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旧文新贴】朝鲜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 晨枫
如果一上来就是他指挥,下场同样糟糕……
晨枫的文章一向好看,本文也很动人。但俺还是忍不住就这个观点提一点不同意见:“中国没有挑起朝鲜战争,战火是强加到中国头上的。在当时美蒋勾结、美苏对峙的大环境下,在美军长驱直入、陈兵鸭绿江边时,中国没有理由相信美军在东北国门的存在是没有敌意的。为了保卫对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稳定和复兴至关重要的东北重地,中国只有主动前出,御敌于国门之外。”
中共并不是对开战一无所知的。中共为北朝鲜提供了3个久经战阵的精锐师,斯大林要求金日成开战前要征求中国的意见,中共似乎是不愿意,但没有反对或反对无效。在人民军还在进攻的时候,中共就已经派出军事观察员到朝鲜,可惜被金日成挤到了一边。中共还着手组织军队,准备支援朝鲜,要不是金胖子对中共心存疑虑,也许朝鲜早已统一。而美国早已宣布抛弃蒋集团,美蒋则是在朝鲜战争爆发,中苏朝勾结世人皆知之后,才勾结起来。不管美国对中国有没有敌意,中共对美国是有敌意的。美军陈兵鸭绿江边完全不是事实,不过是部分美军打到了江边而已。而是否一定要出兵呢?对比一下后来老大哥真正的陈兵百万,中共并没有“为了保卫对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稳定和复兴至关重要的东北重地”,而“主动前出,御敌于国门之外”。可见出兵并不是保家卫国的唯一选择。
那3个师不是中国提供的,根本就是人家朝鲜的,应该是朝鲜提供3个师帮助中国,这时候要回去而已。
至于美国会不会陈兵鸭绿江边,看看美国的历史就知道了。
跟苏联你就是想"主动前出,御敌于国门之外",往哪里前出呀?3线建设为什么?不就是因为苏联的威胁吗。
请参考:
和
[QUOTE]http://mitbbs.com/mitbbs_bbsann2.php?path=news.faq/Military/korea/zhu
作者 章百家
生于1948年。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系毕业获硕士学位。现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史第三研究部研究员。学术专长:中国外交史。主要学术成果:论文:《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周恩来与马歇尔使华》、《思考世界的现在与未来--从历史变动看中国》、《从历史到现实--谈谈支配中美关系的因素》、《百年回顾――变动的世界与变动的中国》。
在新中国建国后历经的各次危机处理中,抗美援朝出兵决策可以说是一个经典范例。在这次决策的过程中,中共高层领导人在紧迫的形势下,以十分民主方式各抒己见,对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作了相当充分的分析比较,这就为下最后决心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至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打响第一仗,恰好四个月。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外来威胁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出兵决策。这一决策过程可以说是新中国经历的第一次重大危机处理。
一、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中国安全形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年来的历史看,国家安全形势的好坏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国际环境,它由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这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组成。国际格局是国际环境的核心,相对稳定;中国在既定格局中的地位,对国家安全具有长期影响。国际形势则时时变动,尤以中国周边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最为直接。第二,中国自身的实力,主要指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稳定性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影响国际环境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第三,中国决策者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否对国家安全形势作出了客观、准确的判断,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战略;(2)是否有能力应付国际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动或周边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对任何国家来说,安全利益都是国家利益的基础,只有安全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国家生存有了一定的保障时,其它的国家利益才可能得以实现。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形势无论从国际环境来看,还是从国内环境来看,显然都处在相当紧张和不稳定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美苏冷战格局的出现;第二是在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浪潮。美苏冷战首先在欧洲划了一条分界线,在那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经济体制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全面对抗。如果不是世界发达地区首先分裂成两部分,冷战不会迅速具有全球性影响。冷战之初,美苏两国都试图扩大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前殖民地国家的影响,美国更以"遏制苏联扩张"为名竭力控制正在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冷战因此从欧洲扩展到亚洲和世界其他不发达地区。两极对抗的冷战格局的出现,迫使各国不得不把国家安全作为国家利益的最主要考虑。包括新独立的亚非国家在内,几乎每个国家都要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中选择一方作为自己的依靠对象,即使那些后来标榜"不结盟"的国家也不可能采取真正中立的立场。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首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政权;恢复饱受长期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继续完成国家统一的任务,追歼残余的国民党军事力量,并准备进军西藏和渡海解放台湾。为争取和平环境,新中国在外交方面采取了重大步骤,同苏联签定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条约的签订为新中国提供了外部的安全保障,并有利于各项国内任务的完成。
