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钢铁时代的恐龙(一)(完) -- 晨枫
现在再去研制超级大炮,那是脑子进水了。
只有1700米/秒,52度打这个距离。现代坦克炮象咱们的125滑,能达到1800/秒的初速,假如垫一个土斜坡,让坦克炮也达到最佳的射击角度,200公里没问题,不过这个精度么?
可能打台北的能飞到高雄去。
这东西可能是中国自甲午以来使用过的最大威力的火炮了。
相当的简单,见笑了
我尽力试试吧~文笔比较烂,希望不要写成流水帐.
二战中的迫击炮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装备的极为广泛,数量也多的很.种类上,除了标准的迫击炮外,往小了数,产生了用于突击队的小型便挟迫击炮,和用于步兵分队的轻型迫击炮,以及利用机械原理提高射速的半自动迫击炮等等.往大了数,有履带底盘的自行重迫击炮和攻城臼炮,还有用来发射核炮弹的特种迫击炮等等~~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啊~
装备方面,从步兵战斗组到合成集团军,所有级别的单位都有相应的迫击炮装备.对于新出现的空降兵和突击队来说,迫击炮更是他们的重要火力支柱.比对一战,这一时期的迫击炮精度更好,重量更轻,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营属的80毫米级别的迫击炮每门每分钟能发射70公斤左右的炮弹,这是以前营级单位所不可能具备的火力水平(加强速射炮连的除外).而6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更是让步兵班都变的危险了起来.....
另外,弹种的增加也强化了迫击炮在二战中的作用.在欧洲战场上,成建制步兵单位发动进攻前,如果不用迫击炮发射烟幕弹的话,基本是不可想象的.
比较突出的例子是苏联.他在战争中生产了34万门以上的迫击炮,红军甚至有独立的迫击炮师~
至于海军喜欢大口径迫击炮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
首先,舰艇在掩护登陆的时候是要下锚的.这时候它基本就是个固定靶子.
其次,迫击炮的弹道决定了它的隐蔽性,舰炮永远无法有效的反击迫击炮的火力.也就是说,舰炮只有挨打的份~就算打不中,也能立马儿吓跑它~
再次,迫击炮的生产,使用和部署成本都低.因为结构相对简单,重量也比较轻.尤其是它不用像海防加农炮一样修筑装甲炮台,这就大大提高了它的部署灵活性.考虑到西方各国发达的沿海铁路线,能机动部署的大口径迫击炮比要塞炮还吃香~(美国二战时用于海岸防守的机动重炮就有相当大的比例是重迫)
以前写的枪械方面的文章,大家都是一片叫好的。
罚一个,重写一篇!
我对迫击炮很看好,在制导技术的帮助下,步兵手里的迫击炮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甚至有望部分取代反坦克导弹。
“多拉”大炮是以总设计师米勒博士的妻子命名的,大概这是德国炮兵传统的延续,不知道有关主管是光棍的话怎么办。“多拉”大炮的正式名称是“重型古斯塔夫”,当然就是以古斯塔夫·克虏伯命名的。也有说法“重型古斯塔夫”是一号大炮的名字,而“多拉”是二号大炮的名字。古斯塔夫·克虏伯原名Gustav von Bohlen und Halbach,父亲老古斯塔夫(感情那年头时兴父子同名)是外交官,小古斯塔夫以后也成为外交官,曾在华盛顿、北京和梵蒂冈供职。1906年弗雷德里克·克虏伯去世时,16岁的伯莎嫁给古斯塔夫。当时的传统不容许如此巨大的产业由小女子来继承,家族的产业必须招一个女婿来继承。在婚礼上,德皇凯撒宣布,古斯塔夫从此用克虏伯的名字,于是招女婿入赘的手续就齐全了。