国金融战现在要的是中国经济已经不行了,人民币需要大幅贬值,至少兑美元要到1:10,怎么可能允许人民币升值100%。然后代价就全让他的那些还搞制造业的盟友背了。换言之美国现在的策略对中国不见得真的不利。但是这个结论美国人肯定不会相信,中国很多人也不会相信,这个世界大多数人也是不会相信的。
好像也是联储说的,中美之间的竞争最终还是成了综合国力的对耗,所以才有所谓的默契说,美苏之间当年不也有默契么,大国之间难有速胜,也算历史常态。
至于台积电降价这个事情,有一点消息,据称23年Q4台积电6吋线产能利用率50%,8吋65%,12吋75%。本身就有降价的压力。
至于政治上的原因,台积电降价40%,似乎对大陆也不是什么利好。
当然了,我不了解这个降价40%是针对哪些产线,我们可以假设。
如果针对先进制程,那对美国公司是利好,成本降低,同时对中国公司利空,因为产能没大陆什么事情,无论降价与否都不给你生产。
如果针对成熟制程,依然是对美国公司的利好,同时对大陆厂家的倾销会造成中芯等企业利润下滑,延缓升级换代的进程,遭到大陆的围剿也是应有之义。
那么结论就是台积电基于政治压力对美国输血,同时遭到大陆打压,最终地位逐渐弱化。
部分基于以上逻辑,我港股仅持有中芯国际一个标的,这也算是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
中芯国际接下来三五年肯定要在成熟制程打价格战,逐渐提升利基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先进制程逐步突破,最终会达到类似台积电的地位。
和美帝最多是做做赔本生意,要靠美帝单方让利,怕是与虎谋皮,做白日梦了。
国人对于芯片,看得实在是太轻佻了。中央·在过去12年投资7500亿人民币建立了两期大基金,据说还没有完全用掉。这个钱都不够前10大半导体公司一年的资本投资和研发投资金额。
就这样的投资规模,有什么资格称:大跃进?
获得上场权其实太重要了!
所有的成功都是在犯错和纠错,改进和提高,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不断地循序渐进,波浪式推进的。
记得过去我们已经实践过的那些先进的系统,有的理论数十年之所有都没有人真正地应用,关键就是还没有真正的得到证明,因为实验的结果与有效的推广二者之间,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一切中试的过程都必须需要充足的资金和资源,都要需更多和更广泛的参与者,来有效地解决老问题和新问题,而且一定是只有通过试错的过程里,才能发现正确路径的。
还记得我们这些老人在最早接触汇编语言时、在首先试用互联网时、在最初用神经元理论来尝试机器“自我学习“时,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和推广,没有整个社会这个大“平台”的配合,就不可能出现电脑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今天的。
既使是在生产制造的某一个小系统,或者某个科技小领域里的突破,也都是一定需要有“平台”的先行的。
不真正地上“战场”,任何人都不能说就是能够作战了,因为那些真正的千变万化都还没有出现呢,而自己真正的意志和坚持也都还没有通过考验呢。
同理,如果问题的讨论,离开了“地气”的话,那么就缺失了根基,实际成效也会大打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