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袁本初密码 -- 张四维

共:💬147 🌺28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三回 窦宪击胡起是非 袁安庭争论古今【中】

在节省出大量军费之后,汉章帝终于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和物力,来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内政问题了。在元和元年至元和三年这3年之间,他主要做了3件策划已久的大事:一,废止《太初历》和《三统历》,正式颁行新历法《四分历》;二,禁止铸造金属货币,改用布帛作货币,并由官府垄断食盐和钢铁的生产和贸易,以求阻止通货膨胀,进一步增加国库收入;三,到泰山封禅,祭祀华山、霍山和常山,视查全国,大赦天下。等这些要事办完之后,汉章帝感到,有必要奖励自己的传声筒兼驾驶员了。元和三年五月丙子日,曾经反对向北匈奴交还牲畜的司空第五伦以年老多病为由辞职,汉章帝立即命袁安继任司空。袁安由“九卿”升为“三公”,也就成了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履历表中的第一人。次年,即章和元年,袁安接替卸任的桓虞出任司徒,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从制度上说,“三公”是东汉帝国初期最高的行政职务。不过,东汉帝国名为西汉帝国的继承者,实际上与其前任已经有了很多区别。西汉初期,皇帝的权利受到诸多限制,除了散布于帝国各地的诸侯王国之外,外朝的相权也十分巨大,常能够决定皇位的归属。汉武帝大力架空丞相,建立起超越相权的大将军、大司马幕府,并加强自己以尚书台、侍中为首的私人班底,组成了足以与外朝抗衡的中朝系统。王莽为了进一步削弱外朝,按照他奉若圭臬的周代古经《周礼》,将西汉外朝的最高职务“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徒、大司马和大司空,从礼法上限制他们的权势。这一举措显然有利于皇权的巩固,所以刘秀即位之后,废除了王莽颁行的所有法律,惟独保留新“三公”——大司徒、大司马和大司空,只是后来把大司徒改名为司徒,大司马改名为太尉,大司空改名为司空而已。

孔老夫子教导我们: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没有了“大”字头衔的东汉“三公”,权力较以往更受限制。司徒原本掌管民政,司空管经济和监察,而行政权、财务权与监察权其实已被尚书台与御史台瓜分殆尽;太尉原本掌管军事,而兵权实在大将军手中。甚至就连名义上最高职位的荣誉,有时也会被“太傅”一职占据,后者号称“上公”,意思就是位居三公之上。上公和三公只有在兼职“录尚书事”之后,才能参予整个中枢决策的过程。面临如此不利的窘境,外朝的官吏们自然难以甘心,他们施展政治智能,使用种种方法,与中朝争权夺利。中外朝权力之争,贯串着整个东汉帝国的历史。直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其名作《出师表》中,还不忘告诫他的君主刘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内外相争的局面,本是汉朝皇帝们精心设计,肯定也乐于看到的。但有时中外朝斗争过于激烈,连皇权也无法加以有效控制,只得任其恶性发展,甚至最终损害到整个帝国的利益,这是后话不题。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头上的旒冕从5串黑玉珠换成7串青玉珠之后,身为司徒的袁安,俨然已经成为外朝官吏的三大领袖之一。作为三公,他有权“开府”,也就是建立自己的衙门,其中包括一名属长史、二十九名掾属、四十二名令史和御属。此时的袁安早就名满天下,四方俊杰都以能够加入他的幕僚队伍为荣。在这些幕僚之中,周瑜的高祖父、庐江人周荣最得袁安的信任。除了幕僚队伍之外,袁安在司空府外还有大批追随者,特别是他的“故吏”(老下级)侍御史鲁恭尤其得力。在袁安的大力提携下,一个官官相护的新政治团体正在隐然形成之中。

