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历史的真实――评〈李志绥回忆录〉》前 言 -- 燕人狂徒

共:💬45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第二部分 第七章 “回忆录”中对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一事的情节编造

第七章 “回忆录”中对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一事的情节编造

从“回忆录”上看,在毛泽东会见尼克松这个重大的政治事件过程中,李志绥

好像在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先是“等在大厅”迎候尼克松。见了尼克松,跟

尼克松“点头”、“打招呼”,随后陪着尼克松去见毛泽东。会见结束,毛又问李

志绥谈得如何,并向李讲了一大段对尼克松的看法。

这又是一段编造得太离奇的“故事”。它是真的还是假的,恐怕稍有常识的读

者也很容易分辨清楚。

对这次会见的一些情况,吴旭君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上

午,毛泽东刚一睡醒,就叫吴旭君立即去了解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达北京的具体时间。

吴前后打过五次电话,总机都迅速接通。最后了解到总统座机即将在北京机场着陆

时,毛泽东告诉她说:“你给总理打个电话,告诉他请总统从机场直接到游泳池来,

我立刻会见他。”

吴打电话给周恩来时, 周正在路上。到了钓鱼台国宾 馆后,周一得知毛要立

刻见尼克松,当即作了安排。等吴旭君打完电话,毛就要起床。那时,他因病已有

七八天很少起床久坐了。

起床后,吴安排他坐好,就一路小跑地去告诉张玉凤,因为会见时由她负责搀

扶毛。又跑去告诉周福明(毛的卫士),去给毛刮胡子、理发,把会见大厅(也就

是毛的书房)和茶水准备好。吴又跑去值班室,通知毛的近身警卫李连庆,叫他通

知汪东兴、张耀祠、徐业夫(秘书)和门卫,又通知了管理员吴连登(他做毛泽东

的生活管理员多年,毛病重时,他对饮食、生活物品供应等都十分尽心)准备点食

物,因担心毛在会见时有可能出现低血糖。吴又跑去医疗组,告诉他们毛要立刻会

见尼克松,请专家们待命。

吴赶回毛的卧室,把他扶到会见大厅让他坐好,再到医疗组所在的地方,再一

次检查了医疗器械和急救用物。那时看见李志绥也在那里。李一直没有去游泳池门

口,尼克松和周恩来到底几点几分才能来到游泳池,他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回忆

录”却说:“尼克松与周恩来乘坐的红旗车抵达时,我已等在毛书房外的游泳池大

厅。”这是不可能的。这次外交会见与李志绥毫不相关。

李志绥在“回忆录”中还说:“尼克松总统进门时,我点头打招呼,并领他到

毛的书房。”

我们又问了当时在场的汪东兴。他说:“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照李志绥的

说法,好像他从头到尾都参加了。没有那回事。尼克松来到主席住地门前,周总理

在门口迎接,周总理让我也在门口,负责安全警卫,李连庆(毛的住地警卫)站在

另一边。尼克松车子过来时,周总理指示让尼克松的警卫陪同人员不要来。我立即

通知我们的警卫,让尼克松的警卫人员等在怀仁堂休息。李志绥当时不在。尼克松

来到时,是周总理陪同尼克松进入毛主席书房的。礼宾司有韩叙、王海容,翻译是

唐闻生。我在大门口,连我都没有进书房,李志绥怎么能陪尼克松进去呢?去他的

吧!”

我们还访问了王海容和唐闻生。她们都是在场的第一见证人。

王海容,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现任国

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有关基辛格秘密来访和尼克松正式访华的许多事情,周恩来都

是直接交给她办理的。当时毛泽东会见外宾,她一般都在场。她回忆说:“当时,

周恩来总理在毛泽东主席的住地门口迎接尼克松总统,并陪同他进入毛主席的书房。

礼宾司由韩叙(礼宾司司长)和我陪同会见,还有外交部的翻译唐闻生。我协助唐

闻生的工作,为会谈作记录。汪东兴同志在门口负责指挥安全警卫工作。李志绥不

在场,谈不上他向尼克松‘点头’、‘打招呼’,‘领他到毛的书房,。”

唐闻生回忆说:“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毛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当

时我担任英文翻译。尼克松一行到达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游泳池的时候,中共中央

办公厅汪东兴主任和张耀祠副主任在大门口迎候。周恩来总理陪尼克松进入大门,

经过走廊和值班室,再进入毛主席会见外宾的大厅。我和王海容随同进入。主席身

边工作人员张玉凤扶他站起来迎客。我当时看见吴旭君和周福明站在值班室门口,

但是没有看到李志绥。”

毛泽东会见外国国家元首,外交部礼宾司有一整套接待规格。按外交礼节,只

有周恩来总理才有资格代表中国去迎接对方国家元首,这是基本常识。当时,毛泽

东大病初愈后,第一次进行外事活动,体质很弱。宦疗组的全体人员都集中起来,

一切急救设备都已备齐,大家坚守岗位,处于一级战备状态。作为保健医生的李志

绥,此时此刻也只能在医疗组所在地一起待命。可是照“回忆录”的描写,他却置

本身职责于不顾,而去做不属于他的工作范围的、不应当也不可能由他去做的事情

――到大门口迎接外国国家元首,向尼克松“点头”、“打招呼”、“领他到毛的

书房”。“回忆录”这是胡诌了一些什么呀!

