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石油―――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致命的软肋 -- 忘情

共:💬56 🌺15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石油―――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致命的软肋

石油―――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致命的软肋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新的技术兵器大规模地投入使用,人类进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石油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它的储备成为国家战备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石油的运用程度决定着军队的机械化水平,甚至能左右战争进程。因此,战争中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十分激烈,某些作战甚至整个战略决策都与争夺石油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几乎没有石油资源。虽然石油在日本的能源总和中居于不太重要的地位,仅占能源总消耗量的7%左右,但其大部分石油用于军事和航运,所以石油在日本战略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到三十年代末,日本只生产其石油耗量的10%左右,其余都依赖进口―――80%来自美国,10%来自荷属东印度。由于美国极有可能成为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对手,一旦交战,日本从哪里获得其军舰和飞机所必需的石油呢?

日本陷入了无以自拔的矛盾之中。它想减少对美国石油的依赖,因为它的舰队和航空兵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美国。到三十年代末,随着日美矛盾不断加深,日本担心这种依赖在战时会削弱自己。于是对国内经济的物资供应采取了严格限制,包括对石油和其他燃料实行定量供应。捕鱼船队原是日本食品的主要来源之一,也奉令停止使用石油燃料,代之以纯粹依靠风力来行驶。

为使其经济立足于全面战争,日本制订了一个为期七年的计划,目的在于到1943年生产出一种从煤块中提炼出来的合成液体燃料,其产量要相当于日本在1937年全年消耗总量。这一目标不但野心勃勃,而且是非常不现实的。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战略资源产地,荷属东印度是东亚最大的石油产地。能否将这些资源掠为已有,决定着日本帝国主义经济的存在与否。此外,日本对上述地区的占领无疑也是对美国的沉重打击。正是从资源的考虑出发,日本最后终止了在“南进”和“北进”之间的徘徊,选择了以获取战略资源为主要目的的“南进”战略。在战略资源问题上,日本的设想是,依赖战前建立的战略物资储备,在战争初期采取闪电袭击,夺取上述资源地区,确立战略资源自给自足体制,并尽快结束战争。可见,在战略资源问题上,战前日本是经过了精心策划的。

在石油等战争物资的来源问题上,日本战略决策部门对这个关系到能否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关键问题,作了盲目乐观的估计。毫无根据地认为在战争开始后的四年内可以从荷属东印度运回830万吨石油,加上国内的产量(包括人造石油)和战前718万吨的储备,至少可以保证三年的石油供应。

从1940年开始,为了保证充分的供应,日本企图用这种或那种方式从荷属东印度获得更多石油。它还设法从美国进口远远超过其正常用量的航空汽油。

面对日本在太平洋上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态势,美国财政部和陆军极力主张对日本实行全面石油禁运,但由于国务院担心引起对日冲突,最后禁运仅限于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但此项禁令却对日本人没有什么妨碍,因为他们的飞机能够使用辛烷值87以下的燃料。而且如果有必要,只要把少量四乙基铅掺入这种燃料中,便可以提高其辛烷值。事实证明,在1940年7月的禁运声明发表后五个月内,日本从美国购买的辛烷值为86的汽油比过去多550%。随着全面禁运的风声越来越紧,日本人尽力购买他们所能获得的所有石油资源,以及钻井设备,散装油库和其他物资。正是由于美国的绥靖政策,日本才得以在太平洋战争前储存了石油4300万桶,积蓄了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宝贵资源。

作为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敏锐地意识到日本的石油劣势,因而坚持将日本海军的训练限制在其近海水域,其理由就是要节省石油。他对日本的石油问题非常关切,甚至出资赞助一个声称能把水变成石油的“科学家”进行试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初战获胜,迅速占领了富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日本人惊喜地发现油田的破坏程度并不像原先估计的那样严重。于是在短期内,占本国石油工人总数70%的大约四千名石油工人乘船南下,立即着手恢复荷属东印度的石油工业。

日本人在这方面的效率令人惊异。在战争爆发前,日军曾计划在两年以内从“南方战区”获得足够的石油,以弥补缺额。这一目标已经超额完成。1940年,南方战区的石油产量为六千五百万桶。1942年,日本人只能生产二千五百九十万桶,但到了1943年,他们使产量回升到四千九百六十万桶,达到1940年产量的75%。

但这些石油要运回日本国内,就不大容易了。

日本是岛国,是以海上运输线为生命线的国家。在船舶问题上,日本战略决策部门同样打错了算盘。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极端缺乏,视海洋为生命线的国家,而太平洋战争又是以海战为主要样式的战争,因此船舶问题或者说海上运输问题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战略问题。战争爆发前,日本的船舶总吨位为610万吨。据当时的乐观估计,战争期间陆、海军须征用民用船只270万吨(战争初期为370万吨),民用船只只需保持350万吨,仅缺10万吨。大本营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时经验,错误地认为战争期间每年损失的船舶仅为总吨位的10%,约50-70万吨,而当时的年造船量可达60万吨,因此完全可以弥补船舶的损失。

