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对600812华北制药的分析 -- 八重引力

共:💬9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基本面分析一,主要产品价格2007走势 1

股票大幅下跌,发现不少股友都人心惶惶,正好自己也一直持有该股,为了坚定自己的持股信心,特对其基本面做了番分析,现将分析结果公开如下:

我们不谈其基本面上那几个著名的买点:

1.合资即将实施,大约在6月份。2.搬迁就会开始,时间不会太遥远了。

这两个是实打实的买点,还有

3.传闻集团公司有集团上市的可能,

这点我认为姑且暂只把它当做一个可能性来看待吧。

上面这些确实是都有其吸引人的概念,可是都是未来进行时,也许确实是大利好,但是我们现在不管它,就请大家好好看看华北制药其主要产品2007年的价格走势,应该就能让大家对于其公司最起码今年内的业绩趋势有一个了解! 

个人分析结果,仅供参考,真实度未知!

大家先来看看它2006年年报数据:

【2006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 |

|       |(万元) |(万元) | (%) |收入比例(%) |

├────────────┼─────┼─────┼───┼──────┤

|医药化工(行业) | 359812.0| 71311.0| 19.82| 100.00|

├────────────┼─────┼─────┼───┼──────┤

|青霉素类(产品) | 74157.0| 14059.0| 18.96| 20.61|

|半合青产品(产品) | 67641.0| 11073.0| 16.37| 18.80|

|头孢类产品(产品) | 62521.0| 8717.0| 13.94| 17.38|

|维生素类(产品) | 71274.0| 11784.0| 16.53| 19.81|

维生素c 大幅上涨

-2月维C出口增长 比去年同期增加7.76%

2007-5-21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近日对外发布了我国维生素C 1~2月出口情况。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我国维生素C出口量为12349吨,比去年同期增加7.76%;出口额为4198万美元,同比增长8.11%;出口平均单价是3.4美元/公斤,同比增长0.29%。

按贸易方式分类,一般贸易出口的维生素C占73.70%,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占19.38%,边境小额贸易出口的占0.05%,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出口的占6.86%。

主要出口国家分别为美国、德国、比利时、日本和荷兰,增减幅度分别为1.38%、-13.83%、79.02%、19.11%、57.76%。出口所占比重为63.51%。

(医药经济报 2007-5-16)

维生素大涨价 相关医药类股牛气冲天

2007-4-2

近期,市场上维生素B5和维生素C涨价,相关股票表现强劲。生产维生素B5的鑫富药业(002019)股价从年初的不到8元上涨到34元以上,生产维生素C的华北制药(600812)、ST源药(600656)及销售维生素C的东北制药也是涨幅较大。此两类产品涨价出现了一定的共性,那就是产品需求短期内并没有爆发性增长,但行业竞争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产品价格迅速回升

维生素产业由于技术相对成熟,进入壁垒较低,竞争十分激烈,2004年后维生素系列产品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尤其是部分企业发酵法生产工艺成熟后,不断以降价策略蚕食合成法工艺生产企业的市场。直至2006年中期,产业洗牌基本完成,价格开始反弹。以维生素B5为例,产品价格从2003年的7.6美元/kg下降至2005年的5.5美元/kg;到2006年四季度开始明显拉升,2007年1月涨至近9美元/kg。

维生素C也出现了类似现象。维生素C目前基本在4.2美元/kg左右,较之2006年中的3美元/公斤已经上涨了近3成,但供货仍然比较紧张。维生素C涨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曾因产量过大而造成的价格走低已到了企业不能承受的程度,国内很多企业开始不同程度的限产减产,这种减产行为终于引起了市场感应,价格开始自然上涨。

比低谷期价格翻倍 维生素C暴涨迷雾重重

2007-5-28

在国内药品制剂价格受到政策多重挤压的同时,原料药价格却以突围姿态一路高歌。进入5月以来,均属中国大宗原料药产品的青霉素工业盐和维生素C(VC)价格走势颇为类似,都比低谷期价格上翻了一倍以上。

去年底以来,国内原料药行业纷纷复苏,以青霉素类产品和维生素类产品的价格暴涨最为引人注目。但与青霉素工业盐相比,VC价格暴涨背后的脉络却并不清晰。

VC价格涨幅有点离谱

作为几十年的老产品,VC价格自进入5月以来的涨幅有点离谱。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山东淄博华龙制药有限公司营销部人士处了解到,现时国内VC出口报价已高达9美元/公斤,内销价格也已达60元/公斤(原粉价格)之上,并且,“我们现在已经不对国内报价了,全供国外”。