当时,美国是从外部威胁中国的主要势力。中国革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具有鲜明的反帝性质,这使得新中国自成立时起就同美国处于紧张的对立之中。冷战的出现无疑加剧了这种对立。美国政府在中国内战期间执行"扶蒋反共"政策,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仍不愿面对其对华政策失败的事实,无意承认新中国。在中国领导人看来,美国的威胁具有双重含义:既针对着中国革命,也针对着新中国的国家的安全。
虽然中共领导人始终对美国武装干涉保持着高度警惕,但他们总的判断是随着国民党的失败和新中国的建立,美国直接干涉中国革命的可能性正在日益消退。无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还是后来的研究所表明,这个判断是准确的。当时,美国的对华政策正处于犹豫、观望和动摇之中。那时,中美关系虽处于紧张的对立之中,但并没有发展成直接对抗。如果没有朝鲜战争的爆发,如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台湾之时美国不实行干涉;那么,两三年后,中美紧张关系可能得到缓和,两国可能建立一种并不友好但正常的关系。至少,这样的机会还存在。
朝鲜是中国的近邻。近代的经验表明,朝鲜的安全同中国的安全密切相关。日本的侵略便始自朝鲜半岛,然后向中国大陆扩张。在反对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共同斗争中,中朝两国人民互相支援、并肩战斗。五十年代初期,中国领导人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这个经验和记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反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但又出现了国家统一的问题。冷战的出现和朝鲜内部矛盾的发展,使二战结束时美苏在朝鲜半岛受降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变成了朝鲜南、北方的分界线,实际也是冷战在亚洲的一条分界线。朝鲜的分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苏两个大国造成的,朝鲜人民有统一的愿望是必然的。当时,朝鲜北、南双方都不承认美苏划定的"三八线"。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朝鲜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就在于冷战造成的态势和亚洲民族解放、民族独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统一问题之间的冲突。
虽然中朝两国是近邻,从历史上看关系密切;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有关朝鲜的问题与中国关系不大,朝鲜问题主要由美、苏两个大国的对朝政策和朝鲜内部的发展所决定。这个事实并不因一些新史料的出现而改变。近年俄国公布一些档案表明,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领导人已得知斯大林和金日成的决定。尽管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干涉有所担心,但有两个原因使得中国领导人不能不表示赞同。第一,斯大林和金日成都断定美国不会干涉。毛泽东并没有什么情报能说明美国会干涉,于是他提出了会不会由日本人出面干涉。这个看起来不合逻辑的猜测只有放在当时的情况下才能理解。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曾四次告诉朝鲜同志,如果爆发战争,帝国主义会干涉。从俄国公布的档案来看,朝鲜方面并没有把他的这个判断告诉斯大林。第二,中国刚刚通过解放战争基本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这时候毛泽东有什么理由可以对金日成说,我可以这样做,而你不能这样做。更何况从共产党人的道义原则来说,已经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有义务支持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事实上,在五、六十年代,对于那些已经执掌政权的共产党人来说,如何处理本国利益和国际主义义务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原先就十分紧张的安全形势立即变得极其严峻,中美关系从对立发展为对抗。美国借朝鲜战争爆发之机,在武装干涉朝鲜的同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这就将原先互不相干的朝鲜问题同中国台湾问题联系到一起;随后,美军又大规模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边。与此同时,不利于新生政权巩固的国内因素也大大增加。在台湾朝不保夕的国民党政权,不仅突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且感到了反攻大陆的希望,残留在全国各地的反动势力也蠢蠢欲动。
从中国的角度看,美国的行动不仅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而且阻碍了中国的统一进程,是对即将取得彻底胜利的中国革命的干涉。美国的行动,直接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面对如此严重的挑衅和危机,中国政府不能不迅速做出反应。
二、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过程