李志绥的“回忆录”中说:“书房和内走廊只以筛幔相隔,因此我听到了所有

的谈话内容。”

这只能欺骗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读者。其实,游泳池同会见大厅之间有一个五六

米宽的内走廊,一侧不但有筛幔相隔,筛慢后还有厚墙和关闭的房门,另一侧还有

一道高大结实的金属框玻璃墙。关上玻璃墙上的门以后,李志绥在游泳池的这一边,

根本不可能听到大厅内的声音。李志绥就是想去偷听也不可能,因为当时还有严格

的警卫和外事保密纪律。

王海容说:“毛主席不喜欢对话的人说话声音过大,他曾批评过我:‘你说话

的声音能不能小一点?,所以那天与尼克松会谈时,毛主席的声音、翻译的声音都

不大。我也知道大厅外面有个走廊,放了乒乓球台,再过去还有游泳池的玻璃门,

李志绥说他在外面听到了‘所有的谈话’,那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谈时,除规定在场的人以外,没有任何人敢在附近偷听。当

时只有吴旭君为了了解毛的身体情况,曾经隔着会谈大厅的大门从缝隙去观察过四

次,看毛的神情、体态、语音等,以防有意外变化,在房里根本没有看到过李志绥

的影子。

李志绥在“回忆录”中又说:“送走尼克松以后,毛十分高兴,换上睡袍,坐

在沙发上。毛主动伸手让我测量他的脉搏。脉搏洪大有力,搏动规律。毛问怎么样。

我说,脉跳得很好。毛问我:‘你听到我同尼克松的谈话了吗?,我说,我一直坐

在书房门旁,听到了。……毛说:‘我很喜欢:尼克松这个人。……’”下面紧接

着的还有李编造的毛的讲话,共三行,这里从略。

毛泽东和尼克松会谈结束,客人要走的时候,吴旭君在场。为了避开摄影摄像

镜头(这是多年来的工作纪律,除非因工作无法躲开,一般都要想尽办法远离镜头),

她站在旁边。由张玉凤搀扶毛泽东送走客人,然后她和张玉凤一起把毛送回座位,

把会见厅里用不着的灯光都关了,让他休息。

这次会见,从下午两点四十分开始,原定十五分钟,后来毛决定延长到一小时

零五分。会谈结束时已经是将近四点钟了。毛确已十分劳累,吴、张让他在沙发上

休息了三十分钟,然后请他上床休息。在这段时间,一直到上床以后,他绝对地需

要安静与休息。

“回忆录”的作者们,为了抬高李志绥的身价,强化这本“回忆录”的政治性,

凭空捏造出会见后毛、李的一大段对话。这难道是可能的吗?这难道是合情理的吗?

这是不可能的,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的。

当时李志绥根本没有和毛泽东见面,吴旭君和张玉凤一直在旁照顾着毛。毛会

见外宾后,从来不会向身边工作人员去询问谈得怎么样,他压根儿就没有这个习惯。

所谓毛泽东对尼克松的那段“评论”,就同书中其他许多内容一样,统统都是凭空

编造出来的。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们是不是会想到,事情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文章就要写完了,但我们总觉得言犹未尽。对李志绥“回忆录”所制造的谣言,

应当戳穿和批驳的实在大多太多了,真是驳不胜驳。我们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只不过

是其中的一些。

李志绥这个人,我们过去同他相处的时间不能说不长,对他的了解,也不能说

很浅。他的缺点和毛病大家也是知道的。

李志绥做毛的保健医生也有十几年,尽管他不是真正在第一线直接值班,虽然

他不常和毛泽东见面,但多年来他是处于听班待命状态,做了一定的保健工作。但

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一跑到国外,就堕落到这个份上,确切他说,是他的彻底自我

暴露。他伙同几个外国人,搞出这么一部“回忆录”来,专门造谣,作假,诽谤人,

诬陷人,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这能叫回忆录吗?不能。有什么价值吗?没有。

当然,那些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人们,以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

“宝贝”,把它用来打人。但是,一旦这本书的谎言被戳穿,他们就会落得一场空。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的伟人,是在中国革命洪流中造就出来的深受中国人民尊敬的民

族英雄。他根本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对世界的历史进程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毛泽东来自人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我们长期在毛身边工作,看到的

毛泽东是廉洁奉公,敏而好学,生活俭朴,贴近人民。他的精神、思想、学识、智

慧、骨气、品德,为世人所称道。

当然,在李志绥等人的笔下,毛泽东的这些根本方面和本质特点,是见不到的。

他们刻意向世人宣扬的,是用谣言编织起来的攻击和诽谤毛泽东的种种荒诞无稽的

故事。

若要问我们对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怎样评价?我们只有三个字:

“不可信!”

我们这篇文章,讲述的事实和引用的证词都是有根据的,是对读者和历史负责

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