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简说农业税以及取消农业税的缘由和后果 -- 抱朴仙人
自由迁徙的权利如何?
县乡的财政以后怎么办呢?这或许是县乡机构精简的契机:没钱养闲人了。
首先是尽量撤并乡镇,县也应撤并,目前全国2000个县太多了,应该除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外,争取每个县都超过100万人。在缩省目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争取采取海南模式,即省同时直管县和地级市。
乡镇应撤销政协人大,采取议政合一的方式,学学英国,每个乡镇直选一个Council,人可多一些,再在其中选出正副乡长
我对历史不感兴趣,但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
看第一章,笑倒了
看第二章,无语了
看第三章,我哭了
看第四章,终于松了口气。
我一直在口头上说,爱生活,爱农民。那种爱,就象爱大地,爱树林,爱他们的朴实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却从不曾真正了解他们。
而仙人不仅清晰地看到他们疾苦,更深入探寻这种苦难的根源。顺着农业税这条线,跨越了三千年,一桩一件地摆出来。组织了一个宏大庞杂的场面,却又能把千头万绪理清楚。我除了叹服还是叹服。只有两个字可说:震撼!
对农村这么严苛的制度,需要一大帮心硬如铁的干部来执行。野蛮执法的事情成了征收农业税时候的常例。县乡政府养了一大帮人来征农业税及附加,也靠这些税费活着。
取消农业税后,皮之不存,毛无处附,很多附加收费也泡汤了。今后,基层工作的经费从哪里来?
这就要说到财政问题。
前面说过,国家的预算,跟一般人正好反着。
咱们老百姓做预算,是“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政府不一样,它是“量出为入”的。明年要办哪些事,要花多少钱,算出来之后,根据这个去弄出需要的钱来。比如明年要打仗,他不会说我没钱,等有钱了再打,而是该打就打。钱嘛,总有办法弄来。
政府没钱了,怎么弄出钱来呢?除了收税,还有些别的办法。比如借外债,比如发国库券借内债,比如采用些货币政策的花招,还有些彩票邮票什么的小把戏。这些都不行的时候,还可以出卖矿山国土,还可以出卖未来权益,比如把未来的海关关税卖掉。
因此,根据《预算法》,中央政府是可以搞赤字预算的,有钱花当然好,没钱也有办法变出钱来花。
但是同样根据《预算法》,各级地方政府是严禁编制赤字预算的,只能“量入为出”。没办法,中央政府的那些花招,都不准它用嘛。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财政如果出现亏空,是无法合法弥补的。
地方政府只能够根据自己手上的钱,办自己必须办的事,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万一有什么非干不可而又没钱干的事呢?那就只有乱收费一途。
这样一来,中央政府如果需要地方政府办什么事,尤其是跟地方无关的事,不就得提着钱口袋下来吗?
很不幸,事情确实如此。要人家听话,总要给口饭吃,要他去偷鸡,总也要给一把米吧。没有奶水,做娘的就很难了。比如打击走私,那些家伙偷逃的是关税,关我地方政府什么事?那些人的家属倒是我的子民,顶梁柱抓起来了,家属生活无着,救济问题中央肯定不管,要我当地管。所以地方就不支持打击走私。
以前,中央政府有时候嘴一张,话乱说。什么全国一盘棋喽,顾全大局喽,要地方做很多事,就是不肯掏钱。结果不是导致地方乱辟财源,就是地方软磨硬顶,政令不通。比如教育部以中央的名义发个文件,要求各地教育机构达标,否则就怎么怎么样,说了又不给钱,底下就借债建学校、发工资。这叫做“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都在主席台”。上边逃不掉责任的。
取消农业税是战略举措,但是掐住地方政府的脖子,从他们口袋里掏钱还自己几十年前的债,又不给补贴,人家也不服啊,再说了,把地方政府逼得活不下去,中央政府怎么活得好呢?
