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俄罗斯军片《风暴之门》 -- Yours

共:💬54 🌺11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俄罗斯军片《风暴之门》5

镜头5:炮火支援

全片中,伞兵团的D30-122榴弹炮支援出现过两次,一是在在特种兵小队遭到埋伏覆灭了后,6连立刻召来了报复性火炮急袭。将整片林子里的车匪都轰爬下。另外一次是俄罗斯版王成呼叫向我开炮后,炮火支援将整个766高地都覆盖了,把攻上高地的匪军炸了个支离破碎(但是我们的王成同志楞是活下来了,难道他也有无产光辉的力量护体)注意一个小细节,片中的D30发射的时候完全没后坐力的体现,算是个小小的BUG。

俄军布置在阵地上的双25高射炮也算是一种炮火支援,在对付狙击手的时候有上佳的表现,当俄军狙击手发现敌方狙击手位置后,用AK74的曳光弹给高射炮指示目标开炮射击(其实我不太明白为什么狙击手拿的同是SVD狙击枪,他自己不开火)。可惜在匪军步兵大举进攻的时候,高射炮只有很短的时间发扬火力,很快就给RPG干掉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很熟悉的外型,跟我国使用的样式是基本一样的

匪军方面唯一的炮火支援就是2门不知道什么品牌的80迫击炮,在头两次冲锋失败之后,车臣匪军就祭起这个杀手锏。在766高地的反斜面上一直猛轰俄军狭小的阵地,大量杀伤俄军及其技术兵器,对俄军的士气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功臣号迫击炮

军事看点

本片最让人诟病的就是片中的炮火支援太少,完全违背苏系军队大炮兵主义的作风。但是我觉得细心分析一下。按照本片的情况,炮火支援不力,也是情有可原的。

首先俄军指挥层一直没有匪军的准确动向,侦察不到位,自然无法用炮火袭击其聚集点。虽然米-24在空中侦察的时候发现过匪军的聚集点,但是米-24自己顺手就搞定了。

其次766高地附近的植被一直延伸到山脚,在发现匪军进攻的时候,应该已经进入炮火支援的危险地带,很容易会误伤到自己人。加上6连也没有校炮手,无法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自然也不敢开火。

而俄军的小口径高射炮本来是阵地战中一种杀伤步兵非常有利的直射武器(这在二战中就已经得到验证)。但可惜的是766是个坡度比较大的高地,而且植被一直延伸到山脚,对高射炮的火力发扬影响太大,而且我觉得俄军把高射炮布置在空地上,虽然能多方向发挥火力,但是也太脆弱了。不如布置在碉堡的胸墙之后,固定某几个射界,可能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反观匪军,虽然手上的重型技术装备不多,但是用马匹驮带了两门山地作战的优秀武器迫击炮,比多带200人更有效。俄军的阵地狭小而且固定,主阵地的石头堡垒基本是露天的,遭到曲射炮火的轰击基本是躲无可躲。要是他们手头上的弹药更多一些形成持续炮火或者有个观察员能压制好火力点的话,俄军甚至会顶不到半天。

家园 如果是zsu25还差不多

打两炮就跑... 生存率还高那么一点点...

家园 俄国人哪怕是挖上一条浅浅的战壕,也比石头胸墙好

除非直接命中,否则常规迫击炮弹对于躲在战壕里的人可以说毫无用处...

只能说俄国佬太大意,偷懒... 也从反面证明了“歇脚就挖坑”的英明之处...

b.t.w.找了个种子,当了两天,才当了1%下来,还时断时续,怒!

家园 别怒了,偶下了三天才下来,现在还没看完,你加油哈
家园 可能也和山的地质有关

电影上感觉山头基本为石质,挖个小坑都不容易, 当然还是主观上轻敌。

顺便批评一下字幕, 赶活可以理解, 不过也糙了一点

家园 好文,送花。
家园 看完了,感觉真不错

结局确实有点儿大团圆,不过谁让咱俗呢

家园 这个我有兴趣

[韦孝宽]

“倒是天朝军队上次和人家演习好好现了一回眼。”…………能不能仔细说说?

家园 看完了。。。翻译是不是有点差劲。。晕乎乎的
家园 是啦。乱七八糟。不过咱们也没给人家付钱不是。两清
家园 具体情况也不是很清楚,不过记得有两条网上著名传闻:

1、空降兵跳伞的时候是不带装备跳的,装备都放在着陆点的地上。

2、营团级部队在暂时失去指挥的情况下不敢独立行动,而是全部原地待命。

当然,传闻而已,真实程度未经证实。

家园 俺付钱了

俺出了7两雪花银啊,可居然字幕比<第九突击队>还烂,B碟里的第三部和第四部居然还颠倒,怒!

家园 哦?哦!

BT万岁

家园 这年头真是想不BT一下都不行啊。。
家园 地面炮火威胁直升机好像是有的

记不清哪本军事杂志上提到过对付直升机(群)的策略之一就是迅速呼叫地炮群对直升机预定前进路径发射大批近失弹进行压制。

当然这对炮群的通讯协同能力要求很高。但在战场上因此出现误伤也还是有可能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