一般地说,当一场危机出现之后,相关国家处理危机的过程大致经过四个步骤:(1)作出初步反应,观察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收集有关信息,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前景;(2)制定对策,估量这场危机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分析支配危机发展的各种因素、对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案进行利弊比较,首先采取外交行动,同时为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作出准备,协调盟国间的关系;(3)确定必须采取军事行动的底线,向对手发出警告或威慑信号;(4)作出最后决断,采取军事行动,并明确这一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处理危机的实际过程中,这四个步骤不可能截然分开,往往互相交错。其中,发出警告和威慑信号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危机有可能在这时被成功地制止。如果警告失效,被迫采取军事行动,危机升级为战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但军事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通常是有限的,战争仍然是局部战争。
中共中央抗美援朝出兵决策带有典型的危机处理性质,其过程也大致符合上述一般规律。现简述如下: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美国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28日,周恩来以外交部部长名义发表反对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声明。这时,整个局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尚未明朗。30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决定推迟解放台湾的时间,并派人入朝以便同金日成保持联系;但他们仍按照原计划联名签署了1950年人民解放军复员工作的决定。虽然中国初步反应的重点是反对美国侵略台湾,但中国领导人显然担心美国要借机实施干涉亚洲事务的一揽子计划。周恩来说,朝鲜打起来了,杜鲁门政府不仅宣布派兵入侵朝鲜,侵略台湾,而且对进一步侵略亚洲作了全面部署。他们把朝鲜问题同台湾问题和远东问题连结在一起。尽管朝鲜战场的形势最初看起来是一边倒,但中国领导人在展望战争前景时并不乐观。7月初,周恩来估计:朝鲜战争不可能轻易结束,将是一个持久复杂的斗争,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要看各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才能确定。为此,中国领导人开始考虑对策,并着手准备。7月7日、10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两次国防会议,商定保卫国防和组织东北边防军的各项问题。13日,中央军委正式作出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进一步商讨中国应采取的措施。第二天,毛泽东指示东北边防军应在月内完成一切作战准备。
此后,中国领导人的忧虑不断加深。早在7月初,毛泽东就猜想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发动反攻。8月23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战局经对朝鲜战局研究,得出同样结论,并认为美军登陆在即。
毛泽东和周恩来得悉后后认为,这是朝鲜战局带关键性的问题;因此,立即决定:一、严令东北边防军务必于9月底前完成一切作战准备,保证随时可以出动;二、速将敌军可能在仁川等地登陆的情况告诉朝鲜政府和苏联政府,并告朝鲜必须做好应付这一最坏情况的准备;三、指示总参谋部和外交部密切注视朝鲜战局的变化。此后几天,毛泽东和周恩来反复强调,朝鲜战争持久化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大。9月15日凌晨,美军实施仁川登陆,攻占仁川市。随后,美军和南朝鲜军转入全面反攻,朝鲜战局逆转。毛泽东猜想的最坏情况成为现实。
1950年9月15日美军炮轰仁川港,毛泽东猜想的最坏情况成为现实。
自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便不断采取外交行动。8月下旬,周恩来多次致电联合国安理会及联合国秘书长,揭露美国的侵略政策,支持苏联关于和平调处朝鲜问题的提案,要求在朝鲜停止军事行动,自朝鲜撤退外国军队;同时,就美国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美国空军侵犯中国领空提出控诉。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外交行动作用有限,不可能起到减缓危机、防止战争进一步扩大的作用。
9月下旬,中国发出警告信号。2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时,明确指出:由于联合国不承认中国代表的合法地位,因此中国对联合国也不承担任何义务。几天之后,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在与潘尼迦的一次谈话中强调:鉴于美国飞机已经对中国东北进行轰炸,中国决不会忍声吞气,不作出反应。潘尼迦表示,如果中国作出强硬反应,将把中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中国的建设将拖后八年甚至十年。聂荣臻当即回答:"我们已经考虑了一切问题,他们甚至会向我们扔原子弹……杀死几百万人,但一个国家不付出牺牲是不能捍卫独立的。"上述谈话内容由潘尼加迦迅速报告印度政府,印度政府随即向英国、美两国政府作了通报。
9月29日,在得知美国公开宣称将向三八线以北进军后,中共中央决定对美国扩大侵朝战争的企图予以严正警告。30日,周恩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周年大会上作报告时声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1日,中国收到金日成首次向中国提出的紧急出兵援朝的请求;随后,又得知南朝鲜军已越过三八线,美军也准备就绪。3日凌晨,周恩来紧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再次警告说:美军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事实上,这就是宣布必须采取军事行动的底线。潘尼迦在给印度政府的报告中称,中国人的决定是"最终的",美军越过三八线,就意味着朝鲜冲突的扩大化。美国政府很快收到了有关信息。