美国懂得切断日本海上运输线的重大意义,把击沉日本运输船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竭力攻击日本运输船队。日本在战略上却忽视了对海上运输线的保护,总是期待着一场主力决战。这样就使得日本脆弱的航线易受到美国潜艇的攻击。

由于美国破译了日军密码,为潜艇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情报,其结果是毁灭性的。战争第一年即1942年,日本损失船舶高达121万吨,1943年增加到190万吨,1944年竟高达390万吨,1945年为132万吨,总计833万吨。4年内的实际造船量虽超过计划达397万吨,但仍无济于事,远远不能满足作战和运输的需要。沉船为新船的2倍多。这就使日本的海运量直线下降,从1941年的4700万吨跌为1945年的600万吨。

从1943年开始,日本在太平洋上就基本丧失了制空权和制海权,海上运输线受到美军的严重破坏。1944年底,可运行船舶由年初的150万吨降为90万吨,1945年8月又降为60万吨。

在日本战时的所有货运轮船中,大约有86%在交战中被击沉,另有9%则受重创,直到战争结束时仍未能投入运行。这一海上破交战的成功,被日本称之为“对日本战时经济的致命打击”。

尽管日本在海外开采原油和精炼石油均大幅度超过战前计划,但第一年仅向本土运回128万吨石油,第2年为214万吨,第三年下降到85.5万吨,第四年即1945年几乎没有。四年累计为427.5万吨,仅相当于计划运回量的一半。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油船是美国潜艇优先攻击的目标。从1943年起,被击沉的油船数目骤增。到1944年,被击沉的油船远远超过新造的油船。到1945年第一季度,石油进口已完全停止。

据统计,美军共击沉日本运油船156.9万吨,战争结束时日本仅有油船6.3万吨,基本上丧失了运油能力。1945年日本石油已接近枯竭。当时这已成为直接左右日本战局的首要因素,以至日本流行这样一句有名的口头禅:“呜呼哀哉,石油和船!”。

随着石油形势的恶化,日本人被迫采取许多应急措施和权宜之计。他们把石油装在许多规格的桶子里,甚至灌进安置在货船甲板上的纤维容器内。日本人将重达三百至五百桶的石油装进大橡皮袋中,以便用货船拖到日本。尽管这样做有点别出心裁,但由于各种原因而归于失败,汽油侵蚀橡胶,把油灌进橡皮袋和倒出橡皮袋都很困难,而且橡皮袋降低了拖船的机动性,使它们更易成为空袭的目标。

由于缺少大型油船,日本不得不把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用于运油,到战争后期甚至想把潜艇拿来运油。由于吨位不足,进口物资急剧下降。1945年3月-8月,美军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将其主要的炼油厂几乎一扫而光。

石油进口枯竭了,日本人在国内一再紧缩消费。1944年的民用汽油消耗量降至二十五万七千桶,仅为1940年消耗量的4%,那些被认为是必须使用汽油来行驶的车辆改装成使用木炭或木柴,工业用油则从黄豆、花生、椰子和蓖麻中提炼。民间贮藏的土豆、糖和米酒,都被征用来提炼酒精,用作燃料。

战前,日本人曾雄心勃勃地致力于生产合成燃料。但事实上这项战时工作遭到严重失败,既苦于缺乏钢材和设备,又遇到技术、工程、机械和人事方面无穷无尽的一系列问题。1943年,日本的合成燃料产量为一百万桶,仅为原定当年生产一千四百万桶的8%,而那些燃料从未达到石油总需求量的5%以上。何况其中一半以上的产量来自中国东北,1944年末和1945年由于日本近海航道被水雷封锁而无法将那些合成燃料运回本土利。合成燃料生产是一次影响很大的失败,因为它耗尽了大量的资源、人力。

石油的日益减少越来越制约着日军的战略决策,进而直接影响到战役进程。

在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日本部分战列舰因燃料不足而未能参战。这次战役结束后,日本人将残余的舰队分成两大部分。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部分舰队以日本为基地,在那里等待新的飞机和飞行员,同时也在消耗最后的油料储备。重型战舰则驻在新加坡近海。当日本需要一支真正的联合舰队,使其力量强大到足以击退盟军的进攻时,石油短缺所导致的全部后果却分散了它的海军力量。

日本的航空作战也因燃料匮乏而受到严重阻碍。1944年,飞行员训练时间缩减到三十小时,为必要时数的一半。1945年,由于燃料短缺的情况日益严重,航空训练被完全取消。飞行员直接升空作自杀攻击,几乎无人可望生还。航空汽油用唯一可以利用的原料松节油制成,其中掺入越来越多的酒精。劣质的燃料,训练不足的飞行员和未经充分测试的飞机等合在一起,是一种致命伤,仅在训练和转场途中,便损失了多达40%的飞机,加速了航空兵力量的崩溃。

