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淘书记(三)侦探推理小说(上) -- 履虎尾

共:💬104 🌺10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八十年代初吧?
家园 恩,有点感觉。

我在某本中国侦探小说合集上看过内容介绍和其中的几章。

家园 直到现在还有这个爱好

就是从旧书摊上淘老版的阿加沙克里斯蒂侦探小说,老版的译本,装订,纸质都很好,可惜没有数据到底出了多少本。

目前有:

走向决定性的时刻 斯韧译 群众出版社 1981

海滨古宅险情 金人逸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斯太尔斯的神秘案件 管绍淳 孙怀谕译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79

死的怀念 陈亦军 曾胡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于雷译 新华出版社 1980

目的地不明 杨照明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神秘的别墅 尹焕明译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8

罗杰疑案 李家云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0

好像还有《落幕》等其他几本,在自己家

每次从旧书摊上发现一本,心情就跟在沙滩上找到美丽的贝壳一样高兴,有的时候,那本书又像是就在那里等着我,一眼就被我看到。

现在新版(贵州人民出版社)的全集可以买到,不过还是想继续找下去...

哪位有线索,请联系我!谢谢!

家园 追求的不仅仅是那几页纸,

还有那种永远无法摆脱的情趣。

完全理解喜兄的感觉。

家园 握手加会心一笑!
家园 我也喜欢侦探小说

不过只有福尔摩斯和亚森罗宾看全了,现在改看侦破剧了。

家园 【击节送花】履兄谈谈手抄本吧!

文革时候青年人大都干过,我抄过一本,名叫“海盗”,但越抄越没趣,今后只看不抄了……

家园 是不是海岩的?不过不肯定,老萨不会忘记海岩。
家园 侦探剧!我喜欢看央视放的米国那个脾气暴躁,整天呆在屋里,翻翻

白眼就把案破了的超级胖子,可惜没记住其大名。还有德国那个胡子拉揸的KENITCH老头。

家园 221b Baker Stree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这本书我有。初次看,好像是一个报上的连载

队长首先从最先到达案发现场的派出所民警谢XX的一句“真惨啊,一家三口全完了”和谢的新款凉鞋留在现场的痕迹,判断出,谢根本就没有亲眼见到三具尸体。那么他是怎么知道,三个人都死了呢?

当把谢XX拘留在分局时,就在大家吃夜宵的时候,谢却突然死亡。这又是什么回事?

。。。。。。

陈在书中的配枪是只左轮手枪,给人有点矢村警长的感觉。

这部小说后来被拍成电视剧了,出演刑警队长的就是“郑三炮”(如果你看过王洛勇版的《林海雪原》的话, 你应该知道是谁)。

从书中的描述来看,是发生在东北某城市。

家园 老大,我看过。。。

好看,印象最深的是凶手(那个市委领导)给一个证人老头打匿名电话,让他在夜里12点往窗外看。老头当时是在住院。是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老头还真准时掀开窗帘往窗外看,结果看到凶手狰狞的面目,当时就给吓死了。。。

家园 克里斯汀的侦探小说最富戏剧意味

三毛翻译的那套特别好看。不知道虎兄看过没有?

家园 【原创】淘书记(三)侦探推理小说(中)

苏联反间谍小说《一颗铜纽扣》

推理侦探文学在柯南道尔时期达到了鼎盛,百年之间,风靡全球,经久不衰。二十世纪,侦探推理文学传到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之后,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分支,这就是前苏联时期的反特反间谍文学。

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国家安全部门“契卡”同反对分子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这种斗争在文学上的反映,就是文坛上出现了一批配合政治斗争的反特作品。这批作品中比较有名的有《冒名顶替》,有《侦察员的良心》,有《猫头鹰的阴影》,有《一起特大要案的侦查始末》,有《洛利塔号之谜》,有《自杀研究者的毁灭》,有《夜里发生的案件》,还有《死亡陷阱》等等一系列的侦破反特小说。这些书俺读过其中的几本,其余的,仅仅是知道书名而已。

“文字本身没有阶级性,但是,文字能够为不同的阶级服务。”侦探推理文学也是这样,它也要同它的作者、读者结合起来,它也要与它所植根的社会土壤相结合,为它所植根的社会进行服务。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尖锐对峙,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对文学也必然产生强烈的影响。这样,推理侦探文学在二战后进一步发展,同当时苏联所面临的严峻的国际环境结合起来,同“冷战”结合起来,于是出现了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社会特色的新文学——苏联的反间谍文学。

俺曾经在无意中得到过一本已经被掀看得快要散架了的苏联反间谍小说集,书里边都是些中短篇小说。俺还记得有一篇短篇是《靶场的秘密》,内容描写帝国主义间谍机关把魔掌伸向了“打靶场”,他们得到消息,苏联研究出了一种新式武器,要在某打靶场进行试验。间谍的方法是,他们捉去靶场里的那条狼狗,把狗的眼睛挖出了一只,然后,在狗的眼眶里安装上一架微型摄影机,利用狗来窃取苏联的国防机密。

