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中国崛起策 -- 颜子
I. 中国奇特的邻居:日本
著名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鲁思·本尼迪克在其经典名著《菊与刀》里给我们描述了一幅奇特的场景,一个东方的岛国民族,具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独特的民族特性,综合了各种矛盾的心理特质,他们既谦逊有礼,又野蛮残暴;他们既温文儒雅,热中于花道、茶道,又嗜血好斗,酷爱剑道;他们既吸收了儒家文化中的忠孝仁义礼节的思想,又对本集团之外的弱势成员极端的冷酷无情;他们的个子非常的矮小,但是在战争中却惊人地顽强,能完成与其身材不相符合的超人般的军事战绩,让他们的对手即使在战胜他们的情况下也对他们充满着敬意。如果延着鲁思·本尼迪克的逻辑再按照今天的情况推论下去,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日本民族今天依然具有无数充满矛盾和另人惊奇的地方:他们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却无法取得完全的国权;他们建立了经济、高科技和金融帝国,在国际政治上却是个不则不扣的侏儒;他们生活在亚洲,却被视为西方,他们自己的民族心态上也把自己看作是西方的一部分;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产出,却拥有一个非常封闭的市场,外国的大公司老是抱怨无法进入日本的市场;他们被美国击败和军事占领,心里却无比崇拜美国……
其实,何止是日本民族的特性充满着矛盾,中日双方的相互观感也充满着矛盾。具体说来,中日两国和两民族在审视对方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都很容易受到一种“自卑和自大”混合情结的影响。比如说我们中国人常常把“小日本”一词挂在口头,以显示对日本一种潜意识中的轻蔑,但对日本电器却有超乎寻常的信任和偏爱;我们常常觉得日本文化是中华文化下的附属文化产品,对其历史和宗教不屑一顾,却对日本成功的现代化羡慕无比,看到电视里G8峰会上众多的西方元首中夹杂着一个黄种人的小矮个,我们心里多半不是滋味。在海外的华人尤其能常常体会到这种复杂感情的交替,一方面觉得日本是“小”日本,个子矮小,身材短小,在西方传播的所谓日本文化都是源自于中国(如盆栽、茶道),哪有什么日本文化;另外一方面看到的却是西方社会对日本人普遍的尊敬,日本海外游客的超强的购买力和文明有礼,日本侨民在不同国家中的遵纪守法和次序井然,让人不得不佩服日本民族的成功和独特之处。
日本人对中国的自大和轻蔑意识主要产生与19世纪末期中国急剧衰落的时期和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刻意宣传一种论调:中国是个腐败、没落和没有前途的国家,中国的民族也是一个自甘堕落的次等民族,败坏了老祖宗遗留的丰厚家产。日本军国主义者还开始从这个时期使用“支那”或“支那人”一词,来故意贬低中国和中国人。这种轻视或是蔑视中国的情结今天依然很强烈地存在于日本的右翼之中,而比较少的提到的是日本对中国的“自卑”情结。其实,正如个体心理学一样,民族集体心理学也有许多类似于个人的特点:那就是过分的自大往往来源于过分的自卑。譬如说为什么日本右翼要刻意宣扬和维持一种“大和民族是优秀民族,中国人是落后民族”而不是去宣扬日本人优秀于韩国人、马来人、老挝人、缅甸人、泰国人或是尼泊尔人,根源在于这种论调中暗含着比较和较劲的意思,也就是说,日本人要跟中国比,把中国看成是竞争对手。为什么日本人要偏偏挑中国为竞争对手?因为中国是5000年来东亚主导的强权,无论是经济上、政治上,或是文化上中国都长时间全局性地维持着领导地位。日本从隋唐以来的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驱动力就在于尽一切可能性学习先进的中国,然后伺机而动,在中国衰落的时候乘机攻入亚洲大陆,取中国而代之。在古代,中国广袤的幅员、众多的居民、富饶的资源和其整体国力是扶桑岛国的居民难以超越的,发誓与中国比高低的古代日本居民在面对大陆中国时极容易产生一种岛国的自卑感和压力,因为难以超越中国,难以超越中国璀璨发达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明,因而更难实现日本远古以来进攻并占领亚洲大陆的野心。今天的日本民族在集体民族意识中也积淀了一种对中国强烈的自卑情结,因为无论日本如何发达,但日本文化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印记,包括艺术、书法、盆栽、禅宗和绘画等,都渗透着中国文化宗教的深刻影响。甚至连日本文字都无法完全通过平假名和片假名来表达意思,必须借助至少2000多个汉字日本人才能正确地沟通交流,而日本人在表示人名和地名时几乎必须完全借助汉字。在文化和文字上,日本人根本无法做到去中国化,中国文化已成了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对于自恃甚高、时时刻刻要与中国人比高低的日本人来说构成了一种深刻的、无法驱除的自卑感。可以说,中国人面对日本人的自卑情结源于中国现实中相对的经济落后,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比较容易自然地调整我们的心态,树立对日本更加客观的认识;相反日本人对中国的自卑情结是结构性的、根本性的,其根源在于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依赖性,几乎很难完全调整过来。
