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老拙侃股票68】实盘第15周汇报 -- 老拙

共:💬210 🌺2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具备可行度的选择

真实的收益,决定于最后当人们撤出股市的那个时刻,而不是浮盈。

最后的收益极有可能取决于中信的持仓数目X股价成长,而我们分析了很多很久,结论基本相同:只要牛市大方向不变,未来几年中信将是最高受益的公司。如果我们的理性这样认为,我们的行为有什莫可犹豫的?

当然我们希望能收益更多,换句话就是1)买中信于更低的山脚下;2)太钢的收益也不能丢。3)购买短期更确定能上涨的股票做短线风险对冲。然而可行性如何呢?

1) 踏空的损失和短期浮盈为负的损失,对于最终盈利来说,哪个更大?所以觉得判断中信确定会跌到的价位,应该是准确度达到近乎90%以上,才具备可行性,否则只是说说。如果现在是山腰,山脚下的中信在哪里?能有多大把握?

2) 鞍钢和太钢,个人觉得由于受到近期系列政策和原料价格控制,另外供需关系目前不能结构性解决,未来利润成长性是否会降低?这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尤其供需问题和政策因素是否会导致钢铁业的长期收益不如证券业?如果是,太钢的长期收益就不如中信,趁低换成中信就意味着趁机换成收益率更高的投资。当然理想状态是:太钢先赚够了再买入低价位的中信。然而可能性是多少?为啥这等好事会实现?

3) 短期购买更确定能上涨的股票,觉得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免于机会成本损失,就是实盘暂时增加现金,等调整过去后把增加的本金撤回。两个礼拜前的总结建议贴里,提到希望分析平安保险(加息利好板块+短期利好消息)和兰生股份(跌破市盈率的参股海通公司)。平安保险两周内从50多元上升到70多元,本周五涨1。5%;兰生股份从23元多上升到27元多,本周五上涨6.4%。(当然我当时绝对应该给出详细分析的,没有市盈率,成长率,等等理性的支撑数据,跟半废话也差不多。)但这类股票因为存在重大风险因素(平安的H股价,海通超高市盈率),所以只能是短线。而且短线确定涨的股票又是可遇不可求,觉得也是未必值得。最后很可能是大家把钱汇集好了,却未必用得上。

中信的风险一定会有的,主要来自:政策上如果政府把牛市弄成熊市了。然而1)这种情况概率有多大?2)近乎0风险的投资,世界上只有政府债券,一年期的收益一般最高不超过7%。我们希望实盘的收益率是多高?这个收益高度的对应风险,最好的选择在哪里?

想来想去,对于最终收益来说,谨慎完美的可行选择,反而是冒中短期浮盈降低的风险,趁调整加仓中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