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要过程?要结果? -- uncoupled

共:💬55 🌺3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性与精神层面的东西,两者缺一不可

道长提到了柏拉图式的爱情,我觉得这仅属于极少数人的专利。对于绝大多数如我这样的普通人,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也许可以存在三个月、半年、一年... 再长了就不可想象了。短暂存在的柏拉图式爱情,要么无疾而终,要么“堕落”为世俗化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不是一种稳定状态,只是一种临时和过渡状态。

道长提到性的对立面,用的是“信任”。我个人的体会,是欣赏、感动、习惯/依赖,和精神上的共鸣和默契。我“感动”,是因为我清楚地意识到她对我们的感情和婚姻的忠诚、坚守,和所付出的牺牲,这些里面包含了信任。习惯/依赖则是基于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一种 “只要跟她在一起,心里就会觉得特别平安的感觉”。而这几样东西有时又彼此缠绕不清。我把这些东西统称为精神层面的内容。

这里面如果继续细分,那么欣赏可能稍稍靠近一点性;感动和习惯两者 共同构成所谓“亲情”这种感情;而精神上的共鸣默契,大概属于最高层次的,它与性和亲情的关系都不大。

对于一个拥有正常精神追求的男人来说,光有性显然不足以成为爱情,但对于一个生理上健康正常的男性来说,仅有精神层面的东西,即使双方基于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发生了感情,这感情在“无性”环境下,也会是易变的、难以长久维持的。

所以我觉得,性,与非性(精神)层面,对爱情而言是缺一不可的。甚至很多时候,性的完美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弥补精神共鸣上的不足,所以显得更为重要。比如 Celine Dion 与她老公年纪相差将近20岁,在他们最初的婚姻阶段,两人的感情中,性所起到的作用比精神上的共鸣默契更多一些。更多的普通人,初恋成婚,青涩的年纪能有多少对爱情的感悟和思考?我们又能指望这样的年轻情侣之间有着怎样的精神共鸣和默契?十几年之后他们在精神层面会更为默契,但如果没用 性 的支撑,他们还能一起走到这一天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