10月上半月,中共中央的决策进入最后拍板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主持下,多次召开会议,确定究竟是否出兵援朝。10月2日,毛泽东草拟了一份致斯大林的电报,内容是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但由于政治局内部意见不一致,这封众所周知的电报很可能没有发出。2日下午,毛泽东召见苏联大使罗申,让他转告斯大林:现在派遣志愿军援助朝鲜"可能会承担极其严重的后果","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表示谨慎是必要的",目前最好"不派出军队,同时积极准备我们的力量"。毛泽东说明:"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同时,他要求派遣周恩来和林彪赴苏直接同斯大林商量。然而,经过进一步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0月5日正式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6日,周恩来受毛泽东委托,主持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商讨部署志愿军入朝作战事宜。他在会上强调: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敌人逼着我们非打不可。现在朝鲜政府一再要求我们出兵援助,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呢?党中央、毛主席决心已定,因此现在不是考虑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考虑出兵后如何去争取胜利的问题。8日,毛泽东正式下达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通知金日成"根据目前形势我们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你们反对侵略者"。
在志愿军出动之前,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是同苏联商讨军事援助和出动空军掩护志愿军地面部队的问题。10月8日,周恩来和林彪飞赴苏联与斯大林会谈。由于事关重大且情况紧急,中苏磋商时间不长,但过程一波三折。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作具体叙述,只想指出两点:第一,由于斯大林不愿立即提供空军掩护,志愿军出动的具体时间有所延误;但事实上,中国出兵的决心没有动摇。第二,这个过程其实是中苏之间最后的讨价还价。因为中国需要从苏联得到尽可能多的援助和保证,周恩来在谈判开始时强调的是中国出兵的困难;而深谋远虑的斯大林在没有证实中国参战的决心之前并不打算松口。在志愿军首次作战后的第五天,苏联空军第一次出现在鸭绿江上空。这个时间比斯大林在谈判中最后允诺的两个半月早了不少。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任务最初限于保卫中国边境上空,后来扩大到朝鲜北部的交通线,但始终没有承担掩护志愿军地面部队作战的任务。
苏联援助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图-2轰炸机,机身上涂的是朝鲜人民军的标志
10月19日,彭德怀率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25日,打响入朝第一仗。至此,出兵决策的过程结束。
三、决策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现在的研究表明,朝鲜战争的爆发对美国来说是出乎意料的,但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反应相当迅速。与此相比,中国对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反应则慎重得多,决策过程也长得多。
考察中国的决策过程,可以看到中国领导人面临的三个基本困难:
第一,来自美、苏两方面的原因和朝鲜战局的发展使中国处于被动卷入的地位。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实行大规模武装干涉,并把朝鲜问题和中国的台湾问题连到了一起;而面对美国出乎意料的行动,斯大林却很快确定了竭力避免同美国直接对抗的方针;在朝鲜人民军遭到重大军事挫折之后,战火已经烧到鸭绿江边。这样,中国就被推到了解决朝鲜问题的前台,被迫进行出兵决策。
第二,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美国是中国的明确对手,而中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这不仅是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直接对比,还包括双方在处理危机时拥有手段的多寡,政策选择余地的大小。除军事力量之外,美国可以动用经济制裁、施加外交压力、调动盟国参与等手段。而中国所能动用的手段有限,唯一可能有效的办法就是出兵参战。
第三,中国的决策是在极不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面临的变数多,风险大,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决策中的不同选择将引起不同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不同的后果。然而,事关重大,不容失误;军情紧急,不容拖延。中国领导人必须为决策的后果承担责任。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极其沉重的压力。
上述困难使中国领导人在决策时着重思考和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应不应该打。从原则和统一思想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抗美援朝决策体现了中国在处理周边事务时必须考虑的两个要素:一是国家安全的基本需要,二是国际关系中的道义原则。这两者互相联系。即使没有冷战这样的大背景,中国也不能允许另一个大国侵略自己的邻国,把它的军事势力一直延伸到中国的家门口。如果对此听之任之,中国就没有安全可言,没有国格和尊严可言。所以,毛泽东说:"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周恩来说:我们"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提出打的问题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不由中国决定,而由美国决定。当中国再三发出警告之后,美国完全不予理会。究其原因在于美国的决策者认为:(1)中国没有力量与其对抗;(2)中苏同盟的存在应使中国采取和苏联同样的不卷入政策;(3)中国在发出的警告中没有明确宣布出兵参战。显然,美国对中国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中国军事力量的状况决定了中国在发出警告的同时必须隐蔽自己即将采取的军事行动。而美国判断失误的关键原因在于它过低估计了中国的决心和能力。事实上,正是美国越过三八线的行动促使中国领导人最终一致同意必须出兵参战的意见。正如毛泽东稍后指出的:"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
