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回国卖房记 -- hansens

共:💬920 🌺5457 🌵11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2
下页 末页
家园 孔子说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家园 这些确实都是当年农村人的大事

农村的第一大事当然是造房子,当年我家造房子的情况还历历在目,所以15年前我家房子被拆迁的时候,我父亲一下子就垮了。

我母亲当年从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也是艰难的历程。民办教师一半工资教育局出,一半由村里出,总工资比公办教师低,更要命的是没有福利,没有退休金,没有医疗保险,也没有城镇户口以及相应的好处。我母亲50年生人,高中只读了一年就碰到文革了,所以她要先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然后参加转公考试。其中一个暑假她都在教师进修学校上课,我没人照看,把我也带过去。

考中专,考大学,转户口当然是大事了。根据你的帖子,你96年才上大学,所以初中毕业是93年,那时候初中专可能没有太大吸引力了。我89年初中毕业,考初中专还是大部分农村优秀毕业生的首选。

通宝推:学菩提,
家园 对村里面的个体医生没有概念

看来你是故意不看,再帖一遍吧

任单位某处处长,副处级、月工资105元;1992年单位升格为正厅局级、我的正处长由副处级别自然调至正处级别待遇,月工资122元。

内地某正处级干部工资122元的时候,令尊是250乘以三……

好吧,跟你费这劲干嘛,浪费时间,你说的都对,结束。

家园 能给父母买房,已经算是好样的了

21年后,当父母坐电梯在我买的房子过第一个春节时,母亲对父亲说:老头子,你以后再也不用辛苦走路了。 脊柱一直有问题的父亲开心点头。

你父母住了你十年的房子,应该是很欣慰的。

我们后辈人,不要说给父母买房,能不啃老自己买房的,都是屈指可数。

家园 我奶奶当过民办教师

和你说的制度不完全一样。她当民办教师时,是学校每月发15块钱,然后需要把10块钱交给村里(当时叫大队),村里按劳力工分给她家发相应的粮食和钱。

也就是说民办教师在村里还是相当于农民对待,区别就是用每月10块钱收入抵扣劳动。

而在教育局那里不算人头的,无退休和国家的福利。学校方面给教师福利很好,民办教师也有。过年发肉、发鱼,比县城一般公务员还好。

因为有驻地的一个国家大企业,很多孩子到这个学校读书,所以学校得到很多额外资助,对农村人是天文数字。那个学校很早盖起了楼。那时候县城的一中有楼,二中还是平房。该学校多任校长拒不升迁乡中心学校校长。后来大企业搬走回城了,这个学校就没落了。先是取消了戴帽中学(初中+小学变成纯小学)。然后随着村里年轻人纷纷进城,前几年改成幼儿园。据说幼儿园很快要撤了。

直到大扩招前,中专还是热门的,特别是农村户口的学生,跃龙门吃商品粮。除了特别优秀,家境也好的奔大学,多数人还是拼一下中专。县一中学生里长期是县城的居多。我记得我小舅当时决定上高中(99?)就是因为扩招,上大学希望很大,几乎把稳。

通宝推:学菩提,
家园 八、九十年代乡镇个体医生收入很高,

原来的赤脚医生,改开以后继续执业,一个村子或三两个村子有两个医生,大病看不了,但是输液或者受个外伤换药、头痛脑热的都能看。

我们村的个体医生在八十年代就被镇上的信用社表扬,因为他在那里存款多。

家园 孔子自己也没出海
家园 二主、二调都是2019年新公务员法的产物,

19年新公务员法的一个革新是职务职级并行。二主、二调都是职级。

比如我一个高中同学,现任县国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主任科员。他的职务是副局长(副科级)、职级是二级主任科员(俗称小正科),享受正科待遇。。

19年新公务员法把科级和处级职级都分成四级。一调二调是正处、三调四调是副处。一主二主正科,三主四主副科。

这样一改,享受领导待遇的就多了。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公安部门。沈阳动用警用直升机拍视频的那个王呈呈,她爹曾任正科级职务(中队教导员),但是他的职级是二级高级警长,相当于二调(正处级)。所以能授警监衔。而之前一个地级市公安局加起来也就几个警监。

