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由黄健发疯这件事简单说说我对足球解说员的印象 -- 多嘴的江南
一首歌的曲和词是相辅相成的,你提到的那些歌,应该都是先有粤语版,然后再出国语版。我想作曲的和做词的肯定是以粤语发音作为首要考虑的。不能光从粤语歌就下这种结论,把唐朝的 梦回唐朝 改成粤语版试试,肯定吓倒一片。
很多粤语歌曲
就远不如它们的原来版本
日文的英文的来的有味道
你把国歌那粤语唱来听听?
绝对够呛
另外我说的是一种整体感觉,并不排除部分歌曲国语较粤语更富于表现力。
粗旷野性的歌曲,深度胡化的国语当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胡化的粤语自然不能比。但整体上粤语表现力更丰富些 --- 当然这纯粹是我的个人感受而已。
台湾倒是有人说过,论歌曲表现力,英语第一,粤语第二,国语第三。
谁能证明沈约当时定平上去入时没受百越音影响?以现在学术界的公认看法,沈约受梵语的影响是肯定的。呵呵,南朝四百八十寺。
实词中元音结尾的远远多于日尔曼语支的英语,许多歌剧拿英语唱因为句子里结尾的音节是闭口音如“m”“n”“ng”和清辅音简直就没法唱。
不能因为英语流行于通俗乐坛就被闭着眼睛定成第一吧。希望大家讨论学术时严谨一些。
俺没说俺要搞学术啊~ 就是说说个人感受而已
即使定平上去入时受到百越音的影响,可百越啦 梵语呀 等等毕竟不是北胡啊~
胡语因其文化文明的单纯和初级,通常来说表现力就是比较有限。而且由于游牧文明迁徙频仍和相互功灭之惨烈决绝,许多部落存续时间都不长,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令自己的语言发展到一个较为复杂的程度,您怎么指望它能有很丰富的表现力呢?
俺这个纯粹是基于逻辑常情进行的推测,确实没有学术证据。
俺啥时候拉上意大利语和法语德语啦?要那么叫真儿岂不是说国语世界第三了吗?
和和
俺懂这三种语言。粤语和国语是各有千秋的,粤语足球解说的正宗不在广东,在香港。广州传媒的用语已经有点文字化了,我认为正宗的粤语口语在香港。当年我们看省港杯足球赛,看的是广东电视台,听的是香港商业台,香港林尚义等人的解说那才叫原汁原味。至于电影、电视剧和流行曲,不论是粤语转国语还是国语转粤语,一转过去就失掉神韵,不信你拿两个版本的电影对照一下,如《无间道》里面黄秋生一句“大家都咁话啦”,国语怎么翻都不对味。
文革后的粤语口语已经趋向文字化,不如香港人说的口语地道,广州人都喜欢看香港无线或亚视的剧集,原因之一是口语亲切,广东近年只有“外本媳妇本地郎”一剧具有真正的南粤特色,可惜郭昶最近病去了。
《大宅门》里白家三老太爷的那句“大烟膏子就酒,小命儿立时没有”在本港台播放时念成“雨国黎色咗音沟同买养走奏费死”(如果你吃了烟膏和洋酒就会死),这也是平老讲的缺乏神韵的注解之一吧。
歌嘛,就见仁见智了。
口水流啊流。。。。
好的国产片子有一种深邃的东西,这种东西你很难在港产片里面看到。而港产片里面有一种随意,这种随意似乎与国产片绝缘,这也许是一种历史的沉积。
煮酒兄在河里其他坛子的发言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无意间就觉得您应该是全才,不太容忍煮酒兄的小小个人感觉,上升到学术了。左了。
其实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和回鹘语来讲,表现力一点都不差。语法也足够成熟,盖因吸收东西方好多文明的养分。千万不要被我们的历史书所误导,认为人家语言也没有延续性。
北方方言中山西话是有入声字的。这个与当年白狄赤狄中山人没关系。我的意思是,并非胡人来了语言一定胡化,在学术上不成立。
在做人上俺要向老萨学习,平和中正;在学术上俺可是要向萨爹学习了,希望能严谨,不带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