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战国风流》之 信陵君(1) -- Bater

共:💬46 🌺5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战国风流》之 信陵君(2)

《战国风流》之 信陵君(2)

齐楚联兵攻魏,魏安釐王求救于秦。齐楚退兵之后,不长记性的魏王因为秦国救了他,‘欲亲秦而伐韩’,想夺回华阳之战后割给韩国的土地(关于华阳之战,见《白起》),全然搞不明白秦国是出于什么目的而援之以手。对此,信陵君坚决反对,一篇慷慨陈词,充分展现了无忌公子的远见卓识及对时局的精准把握,现择其大意:

“一、‘秦之欲无穷也,非尽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秦,虎狼之国,所图者绝不仅仅是哪一个诸侯国,而是整个天下。大王切莫幻想秦灭亡某一个诸侯国之后就从此兵甲归库、马放南山了。岂不见今日秦国的疆土比之孝公之初,早已倍之,然秦国停止攻伐了吗?

“二、韩国目前处境艰难,‘内有大乱’,若此时‘外交强秦、魏之兵’,韩国必亡!韩国一亡,秦国进据新郑,‘与大梁邻’(韩都新郑与魏都大梁相近),犹如放只老虎于大王卧榻之侧,‘王以为安乎’?

“三、秦国一旦灭亡韩国,次必图魏。以往隔着韩国,咱们还被打得连年割地呢,若果韩国灭亡,秦‘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之水以灌大梁’,大王以为还能持多久?

“四、为今之计,应该‘速受楚、赵之约’,与楚、赵两国结盟,不仅不能伐韩,反而应合力存韩!如此,魏国就成为韩国赖以生存的依靠,‘韩必不敢反魏,是韩则为魏之县也’,大王欲亲秦,所图者不过韩地,若果‘魏得韩以为县’,与大王尽得韩地又有何区别?”

由于信陵君的分析有理有据、入情入理,文武大臣几乎全部站出来反对助秦伐韩,安釐王一看这次寡人真是寡得可以,不得已,此议作罢。否则,秦灭六国可能要提前三十年了。

长平之战后的次年(公元前259年)十月,秦军再次围困赵都邯郸(详见《白起》),赵国复用老将廉颇顽强抵抗,战事一直打到第二年。在长平之战中全军覆没的赵国力不能支,遣使四处求救。赵相平原君赵胜的夫人乃是信陵君的姐姐、安釐王的妹妹,是以平原君‘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于公于私,魏国出兵相救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昭王探得魏兵既出,就派了个使者‘告魏王曰’:“寡人拿下赵国,只是早晚的事,我看你们谁TM敢去救赵!寡人先把话撂这儿,谁敢去救赵国,等寡人拿下赵国,‘必移兵先击之’!”

魏安釐王那点胆气早就被秦兵打成了负数,如今给秦昭王这么一瞪眼,立马觉得裤裆子里湿乎乎的,忙不迭派人飞骑而出,追上晋鄙,令其于邺城屯扎,‘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信陵君心急如焚,‘数请魏王’,又派‘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安釐王呢?任你长跪、抢地啥招都使上了,我自“畏”然不动!

信陵君苦求多日,安釐王干脆闭门不再见他。公子急怒攻心,胸中义气一发作,跑回家召集门客,凑了百余辆勉强还能跑的战车,‘欲与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我救不了赵国也不独活着了——够义气!

信陵君连铠甲也不披挂,率着这百余辆战车就这么出发了,‘行过夷门,见侯生’。

嬴:“公子意欲何往?”

无忌:“无忌苦求王救赵而不得,‘计不独生而令赵亡’,这就去与赵共生死!”

嬴默然良久,笑曰:“如此公子多努力吧,老臣就不跟随公子了。”

信陵君领着这群待宰的羔羊走了几里地,慢慢冷静下来,寻思:“我平生待侯生不薄,侯生见识广博,为人仗义。我如今以死赴赵,他...他怎么连句象样的话都没一句呀?这可不是他平素之为人,我是不是哪儿搞的不对啊?”越想越觉得蹊跷,遂止住车队,又下车来回踱了几步,终于下令羔羊们回城来见侯生——好险啊!