说到政治团体,刚刚崛起的袁安集团在官场里还根本排不上号。汉章帝在位时,执掌朝廷大权的政治团体首推外戚窦氏集团。窦氏家族是极具实力的凉州豪强,深受边疆游牧民族的信任,在东汉初年的统一战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政治地位非常特殊。汉章帝之妻窦皇后的曾祖父是窦融,窦融之子是城门校尉窦穆;窦穆娶光武帝的亲戚内黄公主,生子窦勋;窦勋娶光武帝与郭皇后所生长子刘强之女沘阳公主,生四子二女:窦宪、窦笃、窦景、窦瑰、窦皇后,以及一个小女儿。因此,汉章帝娶的实际上是自己的堂外甥女,属于近亲结婚;而窦宪兄弟既是汉章帝的大舅子,又是汉章帝的堂外甥,与东汉皇室是名副其实的亲上加亲。早期的东汉皇帝们非功臣的女儿不娶,但是如此连续三代与皇室联姻的家族,在东汉初年可谓绝无仅有,就连阴、邓、马三大外戚家族也难以望其项背。窦宪本人也热心于和豪强联姻,收光武帝郭皇后的侄孙郭举为自己的女婿或妹夫(《后汉书》有两种记载),又与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的亲戚——邓迭和邓磊兄弟、以及《汉书》的作者班固等高级知识分子往来甚密。

仗着皇室、大贵族和凉州豪强集团的支持,窦氏集团成员的生活作风一贯骄奢淫逸,强横不法,经常遭到司法部门的指控。窦穆、窦勋父子都因此被捕,最后不明不白地死在监狱里。但窦宪兄弟并未吸取历史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地在社会上横行霸道,窦宪甚至强行用低价购买汉章帝的妹妹、沁水公主刘致和她丈夫——邓禹之孙、高密侯邓干的田园。汉章帝发现之后勃然大怒,痛骂窦宪,责令他归还刘致和邓干的田园,但又封窦宪为侍中兼虎贲中郎将,不肯再加惩处,在客观上助长了窦家成员的气焰。

章和二年二月壬辰日,汉章帝驾崩,年方十岁的汉和帝继位,窦宪的妹妹窦太后临朝听政。按照章帝遗诏,窦笃升为虎贲中郎将,窦景、窦瑰升为中常侍。不久之后,窦太后便下诏,命窦宪兄弟与太傅邓彪、太尉宋田、司徒袁安、司空任隗等老臣共同辅政。皇帝年幼,外戚坐大,朝野有识之士都担心王莽篡位之事将会重新上演。窦宪兄弟虽然表面上摆出谦卑的态度,处处推崇邓彪、袁安等人,暗地里却我行我素。没过几个月,宫内爆出了不利于窦氏集团的大丑闻,内外朝之间的矛盾骤然激化,权力斗争一触即发。

汉章帝驾崩之后,窦太后年纪轻轻就守了寡,难免耐不住寂寞。章帝尸骨未寒,她就在葬礼上结识了同样年青英俊、风流潇洒的社会名流——都乡侯刘畅。刘畅是光武帝长兄刘演的曾孙,又是邓迭和邓磊兄弟的朋友,所以能够频繁进宫与窦太后幽会。窦宪见刘畅日益受宠,担心他会危及自己的政治地位,就派刺客刺杀了刘畅,尔后把责任推给刘畅的弟弟刘刚。刘畅、刘刚兄弟素来不和,百官也都有怀疑,于是派人逮捕刘刚,酷刑逼供。惟独尚书令韩棱和太尉掾何敞认定刘刚无辜,而且谋杀犯就在洛阳,便说服三公联合调查,终于牵涉到窦宪。消息传开,登时天下大哗。窦太后又羞又恼,只得把窦宪召到宫中,软禁起来。窦宪一筹莫展,自以为难逃死罪了。正在此时,从北方边境传来的几份奏折,犹如大旱时的甘露,不仅给窦宪带来了救命稻草,还赐予他一次千载难逢的建功立业良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