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发布 -- 思想

共:💬92 🌺835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

人之常情嘛,人际间相处,大抵如此。

点看全图

通宝推:潜望镜,
家园 年轻漂亮是虚的,俩礼拜就回复平淡了

尤其是结婚-离婚-结婚-离婚,这个过程很伤筋动骨的。何必呢?

你看人金毛首相约翰逊,要不是为了大英的面子,就没打算跟同居女友结婚。这个事情很麻烦的。

大部分找年轻新夫人的,我见过的企业圈子里居多,主要还是为了面子,需要带夫人出场的正规场合。否则,保持单身好太多了。

家园 人生就是选择,选了就认赌服输

我讲一个吧。同样的,圈子太小,知道是谁的也请不要说。

我老婆国内导师一次来美国,我们请吃饭。他就说:我当时在日本留学之后,找了一圈,我发现如果要是去美国,我就是个博士后;如果去北京某个最牛的医院,我就是个普通医生;如果去北京某个中等的医院,我就能有自己的一摊。要是回老家医院,我直接就能是个主任,副院长也是很快。 然后跟我们分享人生经验:人啊,到一定时候就掂量一下自己,选一个中间点的就完了。他之后选的哪个中等医院,现在成了全国知名医院。他由于占了中国的光:中国农村某种病及其高发。全世界别的地方加起来和中国差不多(当然很多穷国压根也看不起,所以虽然高发医生也看不见)。他于是成了国际知名专家。国外很多人抢着和他合作:很多药必须找他才有机会试验啊。 总之,人生赢家,盆满钵满。 太太都换了两个了。

他是没选来美国。他的一个师兄选了。来了美国,大概就是万年博士后。一家四口挤在学校给分的公寓里。一室一厅,都很难想怎么住啊? 我们都说他就是研究梦的劝退器。 特别是这人做事还犹犹豫豫。他要是早年咬咬牙,纽约买个房。这些年房子涨幅一般人随便挣个6,7十万,甚至100万房价涨幅还是轻轻松松的。结果他越犹豫越涨价,三涨两涨,别说他买不起了。他老板也买不起了。后来据说海龟了。还真是靠着我老婆导师的关系,拿点残羹剩饭吃。

当然也有我们最为佩服的李老师。人家福建福州人。早年偷渡日本,后来不知怎么又来了美国。一路开挂的人生。掌握了一门绝学:给小老鼠打药。 谁也不行,他全凭经验和手感。人家NSC文章数估计能秒了一种教授:你研究啥都需要他呀。贡献刚刚的。都有个research professor头衔了。而且充分发挥福建人做生意头脑,房子弄了许多套,开了灯具店,又和国内搞起了医疗耗材进出口。 总之,他们组开会一个常规话题就是李老师到底有多少钱:他拿咱们这的工资是不是当零花钱。当年我们买房子之类的都是求的他当高参。

通宝推:独立寒秋HK,方恨少,
家园 似乎教育体系并不足以甄别这些能力,更不要说培养了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似乎是更倾向于培养在无限理想的科研条件下,做出好的科研成果的人才。以高考为代表的各种选拔制度,也是在甄别这些能力。

但是现实学术环境中,科研活动是否成功,如何去争取更理想的科研条件,以及如何让你的同侪认可你,远远超过上面提到的能力。而更现实的社会生活,以上能力的用处更少。所以出现了很多大家觉得有怀才不遇的人。

当然如何让社会乃至科研环境更理想是一个事情,及早在教育体系引入丰富多样的评价标准,对这些人的成长其实更现实些。

家园 好比劳斯莱斯对有些人是刚需,对有些人是纯虚的

我大舅在协和当医生,很年轻的时候就买了宝马。他说你年轻,还开个国产车,有些楞的病人家属,也不去打听行市,送红包时就把你看扁了。这个事情你总不能跟人讲价钱,就很窝火。一辆车省了很多麻烦。如果你已经是科主任、副院长,这些行政头衔就能说话,反而可以衣着朴素,走路上班。

顶尖大学的教授,其实大部分时间花在社交上,我们老师在单位的时间远小于在外面跑关系的时间。有开会等学术场合,更多是很社会的交往场合。特别是和政府、工业界的人谈事情,虚的东西就挺有用的。到了他们这个地位,性生活根本不是追求。反而和女性交往,他很爱惜羽毛。女生跟他一起讨论,稍微坐近一点,被拍一下肩膀,回来都要骄傲地吹嘘半天。

家园 你没把天线竖起来

就好像有钱人在学校门口停车,车顶放一瓶水,和“睡”谐音,于是就有踊跃者了。

家园 一个上过新闻联播的兄弟,因为桃色事件到现在都不好意思见大家

这个事我之前写过:说说我们班那几头飞在天上的猪(4)

