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硫磺岛书信》的真真假假 -- 萨苏
电影中出现的击毁M4坦克的是四式20厘米喷进炮(火箭炮)。
虽然采用类似迫击炮的炮座发射,但那炮身只是为了赋予炮弹射向,炮尾没有尾拴(就是根圆筒),从本质上讲就是火箭炮。
但是比较有趣的是,该炮弹(火箭弹)并不靠尾翼稳定,而是靠在弹底设置多处带一定倾角的喷口而实现发射后的自旋稳定。这一点和常见的火箭炮有所不同,好像德国人在二战中装备的火箭炮也是采用这种自旋稳定方式的。
该炮弹重83.7Kg,内填炸药16.5Kg,对步兵的杀伤威力惊人,投入硫磺岛和冲绳之战的喷进炮对美军步兵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不过虽然该炮精度优于尾翼稳定的常见火箭弹(比如著名的“喀秋莎”),但因初速仅有175m/s,且基本采用大仰角曲射,因此命中行进中的坦克的概率大概和中六合彩也差不多了。
在硫磺岛上,日军投入了包括4式在内的共70门喷进炮,但因弹药囤积不足,仅有50发/门,所以很快就打光了。
BTW,二战末期日军对“喷进炮”似乎曾寄予厚望,除了陆军用于弥补常规火炮的火力不足外,还大量被挂载到战斗机上用于攻击美军重型轰炸机,最夸张的是海军的舰艇也装上喷进炮,用于构筑近距离火网。现在还有人在考证“大和”级战列舰沉没时候是否搭载了喷进炮以及喷进炮是否算是有效的防空武器等等……
按常理说,初速低、射程近的火箭炮绝对很难和舰用防空武器挂上钩的,也许是由于日本海军在二战中的主力防空火器在射程覆盖上存在较大的空挡,且近距离防空的主力25mm机炮火力持续性很成问题,所以才不得不用火箭炮来填补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昨天刚刚借了DVD看了一下。第二片DVD是导演自述,Eastwood上来就讲:“they (japanese actors) know nothing about iwo jima; their textbook doesn't teach them anything about it; for some reason they just don't talk about it... "
行了,听到这里就完全可以关上电视机 -- 可怜他居然还在拍一部以日本人为主角的电影,竟然就是抱着这种不求甚解的态度 ... for some reason, for what reason?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你这个电影还拍个头呵...
老Eastwood能拿个导演小金人,全凭他那张老脸而已... 至于水平有多高,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没想到拍成这个样子吧?
对于近现代的日本来说,幕府、武士阶层主导的等级制度及其支持者无遗是“封建主义”的化身,相对于伟光正的明治时代是作为反面形象出现的
日本人希望西方人视他们为一个西方化的、现代化的、“先进”的国家
可是西方人偏偏好日本作为“东方”的那一面——所谓“传统日本”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于日本人拼命脱亚入欧的热情完全无视,反而为作为近代日本的敌人的西乡隆盛叛乱集团唱赞歌,这一点够让日本人窝火的了
我的感觉最后的武士充满了居高临下的怜悯和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