再一篇中篇小说是《西伯利亚狼》,这是一篇很棒的间谍故事。故事的情节梗概是:在西伯利亚某城市,帝国主义潜伏者遇到了一位厉害的反间谍专家,这个前额长着一撮白发的苏联侦察员,几乎把在西伯利亚的间谍一网打尽了。漏网的潜伏者向帝国主义主子求援,于是,帝国主义派出其王牌间谍——“西伯利亚狼”,深入西伯利亚,去执行恐怖主义暗杀任务,除掉这个反间谍专家。“西伯利亚狼”混进苏联国境后,一路之上,如入无人之境,所有对他产生怀疑的人都被“狼”毫不留情地消灭掉了。“狼”闯过无数关卡,终于到达了目标城市,到达了城市中心公园里原定地接头地点,见到了前来迎接他的潜伏者。当狼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潜入任务的时候,前来迎接的“内线”突然摘下帽子,露出了自己前额上的一撮白发……

苏联的反间谍文学当时风靡了整个东方世界,大批的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苏联还根据这些小说,拍摄了不少的电影,这些电影在中国同样大受欢迎。

俺还记得的苏联反间谍小说包括有《红色的保险箱》,有《今天就要爆炸》,有《冒名顶替》,有《美洲豹第十三号》,有《琥珀项链》,有《侦察员的功勋》,有《雪地追踪》,有《将计就计》,还有后来拍成上下集宽银幕电影的《蓝箭》等等。

在这一系列的反间谍作品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看的长篇小说——《一颗铜纽扣》。若以惊险、离奇、曲折、出人意表而论,众多的苏联反特小说无出其右。就是同柯南•道尔,克里斯蒂的作品比较起来,这本《一颗铜纽扣》也未遑多让。这本书简直是一个“杰作”。这部长篇反间谍小说《一颗铜纽扣》,俺一直没有搞到手,俺是用“福尔摩斯”跟一个同学交换着看的。

《一颗铜纽扣》的故事发生在苏联波罗的海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小说的男主人公是苏联特工什么“花差花差斯基”。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头脑冷静,手段毒辣,足智多谋的神秘女人。她是一个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服务的多重间谍,更是一个主要为老牌帝国主义情报机关服务的间谍。

小说的情节梗概是:

女间谍为了获取一个重要的情报网,不惜杀掉了自己的情人“某某某勋爵”——他也是一个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服务的多重间谍。但这时候上边来了紧急命令,情报机关头子“将军”要亲眼看一看这位男间谍本人。女间谍为了向上峰交差,于是,就盯住了跟男间谍外貌长得很相似的苏联特工“花差花差斯基”。于是,在一天晚上,女间谍开枪击伤了苏联特工,将其俘获。恰巧这个时候,希特勒向苏联发起了进攻。于是,等苏联特工“花差花差斯基”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纳粹占领下的医院病床上。

这个女间谍神通广大,几乎是无所不能。苏联特工完全处在这个女间谍的控制之下,女间谍处处保护着他。在女间谍的安排下,苏联特工应付了盖世太保的纠缠。然后,“花差花差斯基”见到了女间谍的上峰“将军”。这个老牌帝国主义间谍机关的总头目对于能够吸收一名苏联军官入伙,非常高兴,于是,“将军”送给“花差花差斯基”一份特殊的礼物:“一颗铜纽扣”。这颗铜纽扣在间谍系统内部具有特殊的含意,就好像中国古代皇帝的尚方宝剑一般,所有间谍网里的人,只要见到铜纽扣,就如同见到了“将军”本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苏联特工将计就计,同苏联地下反抗组织取得了联系;破获了原来男间谍(即他所冒充的男间谍“某某勋爵”)所领导的间谍网;缴获了纳粹的一架飞机;救出了被纳粹抓来准备做试验品的儿童。苏联特工还顺手牵羊,把女间谍抓获归案。

《一颗铜纽扣》的情节惊险、离奇,出人意表。小说使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法,用男特工的语气来叙述故事,就更加增添了作品的神秘主义色彩。小说中有一个情节,俺至今记忆犹新:

男主人公向女间谍询问道:盖世太保为什么不逮捕我?

女间谍回答说:那是因为盖世太保知道你不是苏联特工,而是某某某勋爵。

男主人公又问:将军为什么要见我?

女间谍笑着回答:那是因为将军知道你不是某某某勋爵,而是苏联特工。

在女间谍与男特工之间,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她多次保护过他,多次救过他的命,而且,还对他直截了当地说过:“你难道不想把你前任的一切都接收过来吗?”他也非常地敬佩她,经常在一些细小的地方,给她一些特殊的慰籍。在男特工与女间谍之间,那种互相默契,互相保护,亲密无间,猩猩相惜的情感,超出了白纸黑字所能表述的内容。这种感情上的内含,少年履虎尾们模模糊糊,似懂非懂。这使得我们这群情窦初开的中学生,在绝对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似乎感觉到了除了阶级斗争之外,还有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其他的东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

奇怪,我基本上没有看过苏联的侦破小说,007的小说版倒是看过不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