所以要用转移支付的方式,中央掏钱,给地方政府把差额补上。
这里就有个大问题了。
应该补贴多少钱呢?地方政府需要的钱,中央全额补足?这不太可能,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中央也没打算这么做。它要补的,似乎只是减除的400多亿农业税正项。地方政府其他的搭车收费和历年亏空,中央不打算弥补。
目前,中国各级地方政府,仅仅财政部确认的显性负债,就达到4000亿。加上隐性负债,肯定超过一万亿元。随着地方政府收入途径越来越少,这个窟窿还会扩大。
以前,中央政府不想填这个窟窿,对于底下乱来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有些事情本来就是它搞出来的嘛。那是一个“拖”字诀。现在要规范,要养民,这个窟窿再也躲不掉了。
中央政府会怎么填这个窟窿呢?给政策?还是给钱?多半两个都不会给。地方自求多福算了。
一碰到缺钱,咱们的办法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这四个字。
农村基层政府收入的事情,开源是很难了。停征农业税之后,他们真的只有两张“皮”可吃。一张是“地皮”,卖地换钱;一张是“肚皮”,计划生育罚款。
土地出让的事情不去说它。关于“肚皮”,我估计,今后计划生育罚款会如火如荼。而且,为了得到罚款,很有可能出现乡镇政府鼓励村民多生育的现象,只要出钱,就让你生。
这就是“按下葫芦瓢起来”。
往节流上下功夫,则是要减少乡镇数量,合并机构,精兵简政,减少费用。
这个一定会做,但难度会非常大。一个重要原因是,机构的本性决定它只会膨胀,这个没法详细说了。
值得忧虑的是,精兵简政政策付诸实施之后,将会有另一个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
减少乡镇数量,精兵简政,就意味着政府终端少,机构事权少。这种情况,就必然导致政府在广大农村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减弱。蜈蚣百只脚,砍掉五十只,确实是节省了二十五双鞋的费用,可是这个对中央政权会有什么样的长远后果,不问可知。
以前的村级机构直选,村务公开等系列民主政治改革,已经削弱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力。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任命一个听话的村官,竟要大打出手。这不是什么简单的地方政府违法个例,这是对中国社会细胞的争夺。
现在停征农业税,精兵简政,会为农村基层走向自治的局面添上一把火,长远后果难以预料。
六、展望:
从长远来看,消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覆盖,会是我国必然的发展方向,取消农业税,只是达到这个最终目标的第一步。
今后,免除“三提五统”,农村社保列入预算,纳入国家财政,由政府统一向全体国民包括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会是第二大步。这一步可就要花很多钱了。
看现在政府连城市居民社保问题都搞不定,窟窿大过天。再把这个问题放大四倍,其难度可见一斑。
但不经过这个步骤,城乡居民待遇就还是有差别,城乡居民身份差异就无法消除。
今后农村基层政权的日常工作会是什么?怎样在广大农村实现政权有效控制?农村基层政权会不会空洞化?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答案。
老百姓“予则喜,夺则怒”。今后“夺”的少了,基层工作主要会是“予”,也就是社会保障工作吗?那要花很多钱,国家发展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中央下定了决心吗?钱又从哪里来呢?
从取消农业税这件事,我们已经目睹了这个国家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这是社会生态的转型;如果今后削减乡镇政权,会引起国家管理方式的变革,我们看见的,是不是政治生态变化的端倪呢?
也许,我们不但是这个国家社会生态变革的见证人,我们还是政治生态变革的见证人。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真的感觉很好。
这些大话不说了,回到农业税本身。
农业税是一种对土地资源被占用所征收的租金。停征后,估计国家不会完全放弃对土地权益的索取。
不管今后土地会不会私有,国家都很有可能开征土地资源税。
具体的做法,很可能是把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等土地相关税种打成一捆,合并起来,开征土地资源税,向全体土地使用者征收。它的名字也许就是土地税,也许是物业税,也许会叫不动产税。
老兵不会死,他只是换身衣服。
(全文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没啥说的!
农业税取消,农民的负担能有多大的减轻呢?文中的那些“搭车收费”就一定会随着农业税的取消而取消么?
您文中提出的种种可能产生的后果和难题,中央应该不会没想过吧?
1、
取消了一部分,“三提五统”还在。
2、
我不知道,也不关我的事。
〉〉一张是“地皮”,卖地换钱;一张是“肚皮”,计划生育罚款。
太精彩了!
城市要有节制地对农民兄弟开放更多产业,要为他们提供新的舞台和适当培训,并最终吸收其中的优秀份子。灵活的机制,能让农民兄弟多少反哺一下自己。
其实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处在改变之中,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
政府功能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把税收和各种收费收上来,再花出去。花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实现市场不能实现的功能。对个人来讲,钱不是万能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对政府来讲,正相反。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展了,上层建筑有条件也必然要改善。
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有点钱了,就能改变了。中国设立五级政权,与当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经济模式市场为主,政府功能也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乡一级的事权比当年的大队差远了。五级政权,不是非常适合市场经济下,中央与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事权、责任,清晰分化的要求。弱化乡一级是水到渠成也是经济发展必然要求的事情。
至于下一步走势,个人认为,还是逐步向西方模式靠拢。最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地方自治。靠拢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国现在人均经济水平这么低,这个过程肯定快不了。
有经济基础的制约,中国的事情急不得。拿出文火煮石头的耐心,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