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富民强国的捷径--跟着英国走 -- donkeyking

共:💬66 🌺4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据说土耳其独立后第一任领导人嘱咐他的继任者就是这么说的

“所有战争都要站在英国一方。”

以殖民地论,前英国殖民地国家的现状大多比法国等国家的殖民地更好。法国的殖民地,没有一个发展得像样点的。

家园 想当然

人口规模对经济的意义极大。新加坡和香港是百万级的人口,中国是10亿级的,面临的经济问题、受到的条件约束、可选择的道路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毫无可比性。

举例来说,无论从资源还是市场来说,全球经济中都有足够的缝隙供百万级人口的小国实现富强,而不至于对世界资源和市场分配产生任何明显的影响。中国能吗?

简单一例,美国以不到全球5%的人口消费了四分之一的石油。中国人口接近美国的5倍,单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能源技术出现大突破之前,中国决不可能达到美国的富裕程度,什么制度什么人种都没用。这是经济基本面决定的。难道中国什么都“跟着英国走”,或实行英美式制度,或者干脆居民是13亿白人就富了?绝不可能。

大国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前提是要有农业剩余,最起码,要给产业工人供口粮、给轻工业供原料吧。但近代中国连这个条件都难以满足。即使是印度,面积远小于中国,人口也少一些,但耕地还是比中国多、比中国肥。明末中国的农业剩余已经不高了,到清末人口起码又翻了一番多,技术没有明显进步,土地资源也只是开放了东北,四川进一步开发,别说农业剩余,人民糊口都是问题,还要供养大大小小的剥削者。就在这时,外敌入侵,残酷勒索,死循环中的中国经济彻底崩溃。

新中国彻底突破了中国经济的死循环。新中国是在人均资源极度贫乏,起点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只用20多年时间,就培养了数以亿计的产业工人,建立了庞大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不但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之一,也是人类史上的空前成就。没有计划经济打拼出来的产业工人、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中国有什么资本搞开放,跨国公司凭什么来中国投资?

穷妈妈勒紧腰带供出来的孩子,见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回过头来就嫌母丑家贫,这就是跟着英国走的收获?

家园 所以:跟着英国走没走好是自己太笨,没跟英国走走好了是本来就强……

总之都不是跟英国走的错,反正跟英国走就是好!

家园 大王,咱可不能跟着英国走呀

英国卖鸦片给中国,赚了多少钱?英国从非洲贩卖黑奴,又赚了多少劳动力?现在大英博物馆在中国开展览会,是以古埃及和古欧洲的文物为主的,从咱们圆明园搬走的文物呢?怎么不拿回来给我们看看?

新加坡和香港的富强,有人说是因为用了大英帝国的文官制度,有人说是中国的儒家思想永放光芒。。。。。。

其实呢?大家打开地图看一看就明白了。

新西兰看病要不要钱我不知道,美国有6千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可是真的。

家园 英国被德国、美国两个国家打成了二流国家。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家园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我在所有关于此帖的说明中,只是强调中国应该学习英国的先进制度,我没有说过中国如果富强必须干贩卖毒品和人口的事。

中国现在的面对的问题,不应该归朔到150年前。中国现在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原因也不应该全部推给解放前。

英国曾经在150年前向中国出售过鸦片,但从今天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口鸦片给中国了。我认为中国今天面对的经济问题,和当年的鸦片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如果您认为还有影响,能否明确说明一下这种影响将持续到何时呢?比如说再过10年,100年,1000年?1000年后中国如果仍然有很多社会问题,我们的后代是否能说,我们今天的不幸,完全是因为1150年前,英国人贩卖的鸦片?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弹丸之地的小岛,小的确有小的好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利的方面不是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发展得很好的大国,也有很多发展得不好的小国不是吗?香港和新加坡小,但是人口密度仍然比大陆高不是吗?

香港和新加坡的成功能否证明中国人华人其实很善于建设和管理自己的国家至少他们是很勤奋的,只要给他们以一个合适的制度?

