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央日报》“我将再起”? -- lucase

共:💬3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中央日报》“我将再起”?

前日购得《南方周末》,A7版面通栏标题“今日已无《中央日报》”,时空的错乱,一阵的惊讶都混在一起,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了。中央日报?哪里的中央日报啊?哦……

新闻已经算是旧闻了。而我却是“见报始知”。21世纪的中国人(大陆),大概知道《中央日报》的是少而又少了。他们也更加难以想象,在上个世纪的民国初年,报纸意味着什么,办报意味着什么。从清末的《申报》始,中国的独立知识分子终于有了自己可以发表言论,月旦时局的园地。而不必再从官办的邸报上看那些冗长的颂圣文章。张季鸾和王云五先后主持的《大公报》也曾经在中国的二三十年代充当过今天《焦点访谈》的作用,不过尺度更为大胆。因为勇于“揭弊”,邵飘萍更是血洒《京报》。

因为报纸有着如此的宣传和教化之功,所以连自称“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的胡适先生也说出了“做官不如组党,组党不如办报”的话。

1927年,彼时的蒋介石已经贵为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国民党的总裁。虽是名义上的首脑,却对全国各地的大小新军阀无能为力。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他就要为自己搭台唱戏的这个国民政府贴一些中央的标签。如今的南京,尚且存有中央门、中央路、中央体育场(五台山体育场)。而名校南京大学的前身就是民国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那么同在1927年成立的国家通讯社和中国国民党的机关报被命名“中央通讯社”和“中央日报”也是顺理成章之举了。

虽说南京号称六朝古都,但是“金陵王气黯然收”这句话却成了一个梦魇。所以《中央日报》也就随着国民政府而命运多舛。先南京后重庆,最后不得不“迁播来台”,落脚台北。而老蒋总是喜欢意气用事,至今台北的固定电话区号是(02),有(01)么?有的,留给了故土的“首都”——南京。

《中央日报》号称是国民党的喉舌,可是毕竟还是有79年的历史,差不多算是目前办报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所以历经的历史事件也是多如牛毛。中山陵奉安大典,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几次大会战,重庆大轰炸,胜利还都,徐蚌会战,败退台湾……无时无刻不以维护“党国形象,领袖尊严”为己任,也算得上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了。当然,它也曾经热在抗日的烽火中,热血澎湃的喊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光辉口号。历史,终归是历史。

提到抗战期间的《中央日报》,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份现在已经成为江苏省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当年的《新华日报》以报道客观,宣传进步赢得了国统区进步人士和民主人士的青睐。而在1946年后的岁月里,却慢慢的向《中央日报》的“风格”靠拢了。可惜。

《中央日报》背负了太多的政党色彩,家国观念。去台以后,两蒋时代的《中央日报》曾经有过日发行量50万份(1982年)的纪录,当时的台湾人口不过1千多万。当小马哥在中常会上宣布《中央日报》停刊后,很多的中老年人打电话到报社,要求不要停刊,在他们看来《中央日报》就代表了中国观念,代表了“中华民国”。也许,这就是《中央日报》可悲之处。在民主时代到来以后,没有及时地转型,依然固守原来的思维观念,才是《中央日报》衰落的真正原因。报社主编在最后一期报纸上发表社论“我将再起”。我看,还是歇着吧。我期待的是这份报纸的新生,而不是在倒下后的“再起”。《中央日报》的倒掉,是一个大好事!

别了,《中央日报》……

关键词(Tags): #中央日报#中华民国#台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