II. 正确认识日本、了解日本,才能战胜日本
人类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民族,在输给对手后立即去学习对手,潜心专研对手,最后设法战胜对手。日本在唐朝初期的海战中被大唐海军击败后,就立即派送遣唐使到中国,全方位地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和哲学,内心潜藏的暗流是有朝一日能够战胜中国。为了这样长远的民族目标,日本人可以等待、忍耐长达千余年。二战结束以后的第二天日本天皇在废墟中就下达了派送留学生到美国留学的诏令,于是事前与美军殊死搏斗、让美国人不得不投下原子弹以早日结束战争的日本人一下子变得文明有礼,谦逊好学,一批一批的日本人奔赴美国学习、访问和旅游,日本人想看看战胜自己的美国是什么样子的,美国是如何能够战胜日本的。日本人学习对手再后来居上战胜对手的历史非常类似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只是日本人更加能忍耐,更加懂得研究对手,了解对手甚至看破对手;日本人更加懂得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人类历史上也很少有这样的民族,在失败的屈辱中和外来的挑战中,能够通过富有远见的改良、革新和更新,能够通过长远的战略和规划把自己的国家有效地极为迅速地引向预定的发展方向,让本民族重新赢得活力,焕发出青春的生机。日本的明治维新正记录了一个这样的历史事件:一群政治精英,包括天皇、政府官员、部分议员和大量的策士和谋士,在日本内部分裂,大名幕府长时间割据统治、剥夺皇权,国内矛盾空前尖锐之际;在外有列强入侵,美国的炮舰打开了日本港口,其他列强席卷而来,日本面临被瓜分亡国之时,日本的政治精英进行了出色的政治改革。他们精于算计,个个都堪称是精算大师,知道日本该如何发展才能避开无数暗礁(比如如何应对国内不同阶层的反对革新变革的势力),知道日本该采取何种战略去追赶西方,他们甚至能够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规划每年该进行的改革,既让日本每一年都能够进一步现代化,又注意到国内民众和各阶层的承受能力,不让过快冒进的改革招致过大的反对势力而失败;这群人没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理想,对日本国内保守势力高唱的尊皇复古的意识形态不感兴趣,对于许多意识形态和流派之争也不关心,可以说,这一批人是“去理想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一个政治组合群体。如果说他们有理想的话,那就是一种纯粹的政治实用主义的理想,让日本强国,迅速现代化,战胜中国,挤入西方列强行列,最终赶超和战胜西方列强;这群人也富有远见,富有战略眼光,能够高瞻远瞩,为日本国家利益不惜一切代价,他们知道日本需要什么,日本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每当笔者读到日本天皇明治维新这段历史时,都不胜感慨,我们东方的这个邻居太精明,太有战略眼光,读这段历史时我常常联想到今天的中国,因为在历史中,特别是竞争对手或是敌人的历史中,往往隐藏着我们成功的历史钥匙。笔者在两年前观看了一部国内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后深受震动,因为这部电视剧的前半段中生动地表现了日本是如何通过明治维新走向强国之路的。电视里的明治天皇礼贤下士,主动到民间去访问著名的谋略家(非常内似中国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和春申君),其中最著名一位谋略家是福泽俞吉,他对明治的一番论述大意如下:中国是他青年时代最崇拜的国家,他曾熟读中国的经典史籍,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非常之深;不过今天中国彻底腐败堕落了,成为他最厌恶的国家,如同人类一切由盛转衰的文化一样,中国没有前途,只有自甘堕落,滑下深渊。而日本民族,虽然地处东亚,但其民族心态,其奋发上进,其朝气蓬勃,其青春活力,早以让日本民族区别于中国和亚洲大陆其它各民族。日本的长远国策是:脱离中国主导的、下沉的、腐朽的、没有任何希望的亚洲大陆,加入到欧洲列强行列,学习他们,研究他们,赶超他们,这才是日本民族的更新之道路。这就是著名的脱亚入欧的策略。(希望大家在读到这一段时能够心平气和,只有我们更好的了解日本这个民族,更好的了解日本人是如何看我们,我们才能有相应的对策,因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电视里另外一个令我印象非常深的场景是:当时日本为了跟大清北洋水师作战,欲从西欧国家购买先进的战舰,但是日本国力在当时仍然有限,日本的国会百般阻挠通过购买军舰的议案。明治天皇于是下诏令,为了购买外国军舰,自己每天只吃一顿饭,节约的钱用来捐给国家买军舰。明治天皇的举动传染般地感动了全日本的民众,包括军人、政府各界和一般老百姓,全国民众自发集结捐款,节衣缩食,资助国家购买最先进的军舰以战胜大清水师。议会在全国的捐款风潮中也迅速通过了购买军舰的议案。这时候电视画面切转到当时的紫禁城,慈禧太后的餐桌上已上了逾百道菜,慈禧太后依然不满意,也在同一时候,满清官员正在挪用巨额军费为慈禧太后建颐和园庆寿……