我们班有个9人的小群,他和首富次富处长以及美国的哥们都在这个小群里。当时他经常参加一些活动、见一些大人物。。。烈火烹油之际,出事了。。。他的副手雇私家侦探盯了他3个月,整出一大堆真真假假的材料,材料以桃色事件开始,接着是经济问题。。。前前后后查了小半年,经济上没查出毛病,桃色事件么,含含糊糊,最起码没有性贿赂。。。调查结果出来后,给我班次富报了个平安,并希望次富转告大家。他自己既不在小群里报平安,也不挨个通知。从此以后,他在群里从不主动发言,有人打招呼也是尽量少说。活动更是一个都不参加。

事情现在已经过去5年了,他还躲着大家。除了偶尔跟俺班首富或次富单聚(每次只见一个),再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在我们这代人眼中,换年轻漂亮的太太,绝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现在世道变了,导师换年轻漂亮老婆,成了科研好的标志(起码是成功标志)。

----------

年轻貌美的图啥啊,总不能拿着几篇自然文章去艺术院校把妹吧

这个我也同疑惑。理科老师因为几篇SN看不上工科老师?这我还真没听说过。理科和工科的科研经费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搞科研,还是经费更实在吧。

再说了,艺术院校的妹子,有几个懂自然文章的?估计他导师换老婆,靠的不是文章而是经费吧。

------------------------

这位还是另类,原配是大学同学,新夫人是高中同学,据他说是同学聚会后发现新夫人才是人生真爱,

高中同学是他的白月光吧。俺那届有个罕见的女神级女生,毕业后嫁了个台湾人去了美国。前几年离婚,当年的一个追求者得到消息后立马离婚飞到她的怀抱----至此,我才理解“白月光”是什么意思。

这位女神算是工科院校非常罕见的类型,非常有故事。

通宝推:踢细胞,
家园 听过一个和你这李老师类似的故事

烂校毕业随老公出国,在实验室打杂。结果发现有培养某种细胞的天分,养出来的材料长度逆天。关键是别人怎么观摩学习也赶不上。靠这手绝技两口子都成了领域专家。

家园 他该穿个文化衫:寂寞老男人,人傻钱多美国籍。
家园 按这个逻辑,你导师换年轻漂亮的太太是因为咖位不够需要充门面?

还是因为事业成功地位高?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家园 我的猜测

一方面,有这个社交需求。另一方面,有这个能力。

当然,我只是猜测。因为如果他只是好色,完全没必要和女同学、女老师相处的时候那么爱惜羽毛。我和他一起开会,见到过有外单位领导介绍自己单位新来美女老师给他求带,他比较冷的回应。招生也比较注重能力,女生美貌不是因素,如果不是负面因素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跟系里最优秀老师比,他还有差距,不得不接受女生,他怕是只招男生。

作为男性,我们当学生的自然很羡慕了。我们是好色的,但是并没有机会。学习成绩不如女生,人家即使丑也瞧不上我们。此事古难全:有食欲的没食物,有食物的没食欲。

家园 国内名校教授在交配市场很受追捧的一个例子

之前有个电视节目,大概是智力竞赛类的。经常有个名校年轻男教授点评,清华或者北大,反正是顶级名校。也会有一些娱乐圈的明星去插科打诨。

后来出了一次丑闻,就是某女明星社媒发照片,沙滩度假什么的,还得意洋洋说自己把那个教授给睡了。跟刘强东阳台上的番茄类似。然后有人说是伪造的照片,有人说那个帐号不是女明星的。还有人爆出教授老婆是另一个高校教授,比女明星漂亮。总之乱糟糟很搞了一通。后来也没下文了。

从这个事情上看,不管是不是真的睡了,起码女明星很想和这个教授睡是真的。

匿名 【暴雨天,适合滚床单,至力竭,在彼此体液中相拥而眠】那个?

如果你和我指的是同一件事,说几句:

1. 事件女主不是女明星,是那个节目的制片人。

2. 这件事情大概率是该节目炒作。

该节目之前就有一次炒作该男主嘲笑郭敬明个矮。但其实男主自己也不比郭敬明高。没了舞台灯光和化妆,也就一般人,真的不算多帅。该节目最早是另外一个(北大心理本硕MIT神经博士)教授负责策划的。他长的确实对不起观众,而且担任职务多,社会交往任务繁重。所以找了当时比较闲的男主当演员(录播,其实就是背台词表演的)。后来负责策划的教授不搞了,节目水平就急剧下降。节目组不得不靠各种炒作来抓收视率。制片人真挺敬业的,这句不带脏字的毛片文案至今我还记得。

家园 不专业

这样才好吧

前面:影响因子100,被引用20000次

后面:面上项目4个

通宝推:七天,
家园 踢教授这个创意和当年在名片上印:“享受国务院津贴”、

“曾经被xxx接见”、“xx年院士评选进入第二轮”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