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考牌记。 -- 紫色风信子

共:💬116 🌺3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10以前?近几年好像便宜下来了诶。
家园 冰兄,是不是有地域差。

如果合宿,20万左右应该可以拿下来。

如果不是合宿,我们这里至少2年前还是这价呢。

家园 有可能,我记得我们是10年前最贵,现在便宜下来了,因为没有人了

我在神户。

家园 没人可能宰得更狠。

我在茨城县。

家园 那你该多交一点,首都圈的人有钱,不象我们这儿穷。

没人了就得便宜一点吸引一些有免许没免许无所谓的人了呀。象家庭妇女什么的。

家园 拙政园有个后门

上次同事直接从后门进去,没买票。大喊:赚了,赚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太感谢啦

送花!

机票不会有啥特殊渠道购买吧?

另外,俺这西恐联的成员问题不大吧?

家园 右手也一样啊

闲得快要睡着了... 俺刚开始开自动车时,只好右手握个矿泉水瓶子,晃来晃去,作换档状...

家园 是国内么,好多地方都用红外线了吧

我那次报了名,然后跟车,学姐开,教练坐边上,我坐后面看。到了一大片空地,就让我去开两把,最开始一直掌握不好这个离合啊——当然等我学完,已经是练好两脚离合了,不用再象以前的那样脚慢慢抬,从踩下到松开得一分钟

可是跟了两天,学姐就玩去了,她家里很有钱,她也就是把这个学车当做玩,一玩就老不练车,结果我都拿到证了她才刚考完桩考。可她这一走,后面一起练车的不是男的就是快40的妇女。哎,路漫漫……

路考的时候,我们这女学员一般都比较被照顾,有个熄了火,考官帮她打火重新发动,告诉她以后自己开车可就不能这样了,顺利通过。所以信子姐姐也不用当心,技术过得去就问题不大

PS有个男学员因为上车的时候没有喊报告得到考官的许可就上车了。结果我们都是开一段,他围着考场开了一圈都没喊停,回到出发的地方,考官把手一指,继续前进,好嘛,又开了一圈,终于,终于,他在停车的时候脚从离合上松快了,熄火,考官满意地说,不合格啊

家园 国内这帮考官什么毛病呵

非得把架子端足了,过过官瘾... 上车还得喊报告,都是拿根鸡毛当令箭的主儿...

家园 【纪事】想起了一桩往事

我学会开车,是有惨痛代价地。。。

当年我14岁,个子吗,用父亲大人的话说,还没枪高。一天,司机偷偷地用车拉了地方上的朋友出去玩,(这在当时的部队,那可是要军法制裁的。)被我发现了。平常就跟我很特铁的小司机为了堵我的嘴,答应教我开车。哈!

好像没费什么劲就学会了,而且开得贼溜。忍不住抖抖瑟瑟地开着车(当然是偷偷地),拉着一帮发小兜风。结果有人反映到父亲大人哪里去了。那一顿胖揍,至今难忘。父亲从来不打头----倒不是怕危险,而是他认为打头山耳光是对人格的侮辱 (这个传统也被我继承了,呵呵),但即便我哪经过千锤百炼已经够资格作为塑造共产党员材料的臀部,当时也被父亲调教得很长时间内是绝对的老虎屁股摸不得。惨不堪言。。。至于那个始作俑者的小司机,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不久他复员回河南,父亲还亲自打电话为他联系工作。后来他经营自己的运输公司,起步的几辆卡车,还是部队“报废”了的好车,等于白给。

后来我来美国,考驾照时填驾龄,我填了13年。黑人考官鼓起本来就很大的眼睛盯着我看了半天,冒了一句:“so you Chinese also get behind the wheel way before the legal age, hah!” 看来,至少在那一刻,他心目中模范少数民族的形象让我给蛋没鸡掉了。

人生中最适用的东东,往往是在不经意中学到的。比如说我的开车技巧,挨了“毒打”,却不是因为不学,而是因为学了,而且是非常主动地学。这在我小时候的经历中,是唯一的例外。实在是值得纪念。

家园 据说薄熙来兄弟几个就曾经把大解放偷开到北京街头

还给开翻了,几个小家伙跑了出来,后头汽车就着了火... 据说是后来那臀部已经可以塑造党代表了...

家园 唔该你收声啦!边个知你系西恐联的细佬啊?吹咩吹?
家园 同感啊

在国内学这种车的时候真是个体力活,到这边刚开始开自动车的时候右手还是不自觉地放到档上,左脚也是踩离合的姿势,好久才习惯了一手一脚没事做。

家园 曾在郧西山路上看到个

13、4岁的小孩开卡车,他爸在副驾驶位。

车不知道该叫什么,比皮卡高,但是不是大卡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