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遇到地雷怎么办,谢尔曼将军的对策 -- dfindy

共:💬39 🌺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个字: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以英法之大,也无非是个“利”字当头。

南北战争时英法在干什么呢?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国家经济命脉是什么?纺织工业。纺织工业的最主要原料是什么?棉花。棉花从哪里来?大约80%来自美国南部各州。

所以在开战之际,南部各州沾沾自喜:“英法列强皆依赖吾之棉花,非全力以赴支持吾邦别无他途。”

事实上呢?1860年美国棉花大丰收。至1861年初开战之前,收获下来的棉花已经输出到英国,造成市场上大量积压 -- 谷贱伤农,棉花大丰收的后果,却是南方棉农的大量失业与棉花厂的倒闭... 而与此同时,英国市场上50%的棉花过剩!

如果你是英国首相,还会不会为某种自己并不需要、市场上大量积压过剩的东西去打仗?

更何况埃及、印度殖民地的开发,使得英国可以以更低廉的成本获得棉花等战略物资。这进一步削弱了英国对于美国南部各州的战略依靠。

当然,英国这种老奸巨滑的老牌殖民者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干涉、削弱潜在对手的机会的。只不过选取何种干涉手段的问题上,颇费思量。

在此前英国曾于1812年已经跟美国打过一仗。虽说英国海军陆战队一度占领华盛顿,焚烧白宫,但却也吃足苦头,最后以一纸《根特和约》,承认了美国的不好惹。所以从军事角度上,英国直接出兵干涉成本太高,而且不符合英国的全球战略 -- 那会儿日不落帝国是名副其实的,它要照顾全球各地的利益。倾全力于美洲大陆而坐视德奥俄等国家四处出击,是日不落帝国所无法承受的。与此同时,林肯政府手腕灵活,甚至不惜委屈求全,以免给英国军事干涉以口实。

法国也有同样问题。所以法国人选择扶持亲法的墨西哥政权。西班牙居然也跟着趁火打劫,趁机吞并了多米尼加 -- 不过很快将为此付出代价。

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俄国的态度 -- 俄国人在波兰事务上,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与英法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遵照“敌人的敌人即朋友”这一原则,俄国人远交近伐,立场鲜明地支持北方。1863年甚至派出两支舰队公开访问纽约和旧金山 -- 访问旧金山的那只舰队甚至阻拦了南军两艘袭击舰对于旧金山港的攻击 -- 理所当然地受到美国的热烈欢迎。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英法等武装干涉的决心。

当然,所有这些因素中最最关键的,还是北军在战场上的胜利。从1863年4月12日南军炮击萨默特要塞开始,至1865年4月9日李将军于阿波马托克斯投降,整场战争一共才打了不到两年。北军从最初的混乱中坚持下来,到最后谢尔曼大军横扫南方如入无人之境,在英法尚在首鼠两端之际,就一举搞定叛乱,自然也消除了外国干涉的可能性。

这是个很大的题目:“反对分裂”,“反对外国干涉”,这个题目研究透了,对现实有着相当的指导意义。社科院也的确有人在做这个题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