中国在80年代曾经设置了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除了海南之外其他的几个行政特区面积也不是很大,这些经济特区,经济发展今天是否超过了香港和新加坡呢?包括那个面积很大的特区海南,他的经济发展也没有超过台湾吧。当然如果你认为他们发展的时间还很短,那么你能否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来呢?比如说20年后,深圳的经济超过香港。

关于新西兰的医疗体制方面的事

新西兰医疗体制我认为应该分为两个方面,家庭医生(GP)和医院(公立,私立)。一般来说有病应该先去看家庭医生,一般的小病家庭医生可以自己处理,大病他可以和医院联系,安排你去做进一步就检查。

一般的家庭医生门诊费35-50元不等,药费一般来说每种药似乎都在15元左右(我自己的感觉)。儿童六岁以下,门诊费和药费一般来说是不收费的(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孩子晚上发烧带孩子去看私立医院的急诊,即时这样花销也不)。

新西兰有一种叫做穷人卡(COMMUNITY CARD)的服务,任何没有家庭收入的人都可以申请(很适合老年华人移民),如果有穷人卡,在家庭医生看病诊费会少一点大概20(以普通人看一次病花35块为例),如果年龄超过65岁,会更少一点大概15(以普通人看一次病花35块为例)。如果你有穷人卡,每一种药只要3块。

每年新西兰会推荐打一些预防针(流感),65岁以上的人免费。

如果你得的是重病,家庭医生会问你是否有保险,如果没有安排你去公立医院进一步检查,在公立医院所有的检查和手术费用都是免费的,药费好像还是要花的。如果需要做手术,就必须排队,医院根据病人的状况,来决定你在队中的位置。我上文中房东老太太,就是这种状况。奥克兰(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只有一座公立医院,可想而知等待手术病人队列的长度。

如果你有保险,可以家庭医生可以安排你去私立医院(专家门诊)检查和手术(得小病还是会预约公立医院),一般来说保险会覆盖你所有的花销,你只需要付个保险的底钱。

保险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所有的(华人)老人都上的起保险,如果你不是从年轻的时候就上保险,六十岁以后在上,价格就很贵了。

家园 跟英国走?不如说是跟感觉走吧。

楼主所举的例子只能说明一件事,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英国取得了发展上的时间领先,至于其后,英国则被过度的民主/福利制度废了。

估计要是早在明/清初时,楼主可能会认为,跟着中国走吧,不会错。呵呵。

家园 “过度的民主/福利制度”

一. 关于过分的民主制度。诚然,我知道一些网友宣称加拿大、日本、欧洲的民主制度比美国好,但是英国有很多世袭的议员,有国王,我觉得还不够民主

二. 关于过分的福利制度。貌似英国的福利不如另外几个北欧小国好,但是肯定是比美国还很多倍。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欧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吸收借鉴了一些“社会主义”制度。而美国相对来说,是更为彻底的资本主义。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彻底的资本主义,也正是现在美国之所以能够一直领先于欧洲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园 关于民主与小国

1.我觉得民主的过份不过份不在有没有国王,而在其大多数人的观点对决策的影响程度上。

2.所以那几个北欧小国也未能对世界历史产生什么大的影响。我认为国家越小,情况越简单,各种制度的差别越不能体现出来,故把小国的情况推到大国/世界范围来,实没什么意义。

呵呵,有兴趣看看我这个文章:http://view.cchere.net/article/681704

个人对大众福利与文明进化的一点看法。

家园 这就所谓的“买办”代表吧!

说句不中听的话!

家园 怎么可以说鸦片对中国的历史的影响没有延续到今天?

英国人给中国人卖鸦片是150年以前的事情了,可其影响力我认为,可以和日本侵华战争有同样的影响。没有两次鸦片战争,能有我们割地赔款吗?没有割地赔款,没有不平等贸易(鸦片为一大宗),中国的经济能沦为西方的附庸吗?鸦片贸易同日本侵华是一样的,对中国人民的伤害,罄竹难书!!!

我们很多人到了国外,看到有很好的福利,有很好的社会环境,就对国内的事情一大堆意见,无非是想说,现在的党不好,没有给我们一个好的制度,我们的制度还不如新西兰,所以我们的经济也不如新西兰。。。。。。。

说句实在话,我没有到过新西兰,没什么看法,可是美国的制度如果搬到国内的话,一样行不通,不提民主什么的,就光是政府的效率和管理能力,那是基于没有的人口上面的,放到国内13亿人口的环境里面,呵呵。。。。。。。

你想到北京打工,想去就去!

你想到香港打工?

你想到美国打工?

祝大家周末愉快!

家园 “买办”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家园 你这观点跟我非常接近

我一直觉得资产阶级,尤其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资产阶级,代表了先进生产力,代表了先进文化,代表中国最广泛的底层人民的利益

家园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不知道江core同不同意
家园 哈哈,算你狠,这话都敢说

顺便花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