第二,出兵与不出兵,两种决策的利弊得失的比较。凡是决策,都要权衡利弊得失,而任何一种选择,都要付出代价。当危机已经到来时,决策者常常处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境地,决策的第一步还不是设法争取园满的结局,而是要防止最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和变被动为主动。抗美援朝出兵决策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决策期间,主张不出兵的主要顾虑是军队的装备训练尚不充分,派几个师到朝鲜未必能起很大作用;更主要的顾虑是国内困难太多,新中国需要一段和平时间来巩固政权、恢复经济,从事建设。但毛泽东和周恩来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不出兵同样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第一,东北地区特别是东北南部是中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如果美国大兵压境,中国也不可能安心建设;第二,如果采取消极防御的办法,建立防御体系、工厂搬迁、在一千多里的防线设防,同样要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军力,而且年复一年,看不到尽头;第三,如果对美国不抵抗,一着输了,就会处处陷于被动,敌人将得寸进尺,还可能进一步进攻;第四,中国人在精神上将长期受到威胁,中国周围的民族国家也会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世界和平民主运动也将因遭受打击而消沉;这对于中国、对于和平民主阵营、对于亚洲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运动都是不利的。与此相反,出兵参战有可能扭转全面被动的局面。正如周恩来所说:"如果给以打击,让它(美国)在朝鲜陷入泥坑,敌人就无法再进攻中国,敌人内部的矛盾也会发生。"同时,中共领导人对自己久经沙场的军队抱有信心。他们认为,即使同美军相比,人民军队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与美国较量,同样有取胜的机会。经过正反两方面的利弊比较,毛泽东得出的最后的结论是:"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最后,出兵参战的目的、参战的前景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危机处理过程的决策阶段,行动的目的、前景和目标都必须加以明确。抗美援朝决策的情况也与此相符。关于中国出兵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八个字已经说得很清楚,无须赘述;而关于后两点,现有的研究还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
中国领导人认为,中国参战后面临着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中美两军在朝鲜形成僵持,美国公开对中国宣战,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大陆,使中国现已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的不满。中国必须准备应付这种最坏局面。在10月2日原拟致斯大林的电报中,毛泽东着重强调了上述可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事实上,这只是中国领导人估计的最坏情况,而不是最可能的情况。中国领导人同时还认为,由于有中苏同盟存在,如果美国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就会变为全面战争、变为世界大战,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实际不大。正如周恩来指出的:"美国如果敢不顾一切发动世界大战,我们就把这叫做挺而走险,因为美国事实上还没有准备好。不到二百万的军队,是不可能进行什么世界大战的"。
中国领导人估计的第二种可能是,中国出兵能顶住美国的进攻势头,使其受挫,使战争局部化,然后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这种可能是中国所要争取的,中国出兵的目标也是据此设定的。这一点常被研究者所忽视,以致人们的普遍印象是中国的目标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逐渐确定的。事实上,周恩来在志愿军出动后很快就对此作了说明。10月24日,他在政协全国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美帝国主义用武力压迫别国人民,我们要使它压不下来,给它以挫折,让它知难而退,然后可以解决问题。我们是有节制的,假如敌人知难而退,就可以在联合国内或联合国外谈判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是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此后一段时间,他又反复指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美国知难而退",使战争"局部化","迫它接受和平"。这种可能性要大些,也是我们所要争取的。"我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就是要争取这种可能的实现,我们相信自己的力量是可以争取这种可能的实现的"。