对于这么一个独特的邻居,这么一个独特的岛国居民,我们应该加深了解和研究,积极和对方交往,吃透对方,才是我们应有的策略。在对日本的交往和竞争中,我们民族的心态往往不够成熟,暴露出我们中华民族中一些固有的弱点,比如说前面讲的自大和自卑情结的混合,我们很难做到以一种正常的心态(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去看待和对待日本,我们有时过于急燥,有过于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忽略了对日关系对于整个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性。具体说来我们在对日关系中(无论是媒体还是普通公众)有以下的一些盲点,影响了我们对日本的全面和综合的认识:
我们的媒体对日本的二战暴行报道很多,对现代日本的变化和发展报道得很少。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个民族苦难的集体回忆,是永远不应该被磨灭的。笔者也完全认为我们永远不该忘记中华民族这段悲壮的历史。但是,日本在二战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建立了现代法制国家,还建立了现代的社会福利制度。笔者在德国生活期间常常能听到德国人对日本的赞扬,甚至在社会学的课堂上学到社会保障、健康保险和平均寿命一课时,看到国别比较的统计图表中日本甚至在很多领域大大超过了最先进的西方国家时,我也非常吃惊日本民族的上进、赶超的精神。我们除了对二战日军暴行的报导外,也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对现代日本的报导,对日本是如何成功现代化多加报导,对日本在哪些方面作得比我们好多加报导。一个更加全面、综合、客观的日本观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透彻的了解日本。
总的说来,我们对日本的文化、历史和宗教的了解远远不如日本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因为日本古代学习中国,直到今天日本依然热中于研究中国的一切,包括文化、历史、哲学、宗教和现代中国。日本人充分发挥了细致、缜密的特点,对中国的经史典籍的研究之深超出我们的想象,日本人甚至能将三国和«孙子兵法»运用到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去。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的水平在国际历史学界曾一度超越中国本身,这真是令人震惊。由于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我们中国人往往不想或是不屑于去了解日本文化。其实日本文化在结合了中国文化的许多因素后也发展出了自身文化的许多特点。日本的神道教更是大大的不同于中国的宗教文化,对于现代日本人的生活、思想和行为模式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对日本文化了解较少,就不利于我们同日本人的交往和竞争,就象相互比赛竞争的两个人或两支队伍一样,只有摸清对方的状况,才有可能战胜对手。日本对中国的了解对比中国对日本的了解是完全不对称的,这也是日本人在商业谈判和贸易争端中常常能抓住中方弱点的原因,因为他们太了解中国人,而且会投入大量时间去研究中国谈判对手的优点和弱点。我们迫切需要全面地去了解和研究日本民族的文化、历史、神道宗教、性格特点、心理特征,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时候我们的民族主义情绪过强,反而会让我们很难正确认识到中日关系的复杂性。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防碍了我们客观、冷静和理性地去认识日本民族,也防碍了我们制定理性的策略来谋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比如说去年的反日游行,笔者身在德国,亲眼目睹了西方媒体对中国游行由一开始保持一定的同情态度,对日本否定历史颇有微词,一步步转化为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当电视画面上传来部分激烈的标语如“核弹灭日本”和“击沉日本岛”时,当少数游行群众向日本领事馆和日本料理餐馆投掷石块砖块时,当部分游行者脚踹某些商店店铺时,西方媒体几乎众口一词批评中国煽动民族主义并通过反日来转移国内社会矛盾的视线。于是少数人的极端行为和出格行为让一场大多数人都很理性温和的游行蒙受形象的损失,更为可惜的是,通过理性、和平和文明的示威运动我们原本可以把我们正当的诉求和日本右翼篡改历史的恶劣行为通过现代传媒迅速传往全球各地,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对日本修改二战历史的警惕,让中国形象加分,让日本的国际形象蒙受灰尘(笔者将开辟专文来谈国际形象和国家软实力对中国崛起的重要意义),然而激烈的民族主义让各国感到惊恐,加深了西方世界中国威胁论的印象,反而转移了大家对事件起因本身的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事后日本国内的反应非常令人回味,日本也发生了极右翼势力威胁中国领馆的事件,也发生过一起反中国的游行,但人数很少,只有200多人,成不了大气候。