为了节约石油供应,南方战区的日本舰船直接使用未经提炼的婆罗洲原油。它确实适宜用作燃料。可是挥发性太强,一旦中弹,整个军舰将变成一团爆炸的火球,损管措施无能为力。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日本人甚至逆船舶历史潮流行事,在任何有煤的地方,将现役舰只改装成烧煤。建造中的船舶则在下水前改建为用煤推动。相对来说,这种做法保障了燃料供给,但也意味着失去速度和灵活性。

正是由于燃料这个首要问题,最终促使日本海军于1944年10月在菲律宾近海倾其全力投入莱特湾战役。对日本人来说,除了千方百计试图阻止美军攻陷菲律宾外,看来别无选择,因为菲律宾处于连接日本与它在东南亚占领区的海上通道之间,如果失败,那么往南的航道就会被完全切断。那样,即使舰队能返回日本海域,它也无法得到燃料补给,如果舰队继续留在南方海域,它就无法得到弹药和武器补给。

但在菲律宾战役中,燃料的匮乏不断地困扰着日本人。由于基地分散,海军必须设法把部队从距离遥远的各个方向调集到关键性地点来。两艘战列舰因缺乏石油而始终未能参加这种重大战役。相反,它们驶往新加坡加油,然后返回日本。其他战舰为了节省燃料而低速航行,因而在关键时刻迟到了几小时。

莱特湾战役对日本人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失败。正因为由此产生的绝望情绪,日本人开始寄希望于神风攻击,对于油料、飞机和熟练飞行员奇缺的日本来说,这是无可奈何情况下的现实选择。

随着日本在各条战线上溃退,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荷属东印度的油田。本土各岛的大多数炼油厂则早已无油所供,事实上石油已经从国民经济中消失。

军用燃料的情况变得如此严峻,以致于日本海军在冲绳战役中决定采取一种仿效神风式空袭的激烈手段――牺牲作为日本舰队骄傲的“大和”舰,它将成为一支“特种攻击部队”的核心。由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收集二千五百吨燃料,只够单程使用,于是准备攻击后在冲绳海滩上搁浅,作为海岸炮台使用。

是否还有其他途径来取得油料呢?在绝望的情况下,日本不顾一切,发起一场异想天开的挖掘松树根运动。在“两百个松树根能使飞机在空中飞行一小时”的口号指导下,本土各岛全民开始挖掘松树根。儿童被派到郊外去寻找树根。松树根经过十二小时加热后,生产出一种原油代用品。三万四千只锅子、蒸馏器和小型蒸馏装置组合在一起,旨在使每组日产三四加仑油料。但所需劳动力显示出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生产每加仑油料需要两个半劳动日。要达到日产一万二千桶的官方指标,每天就需要一百二十五万个劳动力!

松树根运动的有些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山上的所有树林和树苗都被拔得精光,大捆的树根和树枝堆积在路边。到1945年6月,松根油的产量达到了每月七万桶。但提炼方面的种种困难仍未解决。事实上,到战争结束时,从松根油中只提炼出三千桶供飞机使用的汽油。没有证据表明,那种汽油曾经真正试用于飞机。

1945年6月,日本政府的调查表明,战时经济由于燃料的匮乏和美国的空袭而几乎瘫痪。各项数据一步证实日本处于绝望的境地:1937年4月的燃料油储备为二千九百六十万桶,到1945年7月1日,储备只有八十万桶。此时,日本残余的舰队已形同废铁,它们已经没有油料来实现一切实际目的。

日本投降后,美军当局清点日本的家当,发现日本全国仅剩下三十一万六千桶石油。它们被日军秘密储藏在偏远的岩洞里和无数隐蔽的地点,是专门用来对入侵者进行自杀性战斗的。此外,还有储存的一些松根汽油被发现。那些汽油在美军吉普车上试用,证明是一种质量非常低劣的燃料,使发动机粘着而无法使用。

从占领的最初时刻起,人们就可以感受到日本燃料匮乏的影响。8月30日,麦克阿瑟抵达日本厚木机场后,立即随一支临时凑集的汽车队出发。虽然路程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公里,汽车队却行驶了两小时。那些破烂的车辆是日本所能提供的最好车辆,因为没有汽油,车辆是用焦炭而不是用汽油来驱动的。车队沿途多次抛锚。

日本以掠夺资源为目的而发起太平洋战争,却由于资源问题而导致国力崩毁,最后战败投降。显然,日本既是经济崩溃先于军事战败,更是由于运输补给战败先于军事经济的崩溃。

石油,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最致命的软胁。

参考书目:

《大东亚战争全史》

《大东亚补给战》

《外国经济史》

《简明日本经济史》

《石油风云》

                           2007年10月30日

元宝推荐:MacArthur,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