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夜行记二 -- liupizi
晚上骑车顺城墙根溜达,想想,去吃葫芦头吧。小南门的城门洞是西安的城门里还有味道的,古旧、拙朴,城砖斑驳,水道根底处的青苔慢慢向上攀爬,从城门外望进去,窄窄的小道,两旁是遮蔽住道路国槐,四府街那条路略有点倾斜,不像西安其他的道路那样笔直,另有一番曲曲折折的味道。小南门也叫勿幕门,西安孩子的历史,大多是从孩提时起就开始被培养的,路过此处,长辈会指着告诉你,井勿幕井爷就是从这里开始西安起义的。
小南门里的天发芽,味道比春发生正的多,梆梆肉也在小南门卖了二十多年。进门去,店主人须发皆银,神态安详,看我进门来,喝了声:“招呼!”然后旁然自若的喝着杯中酒。坐下待要叫唤,店主人又说“一个馍普通~”,纳闷道:“俄要俩馍。”(我要俩馍)老者缓缓言道:“脸哈起皮,又粗,都吃地不得克化咧还吃问些?”(脸上起皮,皮肤又粗,一看都是消化不良了还吃那么多?)。愣了一下,那就吃吧,掰好馍,要宽汤,叫“切盘梆梆肉,拿瓶酒。”老者悠然道“不给。”略有点怒意了:“咋不给?”“碎碎个娃,心里有撒不铲,也保喝酒”(小年轻,心里有不痛快,也别借酒消愁)。片刻泡馍冒得,端上来,正要郁闷的吃,老者又开口“给握娃(那孩子)拿盘泡菜解腻。”闻言顿觉得口中的泡馍鲜香倍增,滋味分明。翘起腿来咬着泡菜,看着墙上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手里筷子就不自觉的敲着碗沿打起拍子来。老者嘿然一笑,扯开嗓子就唱起秦腔来“刘彦昌哭得两泪汪,怀抱上娇儿小沉香……”胖子脸一红,立时埋头吃起食物来,喝罢汤,会了钞向门外走去,老者又交待一句“娃啊,一会儿骑车保(别)打电话,操心喝凉风伤了肠胃着。”
西安,也许永远不少的,就是这样质朴热诚的人和古朴沉静的风景吧?
小南门和天发芽和葫芦头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URL]梆梆肉[/URL]是怎么做的?
难道我也被定型了?只会写吃的人?
不爽……
厚道哇...liu师。
看了你这篇,心里暖融融的。奏是那段秦腔不太明白典故,您再给舍舍?
是劈山救母里面的一段唱词,唱调较悲,老人家估计是为了提醒我别得意忘形………………
好吧我招了吧,吃饭期间还在给姑娘打电话,谈一些感情上的问题,老人家唱这个的意思是提醒:不要在感情上沉溺的太深以致追悔莫及……
都不说给来个精鼓励鼓励……
呵呵,玩笑了。
其实这个是受一个女孩子所托,准备写的西安印象系列之一。
到下笔的时候才发现,西安真的是很难描述的一个城市……
一南一北,风格迥异,但是骨子的一些东西极其相似,如民风淳朴,小市民的生活态度以及传统文化底蕴,呵呵.
liu兄弟写得真实.赞花一个!
节奏缓慢的二线城市,悠闲,自然。
好的羊肉泡馍铺子在西安大多是藏在小巷子里,唯一一个在东大街上的黎明还要上一段窄小黑暗的楼梯才豁然开朗,取的都是一份韬光隐晦的自信。无论冬夏,老客们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走进泡馍馆,到日出时酒足饭饱各奔前程,数十年如一。这些铺子有自己的坚持和传统,却也不乏幽默感。送上一碗面渣或者撕成四块的饼子,大师傅定然是不给你做的,发回重审,可有时候掰的慌张了,一堆碎馍底下埋着块大的,师傅也给你煮出来,出锅的时候连肉一起给你盖在上面。在很多地方吃过羊肉泡,只有西安的算是最尊重顾客个性的了,大笑。某次接待一个湖北人,带他吃泡馍时该人滔滔不绝的说泡馍如何如何之不卫生,如何如何之没效率,想想这种生活态度南方人或许很难理解,笑笑也就罢了,送馍过去的时候,该人问板头儿给他配的什么肉,板头儿一脸严肃状说“人肉,在挨这吃咧恶飞吃死的人,和牛肉一丹煮咧配馍,再吃死再奏,僧牛肉钱。”(人肉,在我们这儿吃了不干净的泡馍(此处本意是不洁净的东西,恶水)吃死的人,和牛肉一起煮了配馍,再吃死人再做,如是循环,省牛肉钱),该人眨巴眨巴眼睛,那碗泡馍愣没敢吃下去,满座皆笑。
西安的历史太多,多到已经完全和你的生活密不可分,若干年前有个温州人在竹笆市卖那种一人多高的仿古大花瓶,生意奇差,不得要领,隔壁做竹器的老汉看不过去,叫他到这边房子看,四壁徒然,一床一碗一水烟袋而已,指着告诉他,床脚垫地似明城砖,吃饭端地似汉陶碗,水烟袋似唐时大食贡进来的,你在西安卖仿古?温州人受教,改倒了批电子产品,倒也小富。问及为何不卖了这些古董做一富家翁?不强似每日辛苦劳作。老汉言“先儿穿哈来地东西还要满哈穿,姿有穿家不能败家,不然奏亏先人尼,手艺有,心舒坦,心自在咧胜有寒钱。”(祖先传下来的东西也还要继续传下去,只有传家不能败家,不然就丢了祖宗的脸。有手艺,心态平和,心里舒坦胜过手有闲钱。)
西安亦多这样自信、幽默却不放弃传统和操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