这一价格之高不能不让人诧异,与去年低谷时期的3.2美元/公斤相比,价格已涨了190%。而今年4月份时,其价格也仅为4.5美元/公斤。 “9美元的价格仅是报价,实际成交价可能比这还高,而且现在都没有货。”健康网研究员巴艳凤告诉记者。根据健康网的监测,国内VC生产“四大家族”的石药集团维生药业、华药集团维尔康药业、东北制药总厂、江山制药的VC产品目前都纷纷出现有价无货的现象。

在这其中,石药维生一个月之前的报价为8.0美元/公斤,现在没货也不报价;华药维尔康早在一个月之前就不报价了;江山制药则一直无货;东北制药总厂可供应少量货,报价在8美元/公斤;就连四大家族之外的淄博华龙报价也达到8.5美元/公斤。而且,上述厂家的订单都已排到7月份。在这一轮维生素产品价格行情中,出现暴涨的并不止VC产品,包括VB2、VB5、VB12,均出现价格大幅增长,有价无货现象,但与VC不同,这些都属于小类品种。相反,在大类品种中,VA、VE目前价格虽有小幅增长,但涨幅并不大,情况正常。

是需求增长还是联手抬价?

如果说,青霉素工业盐的价格暴涨与下游制剂环节需求量增大,原材料成本上升,受环保压力停产减产有关,那么,VC价格暴涨的理由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需求的增长是一方面的原因。”巴艳凤认为,“从2006年第四季度到2007年第一季度的出口数量来分析,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量都在增长,直接导致产品价格的上涨。”除此之外,还有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综合影响。

然而,从海关出口数据来看,需求虽出现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并不算很大,自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出口数量基本上在200吨左右。目前,世界VC的主要产能集中在中国,“四大家族”的产能已逾10万吨,占据国内98%的市场,出口占总产量的87%,在国际市场上亦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而世界VC总需求量在10万吨左右。“需求增长的幅度每年不会超过5%,”兴业证券研究员王晞对记者说,“光是需求增长不太可能涨得这么厉害,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四大厂家限产。”

去年的这个时候,正是由于严重的供过于求,导致VC价格滑落谷底,“四大家族”形成了联手停产的共识,分别停产30天至40天。与此同时,国际巨头巴斯夫、帝斯曼公司也分别关闭了一些产能。如今看来,长达一年时间的限产动作已开始显现效果。

在联手限产的基础上,在此之前,市场上也流传着关于“四大家族”在今年二三月份间有联手抬高VC价格的行为。但对于限产和联手提价的行为,记者分别致电四大生产企业人士,均被告知无可奉告。而在这一阵营之外的淄博华龙人士则说:“我们的报价就跟着四大厂走,价格控制权在他们手里。”巴艳凤则认为不太像联手抬价行为,因为在此之前四大厂家之间的报价并不一致,4月份的报价差距甚至大至1美元/公斤。而对于如此高的价格能保持到何时,王晞则持保守态度,“太高了,不可能维持多久,别的厂肯定会接着复产,到时价格就会下来了。”

有意思的是,淄博华龙正属于复产阵营之一,去年年初由于VC价格低迷,其一度转产其他衍生类产品,如今,“复产产能有1.5万吨”,该企业营销部人士告诉记者。

(第一财经日报 2007-5-25)

维生素B12 上涨

由于不是健康网会员无法查知其具体涨幅与价格,抱歉!

中国健康网>> 医药原料>> 首页 维生素B12价格上涨其因. 据健康网了解,近期维生素B12系列原料药价格持续攀升,自进入07年以来价格就有所上涨,到3月份就已经价格趋势就已经非常明显,氰钴胺的离岸价格在***美元/kg. 热点信息. 青霉素G钠注射粉针价格略有上调, 05-23. 维生素B12价格上涨 ...

www.healthoo.com/B3/ - 46k - 类似网页

青霉素工业盐 大幅上涨

2007年一季度青霉素工业盐出口增长迅速

文章来源:西药部发布

2007-5-22

2007年一季度青霉素工业盐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出口总量为3969吨,同比2006年一季度3225吨增长744吨,增长率23.07%。一季度平均出口价格13.41美元/公斤,同比去年一季度高出3.93美元/公斤,增长了41.46%;环比去年4季度高出1.4美元/公斤,增长11.66%。

西药部联系人:荣嫡

内外部因素拉动一季度产销两旺

  进入2007年仅仅3个多月,青霉素工业盐市场在供需矛盾的进一步持续推动下,价格一路盘升,一季度末至4月初的国内报价已突破100元/十亿,出口报价已突破11.5美元/十亿,部分企业报价还要高出10%。

  如果考虑到出口退税率减少4%和人民币升值超过6%的变化因素,11.5美元/十亿的出口价格已经恢复到第六次价格大战前10.5美元/十亿左右的价格水平;2007年一季度末的价格相比于去年同期,上涨了82%以上,相比于2007年初上涨了33%以上,而且有价无市的态势有增无减。