纵观整个日本社会的反应,应该说日本社会充分表现出一种现代化社会的成熟,绝大多数被采访的人都表现出低调、冷静,谈话也不是那么激动,没有表现出受激后的强烈情绪,不少人只是淡淡地说道:中国缺乏平衡的新闻报道,而日本是一个民主社会,有各种各样观点不同的报道,因而民众有全面正确的判断力,不容易产生激烈的思想。说实在的,如果日本国内发生同中国同样的游行和暴力事件,反而让人不会那么担心,然而日本社会普遍冷静和理性的反应,更值得我们警惕,因为这证明了日本人更加懂得国际惯例和国际社会普遍的文明准则,更加有理智,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向国际社会传达自己的观点。在未来的东海油田开发和钓鱼岛群岛之争中,如何了解、熟悉、运用国际法和国际准则,如何有效地将我国正义的立场传达到国际社会,如何赢得国际社会普遍的同情和支持,对于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正如笔者在国外接触到的日本学生和在各旅游区见到的日本游客一样,日本人非常文明礼貌,素质非常高,日本人在国外开的商店、旅店和餐厅一般都非常干净卫生、整洁有序,他们普遍懂得西方的社交习惯和文明礼仪。我在国外见到成群结队、井然有序的日本游客一队一队从我身边经过时,我常常觉得这是一个令人可畏的民族,其可畏之处在于他们高度的与国际社会接轨,自身也达到高度的文明程度,却又同时把东方团队集体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文明,有时候也是一种力量,一种巨大的令人生畏的力量。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经脱离了丛林时代的单纯比较力气、争强斗狠的时代,当今的世界甚至已经不是100年前那种单纯靠军事斗争、斗得你死我活的时代了。军事实力固然重要,战争也还会发生,但当今世界总的来说已经进入文明竞争的时代了,未来中国和日本之间发生全面大战和核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双方竞争的将是GDP、人均GDP、科学技术水平、人均寿命、社会分配的平均程度、人均所得、国家的整体综合国力以及国民整体的文明程度。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生活在中国上升和崛起的时代,应当更加能树立这样的民族精神,我们要跟日本进行文明竞争,要将竞争重点从简单激烈地表达民族情绪转向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竞争中去,我们也要培养冷静理智的爱国主义,而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懂得一切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不要讳谈学习日本。在中国当前的民意环境中,谈学习日本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正是因为这样,才反映了我们认识日本上的又一大误区。日本民族是全世界最擅长学习的民族,日本在古代学习中国,在现代学习西方,一旦开始学习,日本人总是全身心投入,去掌握对方先进文化的精髓和要义,甚至掌握了对方的弱点。日本学习我们那么多东西,并反过来要超越和战胜我们,我们为什么要讳谈学习日本?日本好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学习,不仅要学习,还应该全面地去了解、研究日本,在国家财政状况允许下,我们应当多加投入,培养全面的知日派和日本研究专家,建立专门的日本研究机构,全面收集日本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意调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日本研究分析,充分做到认识日本,了解日本,研究透日本,才有可能谈得上战胜日本。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关于重发帖 颜子 字42 2007-09-04 00:04:39
🙂中国崛起策三:独特的日本考验中国的崛起(二) 颜子 字12966 2007-09-04 00:03:00
🙂【文摘】中国崛起策三:独特的日本考验中国的崛起(二) 1 颜子 字12966 2007-09-04 00:02:59
🙂【文摘】中国崛起策三:独特的日本考验中国的崛起 (一)
🙂【文摘】中国崛起策二:中国的地缘困境和西部突围 颜子 字10328 2007-09-03 23:55:41
🙂【文摘】中国崛起策一: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 颜子 字12358 2007-09-03 23:53:47
🙂【文摘】中国崛起策一: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 1 颜子 字12358 2007-09-03 23: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