古斯塔夫在1909年接过克虏伯集团的管理,将克虏伯打造成为德国军火工业的半壁江山,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后,古斯塔夫由于年纪高迈,躲过了纽伦堡审判,但他在德国人里面的口碑也不好,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主要军火公司之一的维克斯公司按德军在英军炮击中的伤亡人数向克虏伯支付使用克虏伯引信技术的大笔专利费,被德国人斥之为赚德国人的“血钱”。古斯塔夫·克虏伯于1950年在奥地利去世。古斯塔夫的儿子阿尔弗莱德·克虏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恶劣的工作和生存条件下,在克虏伯工厂里大量使用犹太人、战俘和被占领区的廉价甚至无偿劳工,对造成苦力大量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纽伦堡审判也放过了他,因为美英急切需要他帮助恢复西德的军工生产,以对付冷战的新局面,但这是题外话了。
古斯塔夫·克虏伯,一看就是一个德国脸
古斯塔夫在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下水仪式上,和希姆莱闲聊
古斯塔夫受到希特勒的接见
“多拉”大炮是希特勒的主意,这当然和他对奇迹武器的热衷有关,但也和他计划中的对法国作战有关。法国将马其诺防线吹嘘为铜墙铁壁,不是一点没有道理。部分堡垒的钢筋混凝土顶盖厚达三米,可以承受两发420毫米炮弹或一发1000公斤炸弹的直接命中。希特勒需要一个超级武器来粉碎马其诺防线,于是在36年亲自指令克虏伯研制史无前例的超级巨炮。
马其诺防线,这是美国大兵在观风景呢
马其诺防线号称铜墙铁壁,硬打是真不好对付
马其诺防线不光有地面上的工事,还有地下的通道和仓库
但要是敌人不理会正面的坚固防御,绕到背后去打,那马其诺防线也只有生锈的份了
又是美军,在准备通过马其诺防线
克虏伯在700、800、1000毫米中,最后选择了800毫米口径。原定40年交付使用,但“多拉”大炮实在是太大太重了,增加了无数技术困难。在克服了巨大的技术困难和无数工期推迟后,克虏伯终于在1941年夏制成第一门“多拉”大炮,但是要到42年春才作第一次试射。在42年3月希特勒视察时,“多拉”大炮惊人的尺度和威力使希特勒深为满意。第二门“多拉”大炮与43年完工。但是“多拉”大炮千呼万唤始出来时,德军早已穿越比利时和法国边境的阿登山区,摧枯拉朽地从侧后攻入了法国,马奇诺防线这时在丛生的杂草中静静地生锈,“多拉”大炮突然没有了用武之地。本来德国希望发动“凤凰”作战,进攻直布罗陀,控制地中海出入口,计划要求用“多拉”大炮轰击英军在直布罗陀的要塞,但西班牙的佛朗哥拒绝搅纳粹这趟浑水,只好作罢。于是希特勒命令将“多拉”大炮调赴高加索前线,参加曼斯坦因对黑海之滨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的围攻。塞瓦斯托波尔扼守黑海舰队的老窝,屏蔽乌克兰的煤铁工业基地和粮仓,周围有一圈要塞保护,在沙俄时代就开始进行精心营造,堡垒十分坚固,莫洛托夫要塞的弹药库建在港内30米深的水下,一般的重炮根本不能奈何。曼斯坦因的第11集团军的7个德国师和两个罗马尼亚师对塞瓦斯托波尔久攻不下,其间也调用过其他超级重炮,但在“多拉”大炮上场后,8发炮弹,就把顽强抵抗的海防炮要塞打哑了。“多拉”大炮在塞瓦斯托波尔轰了4天,其间击中了莫洛托夫要塞的水下弹药库,引发巨大的爆炸。“多拉”大炮的最后5发炮弹落到了高尔基要塞。“多拉”大炮的巨大破坏作用对曼斯坦因粉碎塞瓦斯托波尔的防御起到很大的作用。红军在失去重火力支援和堡垒被轰破后,小股力量仍然在废墟和地道之间顽强抵抗。曼斯坦因在主要抵抗被粉碎后,还花了很长时间,才把红军的抵抗清楚掉,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著名的“多拉”大炮,真正的钢铁时代的恐龙,1350吨重,3-6个星期设立发射阵地
其800毫米的口径不开炮就足以吓倒神经脆弱一点的对手,这是战后美军士兵在检视被纳粹撤退时摧毁的炮管
这个角度比较容易体会这巨炮的口径
目标塞瓦斯托波尔,开炮!