中国化工网www.chemnet.com.cn整理

  究其原因,一方面,青霉素工业盐下游产品6-APA、7-ADCA、GCLE、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等中间体与原料药的继续迅猛发展,极大地带动了青霉素工业盐产量与需求的激增;另一方面,由于环保、能源制约的加剧,越是大规模的青霉素工业盐生产企业,越需要付出更大的社会监管成本,尤其是近几年新建的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需要付出的环保支持成本更加高昂,使部分生产企业的设备难以保证满负荷正常运行,才造成青霉素工业盐临时性出现较大的供应缺口。

  正是因为这一增一缺的市场供求关系,使得青霉素工业盐在2007年终于实现了竞争年轮的回归,市场价格与产销凸显两旺;下游原料6-APA、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7-ADCA、头孢氨苄、头孢拉定价格也纷纷上扬15%~30%以上,货源在整个一季度都供不应求。

涨价不宜来去匆匆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市场物价涨幅上升。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1%。

  在原材料成本抬高的同时,国内即将颁布施行的《制药工业排污标准》对青霉素原料生产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项巨大的成本因素。原有企业两年过渡期和新建企业必须即时达标的规定,使原料药企业很难实现满负荷开车,而新企业进入门槛的提高也将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新产能产量的增加。

  原料涨价、环保监管引起青霉素市场平均生产成本进一步升高,不断增加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因环保压力难以满负荷生产的供需矛盾,助推着青霉素原料市场进一步走强。青霉素工业盐市场价格达到100元/十亿以后,加上环保控制成本将增长5%~10%,在理论上分析,110元/十亿已经是一个历史阶段性的摸顶高位。

  如果是因为供需暂时缺口而影响市场价格过度增长,那势必会刺激国内已经停限产、转产的一些老青霉素生产企业增加产量或重新进入,像四川制药、江西东风、唐山冀东等厂家都随时有可能复产。同时,也会有新建产能被吸引启动,今年3月,联邦制药发布消息称,其计划在内蒙古巴彦卓尔建设年产1万吨青霉素工业盐、5000吨6-APA新生产基地便是例证。

  因此,看待青霉素工业盐的持续涨价,也需要像看待低价恶性竞争一样理性,不宜过度过快涨价,否则就像潮水一样来去匆匆,价格回落速度也会加快,市场价格的剧烈上下波动对青霉素原料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当然,由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竞争作用的刺激,青霉素工业盐在今年上半年持续涨价的态势可能难以停止,只要有需求存在,价格再被拉高20%~30%以上都是顺理成章的。

  阶段稳定局面正在孕育

  短期内难以弥补的供需缺口,使青霉素工业盐的紧张行情和价格上扬可能会延续到5月中旬的原料药全国会后,届时,市场需求暂时进入相对淡季期,环保压力对厂家的制约将逐步缓解,因此,青霉素工业盐产量将有所增加,装置可基本达到满负荷。

  观察青霉素工业盐全年的发展态势,总体上还是较为乐观的。重新恢复活力的青霉素工业盐市场客观环境已具备两大阶段稳定性因素:

  一是国外青霉素工业盐大部分已经停产,需求较大的帝斯曼、印度市场、墨西哥市场因为环保与成本压力,已较难再启动生产应对技术相当成熟、具备规模低成本优势的中国青霉素原料竞争。

  二是国内青霉素原料生产集中度日益提高,已经完全掌握了市场变化的主动权;原料药市场控制产销经济规模、提高合理赢利空间,特别是符合国家环保节能产业政策要求成为制药企业稳步发展的共识策略所带来的主动效应,可能会远远大于满负荷生产、支付较大环保成本、销售价格低迷滞销的被动状态。

  趋势预期

  从原料药产业健康发展角度分析,青霉素工业盐在其他生产企业逐步复产的作用下,市场价格在80~100元/十亿上下波动较为理性和良性。这是因为对于国内年产能2000吨以下的中小规模青霉素工业盐生产企业,在发酵提炼技术水平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以现行能源、环保条件生产青霉素工业盐的盈利成本现大约在80元/十亿上下,青霉素工业盐从2006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市场价格在75~80元/十亿维持了近半年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一现象。

  另外,按约80元/十亿的销售价格、印度动力成本比国内高出30%来倒退,印度产品可比销售成本约在60元/十亿(与国内平均生产水平相当),可以有效吸引住印度市场的采购力,价格过高则会影响进口的积极性。若考虑当前基础原料市场价格和环保运行成本分别较4年前升高约10%,加上20%多市场的新价格高限约在100元/十亿左右。

关键词(Tags): #600812#华北制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