家园 我觉得主要还是渠道,和思路,,不是九万块钱的事情

98 年来说,沿海发达地区,还有侨乡,其实出国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属于努力一下踮个脚,要求别太高,可以够到的那种。

但是对于没有这类经验,没有渠道的人,两眼一抹黑,那确实可能有高不可攀的错觉。尤其是德国,哪怕到今天还是小众,主流还是五眼国家。许多人你要他多学一门外语,还不如杀了他。(近年来我在德国看到的最大奇迹就是不少中东难民半年就能把德语说流利,简直神奇。)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类似于八十年代下海,主要还不是钱的事情,而是解放思想。当时很多人觉得离了集体就断了活路,不能想象下海自谋生路的生活。你让他去看水库都比做生意强。

98 年那个时间点,我在乡下的亲戚,还是觉得出国是个遥远的事情。而且九万块,我看他们也拿不出来。你这个 95% 是不是估得过了?我觉得上海都未必 95% 能拿出这个钱,我觉得估个 30% 差不多。当然,这不影响你的立论。

我的意思是,温州的许多常识,在其他地方的网友看来也许很陌生。大家多交流嘛。你常说跟我在平行世界,有时候我想想,哪怕一个上海,各行业各区域也可能差别很大。

家园 这个可能记忆有误吧,

92年的话,正规国营大厂(在关中地区)刚毕业的大学生,大概到手就差不多120左右吧。你说的那个职级应该不止122😄

家园 看来你奶奶在生产队时期当的民办教师

所以她要给村里交钱换粮食。我父母都在生产队时期就当民办教师。后来承包的时候,民办教师也能分到责任田,但是面积比全劳力小一点。由于自己种地打粮食,就没有给生产队交钱换粮食的说法了。

通宝推:TyphoonDoksuri,
家园 建议有时间研究一下SHAD CANADA

因为有政府补贴和企业赞助,破例多句嘴。

家园 贡献也有很多种,直接间接都是贡献

拿钱去加拿大买房,投资,钱生钱,去赚资本主义的钱,若干年后再回国买房投资,钱生钱,一样是对国内经济的贡献。在加拿大多买点made in China 一样是对国内经济贡献。

话说现在钱出去不容易,回头再来讲讲你转钱的经历吧方便的话。

失业金好像要马上登记,最好没离职就去登记,社保信息齐全,公司给开个证明的话很快的,现在都是联网的。要是拖了很久之后才去反而有点麻烦。没办过只是听说。估计你也不差这点钱。

祝好运吧!

家园 我是看好北京核心区的

当然屌丝没钱看好也没用,没那个本。

我的判断理由是,长期衰退会造成全国性就业困难,最高级的人才会被挤出到北京。而他们在地方住一栋楼的,到了北京也要买个大平层。

假想一下,某二级城市有很多好医院,如果经济衰退大量码农失业,搬走了,医院客源特别是有钱的客源减少,医生纷纷跳槽,最优秀的会到北京哪怕住郊区也比开不出工资好。随后老干部、大老板受不了,只好卖了当地一栋楼去北京买大平层。

我的判断是核心区(比如北二环和长安街之间)因为这些全国最顶尖的精英(百亿资产或者副部级以上)的聚集,房价上升。至于周边区,外地挤来的高阶人才能不能弥补本地因为经济下滑被洗走的我拿不准。

地震小事,国家领导人都住北京,不比房子珍贵?人家都没搬走说明地震不是事。

家园 贼不走空网友可盯着待遇看

我自己也觉得我98年能到德国留学不是因为我的家庭有多富裕,而是我在上海,尤其在同济,获得相关信息毕竟多,所以比较省钱地出国读书了。

98年的时候,留学德国中介还没有兴起,我认识的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都有北京上海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通宝推:潜望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