“多拉”打炮的炮弹落在高尔基要塞,引起巨大的爆炸
把“多拉”大炮在发射阵地上组装起来,需要先把门吊建起来,然后才谈得上把大炮的炮管吊装起来
“多拉”大炮太过沉重,不可能旋转瞄准,所以只能专门造一条环形铁路,沿着环路移动来瞄准。宽大笨重的“多拉”大炮需要两条轨道来支承
“多拉”的穿甲弹弹头,不是穿坦克的甲,而是用来穿透特别加强的坚固工事,旁边的药包就1.3米高
如此变态的大炮,装弹也自然变态,7吨重的弹头,需要专门的机械协助,光靠腰圆膀粗的纳粹狂热分子是不够的
这两个门式吊车是专门用来吊炮弹用的
这个角度看装炮弹比较清楚一点
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里一枚“多拉”炮弹和一辆T-34坦克在一起
“多拉”大炮在当时属于战略武器,口径800毫米,炮管长40.6被口径(32.48米)。炮弹有两种:7100公斤的混凝土穿甲弹和4800公斤的榴弹。混凝土穿甲弹射程38公里,弹头长6.79米,采用延时引信,可以穿透1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或7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或30米厚的土层。榴弹射程47公里,弹头长8.26米。发射药包中1.85-2吨,最大射速3发/小时,持续射击时,发射间隙是19-45分钟,炮管寿命100发。系统全重1350吨,必须拆卸开来才能通过铁路运输。到达发射现场后,由1000名工兵加1500名民工,费时3-6个星期,修建发射用的双线环形轨道,双线是因为“多拉”大炮太大太重,必须跨在两条铁路轨道上才行。可见,“多拉”大炮的使用需要精心筹划,长时间准备,不能召之即来的。火炮需要350人操纵,另加技术保障、警卫、防空、前线观察等,一名少将指挥,一名上校负责具体事宜,使用和调派要有参谋总长签发的命令。每次发射后,火控人员要测量风速、湿度、药温等,为下一次发射作调整。不过和“巴黎大炮”一样,“多拉”大炮的很多数据的出处可疑,不少以讹传讹的东西,只是时至今日,谁也无法考证真相了。
盟军专家组发现“多拉”大炮的时候,“多拉”大炮已经受到德军的破坏
“多拉”大炮的口径实在惊人,这不是城市污水管,是大炮!“多拉”大炮的药室可以站立一个人
“多拉”大炮在待发状态
希特勒视察“多拉”大炮
平心而论,“多拉”大炮还是够雄伟
德国曾打算研制自行“多拉”大炮,要是真研制出来了,那可真是巨无霸的钢铁恐龙了,纯粹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东西
在塞瓦斯托波尔一显身手之后,“多拉”大炮曾被调往斯大林格勒前线,但还没有来得及投入使用,红军已经反攻了,这一反攻,就一路打到柏林,“多拉”大炮再也没有使用过。第二门“多拉”大炮被调到列宁格勒前线时也是一样,没有来得及使用就撤退了。不过有说法说“多拉2号”在镇压华沙起义时派上用场,用于轰击华沙市区,摧毁起义者依托城市建筑构造的工事,并消灭躲进地道的起义者。这个说法的可信度有点问题,在前线红军的强大压力下,德军在匆忙之中不见得有时间调动和组装起“多拉”大炮,华沙起义者只有轻武装和临时工事,也并无必要使用“多拉”大炮。不断撤退的德军最后还是把“多拉”大炮加以摧毁,现在残存的只有一些资料照片和几发炮弹了。
俺就是想看一战的,国内那个太简陋了没兴趣。后来这些中有一种在国内军阀混战中的上海附近使用过的,不知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