在新中国建国后历经的各次危机处理中,抗美援朝出兵决策可以说是一个经典范例。在这次决策的过程中,中共高层领导人在紧迫的形势下,以十分民主方式各抒己见,对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作了相当充分的分析比较,这就为下最后决心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中国领导人对朝鲜战局的发展充满预见,因此出兵的准备工作得以提前开始,并一直在紧张地不间断地进行,没有受到决策过程曲折的干扰,这使得出兵决策一旦确立便可立即付之实行。参战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根据客观环境,依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制订的,虽然这个目标的最后确立要依靠战场上敌对双方的力量达到均衡。
(本文图片由沈志华先生提供,谨表谢意)
注释:1.有关安全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可参见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第二章第二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3.刘武生、杜宏奇编:《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129页。4.同上。5.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9页。6.《周恩来军事文选》,第34页。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8.孙宝升:《毛泽东曾预言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载于《军事史林》1990年第5期。《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下卷,第137页。9.联合国安理会迟至10月下旬才将中国控诉案列入议程,并同意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讨论,但此时朝鲜的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开赴朝鲜。10.有关聂荣臻谈话的内容见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11.中化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4页。12.《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66~68页。13.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50,Vol.7,Korea,p.850.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7~99页。这本文集在注释中说明,该电报没有发出。15.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全宗45,目录1,卷宗334,105~106页。转引自沈志华:《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154页。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17.《毛泽东军事文选》第六卷,第111页。18.彭德怀:《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7页。19.参见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182页。该书第四章第三节叙述了美军跨过三八线之前,美国决策部门预测中国的反应及是否出兵的情况。20.《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184页。21.参见《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20~321页。22.参见《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73~75页、第112~114页。23.《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75页。24.《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104页。25.《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98页。26.《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92~93页。27.《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75~76页。28.《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92、109页
《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上网日期2000年11月03日版权所有:中社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quote中共并不是对开战一无所知的。[/quote]
中国对金日成的计划可能不是不知情,但对金的影响力基本没有。因此,中国仍然是被动地被卷入战争。中国派出军事观察员也是一样,不等于中国鼓动战争。
如果没有弄错的话,那三个师本来就是朝鲜游击队的底子,不是中国派过去的,而是人家要回去的。
面对东北国门的变局,中国当然要及早组织军队,预防万一。那到底是支援朝鲜,还是制止美军过境,我认为是后者。等到人家打到家门内再动手准备,那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负责任。
你是说,金日成为了防中国一手,所以没有倾巢出动,导致功亏一篑?这个说法很新鲜,有证据吗?
美蒋勾结贯穿于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在任何一个时候,“美国抛弃蒋集团”只见诸于言辞,从未见诸于行动,中共有何理由相信美蒋不再勾结?
美国早已宣布共产主义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中国如何相信美国对中国没有敌意?
这就是抠字眼了。“打到鸭绿江边,而不时陈兵鸭绿江边”,嗯,让我想象……
苏军并没有入侵中国,或中国的邻国。不管苏军在苏联境内如何陈兵百万,中国没有理由为此入侵苏联。
说许不是唯一的选择,但是最好的选择。无动于衷绝对不是一个选择。
中国出兵前两个月,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请问他们没事去那里干嘛?钓鱼?晒臭袜子?
说的很到位,非常赞同。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是西点军校学来的,有多少是志愿军打出来的,又有多少是与生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