侯嬴见公子回来,欣然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已恭候多时了。”无忌问曰:“先生何以知之?”

侯爷答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如今国家有难,公子以区区百余破车‘而欲赴秦军’,这不是往老虎嘴里填羊肉吗?义则义矣,然‘何功之有哉’?公子素日待臣甚厚,如今赴死而臣连句好话都不曾送公子,老臣岂能无义至斯?‘以是知公子之复返也’。”

信陵君闻此言,知侯生必有妙策,“噗通”一声就给侯嬴跪下了:“无忌无能,出此下策。万望先生教我,以救国家。”侯嬴慌忙扶起公子:“公子何以至此?请退左右。”

待左右都退下之后,侯嬴低声语公子:“公子可知调令晋鄙的兵符位于何处?”

公子:“常在王卧内。”

嬴:“然也。公子尚记得大王的宠姬如姬否?”

公子点头不语。

嬴:“臣听说如姬之父为人所杀,如姬悬重赏‘欲求报其父仇’,连大王都惊动了,可一晃三年,连仇人是何方神圣都没查出来。如姬知公子门下能人云集,于是将此事哭诉于公子,‘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不知可有此事?”

公子:“久矣,提它作甚?”

嬴:“公子高节,自不以此为恩。然如姬实至孝至义之人也,为谢公子,便是搭上性命也‘无所辞’。如今如姬最受大王宠幸,能‘出入王卧内’。公子何不请如姬窃得虎符?如此持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

不等侯爷说完,无忌打断:“不可!大王追究起来,势必害了如姬性命!以薄恩而欲人以性命相谢,岂是我辈之所当为?”

侯爷满脸凝重:“公子,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公子是明白人,若不能救得赵国,魏国能独存乎?魏之不存,如姬则为秦走卒之妾矣,虽生又何欢?况其时魏民尽为秦奴,又岂只一如姬哉?”

信陵君知侯嬴所言,并非危言耸听。左思右想,确无他法,遂‘从其计’,修书一封,派门客入宫面交如姬。

门客去后,侯嬴和公子也没闲着坐等。侯老爷子进一步为公子谋划:“‘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万望公子以大局为重,放手一搏。与晋鄙合验虎符之后,如果晋鄙一切听公子号令,‘大善’。如果晋鄙尚存疑虑而不与公子兵,‘事必危矣’。”

公子:“如之奈何?”

嬴:“公子还记得那个屠夫朱亥吗?‘此人力士’,昔与人搏,人十余不能近其身,如今深藏不露,隐于屠市。今可随公子,晋鄙一切听命则罢,万一有变,‘可使(亥)击之’。”

‘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一如既往,二话没说,操起家伙就随公子来见侯生。正当此时,门客归,‘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无忌接过兵符,终忍不住问曰:“如姬如何?”门客对曰:“如姬无他言,但焚公子书耳。”

‘于是公子泣’,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侯生轻声问:“公子怕死了吗?‘何泣也’?”

公子曰:“晋鄙,悍猛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如姬焚毁书信,欲报无忌而为开脱耳,终亦难逃一劫。军未至赵而已累数人性命,无忌心何以安?且背王命,是不忠也,‘是以泣耳,岂畏死哉’?”

侯生动容,叹曰:“公子至忠至义,此臣所以事公子者。公子身系天下,岂能背负如此不义之名?一切皆出自老臣,臣老了,不能随公子出征,那就让臣这把老骨头来承担一切不忠、一切不义。公子走后,老臣会计算公子行程,于公子‘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以死向晋鄙将军、如姬和大王谢罪,以减公子罪孽,也算老臣报公子相知之恩吧。”

信陵君尚待言,侯嬴止住他:“公子且退,容臣独与朱亥诀。”

事已至此,信陵君也只得出来披甲戴盔(终于肯披挂了)。少顷朱亥出,并无言语,径与公子同乘,不等公子多言,即御马出城而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